第237章 第31大舉進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37章 第31大舉進攻

  伐南郡之戰,江東已經部署了接近兩個月,所有軍事部署皆已經非常清晰。

  孫策在江夏獻祭三牲,誓師出征之後,大軍立即分三路進軍,猛攻南郡戰略要地。

  大將太史慈督步騎一萬,乘舟師沿漢江北上,直取南郡的北方重鎮襄陽。

  孫策親督步騎、舟師兩萬,沿長江而上,經洞庭湖而攻孱陵(即後來公安),切斷荊州治所江陵同武陵郡的聯繫。

  自荊南三郡叛亂,南陽被曹操所奪,劉表就被迫放棄以襄陽為治所的形勢。

  選何處為治所,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強敵究竟會在什麼地方進攻。

  襄陽太靠近北方了,與南陽郡隔漢江而相望,是防禦北方的重鎮。但太偏離南方戰場,不論是荊南的軍隊,還是江東的大軍,一旦從長江沿線攻來,襄陽都鞭長莫及。

  所以劉表只能在時隔數年之後,將治所再從襄陽遷回江陵。從而穩固南方戰線,同時鞏固與武陵孱弱單薄而且隨時可能斷絕的聯繫。

  作為荊南四郡中,唯一還沒有發起叛亂的郡國,是劉表最重要的後方腹地了。劉表派了自己最能征善戰的侄子劉磐率軍三千鎮守在武陵郡的漢壽縣。這裡曾經是光武中興後,整個荊州的治所。

  孫策攻打孱陵,的目的就是斷絕來自武陵方向的襲擾。

  同時為了切斷江陵來自其他方向的補給和援助,孫策派出了自己最信重的將領呂蒙督張遼、張飛、徐晃、甘寧等四名猛將,率最精銳的具裝龍雀突騎和解煩軍等步騎六千,從章山線出兵,向西分掠當陽、枝江、夷道等縣。

  只要能將這三縣攻破,江陵將徹底成為一座孤城。北有呂蒙的精銳大軍,南有孫策在孱陵的兩萬舟師、步騎。其孤城一座,江東大軍可四面圍攻,畢其功於一役。

  而呂蒙也是的確不負孫策的厚托,他去年就已經加冠,正是壯勇冠三軍的年紀。又在軍中多年如一日的研究、學習兵法,其臨機決斷,蓋可謂天下之傑也。

  他就屬於那種極有靈性的將領,對兵法、軍謀有著千古名將所獨有的天賦,任何兵法都能迅速掌握,且舉一反三。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他能夠在無數將領中脫穎而出,成為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一,絕不是浪得虛名。

  所謂「鷙鳥累百,不如一鶚」,說的就是他這種能征善戰的絕世良將。

  其他人打不贏的頑固敵軍,他至則可破。其他將領攻不破的營壘,他奮武必克。

  他統帥著孫策麾下最精銳的六千步騎,出兵之際,朱旗絳天,甲光曜日,氣壯山河。

  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抵達當陽,便猛攻城池,一戰而破。

  呂蒙盡屠城中守將數十人,又復揮軍南下,在江陵城的眼皮底下,渡過了南漳水,直取枝江。

  激戰三日,甘寧先登上城,率死士奪下城門,徐晃所部解煩軍魚貫而入,擊破敵軍,斬敵守將習禎。

  當陽、枝江這兩地雖然有名,但委實不算什麼兵家要地,尤其當陽,因為劉備和虎豹騎之間的當陽之戰而非常出名。但其實只是劉備被追上後,迫不得已的迎戰。但凡當陽有點地勢險阻,劉備也不至於被打的那麼慘,僅與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而走。

  這種尋常郡縣,劉表在其中亦未駐兵多少,可是到了夷道縣,形勢頓時一改!

  劉表在這裡派出了他最親信的大將蔡瑁都督李嚴、王威、霍篤、吳巨、蒯越、龐季等數十名將領,率步騎五千餘,在這裡嚴防死守!

