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劍指海參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蔡襄隨便在地圖上比劃了一個位置,好死不死就是東北亞名城——海參崴。

  對此江凡真的很無語,這他娘的就是所謂的天賦吧。

  這小子不學無術,可是一旦進入戰爭領域,卻是變態的令人髮指。

  不過蔡襄沒有找到在外東北立足的依據,因為江凡的戰爭論,給了蔡襄很大的啟發。

  利益!

  沒有龐大到令人發狂的利益,沒有人會去那個苦寒之地,南征北戰的。

  蔡襄找不到利益點,可是江凡能夠找到,他的地圖上就已經標註了出來。

  目前外東北還是無主之地,雖然在後世,那裡常常被劃為遼國的地盤,也被視作女真人的勢力範圍,可是實際上,在宋朝,那裡就是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有幾個女真部落,也是極其的落後,和大興安嶺地區的女真,甚至可以視為兩個民族。

  因為他們或許在血統上有些淵源,可是在文化認同上,基本上沒有聯繫。

  因此即便是在宋朝,對女真這個民族,也是籠統的分為兩支,一個就是建立金國的,這些起源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他們被稱為熟女真。

  意思大概就是社會組織相對進步。

  而其他的,都是生女真,在遼宋這些大國看來,他們基本上和野人無異,人口也是非常的稀少。

  因此在江凡看來,在外東北立足,是很有必要的一步棋。

  他的思路和蔡襄類似,可是目的卻不同。

  蔡襄看到的是兩面夾擊遼國的可能性,而江凡注重的是,在經濟領域滲透到整個東北地區。

  至於利益,江凡點了點兩個位置,輕鬆地道:「這就是利益所在,這裡有兩個大金礦。」

  江凡說得極其輕鬆,可是在蔡襄和曹冠聽來,那無異於滾滾天雷。

  黃金!

  在沒有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在沒有開採南非金礦之前,數量及其稀少,沒有哪個國家存有大量的黃金。

  尤其是華夏。

  本來就是貴金屬稀缺的國家,貴金屬的礦層又很深,難以開採,因此對比其他地方,古代的華夏,是極其缺乏黃金這種硬通貨的。

  而位於東北和外東北的這兩處金礦,合在一起有數千噸的黃金儲備。

  這和南非等幾個世界性的大金礦當然沒法比,可是在大宋朝,這就是一筆天大的財富了,要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紀,全世界的黃金開採總量也才15萬噸而已。

  黃金在這個時候,無疑是令人眼紅的資源,甚至可以令人瘋狂。

  不過江凡說出這裡有黃金,卻也一點不擔心蔡襄和曹冠泄露出去。

  那裡確實有黃金,甚至後世沙俄帝國的黃金儲備都主要來源於那裡,可是沒有江凡,沒有人能夠找到那裡。

  在茫茫大山之中,想要找到那兩個金礦,以現在人們的探礦能力,恐怕得找上幾十年。

  而且在江凡的謀劃里,黃金只不過是博人眼球的資源而已。

  因為黃金更能吸引人的目光。

  而江凡真正的殺手鐧是那裡的森林、煤炭、鋼鐵,以及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

  只要利用好這幾樣資源,那裡才算是真正的有利用價值。

  黃金!

  終究是會開採完的。

  江凡給小蔡襄指出了外東北的利益所在,讓這個傢伙頓時興奮了起來。

  他才不管江凡說得是不是真的,反正有了利益捆綁,他就可以大刀闊斧的征伐遼國了。

  蔡襄的思路不可謂不天馬行空,甚至江凡問蔡襄為什麼不在遼東半島登陸的時候,蔡襄都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那裡有高山阻隔,又沒有水路,想要平推進平原腹地,行軍就是很大的麻煩;而且那裡離高麗實在是太近了,只要我們在那裡出現,別說遼人了,恐怕那些高麗人比遼人還要緊張,恐怕他們都會出兵過來硬抗。」

  蔡襄說得沒錯,大宋的軍隊真要是在那裡出現,最緊張的不是遼國,而是高麗。

  去那裡簡直是找虐,必定會腹背受敵。

  不過蔡襄雖然說得頭頭是道,幾路大軍並進,邊打邊建城,蠶食外東北地域,幾年經營,就能對遼國的中心位置形成合圍之勢。


  看著蔡襄在那裡誇誇其他,便是曹冠也佩服起來。

  這小子,確實厲害,布局看起來很是完美,依照他的謀劃,滅遼看起來也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可是待到蔡襄說完,江凡卻是笑著搖頭,道:「你的謀劃很好,可是會輸得很慘,不說別的,燕京一帶你就進不去,非得被那裡的民眾給攆出來不可。」

