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席位(4K)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67章 席位(4K)

  在那之後,奧維爾繼續用戰戰兢兢的心情迎來了兩件事情——新生命的誕生和「死劫」的順利度過。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奧維爾和蒂雅都處於一種異地戀狀態,別說幾個月見幾次,一年能見上幾次都還算不錯的,不怎麼顧得上來兒女情長這方面的事情。

  在那之後奧維爾就比之前自由很多了,他能在本土這邊常駐,本來他或者蒂雅生理結構上也沒有缺陷屬於正常人,做好了準備之後幾個月,奧維爾自然而然的收到了好消息。

  他有了一個女兒,醫生說各種方面都很健康,目前正在茁壯成長中。

  之所以戰戰兢兢,倒不是怕對方難產之類,蒂雅這種超人體質恐怕不怎麼需要奧維爾操心生死問題,是擔心世界線修正力這東西,他真的有點怕蒂雅在某些年份出什麼意外。

  好在最終只不過是他想多了,一直等到公元81年9月(也就是提圖斯罹患熱病去世的時間段)都沒什麼意外出現,他權當是上天放了自己一馬,或者是某個神看自己做的不錯,給了自己一些補償之類。

  這兩年中,國內的事情沒有太多變數,奧維爾按照自己在埃及幹的事情,一點點將改革推廣出去,遭到的抵抗烈度並不高,尚在應對範圍之內。

  他在人事安排上做了些調整——首先是自己轉任執政官,負責中央政治上的事務,有個名正言順的頭銜比較好辦事,現在他的年齡也在各種層面上符合要求了。

  貝利薩留轉任上日耳曼軍團的總指揮,不列顛總督由斯提里科這個混血兒過渡性擔任,之後他準備把總督位置交給阿爾弗雷德一段時間,由本地人和羅馬人交替擔任。

  另一方面,他將埃及切割成了上下兩塊,雖然這兩塊土地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仍舊是埃及國王,但協助國王進行統治的卻是兩位不同的總督。

  這是為了分割總督的權力,他親身治理過這塊土地,這地方作為一個行省來說強大的有點過頭了,如果讓這裡發揮出潛力的話,忽略掉戰鬥力問題只看經濟水平等因素,埃及完全可以和本土角力,有一個過分強大的附屬國並不明智。

  現在奧維爾和克里奧佩特拉有舊,以後的皇帝們會怎麼對待埃及還真的不好說,埃及事關本土的糧食供應,在最近的兩次內戰中本土人都被掌握埃及的那一方用斷糧相要挾,再不長點心只能說那位統治者過於粗線條了。

  如果遇上了比較強硬有作為的皇帝,那麼埃及很可能被徹底併入帝國成為一個皇帝行省,而很不幸羅馬帝國這個階段的皇帝們大多數是頗有行動力的政治軍事強人。

  所以說,這事情其實就是遲早,和埃及人具體怎麼做無關,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怎麼做的結局都會是如此,這裡擁有過分強大的經濟價值讓羅馬人無法繼續放任這裡維持獨立狀態,除非埃及人能現在用武力讓羅馬人打消這種想法。

  奧維爾對此早有戒備了,埃及的經濟水平完全可以養得起五六萬甚至多一倍的軍隊,但奧維爾卻以「有帝國保護,只維持基本數量的軍隊即可」這種理由,只讓埃及王國擁有兩萬出頭的軍隊,這和它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全不匹配。

  克里奧佩特拉有意無意地試探過奧維爾,想要再多徵募一些軍隊,但都被奧維爾很強硬地拒絕了,儘管奧維爾向他保證過「只要他活著,埃及就會安然無恙保持獨立」,但這話意思就是說,只到奧維爾活著的時間段為止,再往後發生什麼事情,他也沒法說。

  克里奧佩特拉清楚對方的意思,也清楚自己這邊沒有武力相抗衡,任何武力對抗的想法都會被捕捉到然後果斷挫敗,所以現在她的選擇只有一個:徹底融入這個龐大國家的內部,作為帝國內部的勛貴而存在。

