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在次要戰場玩收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都沒有公司高層主動到機場接機的嗎?」

  江益算是領教到李澤華的雷厲風行,具體是怎麼回事了。

  在機場,只有廖廖幾人接機。

  接風宴沒有,高層集體出現問好沒有,可一回來不休息,直奔公司會議室算怎麼回事?

  「董事長下午好。」

  「董事長……」

  「各位都好,請坐吧,這兩位是公司新成立的保險業務負責人,江益,洪萬年。

  另外海外事業群總裁周受源先生大家都認識。」

  李澤華一進門進入主座,伸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後讓王斐直接進入議題。

  大家都習慣他的風格,對比也無異議,紛紛進入工作狀態,惟獨新來的幾位很詫異,這就開始了?

  王斐首先通報分享了近期公司發生的事情……

  正所謂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這場會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簡單通報一些事情後,隨即宣告結束。

  主要的目的是向大家傳遞董事長回來,各位可以放心工作的信號之類的。

  安排好將從東南亞帶回來的禮物分發給各個高層後,李澤華讓顧時節,劉子傑出面,和江益進行交談。

  隨後開始挨個召見各家公司高層,這才是商量重要事務的方式,首先第一個就是曾海洋。

  他也剛從美利堅回來不久。

  「怎麼樣,亞馬遜,谷歌轉一圈,有什麼新的感悟?」

  回家的感覺真好,在這間辦公室,李澤華重新找回一言九鼎的感覺,在李家坡面對一群大佬,以他目前地位,年齡很難有發揮餘地。

  曾海洋沙發上一屁股坐下,隨手掏出兜,給他遞上一支,「別提了,到那才知道曾經的自己是坐井觀天。

  哎,亞馬遜的倉儲物流中心,不說全自動化吧,起碼也是高度自動化,在我們這同等一個倉庫需要500人維持運轉。

  人家各種操作機械五花八門,有些我聽都沒聽說過,加上全部是電腦化辦公,各種軟體齊全,滿打滿算下來,60人都不用……」

  李澤華一邊泡茶,一邊笑:「出去一趟,被嚇住了?

  情況不一樣嘛,它們那邊是人工貴,所以用機器代替,更省錢。

  我們這,倉庫一個月一千五大把的人應聘,西部某些地區一個月八百都被人擠破頭搶位置,比美利堅低10倍人工都不止。

  花幾千萬升級全套的自動化設備,用上十年,加各種維護使用成本,算筆帳還不如多請幾百人幹上十年來的划算。

  這次讓你們出去,我就是準備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低廉人工價格的紅利不能吃一輩子。

  不管是未雨綢繆為好,提前儲備技術也罷,淘汰落後崗位升級全自動化倉儲物流中心勢在必行。

  其實所謂的現代化物流體系也就那麼一回事,軟體上我們也不差,很多外國大公司的軟體都外包在我們這麼。

  唯獨硬體上現在差距比較大,不過沒關係,只要肯持續投入資金,用不了幾年我們就能趕上並超越它們。」

  他說這話可不是單純給曾海洋加油打氣,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得益於二維碼的出現,智能化物流倉儲體系建設發展很快。

  尤其在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也是電商網購大國,每天需要處理的物流快遞包裹數量,是個天文數字,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長。

  有利可圖且現實需求極大,各家快遞公司賺取的資金,大多投入到升級改造倉儲配送效率上。

  事實證明只要捨得持續投入,就沒有國內公司搞不成的事情,再過十年回過頭看,追上亞馬遜倉儲物流技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曾海洋也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心裡還是忍不住羨慕,「要做成類似國外頂級大公司那種程度,需要投入的資金可不是小數目哦。」

  「所以我把財神爺搬回來了。」

  李澤華手裡泡著茶,「看到剛才那兩位沒有,原來渝慶大東方保險公司的幕後公司高層,有他們兩位在,你要多少錢都能拿到手。」

  曾海洋愣住,「您的意思是,通過保險保費收入,投資升級改造工程?」

  「不然我費盡心思搞保險業務做什麼?」


  李澤華自信一笑,又問道:「對了,通達系那幾位老闆是什麼意思?

  回來以後有沒有表態說,要搞點什麼動靜出來?」

  曾海洋想了想,道:「余總和聶總表現最積極,京東的劉董更是公開放話,就算京東砸鍋賣鐵,也要搞成自己的智能化倉儲中心。

  神通陳總表示要慎重考慮,能看出來,想做,但是顧慮很大。

  原因有很多,參觀完回酒店分析時,他的態度有些曖昧,主要是擔心投資太大,萬一將來市場包裹數量達不到最低要求……」

  「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今天的神通,和一年前完全不一樣,我看他的意思好像想往物流上發展。」

  李澤華回想之前見面聊天時的情況,陳德君就有透露出想往綜合性大物流集團發展的傾向,物流嘛,對倉儲中心的需求沒那麼高。

  這主要是近期淘淘和拼夕夕爭鬥所致,兩家電商平台都快打出真火來,夾在其中的通達系裡有人撐不住想退縮,是人之常情。

  加上投資太大,神通也不一定拿的出錢來,想搞,找市場融資肯定是不夠的,思來想去還得找青雲系伸手。

  問題這樣一來,股份再次被稀釋,將來神通究竟聽誰的?

