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興農田水利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5章 興農田水利法

  張昭作為江東實際上的宰相,除了關注地方事務之外,輔佐孫策,治理整個江東,使江東國富刑清,理物移風,百業俱興,經濟富庶,是其更重要的職責。

  因而孫策在談完偏遠的吳興之事後,主動對張昭說道:「如今我等與曹操聯姻議和,外無強敵,內無大患,當休養生息,以全力發展江南。」

  「自孤掃劉繇、破王朗、擊呂布、滅袁術以來,江淮盡皆一統,簿海內外莫不尊親。漢室以降,諸侯之中,幅員之廣,無如江東。」

  「夫地方既如此之大,應乎財賦日增,緡朽而粟腐矣!」

  「然有司尤戰戰惶惶而患兵餉之不足,民間尤誠惶誠恐而憂田田畝歉收。」

  「此孤之所不解也。孤治天下最幅員遼闊之地,自淮河以南,而至東海、南海之極,庶乎中分天下。勵精圖治已有五年,緣何依舊如此窮困饑饉?」

  說到如今江南仍舊有地方饑饉,興師用兵,還要憂慮府庫不足,張昭神情肅穆。

  歸根到底,還是江南發展水平落後,如果有一個形象的人口、良田和文明地圖,可以看到北方中原,早已經是一片繁華,人口、耕地遍布郡縣。

  而江南這麼廣闊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荒野、樹林和大澤,諸夏文明所占之地,僅丹陽北部、吳郡以及會稽北部的浙江一帶。

  南面的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是未開發的荒地。

  這個時候,要是所有人都指望官府給他們分田,那他們就會一直郁集於北部長江沿線,南面的數百萬疆域都空置著。

  張昭肅穆的說道:「什一取民,古之常制。每田一畝,合夏麥秋米計之,至貧瘠之土亦可收糧一石。膏腴之地,更可畝收十石。以什一制科,每畝征糧一斗,江東之田亦可收糧三千萬石以上,合九億之錢。」

  「此乃按至少科算,必得之數,而非無稽之臆說。」

  「然各郡縣見征額賦,較臣前科所言之數,尚不及半,則無怪有司之惶惶矣。」

  江東若是一年能收上來九億錢的國家正稅,再加上鑄幣所出,能有十幾億錢,如此規模可以養五萬軍兵官吏之餘,還富餘大量的財賦,在公倉、義倉里囤積上千萬石的糧食。

  可是從去年淮南大旱之後,江東運往了淮南五百萬石糧食,建康府庫為之一空。

  孫策要趁荊州大亂,荊南張羨率三郡而叛,劉表內憂外患之際取江夏,府庫供應都捉襟見肘。💀☺ ➅➈SнǗˣ.𝓒oM 🎃☝

  要不是吳興大捷,孫策真的要想盡辦法,搜刮府庫,才能籌集到足夠的糧草,再供應一支最多一萬人的部隊,西進百餘里。

  以江東這麼幅員遼闊的疆域,供應兩支部隊,一萬五千餘人,一南一北作戰,就戰戰惶惶,那必然是讓人意難平的。

  若江南有後世的開發進度,區區一萬五千人,還在境內作戰,最遠向西不過百餘里,就能拿下江夏。

  官府何至於患府庫之不足?

  要說後世農業水平比漢室或者說比當下高多少,孫策是真不太認同。

  大漢巔峰之時,人口六千餘萬。開元盛世,人口也才四千六百餘萬。

  影響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江東犁,也是在安史之亂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才出現在中唐時期。