  這對她來說反而不是很困難,所以她很痛快地選擇了前往羅馬城。

  ——

  幾層樓高的豪華遊船在奧斯提亞港登陸,往後是十幾艘船隊組成的僕從隊伍,似乎克里奧佩特拉這次打算好好宣傳造勢,所以在很多方面毫不吝嗇到了鋪張浪費的程度。

  元老們對這位金主的到來表示歡迎,倒是女皇的態度相當曖昧,甚至都沒出面去見對方,這也正常,以對方的性子能笑臉相迎反而很奇怪。

  奧維爾和女皇商量過後,代替對方舉行了元老院會議。

  站在最中間的演講台上,奧維爾身著沉重悶熱,鏽著紫邊的托加長袍,觀察著周圍人的神態。

  克里奧佩特拉獲准特例參加這次會議,但表情似乎興致寥寥,單手托腮望著窗外出神,其他元老們的眼神在奧維爾和克里奧佩特拉之間來回切換,跟奧維爾關係較好的那部分元老眼神以揶揄為主,而跟奧維爾關係一般甚至敵對的元老們態度就很微妙了。


  那眼神分明就是不信任,奧維爾知道他們怎麼想的,無非是擔心自己因為私情而犯立場性錯誤,這種擔心基本上是多餘的。

  冗餘漫長的開場白之後,奧維爾又花了很多時間說客套話,最後終於是進入正題:「綜上所述,儘管這些埃及人有自己的國家,但我並不認為這妨礙他們在元老院之中獲得自己的職位。」

  有人如此回復奧維爾:「有關這點我們之間倒是沒有分歧,問題在於您和女皇希望分出多少席位。」

  在場一眾元老也知道皇帝派現在是什麼打算,在不威脅到自己現有利益的情況下做大蛋糕,這在他們看來無疑也算是好事一樁,問題在於元老院席位的分配,奧維爾想代表皇帝分出去多少席,埃及人應該獲得多大的話語權。

  「三十五到五十席之間吧,我認為這不算是個很過分的數字,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你們覺得呢?」

  奧維爾看向台下的眾人,內戰之後元老院肯定要經過一輪洗牌,但實質上的變化並不大,因為原有利益集團充其量是被扒了層皮下去,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集團還是照樣能在元老院之中獲得自己的一塊位置。

  這也是內戰獲勝之後一切都挺順利的原因,奧維爾並不打算把這些人殺光,那樣是在動搖自己的統治根基,但在此前提下也應該適當敲打一些這些世家大族,得維持皇權和門閥之間的一種平衡。

  現在這個數字乍一聽並不過分,畢竟高盧南部都能有二十來個席位,埃及的地位肯定應該比高盧南部更高一些,占有更多席位也不是不能接受。

  「這數目超過了缺位,您覺得應該讓哪些人退下呢?」另一位元老要求奧維爾講明。

  「這就牽扯到又一個問題,」奧維爾讓隨從在台上展示了一份雕刻在石板上的名單,另有羊皮紙做的副本供台下的人傳閱,「我認為現在應該讓元老院變得更加專業化、精英化、有組織,我們應該認識到有些元老獲得元老席位並不是為了要給國家做貢獻的,只是為了要劇場、角斗場和賽車場的專座而已,為了國家這樣的人差不多也該退下了。」

  奧維爾的意思簡單明了:能者優先,摸魚的怎麼摸魚還是一樣,別占著寶貴的投票位置。

  他的手指向台下眾人:「看看你們的四周,有多少個空缺的座位?雖說這只是一次比較普通的會議,並不會決定什麼至關重要的大事,但討論那種大事的時候照樣也有人缺席不到。偶爾一兩次是難免,有些人卻是出勤的次數遠遠少於缺席的次數,你們說,這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國家大事無小事,因為和自己的利益無關就全不在乎,只有在關係到切身利益的時候才會付出關注,你們覺得這是不是有些失職?」

  他再次用詢問的眼神看向台下眾人,並且將話題上升到生死攸關的程度,這下眾人也不好直接拒絕,只說確實有理,那些經常缺席的人的確失職沒做好。

  「那麼,最近兩年來每一次會議的出席人數,誰缺席了,其實我都讓人記在專門的日誌上面了。這名單上的人是經常缺席的元老們,其中有些人確實已經退隱政壇,只保留名譽頭銜,不來我能理解,比如說涅爾瓦等人。

