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經略遇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7章 經略遇刺

  赤軍全殲定南兵,首蹶名王,天下震動。清廷很快做出了應對,決定起用大漢奸洪承疇。

  洪承疇已經官居太保兼太子太師、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多爾袞對他極為信任,但凡大事不決,多請教於洪承疇。

  眼下多爾袞已死,政敵紛紛上書揭發他的大逆之罪。多爾袞生前的親信、兩白旗大臣蘇克薩哈等人見勢頭不對,也紛紛倒戈。

  愛新覺羅.福臨順勢推舟,先把羅什等五人下獄,接著宣布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屍。最後,福臨又處罰了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多爾袞的親信。另有勒克德渾等親信,戰功赫赫,福臨不便公開處罰,卻刻意降低他們的待遇。多爾袞多年培植的勢力頃刻瓦解。

  在這次大政潮中,十三歲的福臨乾脆利落地清洗了多爾袞的勢力,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政治智慧。

  受此影響,洪承疇也出京到前線督師,奉敕命「經略湖廣、四川、雲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

  為防止士民亂加猜測,誤以為洪承疇是被排擠出京的,清廷又賦予了洪承疇極大的權力:「巡撫、提督、總兵以下悉聽節制,兵馬糧餉悉聽調發,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將以下有違命者聽以軍法從事。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制,事後具疏報聞。」

  洪承疇獲得了與張存仁不相上下的權力。受洪承疇影響,張存仁重新獲得了敕諭,改為「經略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

  清廷的意圖很明顯。因張存仁已經老邁,精力不濟,無力經略多省,特讓洪承疇分責,專門對付孫可望的大西軍,張存仁則主要負責對付岑丹初的赤軍。

  東南,滿清浙閩總督陳錦、平南將軍金礪攻破寧波四明山寨,正在積極謀划進攻舟山。

  江南,馬國柱坐鎮江寧。馬國柱正式官銜為「總督江南、江西和河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在任上搜括江南糧餉供應京師,擊敗轄境義師,對清軍穩固南方發揮了突出作用。

  西北,陝甘總督孟喬芳坐鎮西安,鎮壓民變,屏護京師。

  張存仁、洪承疇等人雖已編入漢軍八旗,畢竟都是漢人,大部分都是明朝降官。清廷推行以漢制漢政策,在前線全面起用漢人充任方面大員、統兵大將,實有不可告人之苦衷。

  其一,滿洲人口少,八旗軍隊實力下降。入關以後,八旗屢經戰鬥,傷亡慘重。以三順王改封三南王為標誌,清軍開始驅使漢人在前線賣命,滿蒙八旗不再深入一線作戰,主要擔負監視漢軍、綠營,機動支援等任務。

  第二,滿洲開國名將凋零,京師屢次爆發天花瘟疫,不少滿洲高官病死。舉其大者,有豫親王多鐸病死於順治六年(永曆三年),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病死於順治七年,肅親王豪格在順治五年死於獄中,衍禧郡王羅洛渾順治三年病死於軍中,饒余郡王阿巴泰順治三年病死……

  第三,順治加緊清洗多爾袞餘黨,清廷內部權力分配重新洗牌,不便派遣滿洲大將深入前線。

  正月二十,一隊戒備森嚴的騎兵緩緩馳向廣州北門。中間有三名年近五十的老者,一人著便服在前,兩人披盔甲在後,頂戴鮮艷,足見官位尊貴。

  著便服者為五省經略張存仁,戴三眼花翎,鬚髮皆白。他原為明朝遼東邊將,曾在「己巳之變」中與後金激戰於京師廣渠門下,身中八箭,落下了病根。

  張存仁久病在身,披不起盔甲,早就請求致仕,但為清廷所不許。先是,清廷強起他為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保定巡撫、紫金關提督,如今粵東事急,又調升他為五省經略,負責對付岑丹初、朱成功、魯監國。

  披盔甲者,左為滿清平南王尚可喜,右為靖南將軍巴山。這兩人驍勇善戰,雖然年近五十,仍能橫刀躍馬,在韃子中號稱名將。

  不久前,廣州城破,三人一直呆在城外大營。城內則由阿思哈哈番耿繼茂坐鎮指揮,為清軍入城的先導。耿繼茂急於承襲靖南王的爵位,作戰頗為賣力,故搶先進城,先探明虛實,再接應大軍入城。