  這裡山高水闊,又城高池深,乃是荊州扼守西方的門戶,南郡的軍事重鎮。

  夷陵之戰因陸遜的反擊在夷陵而聞名,事實上吳蜀交戰的壁壘就是在夷道境內,這裡才是陸遜對抗劉備的防線所在。

  正是東吳大家孫桓率軍五千死守在了這裡,才死死的擋住了蜀軍兵鋒。

  當時劉備東征,軍眾甚盛,彌山盈谷,孫桓投刀奮命,與陸遜戮力,備遂敗走。孫桓斬上兜道,截其徑要。劉備逾山越險,僅乃得免,忿恚嘆曰:「吾昔初至江東京城,孫桓尚一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這裡的確是遏險控要的軍事重鎮、兵家要地,劉備數萬之眾,攻之尚不能克,呂蒙要打下這裡自然也是極其艱難。

  可這裡又是江東大軍勢必要拿下的兵家必爭之地,夷道不攻破,從南郡西部、武陵西部的物資、軍隊就可以經夷道水路,源源不斷的送往江陵。


  從夷道至江陵之間是一片坦途的黃金水道。

  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雖然有些誇張。

  但從夷道至江陵,順流而下真的連一日都用不上。

  夷道不拔,江陵就無法完全圍困,從上游而來的水運補給、兵士援軍,將源源不斷的壯大江陵守軍。

  甚至圍城的江東大軍主力,舟師艦船都有可能被上流的火船所突襲,導致大軍主力受創,水寨被毀。

  所以伐南郡之戰展開之後,未及十日,呂蒙就親自督精銳大軍將夷道團團圍困。

  最精銳的解煩軍猛攻城池三日,亦未能站穩城牆,呂蒙臉上已經覆蓋了一層寒霜。

  隨軍的參軍從事顧悌對呂蒙說道:「呂中郎,城中情況錯綜複雜,守軍或許不下萬人。蔡瑁統軍數千死守,同時還有霍篤、吳巨等荊州大族各擁數百部曲,助戰守城,倉促間怕是極難攻克。」

  顧悌字子通,是丹陽太守顧雍之弟,自幼便聰敏有才學,以孝悌而聞名郡中。

  他是吳縣顧氏出仕州郡的典型代表,自吳郡安穩,教化大興以來,顧氏有上百名子弟通過科考,出仕郡縣。

  對他這種世家子弟,呂蒙格外禮遇,凝眉說道:「顧從事亦是世家大族,對如今夷道形勢如何看待?」

  「夷道形勢?」顧悌沒明白呂蒙言下之意。

  呂蒙走到營帳前,眺望遠方激烈交戰的城頭,說道:「夷道城尤有軍士萬人,此當真合乎人情民意?」

  「死守夷道,城中占有地利,然可有人和?」

  在顧悌思考期間,呂蒙繼續說道:「劉表近歲以來,連戰連敗,損兵不下四萬。荊南之叛,更削弱其勢。」

  「然如今南郡境內,夷道尤有軍兵數千,江陵城內重兵不下萬人,襄陽城中亦有徒附者數千。」

  「以此而計,南郡仍有兩萬軍隊!豈非窮兵黷武?」

  顧悌隨即反應過來。劉表手中尤在的南郡、武陵兩郡,已經是不堪其負!

  武陵郡疆域雖廣,但人口稀少,即便在大漢最巔峰之時,人口亦不過二十五萬。

  經過叛軍肆虐、武陵蠻入侵,武陵郡能掌控的人口和耕田,未必能比中原一個戶籍過萬的大縣。

  可以說,劉表完全是在以南郡一地,支撐他的軍勢。

  此形勢就像當初江東完全是以吳郡一地為支撐,方才開疆拓土,打下大片疆域。

  若是能屢戰屢勝,將大片郡國納入麾下,當地的世家大族自然是樂於支持,因為新納的郡國中大量的官職、財富都將被吳郡的士族所占據。

  比如顧雍為什麼能擔任丹陽太守?還不是因為他們追隨孫策而受益。

  如果不開疆拓土,吳郡這些士族怕是最多也不過是一郡吏而已。

  可這種資助一位諸侯的事情,本來就是高收益、高風險。

  孫策若是在與荊州的戰事中,屢戰屢敗,折損了四萬來自吳郡的子弟軍兵,然後又窮兵黷武,繼續在吳郡境內徵兵備戰。

  怕是吳郡這些大族一定暗流洶湧,陰謀詭譎,發起叛亂了。

  而劉表如今的形勢恐怕還要更不堪,他是外部四面受敵,屢戰屢敗。內部威望掃地,士族生怨。

  在這種情況下,他尤窮兵黷武,拉出來兩萬餘軍隊,怎麼可能不招致怨憤?