  而如今江東早已經有了江東犁,孫策推動下,鐵器、農具、耕犁都大幅發展。

  尤其不立田制,使得大量人口免於苛刻的丁賦、口賦,直接計畝徵稅。

  許多人得以不用考慮強迫壓在自己身上的農稅、丁賦,哪怕沒有土地也能活下去。於是工業生產,興盛一時。但與此同時,開墾出的農田,也大幅增多。

  張昭不無振奮的說道:「如今江東在籍良田之畝數,遠邁前朝。數年間開墾之新田,與光武中興以來,兩百年新墾之田相當。此皆賴將軍之善政也。」

  「夫天下既有實在之地,自當有必產之糧;既有必產之糧,則自當有必輸之稅。」

  「然今量幅員而計,地畝甚多,按畝徵稅,額賦則甚少。愚以為其故有三,其弊不起於今,而來自漢室。」

  「一曰水利不修。」

  「二曰放縱豪猾。」

  「三曰生者寡而食者眾也。」

  孫策凝眉,嚴肅的問道:「作何解?」


  張昭從容的為孫策分析道:「先談水利不修。此乃漢室之大弊也。凡漢室官員,於所任之縣,為百姓興修水利,皆得百姓悅之,甚至設碑祭祀,終年感其德。」

  「然江南水利,從丹陽到吳郡,從餘杭到會稽,三郡數千里之內,一片荒涼,全由百姓自給自足。百姓於荒野之間,開闢荒田,外無灌溉之渠,內無可用之利。一片荒田,孤存於山野之間,水源在數十里之外,又如何指望百姓灌溉良田?」

  「此只能望天產出,期冀風調雨順。稍有變故或遲緩數日,則田間必乾旱成片,麥苗枯死,畝產不過數斗而已。」

  孫策認可的頷首,現如今江東的確是水利匱乏。🍧☠  🐊♥甚至連呂蒙那種大老粗,帶著軍士挖掘修建了一片堰塘水渠,灌溉數百頃地,就得當地百姓感恩戴德,世代祭之。

  如此就可見江南水利匱乏到了何種程度。

  在吳郡、丹陽之外,幾乎找不到幾處有名的水利設施。

  從會稽以南,地廣數千里,更是全依靠小農的自給自足,耕種於野。

  漢室難道不清楚修水利有利於農業發展?

  那自然不是,完全是因為漢室官員無心於修治水利。

  似朱元璋那種,在洪武年間,投入巨量財富,天下大興水利的事情,漢室完全就沒想過去做。

  除了官員尚清談之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官員尚古,覺得牧民就應該小國寡民。

  百姓家家戶戶有幾十畝田壟,進行小農生產,那就是治國之典範!

  但是孫策是生長在天朝的,天朝開國初年,那種舉國上下大修水庫、建設水利的局面,他可是曾經了解過的。

  有了這種級別的灌溉設施,才能有個穩定的農業基礎啊。

  所以孫策聽完張昭之言,認真的說道:「如今江南兵戈漸息,當益重生產。」

  「可以將軍府政令告諭各州軍吏民,自即日起推行農田水利法,於農桑興灌溉之利,合開河渠,或築堤堰陂塘之類。」

  「令各州郡功曹,考核各縣長吏,以開墾廢田,興修水利,建立堤防為主。凡吏民善耕畝種植之法,言陂塘、堤堰、溝洫利弊,且效果斐然,皆可按功利大小給賞。另,再歲末即獎賞百姓能於各地興修水利灌溉,開墾荒廢田地者。」

  農田水利法,這不是什麼新鮮的法令。宋、明兩代都推行過。

  但這個法令雖然很普通,效果卻總是政績斐然。

  宋代施行農田水利法之後,七年間興修了水利工程上萬處,灌溉良田三十六萬頃。

  這才有了後世常說的,江南繁華,自兩宋而起。

  沒有不立田制,沒有興修水利,再過五百年,南方也發展不起來。

  如今江東所有一州十一郡一百一十九縣,哪怕一年修水利百處,十年亦能修出來上千處水利工程。

  十年之後,江南財賦,或許就能逐漸興起。

  這幅員遼闊的疆域,有朝一日也將成為膏腴之地。

  孫策下令推行農田水利法之後,張昭繼續說道:「將軍獎勵百姓於各地興修水利,無疑是一善政。如今江南並非完全無水利灌溉,世家豪強兼併之田,皆在水利之畔。江南良田,亦庶乎半數為豪強所有。」

  這一點,孫策要為豪強正名。

  不要凡事都想到了豪強的土地兼併上。

  孫策才打下江東數年,民生正在恢復,百姓正在歸心,且吳郡豐稔,產糧極多,使得江南未曾遭受重大水患天災。

  豪強短短短短三四年,如何能夠兼併千畝良田?

