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戰馬倍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35章 戰馬倍增!

  這個深冬臘月,整個江東都非常繁忙,除了吳郡在募集徭役大興水利之外,建康也在大舉向江夏輸送錢糧、輜重,同時調兵遣將,集結大軍進駐江夏。§.•´¨'°÷•..× ❻➈𝕊ᕼ𝓊𝔁.ςⓄᵐ ×,.•´¨'°÷•..§

  外交上,建康城內也是迎來送往,孫、曹雙方,使者來回扯皮,來自荊南的使者前後相繼。

  而就在一片忙碌之中,建康迎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

  前往幽州市馬的隊伍,終於從趁著西北季風最後的尾巴順利返回了!

  他們這個臘月要是再不返回,等轉過年開始刮東南季風,他們想返回江東就要再等一年了。

  往幽州通商,是孫策和江東大族們達成的合作共識,江東數郡大量豪族參與了其中。所以啟程時就有兩百多艘船隻。

  路上因為海風和觸礁,沉沒了兩艘,又有一批去了冀州和青州,所以返回的江東船只有百餘艘。

  但船隊的整體規模卻並未減少,相反比去時更加浩蕩,規模接近三百艘!

  這讓孫策對幽州的財富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大漢給天下的遺澤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雖然大漢戰亂了近十年,各地豪傑擁眾營私,不事生產,但哪怕搜刮大漢遺澤,整理大漢遺留的財富,也會湊齊相當龐大的規模。

  孫策一直以為幽州苦寒之地沒什麼財富,但他們居然也能湊齊上百艘船隻,跟隨江東的商隊抵達江東,參與貿易。

  這近三百艘船隻在建康城的查浦壘接受市舶司的核驗徵稅,而負責船隊和貿易的孫權、周林則第一時間抵達垂拱殿,向孫策匯稟此次貿易的成果。

  孫權如今還年輕,是周林先向前稟報導:「將軍,此次官商貿易,以建康府庫物資與幽州互市,得戰馬一千三百匹,路途中病亡、損失四百餘匹,如今仍剩餘八百五十二匹。」

  「此外幽州還贈予了種馬五匹,皆順利送抵吳郡。」

  孫策面帶笑意,微微頷首,負責江東馬政的是清廉大臣嚴畯,他能力斐然,又樸素廉潔。有他主持馬政,孫策完全無需擔憂馬政腐敗,幾匹種馬只需妥善照顧,無需兩年在江東就會開枝散葉。

  要知道為了養馬,孫策可是在最富庶、最繁華的吳縣境內,開闢了數十萬畝的馬場,當地依山傍水,又有山澗河谷,從吳王夫差開始,這一帶就是江東最佳的養馬之地。

  以嚴畯之才,嚴格督管,必然能繁育出來大量馬匹。♟☹ ❻9丂𝐡ยx.ςỖⓜ 🍮🎈

  馬政這方面,基本上只要腐敗被控制住,規模就能夠很容易擴大。

  孫策看向孫權,問道:「船隊的情況如何?」

  孫權立即回道:「船隊頗為順利,除有四戶豪強在幽州與本地衝突,傷人抵罪外,都順利返回。所有船隻皆滿載而歸,據我所知,船隊中有牛馬羊等數量過萬,此外皮革、人參、松子、香油、砂金、玉石等不計其數。商船南歸之前,貨物堆積渡口如山,數日之間搬運不絕。」

  見孫策眉頭微蹙,沒什麼概念,孫權詳細說道:「以其中貨物為例,僅朱氏一族,貿易有人參五千斤,香油六千七百斤,松子八千斤,蘇木上千斤,環首刀四千餘柄。」

  聞言,孫策終於露出了笑意,僅一家就有這麼多東西!

  這可都是將在市場上流通的貨物啊,每一筆交易都將給市尉司提供大量的市估、輸估!

  這數百艘船隻上的牛馬、皮革、人參等貨物,全部流通起來後,將給江東提供至少數萬貫的商稅。

  孫策笑著說道:「汝二人不負眾望,孤心甚慰。皆賞黃金二十斤,澄錦四十匹,下去吧。」

  二人立即拱手告退,只是兩人顯然無心去領賞,都急匆匆的趕赴往市舶司。

  相較於他們這一趟在北方的收穫,孫策那些賞賜,就只能算九牛一毛了!

