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林子大了什麼都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排曾海洋和青雲大東方保險對接未來投保事宜,李澤華又連續和其它子公司負責人見面。

  譬如對吃了麼秦朗的囑咐,主要集中在合作餐飲門店擴張上,這點秦朗也算是學以致用。

  「老闆,你放心好了,現在吃了麼有一定盈利,正在和青雲置業談入股10%的合作,成功後。

  青雲置業每購買一棟臨街鋪面,公司積極組織協調餐飲門店進駐,以新成立的餐飲公司名義,和置業公司簽署十年合同。

  置業公司拿到合同和第一年租金,又和公司聯手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用來購買更多的臨街鋪面。

  在商業住宅方面同樣是這一套合作模式,置業公司拿下房產,各公司根據就近原則,立即安排員工入住,合同一簽第一年租金到帳。

  又是一份可以向金融機構融資的產品,相比於房價漲幅,每年6-8%的利息不值一提,自從周轉開以後,公司業務擴張神速。

  幾乎每一天都有好幾家連鎖餐飲店開張,我們的連鎖小超市計劃,也在積極籌備招募團隊中……

  甚至還有私募基金直接找上門,要求送錢給我們花。」

  李澤華很好奇,「集團又不缺這點錢和資源,也不會對非特定第三方出讓股分,它們找過來做什麼?」

  秦朗道:「想入股當時不可能的,但是這幫人提出一個方案,準備繞開金融機構,直接和吃了麼及置業公司合作。

  兩個方案,一個是由特定私募基金以借貸方式,直接約定固定利息,每年提供一筆資金投入進來。

  第二個方案由私募基金在市場上幫忙收購商鋪和地產,再轉手租貨賣給集團,同時允許集團分期付款,按每年固定比例給分成。」

  「6%-8%的收益它們也接受?」

  李澤華糊塗了,「何況這種規模的商業合作,動輒投入幾億的資金,它們找小一點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合作,不也能拿到這個點嗎?

  之前不是聽誰說,一個億定投5年,有地區銀行直接開出5%以上的利息,加額外福利嗎?」

  這個利息雖然高,但相比於保本投資收益還是低,更遠低於製造業的利潤,因為存在銀行的5%是固定的。

  而投入製造業的5%是來回滾動的,比如一個億資金每個季度周轉一次,一年就是4億,哪怕利潤只有5%,那也是五百萬利息的四倍。

  如果做快消品轉動再快點,說不定有十幾二十個500萬的收益。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因為投資製造業有風險,存銀行風險相比於虧本那點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小銀行當然可以啦,但是~」

  秦朗呵呵一笑,「老闆,它們看中的是集團資源,私募基金雖然大多以投資一二級市場為主,但也需要一部分保本保息的收入渠道。

  何況集團目前發展狀況良好,和諸多友商保持著良好關係,這些人裡面有很多有錢人,他們的沉澱資金存在銀行才三四個點收入。

  如果私募基金能拿到我們的保底合同,就擴展了資金來源渠道。

  據我調查,有幾家私募基金所謂的資金來源,就是金融機構給的,比如商業貸款,比如其它成本相對低廉的渠道。」

  「等會!」

  李澤華懂了,「這幫人不敢動貸款,也知道幾大背後都有外國資本,哪怕將來拿了錢跑出去也會被逮住。

  所以把腦筋打到普通人身上了?

  這不相當於集團動用自己的信用做背書,幫助私募基金洗劫自己的合作友商嗎?

  真是打的一手如意算盤,用我的招牌做無本買賣還找我要錢,最後公司還要應付一群血本無歸,上門問責的中小老闆?」

  秦朗有些懵,老闆的思維真是太厲害了,瞬間想到這些,讓他後面的說辭白費,幸虧他也是準備拒絕的。

  不過還是忍不住提醒一句,「老闆,那些人的來頭都很大。」

  「那就讓能做主的當面簽字畫押,再來談合作。」

  李澤華才懶得管那麼多,「全國有14億人,如果每個人都拿這個說事,我還要不要做生意了?