  而郡縣之中,良田卻半數為豪強所有。

  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這些豪強、大族,在當今的稅制下,肯定是追求提升畝產。

  畝產越高,他們繳納田稅之後,剩餘的財富也就越多。

  所以這些士紳、豪強都願意組織宗族子弟,為族內興修水利。

  豪強可能只占江東戶口的二十分之一,但修建的水利規模,卻占了江東新修水利的十之八九。

  那剩下的十之一二,也並非普通小民修的,而是官府組織修建的水利。

  像芍陂這種一處大型水利,就能影響淮南、淮北整個戰事走向和天下大局。

  孫權為什麼屢攻合肥不克,鄧艾為什麼又能屯田再無江南之患。


  說到底不還是因為當地有這種能夠讓農田歲歲豐稔的水利?

  歷代以來的官府、人傑、豪強都重視水利建設,自然是看得清利弊。

  大宋、大明都獎賞民間,獎賞的也都是這種肯造福鄉里的士紳、大族。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

  但張昭話鋒一轉,說道:「然自漢室以來,官府就對豪猾之徒,有所放縱。世家、豪族常以特權免納稅賦。」

  「如今江南之地,尤有漢室遺風,豪猾之輩,常匿田避稅,方使州郡額賦有缺。」

  「臣親歷目睹,會稽郡山陰縣,在前歲虞翻治郡之時,稅額尚高達七千五百緡。」

  「然去歲,高府君治郡之後,山陰縣未經戰亂,未有乾旱洪災,百姓開墾良田,官府興修水利,風調雨順之際,理應豐收,稅賦卻從七千五百緡,降至六千四百緡。」

  「缺額足足少了一千一百緡,合一百一十萬錢!若計畝徵稅,這少了十餘萬畝良田。哪怕按良田計,這也是上萬畝良田遭荒廢。」

  沒有戰亂,沒有天災,山陰縣不可能忽然有人放棄了上萬畝水利灌溉方便,又產糧豐富的膏腴良田。

  這個地不論歸誰所有,不論種不種,是否輪休,官府是都要徵稅的。

  所以上萬畝良田的稅收忽然沒有了,絕不可能是當地大量百姓忽然闔族而滅了,只有兩個可能,豪強在隱匿田籍,或者稅吏征不上稅來。

  對此,孫策不禁一笑,說道:「這些豪強怕是安逸久了,孤又一直將兵鋒對外,使這些豪強忘了孤兵鋒之威!」

  「孤當初曾與江東父老,約法三章,逃稅者死!此乃鐵律。」

  「這些豪強還敢學在漢室之時,隱匿員額,武裝抗稅?」

  「傳令下去,凡納稅缺額者,不論何人,都立斬不赦!」

  「再重申律法,指認有避稅者,官府與其平分追繳稅賦及罰金。」

  豪猾特權?

  這些人想都不要想!

  孫策從來不打算給士大夫、豪強任何免稅特權。

  人生只有死亡和納稅永遠無法避免。

  孫策相信,如果有哪個豪強想挑戰一下這方面的禁區,一定能碰的頭破血流。

  滿寵帶著五百名招募的賓客,就掃清了汝南境內兩萬餘豪強之家。

  如今江東最重要的稅賦重鎮,丹陽、吳郡、會稽就在孫策眼皮底下,他們想反抗,那是在自尋死路。

  孫策之所以將治所設置在江南建康,一個最重要的考量就是為了徵稅啊。

  將來江東富庶為天下之貫,江東的治所在江南,就能源源不斷的從江南徵收到海量賦稅。

  為什麼自古以來,都曾聽聞南方士大夫不納賦稅,而不曾聞關中、北京的士大夫逃稅?

  難道他們智商和武德上還不如江南的儒家士大夫?

  還不是因為這兩處總是在天子腳下,沒辦法像江南一樣,遠離皇權,無法無天。

  而大宋之所以富庶一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他定都之地靠近南方,所以宋人也總說天下稅賦九成取自東南。

  能征上稅來,所以兩宋可以一直組建起來軍隊,維持統治,綿延了三百多年。

  孫策對張昭說道:「稅賦之事,關乎國運長久,孤此前便已有意廢除郡丞、縣丞,將田曹跟市曹合併,成立一個有司專司度支,來專業管理稅吏和徵稅。」

  「治所之內,也會設立三司,負責度支、市舶、戶部三大財政。」

  「此三司使之職,專管江東稅收,卿可有何人選推薦?」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