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避免不了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拆開了的半包煙而已,只要好好做事,李銘從來不會小氣。♡💗 ❻❾s𝓗𝕦𝔵.ςO𝐦 🏆💎

  「錢進他們幾個天天要下鄉,夠辛苦的了吧。」

  陳國棟科長放下茶盅,「二選一,不下鄉就要下車間。」

  「他們沒有技術,去車間肯定是做一些學徒工做的事情,這比下鄉更辛苦得多了。」

  「而且車間裡經常加班搞學習,鄉下熱鬧歸熱鬧,和他們搭不上關係。」

  李銘又給陳科長續好茶水,「我聽向陽花大隊的高隊長說了,鄉下現在可不是一般的熱鬧。」

  「不只是生產隊的幹部,連普通社員都要參加學習班了。」

  這也是李科長把開荒的溫室大棚迅速脫手的一個因素。

  『小開荒』已經不吃香了,反而是大麻煩。

  現在是要端『私』字的窩,絕『私』字的後。

  按各篇文章上的來講,『小開荒』是培養『私』字的溫床。

  把個人開墾的荒地主動交給生產隊,還算是有救的。

  留一點『小荒地』,就不能一心為公,就不能全心全意辦好集體的經濟。

  留下一分『小荒地』,就是留下了一分私心,就是在腦子裡開了個『後門』。

  陳科長對鄉下也很熟悉,「你那溫室大棚現在怎麼樣了?」

  李銘輕鬆說道:「算完折舊費用,半賣半送給了向陽花大隊。」

  「對了,向陽花的罐頭廠今年會繼續生產,估計有比去年更多的罐頭。」

  陳科長隨口問道:「沒有問題吧?」

  李銘確定道:「生產罐頭的時間不是農忙時間,不會影響糧食生產,搞的是工業不是商業,沒問題。」

  陳科長懂的不少,「向陽花大隊的人,思想認識比較統一。」

  「換個地方,可能因為勞動力沒有用在田裡也不行的。」

  李銘給了個你懂得的眼神,「那是有內部矛盾的,互相揪小辮子。」

  陳科長意有所指的說:「你把鄉下的事情處理好了也好,現在廠里不是以前了。」

  李銘哼哼道:「他們要是敢專門針對我,我會發飆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要大意了。」

  「沒人能偷襲我。」

  李銘又說道:「我差點忘記了,我還有點事要去一趟城西,我得趕您走了。」

  陳科長起身說道:「我也要回去做好工作總結,然後挑一個好點的車間幹活。」

  陳國棟是廠愅委會的成員,也是要下車間參加勞動的廠領導。

  蔚主任出手的這一招可謂是相當高明,堂堂正正的執行規章制度。

  軋鋼廠的頭頭們被抓到了痛腳,也怪他們自己偷懶,留下了漏洞讓人指摘。

  與此無關的李銘開車去城西處理創新技術研究所的事務。

  徵求了周曉白父母的意見,最終決定把研究所掛靠在新街口的街道辦。

  周鎮南的秘書劉全出面幫忙走的流程。

  京城現在的愅委會基本都是部隊的人說了算,劉全的身份比李銘更方便。

  周曉白的工作問題,說服周曉白的母親陳亦君很容易。

  現在全京城都在號召中學畢業生去蒙省、東北落戶。

  內部有工作簡報,可以了解到實際情況並不理想。

  班級裡面,好些人不討論、不發言,好些班幹部怕要自己帶頭,同樣沒心思搞工作。

  有些人還發牢騷:『生做京城人,死做京城鬼』、『初中同學小,一騙去東北』,會順口溜的歪才不少。

  小的不好下手,各個學校的工作人員開始搞家訪,從家長入手、從單位著手。

  陳亦君對這些情況很了解,與其讓周曉白去千里之外的農村種地還不如留在京城、留在身邊。

  倒是說服周鎮南花了一些心思,老頭想讓女兒以後進部隊。

  周曉白不合適開口,李銘幫忙說的,哥哥姐姐們都在部隊裡了,老小周曉白留在身邊照顧他們二老,家裡才不會冷冷清清。

  李銘又拿出了研究所的規劃方案畫大餅,維生素在人的身體健康、牲畜養殖的作用等方面長篇大論了一番。


  他又講了基因技術的廣闊前景,把基因技術的克隆動物都說了出來,反正怎麼科幻怎麼講,把老丈人一家子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有方便麵和火腿腸在前,有現成的成功例子,對邊疆部隊的生活改善良多,貌似不是吹牛的人。