  記住,以後但凡有這類打著合作的幌子,上門搞東搞西的,不管涉及到誰,一律不接待。

  另外要和下面人說清楚,青雲集團和任何金融機構合作,都是基於業務考量,所有試圖打著集團幌子忽悠投資的,青雲一概不承認。」


  集團要得是能為業務擴張提供直接幫助的資源,而不是這些邊角料。

  說完,繼續下一個話題,「學習海航這套擴張模式固然可以快速發展,不過你們也悠著點,不要玩脫了。

  我給吃了麼,青雲置業設置的底線,是不超過公司淨資產的60%,超過這條線,要麼我個人出資借貸。

  上市前,公司按高於銀行同期的數字,給我付合理報酬就行。

  要麼就停下來,哪怕不發展,也不能突破這個底線,明白嗎?」

  面對老闆強勢不容反駁的聲音,秦朗不敢拒絕,但最終真的能執行成什麼樣子,他也不敢保證。

  因為青雲置業在方國輝影響下,已經開始像脫韁的野馬,一騎絕塵而去,連騰起的灰塵都看不見,更別提影子。

  因為相比於樓市的火爆程度,從市場上融資成本太低太低了,才6-8個點啊!

  青雲置業去年8月份入手的商業住宅,到今天才八個多月,價格普遍上漲接近20%,相當於提前把三年多的利息給覆蓋掉。

  最離譜的是鵬城某地一整棟樓,從開發商手裡打包購買時才5900元(內部提前購買),而今天隔壁新樓盤開盤價高達1.6萬元。

  漲了整整兩倍,如果按這個價格脫手,繳納完所有利息,稅費,盈利在200%以上。

  青雲置業的管理層都快瘋了,可惜他們不知道的事,這僅僅只是狂熱樓市暴漲的前奏。

  十年後,同地段二手房房價將超過10萬每平米。

  到那時拋售,帳面盈利將高達2000%以上。

  這就是先知先覺帶來的好處,千金難買早知道,換到李澤華這個地位,何止千金!

  他隨便打開地圖,把每個主要城市畫個圈,都不用自己親自動手,下面人就能把所有事情做好。

  每個省,甚至每個核心城市都成立一家青雲置業的子公司,按照公司內部不同等級劃分,優先開展在大中城市的自建,收購業務。

  最關鍵這一套不違反任何政策,在魔都,鵬城,肥城,燕京,蓉城,星城姑蘇等地,青雲系投入了龐大的資源。

  為當地創造了無數gdp和就業崗位,稅收。

  當地衙門甚至願意免費撥出土地,給到集團用於修建商業住宅,譬如在星城就是如此。

  星城衙門不僅在億達商業地產項目的附近,特意規劃一片超20畝的土地出讓給集團,所有出讓金分5年返還。

  還在青雲新能源產業園河對面,規劃出一片超過60畝的平整土地出來,用於建造超大型商業小區。

  只要青雲系承諾投資的投資,和每年貢獻的稅收到位,所有土地一分錢不用出,全部原路返回。

  在鵬城和魔都也有類似政策,總之土地換稅收,換就業崗位,在當時是個很普遍的事情。

  沒了土地出讓這一塊的大頭支出,剩下的純樓面建設成本,相比於此時的房價都是暴利,何況後續普遍暴漲三五倍。

  核心地帶動輒五倍十倍的漲幅,就算在鵬城,此時建設成本也不超過1500每平米,相比於後世動輒八萬十萬的房價。

  簡直是閉著眼睛躺賺。

  這就是青雲置業能夠快速擴張的法寶,因為買入的價格極低,而周邊房價按市價,動輒是青雲系買入成本的兩三倍。

  這麼一倒手用於貸款,立馬能換回兩三倍資金,然後又在其它城市進行擴張,想不發財都難。

  李澤華憑什麼給員工這麼高的薪資待遇?

  又憑什麼動不動拿青雲集團做抵押,去金融市場融資?

