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棗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5章 棗祗

  在三公再有變動之後,蔡邕仍未確認徐岳之後的下一個人選。░▒▓█►─═  ═─◄█▓▒░

  而且有能力的高官們有幾人能看得上還不如太學博士的鴻都文學?就跟太史令劉洪一般,前途正好,怎麼會主動往低處走呢。

  劉辯卻不想再等了,在他看來,學生好不容易已經借著太學招生的東風和他前些日子的操作召齊了,首批各科加起來足有兩百人,皆是有些學識功底的,不用從零開始。

  既然這樣,那就繼續摸著石頭過河唄,豈能因為找不到合乎心意的鴻都文學就荒廢時日。

  就以農桑來說,就算找不到精通農事的飽學之士,退一萬步來說也可以找善於種地的老農,善於紡織的織工,讓諸生們對農桑先知根知底再說。且中間還有精通實務的小吏可選。

  就在劉辯打算找蔡邕攤派之際,在尚書台和三公府的通力合作之下,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一個適合擔任農科文學之人。

  潁川棗祗,在鄉中有些名望,對農事頗有研究,目前在郡中為吏。

  劉辯思索良久,才隱約記起此人大約是歷史上幫助曹操屯田的人,當時就要立馬下令徵辟,去和潁川太守李旻搶人。

  話到嘴頭,劉辯停了下來,召蔡邕相見。

  劉辯急,蔡邕同樣很急。

  他始終不想降低要求,但要求提的太高卻找不到人,這讓他最近一段時間有些著急上火,嘴上都起了個泡。

  面對老師兼岳父,劉辯不願逼迫過甚,先說道:「蔡師,鴻都門學各科新設,正是求新之際,其實不必考慮一步到位。日後還要根據實際狀況對各科進行調整增減。」

  劉辯考慮到宮中的董太后與何太后,鴻都門學最終還是沒有改名,也算是給先帝多一分存在感吧。

  蔡邕也有他的道理:「陛下,臣以為教人應以德為先,德在前,才在後,方是正道。」

  以儒家的教育風格,師長當以身作則,所謂上行下效,這是蔡邕採用高要求的根本原因。

  劉辯很早就明白在這人治的時代,德行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選官標準,所以並未多言,只將尚書台送上來的關於棗祗的資料交給了蔡邕,問道:「蔡師以為此人如何?」

  「棗祗雖在潁川之外無名,這是因為他出身不顯,又非慷慨激昂之人。他在經學上也有些造詣。」

  蔡邕仔細地看完後,答道:「陛下,臣以為若此上所言屬實,棗祗的確當得農科文學,不過待其入京,臣還是希望可以先考校一二。」

  「這是當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劉辯答應地很乾脆。

  隨後他又說道:「近些日子朕思來想去,德行確實不容忽視。所以,在那些文學達不到蔡師要求的諸科,不妨專門請一位文學教授經學,使門學諸生不忘修身。」

  蔡邕一愣,這是他從未想過的方式。

  他思索起來,諸如研究器械工具的器科、研究馬匹家畜等的畜科,其實不缺乏能在專業中擔任文學的官僚,畢竟漢家本身就有管馬的太僕,三輔還有一批專門管理照顧國有耕牛的人員。

  將德與才的教育分開,自然沒有二合一來得完美,但卻是目前事急從權的最好辦法了。

  想到此處,蔡邕道:「就依陛下所言。」

  近年來蔡邕更多的接觸實務,結合他避居吳地那些年的經歷,逐漸呈現出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

  見蔡邕從善如流,劉辯也緩了一口氣,蔡邕真要犟起來,不一定好收場。

  「好,那具體人選,就交給蔡師了。」劉辯本來還想囑託一句莫要讓對經典的學習蓋過對技術的學習,但想到蔡邕應不至於這般離譜,且他日後也會去鴻都門學視察,索性不再多言。

  其後劉辯又取出一個裝訂好的小薄本,交給了蔡邕:「此是朕命尚書台,結合西園發明曲轅犁、造竹紙術的過程總結的經驗,權做為例。」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劉辯或明或暗的貢獻。

  「朕將之稱為,唯有實踐,才能致物理。」

  ……

  潁川郡陽翟縣。

  這天天還未亮棗祗便起床了,他並未去郡府,而是背上行囊,騎著自家的老馬徑直往出城的方向而去。

  他今日的去向昨日就已經告知了太守,來到城門處時剛好是開城門的時間。


  負責守門的門候熱情地朝棗邸打招呼:「君起得這般早,又要去田裡了?」

  「是啊,稻穀種下未久,這時節該發芽了。」

  棗祗目前是郡中的勸農掾史,主管農桑之事,他雖未穿官服,作為郡中百石也沒有銅印,但他系在腰間的綬帶卻不是假的。

  可更早守在門外的百姓們見到棗祗卻並不害怕,同樣熱情地同棗祗行禮問好,並自覺地為棗祗讓出一條寬敞的通道。

  棗祗也沒有光顧著趕路,順便問起了進城的百姓們的家中田畝情況,農家中養的蠶到現在是什麼狀況了等等話題。

  其在百姓之中的聲望,可見一斑。

  潁川郡位於雒陽之南,郡中的田畝大半改種了冬小麥,但也不乏有繼續種稻者。

  這個時候水稻的秧苗移栽技術還未出現,種稻和種小麥一樣,都是先開墾土地灑種子,等到發芽成苗。

  今歲穀雨,水稻種下之後,到現在,雨水比往年遲了一些,也少了一些。

  棗祗心中憂慮,擔心因為現在的雨水少影響水稻的成長,又擔心兩三個月後等到水稻灌漿之時又陰雨連綿。

  前者還可以勉強靠引渠水灌溉解決,後者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此前初春的春雨沒有延遲,沒有影響到冬小麥的成長。

  所以才有了他今日之行,若再不下雨,只能組織百姓在某些缺乏水渠的地方開渠引水了。

  與百姓們打完招呼後,棗祗面上的笑容難掩心中的憂慮。

  根據他的觀察,近年來河中的水位比之早年一降再降,更別提與一兩百年相比了,這也導致了潁川數百年前修的水渠到現在已經出現了不合時宜的問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