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跨海東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蔡襄和曹冠有些蒙圈的看著江凡,這個觀點實在是太新穎了,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

  尤其是對曹冠的衝擊是最大的。

  利益!

  是聖人羞於啟齒的。

  在儒門看來,戰爭為的是天下大義,誰代表了正義,誰才是勝利方,而江凡的唯利益論,實在是有夠離經叛道的。

  如果是以前,江凡說出這些的時候,曹冠肯定會大聲的駁斥了。

  可是在見識了江凡的各種理念之後,曹冠已經能夠沉得住氣了。

  「老師這麼說,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他對江凡已經有了很深的認同感,即便是有些刺耳的說辭,曹冠也是能夠忍受得了了。

  看著曹冠一副好像吃了大便,不吐不快的難受模樣,江凡自然知道曹冠的心中所想。

  曹冠是標準的古代士大夫,是讀書人的楷模,對於曹冠這種人江凡其實是欽佩的。

  曹冠和外面那些玩弄學識,利用知識,為自己謀利的無恥文痞,有著本質的不同。

  曹冠是迂腐,而那幫人是徹頭徹尾的混蛋。

  「君子不應言利,是指君子不應把自己的利益掛在嘴上,而不是不可以談利益。」江凡笑了起來,道:「而天下興兵,應為正義之師,而正義又體現在了哪裡?」

  江凡一句話就把曹冠給繞迷糊了,這都是什麼跟什麼?

  君子不言利,這個好理解,可是正義體現在哪兒?這可就太籠統了。

  他一個人恐怕都能給出無數個答案。

  可是江凡回答得卻很簡單。

  「為天下人謀利,便是義舉,為天下人之利而戰,便是義戰,玉虛以為如何?」

  曹冠點了點頭,這個他同意,只要是為天下之民,便是大義,這沒有毛病。

  見曹冠接受了自己的觀點,江凡笑了起來,道:「打仗就是在謀利,是在為天下人謀利。沒有利益的戰爭,沒有一個是能維持下去的,尤為重要的就是如何讓百姓在戰爭中得到利益。」

  江凡這麼說,曹冠也就明白了,江凡說得沒錯,為民而戰,為民利而戰,為天下蒼生而戰,百姓們能夠得到利益,自然就會支持你。

  有民眾支持,便是正義之師,才能百戰百勝。

  這和傳統的觀念並不相悖。

  曹冠點頭表示認同,江凡這時又是點向了東方,那裡是隋唐時東征的區域,也是大遼的興起之地。

  江凡指著那裡道:「可是這片區域,苦寒之地,中原作物,到了這裡,不易生長,投十而得五六,為農人不喜。這裡只有區區野民,人也不多,又極其落後,便是通商,也沒有什麼可以交換的,遠不如西部暴利,為商人不喜。此地冬日難度,中原之人都不適應,去十人,一冬就十不存一,為流民不喜。此地無農,無商,無利,軍人守之迷茫,守之何用?為兵丁不喜。此不喜之地,便用全力,可勝一時,不可勝一世,此乃隋唐東征不利之根源。」

  江凡用經濟的角度分析隋唐東征,大開蔡襄和曹冠的眼界。

  尤其是曹冠,江凡的言論簡直是為他打開了一扇窗。

  是的。

  江凡看似在議論戰爭,可是核心卻是一句話。

  那就是民本!

  便是為何打仗,看的也是民本!

  沒有民的支持,即便是你能逞一時之強,卻不能逞一世之威。

  歸根結底一句話,江凡的戰爭論和他的安民論是相輔相成的。

  核心都是如何讓百姓得利。

  因為聽過了江凡如何安民的言論,今日再結合江凡戰爭的言論,曹冠覺得自己終於摸到了江門的核心思想的邊際。

  「以民為本!好一個以民為本。」

  曹冠有些激動起來,之前也有很多人說過民本民本,可是很少有像江凡這樣把理論和實際相聯繫的。

  江凡微微點頭,曹玉虛就是聰明,你只要一點撥,這傢伙總能自動完善你的理論,有時候曹冠的總結,連江凡也是沒有想到的。

  不過聽曹冠說出來,卻又是很有道理。

  這傢伙簡直就是個理論達人!

