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陳登入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9章 陳登入京

  沛國在國相陳珪的治理下井然有序,上下盡服其恩信。🐼💚 6➈ᔕ𝐇𝕦𝓧.𝕔σ𝐌 🍫😲

  因為陳珪的行事素來低調,不愛出風頭,連帶的國相府平日裡都較為安靜。

  這一日,府中卻罕見地熱鬧起來。

  唯有知道內情的,才知道是府君的愛子來了。

  陳登今年三十有一,原為東陽長的他之所以離開廣陵郡來到此處,是因為他治理有功,被朝廷拜為議郎。上任路上正好路過沛國,自然要拜見一下父親。

  提前接到傳信的陳珪準備了兒子最喜愛吃的魚膾。

  酒宴之間,陳珪向陳登交待起進京後的注意事項——「自數月前汝從父再度離京外任後,族中便無朝臣在京了。」

  陳登知道陳珪說的從父是誰,陳瑀。

  「不過為父早年間曾結交一好友,他在雒陽為官,素有賢臣之名,近些年與為父亦有書信來往。今年三月,公瑋前去拜訪他後,曾回信於我,信中頗多讚譽。」陳珪說著,眼見陳登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來了,才揭曉答案。

  「河南尹,袁術袁公路。」

  陳登一驚,這的確是他未曾想到的名字:「孩兒竟不知曉父親與河南尹有舊……我久在廣陵,卻也聽說過河南尹之賢名。起初我還疑惑名聲是否有假,而今聽到父親讚許,想來河南尹必是賢人無疑了。」

  他說完,卻不曾想陳珪擺了擺手,問道:「我聽說你在廣陵結交了一些俊才,你與他們相交只是因為他們的名聲嗎?」

  陳登答道:「當然不是,自是要與之懇談,方知其德行才能……孩兒受教了。」

  「是極,耳聽為虛,眼見方能為實。」陳珪繼續向兒子傳授著自己的人生經驗,「為父這一生,見過許多徒有虛名之輩。其中受過我稱讚的,亦有數位。」

  陳登當然明白陳珪指的是什麼,閥閱豪族子弟之間的誠信互夸,你誇我的後輩,我誇你的後輩,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雒陽不比地方,朝臣眾多,關係複雜。尤其是你又擔任議郎,少不得要上一些諫言的奏書,務必謹慎。」

  陳登立刻應諾。

  話雖如此叮囑,但陳珪對於陳登是相當滿意的。

  三十一歲的議郎雖然比不過他治下的曹操那般三十歲的二千石,卻也足以稱得上未來可期了,不怪陳珪覺得振奮。

  也因此,陳珪罕見地多飲了些酒,借著醉意脫離了嚴父的固有角色,稱讚道:「吾兒,我陳氏的未來就要託付在你身上了!」

  陳登親自侍奉酒醉的父親,待到陳珪安睡,他才歇息。

  之後,陳登在國相府盤桓兩日,便在強忍著不舍的陳珪的催促下再度出發。

  當陳登抵達雒陽之時,關於盧植的議論還在火熱進行中。

  陳登牢記父親的告誡,上任之後只先做一個旁觀者,謹言慎行。

  除此之外,他第一時間攜著父親的書信拜訪了袁術。

  見完之後,陳登有些難以評價……雖然他還挑不出袁術的什麼毛病,可他隱隱覺得他父親說的話似乎正應在此處。

  盛名之下,究竟是什麼?

  而陳登被劉辯召見,還要在見過袁術之後。

  有了袁術的前車之鑑,陳登對於目前在雒陽享有盛名的盧植也持了些懷疑態度。

  陳登絕對是個聰明人,在雒陽沒過多久他就意識到了盧植而今盛名的關竅所在——天子。

  陳登對天子是存了幾分好奇的,然而天子召他相見,更多的詢問起了徐州的狀況,重點是官吏們對於此次整頓吏治的真實反應。

  這對於陳登來說,並不算什麼難題,他不願說假話奉承,無外乎把官吏們的抗拒說地委婉些罷了。

  可委婉些的實話對於不願聽忠言之人來說依然逆耳,陳登對天子的秉性還未摸透,首次召見後他便思忖著自己下次得天子召見不知將在何時了。

  然而不過三日,陳登又得到了天子的召見。

  雖然這一回不止他一人,可陳登已然明白,天子聽得進逆耳忠言。

  這一回討論的,則是陳登此前曾聽聞過的試舉一事,他未曾想到自己也能在列。

  陳登認真聽著尚書令蓋勛親自介紹試舉的內容,他知道,自己出現在這裡,必然跟他來自五州有關。


  果不其然,待到蓋勛介紹完,天子很快就問到他身上:「元龍覺得這試舉之法用在五州,能有多少成效?」

  陳登本就一直準備著,聞言毫不驚慌,答道:「回陛下,依臣所見,此法可取之處有三,一曰吸納在野之遺賢、二曰試舉更顯公正、三曰取吏以震懾。」

  「既有可取之處,那在施行過程中可有什麼難處?」劉辯問。

  陳登答道:「臣私以為亦有三——一曰五州小吏本有怨言,在野之賢未必敢於應試;二曰各縣長吏未必有執掌試舉之能,恐不能公正;三曰若取吏不足,恐適得其反。」

  蓋勛笑道:「而今公卿持節坐鎮,使者在各縣巡查,若此時遺賢仍不敢應試,那也算不得什麼遺賢了……」

  陳登聽出蓋勛的意思,顯然這第一次試舉,整頓吏治的使者們亦會參與其中。

  如此,他的前兩項憂慮可迎刃而解,至於第三項,恐怕得等到真正施行試舉的那天再確認了。

  「陛下,臣已無異議。」陳登拜道。

  是日,劉辯有詔,以五州諸縣用試舉之法擢選空缺的縣吏鄉吏。

  與頗為簡潔的詔書相對的,則是記錄規則的公文。

  縣中先行定下需要補充吏員的缺額,並通過試舉選出等額的備選,後備選至郡中參與覆核,通過即可為吏。

  吏員的範圍只局限於過去縣中長吏可以自行任命的百石及以下,卻並不要求縣吏鄉吏全從試舉而出,只相當於給了縣令縣長們一個公開選拔的機會。

  與之相對應的是,試舉會在一定程度上同縣中長吏們的考核聯繫起來。

  而在民間,則會造勢吹捧試舉的公正性。

  至於前者具體聯繫到何種程度,試舉出身的小吏要占比多少,那就得摸著石頭過河。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