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都是為了前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50章 都是為了前途

  「夫子居於村中,行教化之事,鄉里無不感念,吾恬為一縣之長,竟至今日方才來拜訪夫子,甚是慚愧啊!」

  「老夫鄉野之人,何德何能勞得明廷記掛?」

  陸俊一看眼前這位鄉村老師如此表態,心中一喜。

  他繼續稱讚道:「夫子何必自謙?夫子門下數十位學子就是夫子德行與才能的證明啊!縣鄉之中,正是他們施展才能的地方,而教導出他們的夫子,如何不是賢人呢?」

  已經年過五旬的趙夫子面對陸俊的禮遇和誇讚,心中很是熨帖。對於陸俊的請求,也不打啞謎,直言道:「有明廷在,老夫才能安心囑託門下學生去參與試舉,而未有憂慮。」

  陸俊聞言立刻承諾道:「夫子放心,這試舉所用的考題皆在吾心中,絕無第二人知曉!」

  ……

  「夫子請留步。」

  「明廷慢走!」

  兩人依依不捨地道別,仿佛才見一面就變成了忘年之交。

  送別之後,趙夫子回到家中,他的妻子興沖沖地迎他入門,口中說道:「咱們這位明廷出手真是大方,不說其他,就那三匹絲帛,就值兩千餘錢了,算上其他的,少說得有四五千錢吧。」

  在長津縣,一畝中田也不過兩千錢左右。

  趙夫子想的卻比他的妻子更多一些:「這些禮物暫且別動……雖然陸明廷言說是出自他的私財,大概不會有假,可仍要以防萬一。待過些時日再動用。」

  沒錯,陸俊除了言語上的奉承,實際上的禮物沒少給,錢財的出處還是自家的私錢。

  當官當到他這份上,也沒誰了。

  可誰讓陸俊家中本就有錢,又和皇帝有私交,非常想要把事情做好呢!

  對於陸俊一送就送兩三畝地的行為,作為管事的陸家家僕陸六很是肉痛。

  起初他接到陸俊的命令,準備拜訪用的重禮,他還有些不知為何,甚至覺得自家主君之子是要借著拜訪的名頭賄賂上官,哪成想,是要送給這些鄉村間的教書匠。

  陸俊性格素來很好,並沒多麼在意錢財。

  陸六覺得自己作為老僕,受主君信重,還是要多提醒陸俊一二,在離開此處後他詢問道:「君子,下一位夫子也要奉上這般重禮嗎?」

  陸俊用著理所當然地語氣道:「這是自然,不是都準備好了嗎?」

  陸六見陸俊眼神中還是如年少時那般真誠,忍不住狠狠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嘆息說:「君子在為公事奔走,為何要用自家的私錢?」

  「因為不能用公錢啊!」

  陸六:……

  他竟無言以對。

  他很想現在就到陸康面前哭訴,他已經盡力了!

  陸俊不懂陸六心中的崩潰,耐心地向看著他長大的陸六解釋道:「眼下這些禮物雖重,但對於完成王命、補齊縣鄉小吏一事來說,卻輕如鴻毛。」

  「而且,我在任上做的好,必然前途似錦,與此相比,些許財帛算得上什麼?」

  陸六覺得陸俊的話有些道理,可細細想來,卻又覺得有些奇怪……

  總歸陸俊堅持,他再有異議也只能從命。

  在抵達下一戶夫子家之前,另一輛攜帶禮物的車與陸俊會合。

  「夫子居於村中,行教化之事,鄉里無不感念……」

  老實人也是會用計謀的,陸俊這一路拜訪頗有成效,凡是見到的鄉村塾師,沒有不給陸俊一個面子的。

  畢竟陸俊面子裡子都給了,就連說辭,都是他想了一晚上最終才敲定的。

  伴隨著陸俊的行動,試舉取吏的消息已被小吏們散布到鄉村各處,這其中固然有陸俊以身作則的緣故,可小吏這般聽話,少不得另一人的威懾——曾與陸俊生了齟齬的楊沛。

  齟齬的起因——本縣的田曹掾後來被調查出是被人誣告的,楊沛狠狠處罰了誣告的無賴。因他辦事流程有理有據,並未因此事受到處罰。

  此次觀津縣試舉,楊沛奉命前來協助陸俊。

  身為前太尉征為屬吏的楊沛並未因為太尉的更替而彎下腰杆,可他也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位縣長勝在本性正直,雖並無什麼傑出才能,可出些考核小吏的試題還是沒有問題的。


  待到試舉之日,陸俊望著在已經收拾好的縣寺房間外守候的一眾應試者,心中頗為得意。

  這些,都是他前段時間不辭辛苦的功勞啊!

  等到考生們依次進屋,陸俊望取出自己精心準備好的考題,很是滿意。

  見陸俊似乎有志得意滿的志向,楊沛並未因為之前的齟齬而記恨陸俊,而是善意地提醒說:「眼下正是關鍵之時,君務必留意是否有人作假。」

  楊沛自認並非因私廢公之人,可陸俊卻沒想到楊沛會忽然向自己表達善意……難道是他知道自己與天子私下的情誼了?可他思來想去,此事頗為隱秘,楊沛應該沒這個能力知曉。

  陸俊這幾個月來也發現楊沛並未為了功績製造什麼冤假錯案,遂回應楊沛的善意,解釋道:「孔渠不必憂心,以前我常去太學,見多識廣,太學策試怎麼防止作弊的我全都知道。」

  楊沛:希望你能一直這麼自信。

  好在長津縣的試舉進行地很順利,楊沛與陸俊二人帶頭在考場來回巡查,並未發生什麼舞弊事件。

  落到陸俊眼中,則是他此前做了萬全準備的緣故。

  陸俊現在很有一股自信,便是二千石,他也能當得!

  ……

  五州的試舉正進行地如火如荼,只能通過文字了解五州狀況的劉辯也沒有閒著。

  平樂觀,劉辯策馬站在高台之上,目視著漢軍押送著一些胡酋俘虜從高台之前走過,心情無比舒暢。

  眼前的軍隊來自涼州。

  這意味著盧水胡已經成為了歷史名詞。

  經此一役,涼州南北塞外的胡人暫且不論,起碼涼州內部最大的不穩定軍事力量已經消失了。

  困擾東漢近乎一個朝代的涼州羌胡問題說完全解決那是大話,但至少不用牽扯到漢室的太多人力物力了。甚至於哪怕涼州不為朝堂提供賦稅,只要能做到安穩地自給自足,便是大功一件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