  滿清等級最嚴,尚可喜、巴山披盔甲跟在張存仁的後面,頗有些扈從侍衛之意。

  沿路戒備森嚴,道路兩旁的行人全都剃過頭髮,見到張存仁一行紛紛避讓。避讓不及的,則和沿路的商販一起伏倒在地,大氣兒也不敢出半個。

  巴山態度倨傲,看著匍匐在地的廣州百姓,心裡甚是得意,說道:「聽說粵人桀驁不馴,民風剽悍。經此一役,廣州百姓足以見識滿洲大兵的軍威,看他們服服帖帖的樣子,可知人心歸附。從此之後,廣東可以安定,百姓可以安樂矣!」


  尚可喜心事重重,前面沒有聽清楚,只好揣測著巴山的意思,說道:

  「我和耿繼茂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兵疲,南寇又不時過來騷擾。幸得將軍來援,南寇聞風喪膽,范承恩主動款降,我軍方能破此名城巨邑。廣州一下,征服粵西指日可待矣。」

  巴山十分得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瓜爾佳·巴山,滿洲鑲黃旗人,祖父巴岱,努爾哈赤起兵時率眾來歸,授佐領,再傳至巴山。

  崇禎四年,巴山從皇太極伐明,圍大凌河。八旗初戰不利,副都統屯布祿、佐領郎格戰死。巴山馳馬入明軍陣中,取二人屍首還,由此一戰成名。

  弘光元年,巴山授副都統,鎮守江寧,長期擔任江寧總管。期間,巴山以區區千餘滿洲兵,擊敗明潞安王朱誼石、六安州山寇張福寰等,還曾揮兵入贛擊金聲桓,未嘗遭遇敗績。

  他十分驕狂,從不把東勛、赤軍放在眼裡。

  張存仁卻不敢怠慢,笑道:「將軍志氣甚豪,足為我輩楷模。只是,赤匪後起,竟能擊敗定南藩,足見不容小覷。反攻粵西,尚要從長計議。」

  巴山不服,駁道:「經略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我輩戎馬三十幾年,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五嶺之南,什麼對手沒見過。赤匪新起才兩三年,難不成還能比過李自成、張獻忠?」

  張存仁笑笑,說道:「李自成、張獻忠未嘗能打敗定南藩,岑丹初卻做到了。」

  巴山是正兒八經的滿人,可不在乎張存仁官職比他高,駁道:「姓岑的不過取巧而已,其實未嘗經歷硬戰。定南藩吸收了太多降軍,姓岑的挾持定南藩家眷,迎娶孔四貞,定南藩才紛紛投降。定南王久經戰陣,真是硬碰硬的打,豈會輸給姓岑的這個毛頭小子?」

  張存仁只是笑笑,不再說話。

  入城之後,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離兩廣總督府還有兩條街時,一群紳民跪在路旁,身前擺了兩排桌子,桌子上滿是酒食蔬果點心。

  張存仁以總督府為行轅。尚可喜爵位最高,占據了唐王府。唐王本是明朝遠支藩王,在南明時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是大名鼎鼎的隆武帝,另一個便是默默無聞的紹武帝。

  百姓「簞食壺漿」迎接張存仁,是耿繼茂搞出的花樣。張存仁閱歷豐富,明知是假,心裡依然高興,回身對尚可喜、巴山說道:「王爺、將軍,我不喜天軍破廣州,喜廣州邑民誠心歸順耳。」

  尚可喜亦久歷宦海,頗知謙讓,說道:「全賴經略仁德、將軍武勇。」

  耿繼茂侍立在前,向張存仁打千行禮,說道:「大人賢名遠播,廣州士紳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張存仁連忙回禮,說道:「爵帥多禮。」

  街角忽然騷亂。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穿著短衣,光著腳底板,雙手捧持一迭狀紙,衝到隊伍一側喊冤:「大人!小民有冤情!大人!小民有冤情!」

  耿繼茂面露不悅,身後的廣東按察使更是惶恐不安,生怕得罪了張存仁,連忙上前趕人,喝道:「混帳東西!瞎了狗眼!竟敢阻攔天官。」

  幾個漢軍士兵也圍了過來,就要過來拘捕青年。

  張存仁心裡不耐煩,眾目睽睽之下,又不想遺人話柄,便說道:「住手。臬台,你負責刑名,去接收狀紙,念與我聽。」

  「喳!」滿清入主中原,官場上開始流行滿洲習俗。常有漢軍改作滿姓,以至於清廷下令,漢軍不得隨意易姓。漢族官僚中開始流行吃火鍋,以「喳」代替「諾」、「是」。

  臬台隨即變了臉色,滿臉堆笑,來到青年面前,準備接收狀子。說是遲,那是快,那青年抖開狀紙,從裡面抽出一條雪白鋥亮的匕首,對著按察使的脖子抹去。

  按察使也是行伍出身,為人警覺,連忙躲了開來。青年卻是個練家子,眼疾手快,一出手就劃破了臬台的喉嚨。

  鮮血噴出一丈遠。「啊!啊!」按察使捂住喉嚨,似乎想堵住傷口止血。因為失血過多,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呻吟聲越來越弱。