  只要能多拉回來一船貨物,就能賺取到海量的財富。

  孫權尤其是深深後悔,當初浮海北上之時,沒有拿出全部家財,多置辦幾船貨物。

  不然現在他滿載而歸,也是賺得盆滿缽滿了。

  要知道很多大戶人家,這一次就賺取了黃金數百斤!

  但孫權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離開的同時,繡衣衛的探子也在向孫策匯稟這一趟的行程:「將軍,二公子此次北上貿易,私匿貨物數萬,侵吞金銀千餘斤,並隱匿豪強所贈戰馬十餘匹,包括一匹幽州諸侯贈給將軍的千里良駒。」


  孫策眉頭微蹙,對身旁的趙雲問道:「子龍如何看待?」

  趙雲義憤填膺,說道:「將軍對二公子予以如此重任,二公子卻侵吞公帑,中飽私囊,完全是不堪重用!」

  孫策擰著眉頭:「但他總歸是將船隊順利帶回來了。」

  趙雲忠烈慷慨,說道:「有功當賞,有罪當罰!」

  孫策問道:「他現在在做何事?」

  趙雲回道:「據繡衣衛回稟,二公子正在市舶司調集部曲,搬運貨物,採購新船。」

  「採購新船?」孫策訝異。

  趙雲乃解釋道:「有些豪強對幽州往來失去興趣,正在出售船隻,二公子正在大肆鯨吞。似要趕在明春之前,再組建一支船隊北上。」

  孫策是真的驚詫了,問道:「他能獨自組織起一支船隊?」

  趙雲點頭,說道:「二公子頗得豪傑投奔,此次北出幽州,當地不少豪傑遊俠,皆以為二公子有雄奇之才,貴不可言,紛紛歸附。二公子招攬俊傑,延聘豪雄,部下有賓客數百人!」

  「又有幽州豪士柳浦委身追隨,將賓客百餘人歸二公子指令,自為二公子募親客健兒。」

  孫策算了算,僅趙雲所言,他孫權麾下也有接近五百賓客、部曲了!

  沒想到他這去一趟幽州,居然給自己納出來一個班底。

  孫策問道:「除了柳浦,還有何人為仲謀奔走效勞?」

  「二公子麾下臂膀還有胡綜、卜靜、吾粲等數人。其中胡綜常伴二公子讀書,又掌二公子親隨。吾粲是君侯封邑之豪傑,出身於烏程,被二公子所賞識。卜靜出身吳縣,與陸遜齊名,被二公子所禮遇。」

  孫策不禁為之讚嘆,孫權這班底是有文有武,非常之齊全了啊。已經堪比孫策當初創軍建業之時。

  當初孫策在壽春,規模也就這樣了啊。除了孫河、呂范追隨左右,他招合士大夫,為江表士人豪傑所親,出兵之際,在袁術所給一千軍兵之外,也就是數百賓客相隨。

  而且當初孫策領軍作戰,也就是孫權如今這個年紀而已。

  要不是孫權的統兵作戰能力實在是拉跨,孫策還真的格外關注一眼。

  想了想,孫策說道:「既然他隱匿錢財是為了組織船隊再次北上,就暫且放過他一次。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況我孫氏諸人,或贊興初基,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不亦添其榮乎?」

  趙雲問道:「將軍,二公子有此勢力,或為隱患。」

  孫策笑了笑,說道:「無妨,兄弟何必閆於牆內,骨肉相殘?若仲謀一直有志於海外,孤不憚於其組建勢力。」

  孫策也沒有要殘虐外邦、殖民蠻夷的打算,這麼殘忍的事情既不符合諸夏的正義理念,也不符合中原的價值倫理。

  在中原士人的道德觀念中,明明是傳播王化、教化蠻夷啊。

  孫策就打算派孫權帶著他的班底到一處番邦,建設社稷,開邦建國,把中原先進的文明、發達的技術帶過去,然後定期向中原朝貢、通商互市。

  只要這些藩王別在中原內卷,他們在外面想怎麼開疆拓土,孫策都不干預。

  反正都是傳播中原文化,建設諸夏的文明體系。

  孫策非常讚賞一句話,宗族在皇權的控制下,如果皇權穩固,他們皇權的支撐者。如果皇權式微,他們便力圖匡復。如果皇權已經瓦解,回天乏術之時。他們就會理所當然的成為新的皇權角逐者。