  他們的位置我認為可以先留著以後再看情況,可剩下的人我認為應該改變一下了。我算了一下,這部分人一共有五十位,正好和我要求的埃及席位數量符合,你們看這麼辦可以嗎?」

  這下就有人不樂意了:「執政官閣下,我得提醒您一件事情,埃及女王克里奧佩特拉是托勒密家族出身,而托勒密家族則來源於【救主】托勒密一系,是亞歷山大的僅存的正統繼業者。」

  這話與其說是在提醒奧維爾,不如說是在提醒別人,話裡有話在說克里奧佩特拉家系的事情。如果她想的話,完全有可能也跟著聯絡大希臘地區的元老們,然後獲得大希臘的席位,結果就是元老院中這個派系的人可能會獲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席位。

  現在來說這些席位會到皇帝派手上,對他們的政治平衡不太有利,以後來說這些席位可能會到托勒密家族的繼承者手上,然後這些人在元老院掌握如此之多的席位顯而易見是個威脅,對整個帝國的巨大威脅。

  這人看的很清楚,下面的很多人也不笨,一經提醒也反應過來開始竊竊私語,對克里奧佩特拉的眼神也開始變得不太友善。

  克里奧佩特拉倒是沒管這些事情,眼睛看似只盯著奧維爾不放,實際上好像是在走神。

  奧維爾也知道這種風險,他不是埃及人當然不可能默許這樣的法案通過,只是先漫天要價,然後再開始和對方討價還價。


  他故作姿態地冥思苦想了一陣,然後試探著說道:「不然這樣如何?先讓埃及有四十個席位吧,後面看情況再做加減。剩下的十個席位退還給那些被剝奪身份的人,由公正的元老院投票決定最終結果。

  至於屬於埃及的四十個席位,二十個歸希臘人,二十個歸本土埃及人,優先為羅馬帝國服務的官僚們,這樣應該能做到公平了吧?」

  這話又讓很多元老不樂意了:「本土人?您是說那些黝黑皮膚的人嗎?讓他們坐上元老席位?!」

  其實人家還算是白人人種,只不過膚色確實偏黑一點而已,但奧維爾也沒跟對方辯膚色深淺的閒情雅致。

  對羅馬人來說,希臘人確實算半個自己人,畢竟文化上同根同源,但剩下的可就是外人了,他們給希臘人元老席位心裡不會有很大疙瘩,但或多或少會看不起外族人,給他們元老席位會招致不少保守者的不滿。

  奧維爾似笑非笑看著對方:「凱撒做得了,凱撒成功做到了這些,我們後人就不能順從他的想法嗎?從凱撒引高盧人和日耳曼人進入元老院之後也過去一百多年了,是時候引進一點新鮮血液了。

  我想在座諸位應該也有不少人是異族混血吧?包括我在內也是如此,既然我們曾經能接納一些新鮮血液,未來為什麼就不行呢?

  我都能做到接納埃及人,要知道按歷史來說的話我的祖先還做過埃及人的奴隸,我都沒諸位那麼排斥埃及人。」

  「我們不是排斥埃及人,也不是對您和女皇殿下在這方面有意見,只不過讓完全不認可我們文化的人進入元老院是不是不太好?凱撒所作的也是引入認可羅馬文化的人,您也是這樣,埃及本土有這樣的人嗎?」這話其實挺有道理,引得不少人贊同。

  「不用各位擔心,我早做好了如此準備。我在埃及開辦了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學校,那些官僚都會使用拉丁文或者希臘文寫作,同時也能熟讀不少我們的名著經典,我未來還會想辦法要求他們的孩子都到羅馬城來進修,想獲得席位這是必須的事情,你們覺得這樣如何呢?」

  奧維爾在學校當然不會教埃及本土文字,儘量以教授拉丁文為主,希臘文為輔,教育真的會影響人,這些人經過長時間的希臘-羅馬式教育,說是半個精羅甚至整個精羅也不過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