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二董與李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66章 二董與李儒

  在各地上計如火如荼之時,雒陽也因為天子即將出現在太學觀太學之議而熱鬧一時。

  此次與上次太傅盧植於太學講經論道不同。

  上一次天子是去了,卻沒有盧植之外的朝臣相隨,剩下的參與者只有太學的博士諸生等人。

  可此次,卻是公然允了朝臣與在京處士名儒論一論近來頗多爭議的均輸法。

  而天子,是要作為裁判高坐檯上的。

  換句話說,這是一次在天子面前直抒己見的機會。

  當初荀爽等人久居鄉野,久不應徵,然其在新君登基之後卻毫不猶豫地應公車為博士,背後不知有幾多人嗤笑其晚節不保。但時至今日,曾嗤笑他們的人中又有幾個心中沒有絲毫艷羨的。

  昔日憲帝掀起大範圍黨錮,無視天下存在的問題,放任宦官子弟為禍地方。道德之士在朝中看不到希望,要是不想為了虛名而遭遇實禍,又不願同流合污,可不就得拒絕入仕嘛。

  就算中平之後憲帝意識到了問題,有幡然醒悟之跡象,然天子說變就變,誰知不會故態復萌。

  須知就在劉辯入宮前一年,曾為太尉的張良之後張延,與宦官素有矛盾,被下獄而死。

  而本朝,就算是數個月前被罷免的周忠,對外也只能誠心誠意地感慨天子仁德,不然以他兒子私下串聯的事,真要將他置於死地,又不是不行。

  當今天子雖然有些值得商榷的行為和決定,然總歸是銳意進取的,對名士向來會留些情面——何顒、鄭泰等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嘛。

  這些影響放到明處,便是來京或遊學或交友的名士愈發多了,願意接受徵辟的名士亦多矣。

  能被公府徵辟,自然比被州郡徵辟要好,而最好的入仕途徑,莫過於天子親自徵辟。

  既要在天子面前辯論,總歸要有支持者,要有反對者,雙方各有論點,也各要有定數。

  總不能到時候在天子面前亂糟糟的吧,萬一再混進個無君無父之輩……

  所以能夠出現在劉辯面前的辯論人選,在太學之議開始前,須得先定下來。

  此事由尚書台主導,三公府聯合施行。

  至於支持均輸法的主力,雖然曹嵩沒回來,然朝臣之中其實不乏均輸法的支持者。

  士大夫們在野是一個立場,為地方長吏是一個立場,為中樞朝臣卻又是另一個立場。

  沒有哪個有前途、有抱負的朝臣願意看到地方郡國不服管制,在這方面朝臣們就算有私心,但坐到這個位置上,總歸是有些默契的。

  而且旁的不說,曹嵩均輸法所得可全是用來供給軍費的。太尉掌兵事,大將軍與驃騎將軍掌征伐,三方作為軍隊的最高長官,豈能坐視不理?

  馬日磾本就是經學大家,而何苗與董重就算不能參與辯論,總該派自己的長史掾屬出馬吧。

  當了萬石的官職,就該做這個官職該做的事。

  所以,這三人是一定要派人的,而馬日磾不僅要派人,自己說不定也得上場說兩句。

  而三人之中,最著急的當屬董重了。

  對於董重來說,他早就明白天子留著他繼續擔任驃騎將軍,主要是為了太皇太后。

  無論是政事還是軍事,他這位驃騎將軍都插不了手,便是開府將軍最重要的拉攏人的手段——徵辟府掾與舉薦賢才,放到董重身上,徵辟到自己府中倒是沒問題,但奈何他舉薦的賢才尚書台大都不認,雖然這些賢才本身也拉胯了些。

  在那日被袁隗公然上書大罵了一頓之後,董重索性擺爛了,只出現在該出現的場合,反正他手中最關鍵的部曲有人管著。

  但擺爛歸擺爛,面子上的事總得過得去。

  董重原本只想看戲的,畢竟自家將軍府上的那幫臭魚爛蝦是什麼水平董重還是知曉的,平時拍拍馬屁、搖旗吶喊沒問題,真要與人唇槍舌劍地斗一斗,只怕旁人多引兩句經典便不知所云了。

  好在他府中到底不全是廢物,還是有人能給他出出主意——太學之中,博士日日教習經典,口才上應無問題,尋個不那麼迂腐的當個領頭,再有幾個有口才的府掾在在其身後以為助力,不說出彩,總歸能說得過去。

  董重懷著這樣的心思,來到了太學。

  還沒找上哪個博士呢,卻遇見了自己的一個熟人。


  「仲穎如何會在太學?」

  正是董重族弟董承曾經的上官董卓。

  有董承在,還有董卓刻意恭維交好,兩人關係不算差。

  「拜見驃騎將軍,卓在此與好友相見敘舊。」董卓恭恭敬敬地拜道,完全不似羊續、黃琬那些黨人一樣對董重不假辭色。

  他身旁一個儒生打扮的人也跟著董重拱手作揖,自稱是太學博士李儒。

  董重看著李儒,忽靈機一動,問道:「仲穎也打算尋一個太學博士參與太學之議嗎?」

  卻是有了取巧的念頭。

  董卓本就是個人精,聯想到最近雒陽熱議的話題,哪裡不明白董重的意思。

  馬上說道:「卓並無參與之意,倒是文優,素來有見解,也是支持均輸法繼續施行的,只是尋不到門路。」

  董重見世間竟有如此巧合之事,連忙道:「我所求者,正是這樣一個人啊!」

  說罷,他也不管人李儒願不願意,想起自己府掾們七拼八湊用來考校人選的問題,立馬對著李儒問出了口。

  李儒年近六旬,他當然不甘心只當一個博士,也不在乎董重的失禮之處,一一作答。在天子面前有所表現才是真的。

  也得虧是求上進的李儒,否則換做一些有氣節的博士,見董重如此做,哪怕是驃騎將軍,也是要拂袖而去的。

  董重問完,頓時滿意不已,當場決定讓李儒代他參與太學之議。

  李儒聞言立馬再度對董重拜道:「儒必不負將軍重託!」

  董重了了一樁心事,輕鬆之餘,又同董卓和李儒二人閒聊許久,有後兩人頗為默契的逢迎,直至天色稍暗,董重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