  就是因為他能通過提前布局,不斷拿到超額利潤,所以投資者在看到多家全球知名審計機構,出具的無保留審計報告時。

  才會痛痛快快掏錢。

  所涉及的行業極具競爭優勢,他又前面通過集團資源相互配合,形成內部循環生態圈,導致競爭對手不多,發展前景明朗。

  所以投資人買帳,一致看好後市,這就是訣竅所在。

  所以他才不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壞了自己名聲和根本,和私募基金合作,短期內看受益良多,長期看後患無窮!

  對吃了麼是如此,囑咐焦距主營業務不動搖就是勝利。


  最後他對秦朗提了個建議,「關於高校和單位機構的食堂承包計劃,我準備轉手安排方國輝去負責。

  你知道的,青雲置業發展的有些不受控制,方國輝雖然不在那邊任職,但很多融資業務都經他的手去做。

  管理層受他的影響很大,導致出現一些不好的苗頭,我準備重新梳理一遍,再找人來負責。

  但方國輝這個人背後有複雜的人脈背景,金融創新能力也非常強,不能浪費。

  我決定用幕後控股的方式,支持他單獨出來創業,前期為吃了麼提供承包食堂業務幫助,你覺得怎麼樣?

  正好那些私募基金不是打算進場嗎,正好讓方國輝來負責,以後出了事,我一個小股東不至於被牽連太深吧?」

  「我沒意見,正好食堂承包這一塊陷入困境,如果方董事願意接手,吃了麼願意在談判進場的價格外,額外再支出一筆客觀的佣金。」

  秦朗都忍不住給他豎起大拇指,黑,真特麼黑,明知道這些私募機構,是通過方國輝的關係找上門,現在把鍋甩給他。

  接,還是不接?

  不接,那就讓他自己去給那些大佬解釋,有錢不賺幾個意思?

  接,那些大佬就要動用自己的人脈,主動也好,被動也罷,幫助吃了麼完成這一計劃。

  一個大學,單位機構的食堂賺百來萬,一百個一千個積少成多嘛。

  就算他們耍聰明,想轉手拿下自己經營,或者轉包出去賺更多也沒關係,青雲系本來就沒打算全吃下,能拿下一部分完成計劃。

  順帶把這群人的視線引開,別耽誤集團正常業務開展就行……

  對其它公司同樣如此,在智慧型手機業務上,他對郭鑫毅,何理的囑咐並不多。

  因為目前市場上,蘋果還沒大規模進入,叄星htc因為各種原因,在內地市場還沒形成絕對優勢,它們忙著整合資源,布局產業鏈呢。

  而中華酷聯四家的產品,定位不清晰,花瓣廠還不是那個扛著重點針對,仍穩步前進的高端玩家。

  至於連想,抱歉。

  因為李澤華一系列操作,加上李家坡方面通過特殊渠道把證據交上去,惹來雷霆震怒,當家董事長剛被抓起來,這輩子能不能出來。

  都是問題。

  楊遠親這會正四處使勁,想要把老柳撈出來,哪裡還有空應對熊貓榮耀的威脅啊。

  甚至連應付神州電子競爭都力不從心,整個三月,被神州加青雲京東的組合,搶走60多場公開招標,涉及金額上億元。

  連英特爾都作出一定妥協,恢復給神州電子的供貨,不然丟失的份額全被amd搶走,這誰受的了啊?