  只是今天,江凡不是給曹冠道理來的,他是來挽救蔡襄這個軍事小神童的。


  這貨除了對逞強鬥狠,行軍打仗有興趣,便是吃飯都是三心二意,也算是個神人了。

  江凡這時又指向了地圖,道:「所以現在我們大宋的局面很明確了,為什麼我們西方啃不動?北方打不過?便是南方的小土著也能跟我們呲牙?」

  蔡襄也不是笨人,聽江凡說了這麼多,也是大概理解了一些目前的局面,可是這種理解畢竟是片面的,想要把心裡的話說出來,蔡襄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說起。

  只能是干著急,抓耳撓腮的,沒有辦法。

  江凡就希望蔡襄如此表現,他越是難受,受到的刺激才越深。

  「西北,已經不是唐時的西北了。本朝初期,南地有錢氏一族,開浙閩荒夷,興海上商路。時至今日,陸路的絲綢古路,能夠起到的作用,這條海路已經能夠滿足。而且比深入大漠更安全,更快捷,有誰願意玩命,征服那片土地呢?加之絲路斷絕多年,又時時有吐蕃、西夏在那裡虎視眈眈,有誰願意移居那裡?沒有利益,誰願意去那裡啊?」

  江凡的西北論點簡直是刷新了蔡襄和曹冠二人的認知,西北之敗,居然不是軍事問題,而是經濟問題。

  那裡掙不來錢!

  「那裡唯一引人矚目的,本就是西夏的青白鹽,和吐蕃各部的湖鹽,這些東西本都是暴利,是可以吸引百姓的。可是朝廷出了一個昏招,要在西北興建官鹽,一夜之間,支持收復西北的那些人見沒有利益,就都退了出來,從那以後就是戰事糜爛,再無進展了。」

  江凡說得事情,正是發生在博望公江南樵西征的時候。

  那時候青唐城一帶的吐蕃部落,說是吐蕃人,其實大部分是唐時留在西北的漢族遺民,算是吐蕃化的漢人。

  而且他們自己也認同自己的漢人身份。

  這在戰爭初期,對大宋是非常有利的。

  在對西夏作戰的時候,這些吐蕃部落都是傾向於宋朝的,甚至是出兵協助宋兵,討伐西夏,那時候整個戰事都對大宋有利。

  可是就在大宋取得了幾場大勝之後,也不知道當時的宋廷是怎麼想的,居然看上了青唐城一帶吐蕃人的鹽場,要把這些鹽場收為國有。

  這已經不是捅馬蜂窩了,而是跑人家客廳里搶劫。

  見過這麼辦事兒的嗎?

  老子幫你出去砍人,老子的部隊還沒回來呢?

  你就弄一伙人跑我家裡打劫,這換誰都得急眼吧。

  博望公江南樵是第一個反對這個計劃的。

  這就是與民爭利,沒什麼好說的,宋徽宗就是看上人家的銀子了,說別的,都是假的。

  這他娘的是失德、失信,缺德帶冒煙。

  如果真這麼做了,以後還怎麼服眾?

  可是胳膊畢竟拗不過大腿,人家是天子啊。

  因此最後江南樵請辭回朝,本來大好的西北局勢,從此幾乎是一夜之間惡化。

  本來和吐蕃漢人談好了開發鹽礦的商人跑了,沒人再願意往西北販運軍資。

  這玩意兒本來就不掙錢,要不是看重西北鹽利,誰吃飽了撐得做這個賠本買賣。

  這下好了,從此之後,西北軍資販運困難,需要投入的運費幾乎是翻了十倍,也是沒人願意過去。

  原來攻城略地的兵將不願意打了,因為他們突然發現,再打下去,好處沒有他們一分,都他娘的被後來的那些京官給私分了,他們毛都撈不到一根,和江南樵主政西北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傻子去給你賣命?