  「那仲通賴總呢?」

  「賴總給我的感覺很微妙,不好說,他直接表態說,沒法和亞馬遜這種跨國大企業做對比,國內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人工比機器便宜。

  能暫時用人的地方,沒必要上趕著更新動輒上千萬的各種設備。

  又懷疑這樣一套純自動化設備將來是否能派上用場,萬一快遞包裹數量和物流大件商品沒趕上發展進度,豈不是浪費資源?」

  曾海洋搖搖頭,「可要說行動最快的反而也是他,在美利堅考察過程中,他就已經在聯繫設備生產商,下了不少意向訂單。」

  「讓我猜,肯定是不成體系訂購,貴的他不會用,估計是便宜的那些,能單獨拆出來用,能極大提升效率的中小型設備,對吧?」

  李澤華一猜一個準,得到肯定答覆後,繼續道:「這就是賴總的為人處世風格,和其他人不同,他永遠都是以實用為主。

  嘴上嘛,擅長放煙霧彈,這個不用,那個沒關係,實際上一碰上好玩意,他是第一個衝上去的,只要對公司發展有利就行。

  比如二維碼和移動網際網路相結合,採購的智慧型手機數量,二維碼專業掃描設備。

  聽說他最近又開始給基層網點,普及全電腦和掃描設備辦公?」

  這幫能在商業歷史上書寫自己濃厚一筆的人物,別管最開始是不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發展起來。

  在企業壯大過程中,經受了磨練,開闊了眼界,能力得到充分鍛鍊,最後能在行業做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鮮明個性和特殊能力。

  比如仲通最開始在通達系中,連目前已經被收購的惠通都不如,但賴海榮是走的最穩的那個。

  當通達系開始對加盟網點,大加盟商動手收quan時,元通和運達鬧出的動靜舉世聞名,一度搞出幾百上千人參與的大動靜。

  當時神通實力最強,也鬧出不小動靜,最後整了個灰頭土臉才勉強把事情做成功。

  唯獨仲通不聲不響,把全國有實力的加盟商請到一起,通過利益交換資源共享,以分公司,總部的股份一一收買。

  頗有點杯酒釋兵權的意思在裡頭,大加盟商拿了切切實實的好處,自然不會繼續鬧。

  而失去大加盟商帶領的基層網點老闆,沒有這個實力鬧,面對集中優勢資源進行強勢整合的仲通,勢單力孤的他們只能被迫妥協。

  所以最晚開始整合資源的仲通,反而是第一個開始實現半直營的,在歷史上的10-12年,仲通實現營業規模三ji跳。

  一度超越神通,元通,成為通達系中體量最大的一家,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世人驚嘆。

  這一世,賴海榮同樣如此,仲通的體量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可相比於元通運達的全直營改革,半直營繼續維持基層加盟網點存在。