  正所謂趁他病要他命,何理在這時候遞交的榮威電子第一代,兩款產品發展方案也得到認可,首發定在今年11月底前。

  主要是三大運營商口頭答應鬆綁,如果榮威電子能以998,和798兩個價格供貨,並發展到約定的智慧型手機新開戶規模。

  那麼三大運營商,願意提供更優惠的流量套餐綁定返點,和新開戶補貼。

  之前青雲集團一直和三大運營商,有針對新開戶補貼合作,比如青雲集團幫電信賣出去一張100元新號卡,激活就能拿到保底百元。

  三個月內,十二個月內達到最低消費額度,又能分別拿到80元和120元。

  至於這張100元的電話卡自帶資費,白送。

  相當於辦一個新用戶,能從通信公司拿到300元提成,三大運營商都差不多,移動的稍微低一點,因為它的基站最多,信號最好。

  自帶流量品牌效益,在獲客渠道上就強一些,自然給青雲集團的就少一些。

  這也是集團一直想要拿下校園卡代理市場的原因,奈何因為各種因素,沒徹底談下來,拿下的學校數量不多。

  畢竟校園卡每到開學季,都會迎來一波暴漲,是人人都想要吃一口的肥肉,裡面涉及利益太複雜,不是一家集團可以吃下來的。

  李澤華也不急,反正按預期計劃來,比如第一代榮威手機,沒有歷史上粗糧廠的際遇,拿不到聯發科準備沖高端的晶片。

  但沒關係啊,這樣也不會和聯發科鬧翻,將來還有機會保持合作,比如第一代798售價的晶片,就是委託聯發科設計生產。


  而998售價的則是用高通上一代晶片,湊合湊合用吧,都998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反正這玩意準備生產兩年,各種大甩賣,後續還得再採購一波,比如新產品出來,老晶片降價,肯賣他就買。

  等到12年左右,委託仲芯國際生產的國產晶片上線,實現全國產,自己獨立作業系統,就不擔心被卡脖子了。

  就這樣,998產品的純生產成本也逼近零售價,798的更別提了,如果沒有電信商補貼,賣一台虧一台,別說賺錢。

  別把褲衩子賠光就算好的。

  何理對動輒虧損10個億的計劃一點興趣都沒,奈何老闆從產業鏈布局,集團業務生態圈說起,動輒虧出一千萬用戶最終盈利多少。

  好歹把他給說服了,只能硬著頭皮去做,「老闆,現在兩款手機37開,起步一千萬台,萬一沒拿到運營商補貼,每台最起碼虧損100。

  要不慢一點,把第一期1000萬改成100萬台吧?這麼虧,我怕公司人心惶惶,都沒心思做事了。」

  「那第二期1500萬台要不要砍?」

  李澤華怒目而視,「沒有兩千多萬台訂單量,人家廠商能把價格壓到極限?

  100萬台採購量的價格,算到每個零部件起碼增長30%採購價,到時候就不是一台虧100,而是虧三四百了,哪還有價格優勢?

  何況你不要只盯著中華酷聯,市場還有諾基亞,摩托羅拉呢,它們的按鍵功能機會不會降價競爭?」

  李澤華對他的小家子氣很無語,奈何可用的人就這麼多,只能耐心教育,最後把他打發走時,何理還是沒有完全接受他的理念。

  只是迫於董事長身份,沒好意思繼續爭論而已。

  「愁啊,想改變這幫人的思維方式太難了,只能寄希望於執行過程中,折扣不要太多,哪怕做好一半都行。」

  李澤華很頭疼。

  隨之而來,聽到安排自己負責融資之餘,還兼帶負責食堂招標業務的方國輝就不頭疼了。

  因為這玩意,它有暴利啊!

  有青雲農業服務公司提供原材料,蜂鳥集團提供配送,吃了麼餐飲提供廚師資源,並提供食堂外賣服務。

  拿下一個大學,為幾萬人提供餐飲服務,穩賺不賠啊!

  何況他身後的那些人,一直想找個資源變現,有這種好事,哪裡會拒絕。

  唯獨對另外成立單獨公司,李澤華指派他人以獨立身份入股,有點無法接受。

  對比,李澤華一句話把他打發了,「食堂業務招標本身具有極大不確定性,集團不可能主動去踩坑。

  你願意就辦,包括那些私募基金都可以接納進場。

  不願意,那當我沒說。」

  方國輝權衡利弊後,只能無奈點頭答應,蘊含超過十億利潤的新市場完全交給他,不吃是棒槌。

  等他開開心心走後,李澤華才鬆口氣,「總算找了個合理藉口,把他暫時排除在集團之外。

  接下來就是全力發展核心業務的時候!」(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