  特別是周曉白的年紀還小,幾年以後再去部隊也來得及,周鎮南也就同意了。

  秘書劉全這才敢幫忙走流程,不然即使是看著周曉白長大的,平常幫忙處理一些小事沒問題,這麼大的事不敢私自幫忙。

  劉秘書告辭說道:「首長的會估計快要結束了,我就先回去了。」

  「西城區、新街口這兩個地方,我都打好了招呼,你們後面有事可以直接找他們。」

  周曉白乖巧笑道:「劉秘書麻煩您了。」

  李銘的套路那是源源不斷,「劉秘書,還要麻煩您和首長說一說。」

  「研究所以後要是出了成果,肯定會被改為國有單位,出的都是尖端技術,到時研究所再劃撥給國坊科委也是可行的方案。」

  「曉白跟著研究所也就進入了部隊了。」

  他去說這些和周鎮南的秘書說這些,還是有些許區別的。

  劉秘書爽朗笑道:「大家都說你是智多星,我今天是親眼見識了。」

  「你們說的基因技術要是成了,還真是尖端得不能再尖端了,你說的方案有很大的機率。」

  周曉白得意道:「小銘的計劃還從沒有失敗過呢。」

  劉秘書笑著答應道:「等首長有空了,我會撿個機會跟他說的。」

  沒有多耽誤時間,劉秘書坐著吉普車趕去周鎮南那裡去了。

  創新技術研究所的人則湊一起開成立大會。

  開會的有9個人,研究所有名字的正式成員只有5個。

  周曉白、羅芸、辭職來這的研究員張明輝、張明輝帶來的一名大學生辛夷、鐘錶學徒小王。

  李銘、張海洋、農村戶口刀疤臉、退休人員老鍾師傅4個人是編外人員。

  工作分工基本沒有變,只增加了張明輝研究員擔任技術副組長。

  基本工資全部一樣,都只有45元。

  張研究員有額外津貼補助55元生活費,湊到100元每月。

  老鍾師傅、小王師傅修好了手錶有『附加工資』,實際就是以前的獎金。

  『獎金掛帥』被批,現在不能發獎金,又不合適降低職工的實際收入,各個企業單位把獎金改成了附加工資。

  張海洋、羅芸售賣二手的手錶可以自己加價,也有外快。

  守大門的刀疤臉時常能拿到李銘給的香菸等禮物,也算有額外收入。

  拿基本工資的只有新來的女大學生辛夷。

  此人小個子,長相一般,是張研究員朋友的學生,家庭較為困難。

  假如分配到很遠的地方會照顧不到家裡,張研究員就帶她過來當助手培養。

  難得有大學生願意來,李銘等人都是熱烈歡迎。

  特別是來的是女的,周曉白覺得更有伴了,「辛夷,這個新公文包給你用。」

  會議剛結束就有發福利,辛夷也不知道該不該收,「這個.」

  羅芸熱心說道:「你拿著嘛。我們都有,人手一個的。」

  「有了這個包包,路上不容易被那些小流氓吹口哨。」

  辛夷輕聲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周曉白微笑道:「不用客氣的,我們在這就是搞研究,其他事情不用去管。」