  「怎麼可能?」蔡襄道:「王師北上,合力滅遼,燕京一地漢人居多,民眾怎會攆我們出來?」

  曹冠也是不解,道:「老師何有此言?自從兒皇帝石敬瑭出賣燕雲,那裡的百姓無一日不流淚,期盼早日回歸中原,他們又怎麼會成為我軍進入燕雲的阻力呢?」

  「無一日不流淚?」江凡哈哈大笑,道:「人要是無一日不流淚,即便是不哭死,眼睛也哭瞎了吧?莫非燕雲一帶,都是盲人嗎?」

  江凡一句話懟得曹冠差點背過氣去。

  江凡卻是接著笑道:「說話要講實際,華夏的文人,就愛誇大其詞,說著說著,有時候他們自己都信了,這樣是在誤人誤己,最是要不得,實事求是,才是正道。」

  「弟子明白了。」

  曹冠躬身一禮,倒是明白江凡意思,不過對於宋朝入燕雲,必敗的言論還是想不通。

  江凡這時搖搖頭,道:「利益啊。蔡襄剛才滿篇籌劃,雖然考慮到了利益,可是都是站在宋人的立場上,利益也都是以宋人的利益為主。我且問你,對遼作戰,遼人的利益又在哪裡?或者說,遼地漢人的利益你考慮過嗎?遼地其他民族的利益,你考慮過嗎?他們既然沒有利益,為什麼要支持你入主燕雲呢?」

  「可是他們是漢人啊,回歸中原,對他們不就是最大的利益嗎?」

  曹冠想了想,開口問道,江凡笑道:「這就是想當然了,那些漢人,在還沒有大宋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是遼國的人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一連幾代,都是大遼的子民。現在遼國可是沒有苛待漢人,甚至遼國的糧價、鹽價都比大宋要低,便是各項稅賦,據我所知,也是低於大宋的。你認為,這些人會盼著大宋過去,多收他們的稅賦嗎?」

  江凡這麼一說,曹冠傻眼了。

  莫說是那裡的漢人,便是現在宋境的漢人,如果有人減去他們一半的的稅賦,這些人會不會倒戈過去,都不一定。

  江凡這時卻道:「我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那裡和西北漢民是一樣的,如果大宋不能維護他們的利益,他們一樣會反戈一擊,甚至會成為反抗我們的阻力,因此在沒有想好利益聯繫點的時候,是萬萬不能動那裡的。動了,就會慘敗,得不償失。」

  江凡並沒有忽悠蔡襄和曹冠,那裡確實動不得,動了只能是大宋倒霉。

  大宋朝文風鼎盛不假,可是誰要是覺得一幫作詩詞的能夠治國,那一定是在犯罪。

  詩詞歌賦,只是文明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而已,凡是指著一幫文科生治國的,死得都很慘。

  大宋就是最好的例子,等到了徽宗朝,這幫傢伙就只會空談,不懂實際,做出的決定往往都是想當然的決定,很是讓人無語。

  比如說聯金滅遼,宋朝以為宋軍一旦進入燕雲之地,必定會從者如雲,百姓夾路相迎。

  可是真的進入了燕雲,等待他們的不是遙望王師又一年的老百姓,而是武裝到牙齒的遼人。

  他們有漢人,有奚人,有渤海人,有契丹人。

  民族龐雜,卻沒有幾個歡迎宋軍的。

  原因很簡單,大宋背信棄義,率先撕毀了盟約,入侵了遼國。

  而在燕雲的百姓,不論是哪個民族,已經和平了一百年了,突然被鄰居入侵,被生生拉入戰火,你說你恨不恨他?

  老百姓只是想好好的過日子而已。

  對誰當皇帝真沒有什麼興趣。

  況且幾百年的生活,他們都已經習慣了,即便是漢人,在國家認同感上也是偏向遼國的。

  因為他們自認是漢人,可是並不認為自己是宋人。

  漢人是民族,而宋人是國家!

  他們生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國家屬性,就已經刻上了遼國的印記。

  不管你怎麼說,他們都會認為宋國是入侵者,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而更要命的一點是,大宋朝的軍紀可不怎麼樣。

  這幫所謂的『職業軍人』,發起狠來,連自己國家的老百姓都搶,一旦進入了敵國國境,能幹出什麼好事兒?

  因此燕雲漢人對於宋朝的認同感,在宋軍進入燕雲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毀在了宋軍的手裡。

  而最後,這幫傢伙,還是個戰五渣,很快就會被燕雲各民族聯起手來,給攆了出去,結果和西北一樣。

  本是同根生,都讓大宋自己連根帶樹一起給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