  戰鬥力上可要打一個大大的折扣,未來競爭起來註定要吃大虧。

  但並不妨礙賴海榮眼下的風光,因為通過收買大加盟商,仲通還拿到了夢寐以求的資金用於擴張。

  加上青雲通達系,京東集團在李家坡,發行票面價值超15億美元債券,備受哄搶,等到資金回籠,通達系的實力將再上一個台階。


  這也是賴海榮敢在美利堅,瘋狂下單採購設備的底氣。

  「這樣,約個時間把各位老闆都叫上,你最後一次代表蜂鳥集團出面,和各位談談青雲系增資的事情。

  美元債的大頭是青雲蜂鳥集團,青雲運運幫集團,京東集團,能給到通達系的只有15%,這個時間點,他們想升級技術。

  缺錢缺的緊。

  又在美利堅開拓了眼界,明白這套系統的先進性與必要性,想在未來競爭中不落下風,遲早各家都要開始行動。」

  面對老闆的提議,曾海洋沒拒絕,「是咯,按照我們先前的規劃,全國要做60-80個二級倉儲物流中心,還有約300個運轉中心。

  加上10大倉儲物流集散中心,每一個都要實現現代化升級改造,只要他們想動,就停不下來,這其中需要投入的資金是個天文數字。

  正好可以借擴張投入資金,進一步控制通達系。」

  「不,這一輪是相互持股,利益均沾。」

  李澤華從來不認為自己很聰明,也不把別人當成傻子。

  就如同在黃金期貨上的操作一樣,三方有利可圖,才是生意能長久做下去的原因。

  「目前公司和我通過之前兩次入股,共同持有神通5%,運達15%,元通12%,仲通16%股份,再繼續提升下去,這幾家恐怕要改姓。

  所以要允許它們接納外部股東,在原有基礎上儘量以按比例增資擴股為止。

  當然啦,還要充分照顧到除神通以外的幾家公司感受,畢竟它們的企業整體估值很低,如果按公司計劃一步到位,相當於全盤收購。

  他們不會同意的,可沒錢就沒法繼續升級技術,將來就沒辦法為拼夕夕,繼續壓制淘淘在快遞配送領域擴張做貢獻。

  比如仲通目前估值不足5億,元通和運達的估值也在8-10億之間,神通好一些,也就20來億吧,全加上才40億左右的盤子。

  這一輪融資借貸,以青雲系名義給到通達系3.75億美元借貸,用於採購各種車輛,我準備將車輛實際控制權都投入蜂鳥平台。

  然後開始建立貨運司機的輪班定點工作制,以後超過800公里的距離一律換人不換車,實行司機在固定區域內上班的打卡考核制度。

  這個你親自來主抓,不管在蜂鳥還是運運幫,都必須開始組建新的規章制度。

  至於和通達系合作這一塊,反過來再借錢給他們,讓它們在蜂鳥平台的股份,由原有的10%左右,提升到15%,你覺得呢?」

  蜂鳥的股東很多,比如淡馬錫,高嶺,明日,京東,通達系,魔投,國資委都在,它們共同持有約30%左右股份。

  剩下70%,拼夕夕電子商務持股4%,拼夕夕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持股2%,吃了麼持股3%,青雲農業服務公司持股1%,青雲控股持有剩餘60%股份。

  李澤華準備進一步降低自己手上股份,用來拉攏通達系和京東集團,將來他還準備動用5-10%拉攏順豐。

  同時,這一輪股份分配時,青雲運運幫也將進入蜂鳥集團股東行列,雖然它們都是集團下屬子公司,但業務重迭且發展良好。

  未來都會上市,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核心利益捆綁,勢必會在各自投資人強烈要求下分道揚鑣。

  屆時也一定會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滑稽事,總不能說你青雲集團了不起,用上市公司利益輸送給另一家公司,偏偏大家撈不到好處。

  運運幫立志整合全國的貨運運輸資源,後期肯定會和蜂鳥產生核心利益之爭,一個靠加盟勝在體量優勢大,一個靠直營節約成本。

  只看市場因素,運運幫運行模式更先進,但沒用,如果通達系和蜂鳥,順豐,京東在運運幫沒股份,它們就會另起爐灶。

  再弄一個貨運平台出來和運運幫打擂台。

  反過來也是一樣,運運幫掌握的運力資源越多,就一定會涉足物流行業核心,開始組建自己的接單企業。

  所以互相持股,抵消未來的商業利益之爭,在李澤華這位控股大股東的調解下,兩家集團才不會出現不可調和矛盾。

  而基於這個邏輯,讓通達系,京東更深層次參與,分享蜂鳥集團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利益,才能更好合作。

  錢,一個人是賺不完的。

  任何行業都一樣,你想吃獨食沒問題,那你也必須承擔相應後果,那就是沒完沒了的競爭和窺視。

  當這個行業的對手,發現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取得勝利時,他就會把公司賣給和你勢均力敵的敵人。

  或者和青雲集團在其它行業競爭對手聯合起來,直到組成一個比青雲系更強大的利益同盟,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才會終結,這誰受得了?

  所以只有拉上通達系,京東一起,利用它們的存在分化影響其它對手,並躲過來自上層的監管,蜂鳥智慧物流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壟斷!

  一但把行業份額完全吃下去,手握上千萬貨運車輛,光從這一塊延伸出來的保險,車輛維護保養,採購新車,貨運抽傭收入都是個天文數字。

  更別提因此帶來的特殊行業影響力。

  李澤華看的很清楚,今天分小錢,將來才能賺到錢,摳摳搜搜的一塊錢利益自己吃9毛,註定沒人給你玩。

  而想辦法把盤子做成10塊錢的,你吃3塊5都是近四倍收益,嗯,35%控股線,外帶最起碼51%投票權,就是李澤華的底線。

  一個人歷盡千辛萬苦打敗所有敵人登頂容易,還是把有實力沒核心利益衝突的友商拉上,一塊往上爬容易?

  這根本就是不用考慮的事。

  青雲系再牛,也不可能同時在幾十個大行業,和幾萬家競爭對手公司同時開戰。

  在相對次要戰場和友商攜手並進,集中所有資源於主戰場,如即時通訊軟體,網際網路非金融機構支付,短視頻平台,電子商務。

  電子科技,動力科技這些領域,才是青雲集團需要重點投入的,去一趟東南亞,看看人家發展模式,李澤華決心作出一些改變。

  「就這樣吧,先把我的意思透露出去,看看大家的反應如何,如果都是積極正面的反饋,就召集人聚會商量。

  另外,集團會在近期下文,任命你為順風出行集團副董事長,兼運運幫,順風網約車公司的執行總裁。」

  曾海洋懵了,「這麼快?那我在蜂鳥的職務?」

  李澤華不再猶豫,「暫時讓胡知沅代理三個月,三個月後沒問題,就讓他出任蜂鳥副董事長兼執行總裁。」(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