  「哦,以後門口牆壁上的大字發舊了要換了,你也要幫忙寫字。」

  辛夷謙虛道:「我寫的字不怎麼好看。」

  羅芸笑嘻嘻道:「是不同的人寫的就行,連大門口的喬永寬都要寫,他每次都寫得跟鬼畫符一樣。」

  周曉白解釋道:「牆壁太乾淨了不好,會顯得很異常。」

  貌似人都很好說話,辛夷也是安心了好多,「好的。」

  三女在閒聊攀談。

  另一邊,李銘也在和張海洋、張研究員談事情。


  李銘對張研究說道:「您的研究方向還是主攻食品添加劑。」

  「食物保存好了,群眾吃的食物更健康可以更少生病,國家也可以減少醫療方面的支出。」

  張研究醜話說在前面,「試驗設備比較缺,我可能做不出什麼成果。」

  李銘安排道:「以後東配殿和那邊上的房舍,全部歸食品研究室。」

  「現在已經有攪拌、研磨、滅菌、培養的設備了。我還會把質譜儀、氣相色譜儀那些弄回來。」

  張研究員提醒道:「那些設備要的錢不少!」

  李銘輕鬆道:「別人不用的設備,你們要小心點用,別給弄壞了。」

  港城升級寒武紀實驗室,有些設備要淘汰了,正好拿來京城用,弄壞了找人修會比較麻煩。

  「會小心著使用的。」張研究員以為李銘是從哪個單位借出來先用用的。

  主要是李科長的很多東西都是借的,對於他能借到東西,大家習以為常了。

  張海洋插話道:「西配殿是鐘錶小組,那後面的大殿呢?裡面放的書快送完了。」

  李銘隨口打發了他,「還早著呢,還有7個省沒有成立愅委會。」

  張海洋接著說道:「像這兩個月的進度看,再有兩個月應該能全部成立好。」

  「到時候再看了。」

  李銘又問道:「去生產隊調查校舍、桌椅的人都下去了麼?」

  弟兄們很長臉,張海洋笑得很燦爛,「他們很積極,有的昨天下午就下去了,今天早上全都出發了。」

  李銘滿意道:「積極就好,那些數據會很有用的。」

  港城的星辰公司嘩啦啦的賺錢。

  鋼鐵、汽車這些產業的技術要求很高,港城缺乏本地市場和相應的技術工人,在港城搞這些產業肯定大虧特虧。

  遠洋航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而且航運有周期,一個不好就是傾家蕩產。

  石油、煤炭、銅鐵等礦產的投資,背後都有國家力量的支持,投資周期較長,暫時還沒有合適的項目。

  計算機半導體的人材,港城並沒有,寒武紀實驗室剛設立獎學金鼓勵學生去鎂國留學學習。

  房地產方面已經投資了很多,只適合慢慢的收儲,繼續大量購入會導致港城房價暴漲,造成普通人買不起房。

  沒有需要大量投錢的好的產業,李銘也就拿出一部分錢來支持教育。

  投資教育永遠不會虧。

  李銘設想的『中文教育基金會』在鎂國很容易就註冊好了。

  火速在港城成立了分會,婁曉娥的父親擔任了理事會的會長。

  又邀請了總商會的周會長,市政局的胡議員、葉議員,前議員陳律師等社會名流擔任理事。

  特意在一些非宗教機構所屬的小學設立助學金,幫助那些恰好沒有資格申請『華僑日報助學金』的困難學生。

  港城分會每年最少200萬港元的資助金額,可以資助1萬名左右的學生。

  港城的報紙雖然喜歡報導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教育方面的好事也挺熱衷報導的,港城又是一番熱議。

  當然了沒多少好事能成為新聞。

  新聞一般是壞事。

  港城的報紙尤其如此。

  『旺角兩伙青年鬥毆捅傷一男子當場死亡。』

  『70歲老翁於元朗大馬路上被刺送醫不治。』

  『牛頭角下邨有一少婦被刺二十一刀慘死。』

  『跑馬地翠景樓新屋主拆灶驚現婦孺碎屍。』

  婁曉娥晚上下班回來,抱怨道:「港城的治安很不行呢。」

  「你之前說的港府會找警隊算帳,好像沒動靜呢。」

  李銘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估計他們還在相互扯皮吧。」

  「可能又被收買了吧?港城的事情,只要有錢就沒事。」婁曉娥現在也很懂港城的套路。

  李銘沒覺得有什麼不正常的,「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經濟社會關係變化快,治理會跟不上。」

  「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這樣的情況,以後內地也必然會這樣。」


  婁曉娥疑問道:「避免不了麼?」

  李銘隨意道:「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做到,那就是管理嚴格,能做到令行禁止。」

  「人心難測,一個小城市還有可能,地方稍大一點就不可能了。」

  婁曉娥坐到他身旁,「你不想管港城那些貪錢的事也是因為這個麼?」

  「這倒不是,我主要是懶。星辰公司要是有這樣的人,堅決處理。」

  婁曉娥鬱悶道:「知道我們賺得多了,各部門都要我們漲規費。」

  李銘明白她的意思,想讓他出手教訓一下那些索賄的,「我先拿警隊開刀。」

  「正好我最近比較缺錢,需要花一大筆錢。」

  婁曉娥疑惑道:「是捐資助學的錢嗎?我已經安排好了這個錢了。」

  「其他的錢,不過也是用於教育就是了。」(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