  而最要命的是,吐蕃漢人反了,整個青唐部徹底投靠到了西夏一方,反過頭來,跟大宋幹了起來。

  雖然最後青唐吐蕃被擊敗,分裂成了九個部落,可是大宋卻在那裡徹底離心離德。

  這幫吐蕃漢人,再也不信大宋了。

  我打不過你,我總能騷擾你吧,今天搶你這個城池,明天搶你那個要塞。等你大部隊來了,我騎馬就跑。

  反正都是遊牧化幾百年的漢人,還能指望著大宋的官兵抓住他們?

  從那以後,十幾年了。

  青唐城附近幾乎是亂成了一鍋粥,大宋的駐軍,所受的待遇,和據點裡的小鬼子差不多。

  人少根本不敢出門,分分鐘就會被打劫!


  就是窩在城堡里也不是百分百安全,不一定什麼時候吐蕃人喝了點小酒高興了,就會過來打劫一番。

  簡直是隨時都有掉腦袋的危險。

  原本是親如兄弟的一家人,只因與民爭利,便被弄成了如今的局面。

  那裡就是『帝國的泥潭』,明明各個方面都是碾壓之勢,打得青唐九部東躲西藏,可是就是難以抽身,一點點給大宋放血。

  甚至一度被吐蕃漢人攻下青唐城,幾萬漢軍被人家打得大敗。

  大宋後期的財政本就糜爛,被這麼一弄,幾乎就是離死不遠了。

  宋徽宗作死,絕對是上下五千年的頭一把交椅。

  這些本來都是忌諱,可是江凡了解這兩個傢伙,多說一些也無妨。

  而且江凡說得有理有據,別說是蔡襄,就是曹冠也是覺得這件事兒上,大宋確實做的很不地道。

  不然按照事態的發展,江南樵步步為營,這個時候恐怕早就平定了西夏,打通了絲綢古路。

  「一切都是利,給民以利,國之興矣;奪民之利,國之亡矣。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曹冠萬分感嘆,很是為江南樵一生的報復不值,如果不是……

  遇到這樣的皇帝,或許……

  這種大不敬的想法縈繞在曹冠的腦中,而江凡這時卻是點了點地圖,問蔡襄。

  「你不是想成為大將嗎?帶兵百萬,威震四海,那麼,我問你,現在我朝有三面之敵,你當如何破之?」

  江凡給出的議題太大,蔡襄雖然聽了江凡的言論,有了些自己的想法。

  無非就是給民以利益,用利益推動戰爭,贏得戰爭,可是……

  這利益在哪兒呢?

  蔡襄對此一無所知!

  不過蔡襄雖然跳脫,可是一旦涉及到軍事領域,這傢伙就是個好奇寶寶,格外的精神。

  他捏著下巴,賊兮兮地道:「我倒是大概明白了老師的意思。」

  蔡襄這傢伙看著地圖,用小手在海上比劃出來一條路線,直指向外東北的一個點,道:「以前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可是有了老師的這張地圖,我卻是看得很清楚了。」

  蔡襄指著燕雲十六州的位置,道:「這裡,即便是我們勝了,可是也難給遼國重創,過了平原,就是高山,地形險惡,易守難攻。可是……」

  蔡襄又點了點外東北上的那個點,道:「這裡有水有山有河道,你說我們要是出其不意,占了這裡,在這裡建一座雄城,依託群山,可以固守,依託大河,可以沿江直入。而且……」

  蔡襄又是比劃了一條線,道:「只要控制了這條河流,我們一路挺進,到了這個位置之後,往西去,就他娘的是一馬平川了,說不準能夠直接翻了遼國的老巢。」

  「可是……」蔡襄捏著下巴,道:「這地方太遠,還要跨海,道路艱辛,就像老師說的,沒有利益,誰願意過去啊,可是這破地方,能有什麼利啊?獸皮?」

  看著蔡襄一副冥思苦想的樣子,這下子輪到江凡吃驚了。

  這貨不顯山不露水,看著還有一點二貨,外加營養不良。

  可是這貨的軍事目光也……太變態了吧?

  他可只是個古人啊,而且還是個十三歲的熊孩子而已啊。

  這種跨海東征的思路,是他娘的江凡琢磨了很久才琢磨出來的路子,結果……

  他娘的……

  這貨絕逼是一個被埋沒了的戰神!

  這眼光也太毒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