  顧悌作為世家大族,再清楚不過,果斷說道:「以劉表之舉措,固然有守荊州名義,亦必然導致大族利益受損,必有士族豪傑暗自怨懟。」

  「呂中郎莫不是是想聯絡城中豪族舉事?」

  呂蒙點頭,說道:「我此前破城,數屠守將,即為今日。大軍圍而後降不赦,城中守將有幾人願為劉表而死?」

  顧悌眉頭緊蹙,問道:「呂中郎是欲以圍三缺一之法,迫敵震怖而逃?」

  呂蒙一臉的肅殺,說道:「並非如此!我欲挖溝塹三層,將城池團團圍困,日夜猛攻。一戰克定夷道局勢。」

  顧悌深吸了口氣,不可思議的問道:「如此豈非兵家之大忌?城中見已然被困,恐城破被戮,必拼死而戰。」

  此時全身浴血的大將徐晃從前線返回,他是解煩軍都督,親赴矢石,參與攻城,身上兩層重鎧已經矢集如蝟,但依舊猛氣咆勃。


  他親手拽下甲冑上的箭矢,對呂蒙說道:「我以為呂都督之法可行,城中守軍箭矢疲軟,刀劍不利,非精兵也。固有死戰之心,亦難免震駭之意。」

  呂蒙和徐晃對視一眼,見其戰意果決,當即說道:「有徐中郎之言,我知解煩軍破敵必矣!」

  呂蒙隨後看向城牆上凋敝的守軍旗幟,和萎靡不振,完全沒有士氣如虹模樣的守軍,凜然說道:「劉表窮兵黷武,屢敗之後,無暇休養生息,復又徵兵兩萬,如何能夠不受其影響?」

  「兩萬士卒!如此規模,即便江東之勢,亦不可猝得。劉表何德何能,可以軍勢如此?」

  「以我斷言,城中皆徒附之士而已,一群烏合之眾,無所倚憑,閒整之時,尤能據守,臨危之際,劍戟加身,則必人心思異。」

  「我江東士馬殷盛,剽悍善戰,以威加之。其必惶惶,震怖而思生機。」

  這便是呂蒙的臨陣決斷,形勢不同,完全不拘泥於兵法。

  如果城中是近萬精兵,呂蒙無論如何也不會選擇團團圍困。夫一人必死,十人不能當;百人必死,千人不能當;千人必死,萬人不能當;萬人必死,橫行天下。

  城中守軍要是訓練有素,拼死而戰。呂蒙他就算率六萬大軍而至,亦未必能克。

  可城中的守軍是什麼水準?是從劉表從各地強征來的青壯和各地豪強的部曲。

  這些人肯為劉表力戰而死?

  而且南郡守軍可不止夷道這數千人,整個南郡守軍有近兩萬人!

  這個規模,絕對是異乎尋常的。

  沒有任何諸侯,能夠倉促間拉起來這麼多部隊而不受影響。

  以孫策之強盛,步騎、舟師加起來亦不過五萬餘眾。

  以曹操之殘暴,又占據中原,大興屯田,廣開水利,麾下軍隊亦不過七萬。

  他劉表憑什麼以南郡一郡之地,而聚軍兵兩萬?

  可以說,這個兩萬大軍的規模,是劉表抵抗的最大依仗,但也是劉表最大的破綻。

  他窮兵黷武,強征如此規模的部隊,必然導致民怨沸騰。

  甚至呂蒙可以更進一步斷言,當此之際,劉表已經被荊州大族所拋棄。

  他現在的境地,不過一割據郡縣,擁眾數萬的強梁之輩而已。

  只要呂蒙捨得傷亡,派最精銳的甲士,猛攻城池,城中一群烏合之眾,絕對驚恐於這種迅猛狂暴的攻勢,震懼城破之時,身死族滅。

  說到底,還是呂蒙麾下兵精將猛,攻勢足夠凌厲!

  荊州上下,都實在太小覷江東以募兵制所組建的這支精銳武夫了!

  尤其解煩軍,可是江東諸郡國選驍勇豪烈送建康所組建的精兵。孫策增其月給三倍它軍,隊伍鞍勒兵甲一切更新,以良將將之,嚴加訓練。全軍軍士精銳、器仗堅整,遠超尋常。將士無不以一當百,驍勇善戰。

  正面摧敵,四百之眾亦可能大破敵軍數千。

  夷道城即便憑險而守,城中一群烏合之眾亦根本擋不住數千裝備精良、驍勇善戰的職業軍隊的進攻。

  而徐晃接著諫言道:「劉表未破,南郡諸城未下者皆傾耳而聽。今日滅夷道,明日皆以死守,恐荊州無定時也。願與呂都督同請主公降夷道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

  呂蒙聞言,大加讚賞,立即說道:「可。我與君一同上書將軍,請將軍重賞城中開城而降者,以示荊州諸城。」

  夷道距離江陵不過半日路程,即便孱陵亦一日可到。

  次日,孫策做出回復,諭夷道諸將士,凡獻城而降者,賞千金,遷南陽太守,表封關內侯!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