  漢末三國就經典的展示了這一幕,皇權瓦解之時,劉焉、劉表、劉備、劉繇都是成為了一方藩鎮,最終開始角逐至高無上之位。

  劉備只是才能稍差了一些,所以沒有爭過曹操。如果他有劉秀之才,屢戰屢勝,他就是理所當然的皇權繼承者。

  所以孫策對宗室的限制並不嚴苛。

  孫權如果組建了五百多人的班底是為了開拓海外,經商互市,那孫策就姑且容之。

  往幽州、遼東交易,總是需要一名有才能的引領者,才能劈波斬浪,帶著船隊抵達。

  孫策隨後吩咐道:「這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意義高於一切。仲謀有心多次往返,就讓他盡情施展。多往返幾次,有更多的水手記住航路,經驗成熟。對我江東而言,意義堪比十萬黃金。」

  「海路興盛起來之後,我江東將貿易繁盛,再不缺戰馬。國富軍強!」


  「同時讓長史調撥錢財給牧監,令嚴畯市馬。」

  周林所代表的官商雖然只帶回來了八百多匹戰馬,可是整個商隊帶回來的戰馬和馱馬可是有數以千計的。

  這個數字,沒有任何一戶豪強會完全自己據用,必然會流通到市場上交易。

  江東有市馬都尉,只要重金市馬,或許江東這次能收購到兩千戰馬,數千匹馱馬!

  趙雲建議道:「將軍雖然有心任用二公子,但其貪墨亦不能置之不理,不如征其馬,以震其心。」

  孫策想了想,說道:「可。派人去將諸侯所贈千里馬取回。並罰其駿馬百匹,下次貿易之時帶回。」

  這就是敲打敲打孫權了,讓他知道,他的小動作自己並非不知曉。讓他有敬畏之心,免得胡思亂想。

  而在孫策安排完這些之後不久,幽州諸侯的使節徐邈也抵達昭明宮拜訪孫策。

  徐邈是跟隨船隊一同往返的,這次再來朝見孫策,他的態度變化的愈發恭敬了。

  這態度的改變,讓孫策敏銳的察覺到在幽州或許局勢已經到了所有人都能一眼看清結局的形勢了。

  孫策問道:「徐卿不顧舟車勞頓再次折返江東,可是幽州有何變故?」

  徐邈鄭重的起身再拜,拱手說道:「我等此來正是欲以大勢詢以將軍。今年袁紹修書一封與公孫瓚,欲與其休兵釋和。但公孫瓚未予答覆,反而增強守備,引得袁紹大舉興兵,攻打公孫瓚。」

  「如今公孫瓚將士,皆已土崩瓦解,其所以能相守持者,顧戀其居處老小而已,故三軍屯聚於易京一地。」

  「我啟程之際,袁紹大軍已經攻到了易京門前。聽聞公孫瓚已經想要棄易京而走,傍西南山,擁黑山之眾,陸梁冀州,橫斷袁紹之後。」

  「如此可知,公孫瓚敗亡已近在眼前。」

  孫策點頭,公孫瓚連易京都不敢守了,讓袁紹大軍打到城門下,外無強援,內無軍心,城陷已經是必然之事。

  眾所周知,久守必失。就算是幽州的普通豪強也看得出來,公孫瓚敗亡已定。

  徐邈鄭重的問道:「公孫瓚若亡,袁紹將北據河朔,雄有冀、青、幽、並四州。將軍以為其可能成勢,我等將何以待之?」

  孫策頓時瞭然,這是袁紹虎吞河北,有席捲之勢,讓幽州的這些豪傑們惶惶不知所歸了。

  他們想割據自守,又怕袁紹真的能如當初光武帝一般自河北起兵,而席捲天下。那他們這幾個幽州的諸侯,就成了跳樑小丑了。

  袁紹一旦掃清中原,回師北上,只要再派出一個麴義這種級別的將領,統帥偏師,也能將他們一舉蕩平。

  這些所有諸侯都有身死族滅之危。

  但讓他們現在就投奔袁紹,他們又恐袁紹終難成勢,恐一朝土崩,並受其禍。

  所以徐邈再次代諸侯們前往江東,詢問一下孫策這個同處於中原之外的諸侯,如何看待中原形勢。

  孫策不禁莞爾一笑,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問道:「卿等如何看待中原大勢?」

  歷史的走向已經被孫策改的面目全非了,孫策也好奇,當今天下除了己等之外,其他人豪傑如何看待天下之所歸!

  或許距離袁曹大戰只剩下幾十天了,袁紹、曹操究竟誰能大敗敵方,稱雄中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