  就在這時,槍聲響起,兩名八旗兵落馬。附近還有刺客,現場頓時亂作一團,邑民爭先恐後逃命。

  形勢已急,「蝦」侍衛,也即滿洲衛兵,趕緊來到張存仁左右,簇擁著他馳往總督府。張存仁、尚可喜等人不顧老邁,策馬奔馳,緊隨其後。

  事出突然,清軍急著護送張存仁、尚可喜,倒忘了捕捉刺客。那刺客從容補刀,結果了按察使的狗命,大呼道:「天兵十萬在此!韃子速速就擒!」


  倒是巴山自恃披有盔甲,並不懼怕,勒馬踢倒街邊的桌几,躲到附近一座酒樓下,爾後驅使扈從漢軍,與刺客糾斗在一起。

  那刺客武藝高強,不知何時搶了一把腰刀,上下飛舞,以寡敵眾。清軍不僅不能靠前,反而傷亡了好幾個人,地上一片血跡。

  槍聲間或響起,稀稀拉拉,顯然刺客不多。巴山好戰,見獵心喜,喝道:「好男子!好刀法!」

  他身後跟著一隊滿洲兵,不顧附近還有冷槍,加入戰鬥圍攻刺客。這隊滿洲兵南征北戰,皆為百戰精銳,很快便用弓箭射中刺客。

  耿繼茂也反應過來,調來大隊漢軍,搜剿其餘刺客。

  刺客受傷,漸落下風,試圖搶奪戰馬逃走。

  巴山這才嘆道:「可惜!可惜!」

  那刺客終究寡不敵眾,力竭被擒,被押入總督府。其餘刺客都得逃脫,現場只找到幾支老式火繩槍。

  張存仁親自審問,尚可喜、巴山、耿繼茂陪審。

  刺客非常坦率,有問必答,說道:「吾乃天朝義士李爾龍,奉太祖高皇帝、征虜大將軍岑公之令,披甲約期,共有十萬天兵驅除韃虜。吾本該今夜三更入城斬汝等首級,只因性格急躁,不願等待,故於北門動手。」

  巴山沒有說話,卻頻頻點頭,嘆息不已,似乎十分欣賞這個刺客。

  尚可喜愕然,說道:「此狂男子也。」

  耿繼茂不解,勸道:「你既敢行刺,必有同謀。眼下同謀棄你而去,你若能供出同謀,便赦免你的死罪,還會給你大小一個官做。」

  李爾龍,廣東新會人,忠義之士。歷史上,他曾單刀奪馬,策馬入清軍營刺殺尚可喜。

  他哈哈大笑,說道:「狗韃子的官,吾不稀罕。若說同謀,倒也有幾個。」

  赤軍情報局知他忠義,吸收他為偵侯。但他性格剛烈,痛恨清軍占領廣州,不顧同袍阻攔,毅然決定刺殺滿清高官。同袍亦激於義氣,違抗軍令配合他刺殺張存仁。

  此刻,他已經看出張存仁地位最尊,便向尚可喜、耿繼茂、巴山等人作揖行禮,然後對張存仁說道:「大人,剛才吾作揖者,皆為內應。」

  耿繼茂惱羞成怒,罵道:「放屁!大人,不如把李爾龍押回大牢,嚴刑拷打,必能查清他的同夥。」

  張存仁卻長嘆一聲,說道:「此義士也,死都不怕,還會怕嚴刑拷打?」

  他轉而問李爾龍道:「我約束軍士,義不屠城,你應該感謝我才對,為何還要刺殺我?」

  「哈哈哈哈!」李爾龍大笑不已,駁道:「你能騙得了愚民,卻騙不了我。你不敢屠城,只因初來乍到,志在收攬人心,懼怕赤軍報復。」

  張存仁一愣,復問道:「你明知必死,未何還要刺殺我?」

  「欲以一死喚醒國人,欲以一死恐嚇漢奸,使韃子知我漢人尚有義士也!」

  張存仁就像霜打的茄子,癱倒在椅子上,喃喃自語道:「我知道赤軍為什麼能夠擊敗定南藩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