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把諸葛家一鍋端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房中,劉璋開口邀糜竺加入,協助政事。糜竺微微一愣,略一沉吟,隨即點頭應下。

  一家老小都答應往人家地盤上呆著去了,自己投身其門下,更能加深這種維繫。糜竺有著超人的政治敏銳。既然想通此節,哪會推脫?更何況,他也是真的看好劉璋。

  既然應了劉璋相邀,糜竺便算屬下了。當下,重新以下屬之禮見過,劉璋含笑受了。

  旁邊甄逸拱手相賀。若不是自己需要掌控商事,他倒也有心投入劉璋門下,如今卻只能暗暗遺憾了。

  不過回頭又一想,自己雖不能來,但好歹家裡三個兒子,到時候讓兒子來投入劉璋門下,豈不也是一樣?心事遂平。

  他卻不知,便是沒有兒子來投,甄家也必然不會失了寵。劉衙內可是在數年前初見之時,就惦記上他家閨女了呢。

  不提甄逸心中有所思,劉璋得了糜竺答應,心中歡喜。這才轉頭對張遼道:「文遠,適才席間你所說之事,我細細想了想,你可回去跟高順將軍好好研究一番。」

  張遼躬身應是,靜靜的聽劉璋安排。

  劉璋道:「下一步關中之地估計要亂上一陣,不但你們在那兒有些不便。我擔心兀蒙老爹的晏天牧場,也終究會被有心人惦記上。我聽說這陣子,西涼之地好像有些混亂,你離得近,可知道其中詳情?」

  張遼想了想,點頭道:「回主公,雍涼一帶是有些動盪。年前,遑中義從接連羌人,以北宮伯玉、李文候為首,舉兵起事。後又推漢西州督軍從事邊允、漢人韓約為主,數月間,便攻殺護羌校尉泠徽、金城太守陳懿,阻塞狄道,臨秦川而定。末將與高順將軍本有打他一下的想法,後來想想,怕誤了主公的大事,這才沒動。如今,他們已然占據涼州大半地方,聲勢不小。」

  劉璋點點頭,站起身來,努力搜索著腦中已越來越模糊的記憶。他隱約記得,似乎黃巾大亂時,還有幾股勢力鬧騰的挺歡實。這雍涼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在他記憶中,北宮伯玉和李文候的名字有印象,但是那個什麼西州督軍從事邊允,還有那個韓約,卻是怎麼也找不到相關記憶。

  難道是因為自己來了,新生出來的人物?還是原本歷史中就有,卻沒有記載過他們?

  他蹙眉在屋中踱著步,苦苦思索。現在他越來越不敢完全依賴記憶,但是對於能記得事兒和人,總是能給他很多參考。以往的記憶,如今對他來說,更像一個資料庫了。

  他這兒感到詫異,卻不知這邊允、韓約其實都是熟人。邊允就是邊章,而韓約,其實就是韓遂。

  至於為何此時這名字不一樣,實在是後來西涼造反失敗,兩人為了掩人耳目,都改了名字而已。邊允改名為邊章,韓約改名為韓遂。這事兒,本來後世史書上也是有記載的。

  但是劉璋一來是時隔太久,二來,他當日所學根本就不認真,邊章和韓遂改名的事兒,又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自然也就不會讓他記住了。

  「主公,以宮之見,不妨讓高將軍他們動一動。」陳宮如今掌管軍機處,更多時候,這些謀劃軍事方面的,都是由他出頭了。沮授被內政拖住,只能從旁參考。

  劉璋停住腳步,抬頭看看陳宮,微微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這動的時機要等等。後事艱難,在整個局勢未完全明朗前,需得小心再小心。如果此時主動出擊,很可能會被當做炮灰,白白犧牲不說,更是沒有名頭。雍涼地處邊地,異族聚集密集,一個動不好,便算日後拿下此地,也必將是後患無窮,不得不防啊。」

  陳宮點點頭,笑道:「主公勿慮!以宮之見,前時朝廷未能對他們動作,乃是因中原黃巾之故。

  到時,主公可保舉高將軍一職,使其隨朝廷大軍而動,如此,便師出有名了。

  待得平叛之後,只要多備金珠銀錢,以中涓之貪婪,天子之個性,讓高將軍牧軍雍涼,也不見得不成。

  若能如此,老大人此時已據蜀中,主公牧伯青州,再有高將軍掌控西涼,一待朝中有變,可使蜀中與雍涼內外夾擊,打通漢中。隨後與主公南北呼應,此王霸之圖也。此事,主公該當好好爭上一爭!」

  陳宮此謀一出,屋內眾人都是點頭不已,張遼更是面現興奮之色。他與高順在外多年,時時念叨的,就是能隨主公躍馬中原。如今,眼見這事兒有門,不由的心中大是期盼。

  劉璋微微一笑,點點頭笑道:「若能這麼辦,自是最好。且沉住氣,伺機而動就是。文遠,這次你回去後,將我與公台先生之謀,說與高將軍知道。卻要注意保密,此事萬萬不可稍泄半分!」


  張遼連忙應諾。劉璋見他滿面堅定,心中放心。張遼行事穩重,又心思縝密。而高順為人沉肅,少言寡語,忠堅不移。這二人在一起,絕對是最佳搭檔。這也是當年為什麼自己將他們放出去的原因。

  兩件大事兒都敲定了,劉璋心中放鬆下來。回身在上面坐了,這才轉頭對甄逸和糜竺笑道:「先生和子仲久在中原走動,廣交四海之士。不知,可有高才大賢推薦給我?我這陣子,可是為這人手不夠,快要愁白了頭髮了。」

  甄逸一愣,皺眉想了想,微微搖頭道:「甄逸半生居於河北,所交之人倒是不少賢才,但大亂起時,已然避往司隸。故交舊友,全然聯繫不上了。只能待日後慢慢尋訪,再為明公薦之。」

  劉璋原本也是隨口一說,見甄逸為難,只是擺擺手笑笑,倒也先謝了一番。

  糜竺在旁卻是若有所思,半響,忽然道:「主公,我有一弟,喚作糜芳,有些武藝,或可一用。」

  劉璋瞄了他一眼,心道,我當然知道你那個弟弟。奶奶的,劉大耳朵可就在他手裡栽了一回,把關羽都葬送了。這人有也罷,無也罷,可讓自己提不起多大興趣來。

  只是這話卻不好說,面上只能作出歡喜狀,點頭應下。糜竺卻又接著道:「我這兄弟,才學平平,小事可任,大事卻萬萬托不得,還望主公慎之。」

  劉璋微微一愣,隨即心中大為敬重,正身莊容道:「有勞子仲提醒,我自曉得了。」

  糜竺這才輕輕點頭,想了想又道:「主公欲要求賢才,不知可聽說泰山諸葛兄弟嗎?」

  諸葛?

  劉璋聞聽這兩字,不由的心中一驚,登時就留上了心。只是想想那諸葛亮這時候,最多不過四五歲吧,糜竺口中的諸葛,應該不是說的他。那又是誰呢?

  心中想著,忙問道:「不知子仲所言諸葛兄弟,究是何人?可能詳細說說?」

  糜竺拱手道:「正要為主公說之。這諸葛兄弟,兄者喚做諸葛珪,字君貢。若竺所記不錯,應是為泰山郡丞。弟為諸葛玄,皆漢故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兄弟二人皆為經世之才,長於政略。泰山郡正是主公轄下之地,主公使人徵召即可。」

  劉璋聞言大喜,點頭道:「如此甚好。待我明日便派人去尋他二人。啊,對了,子仲可知有諸葛亮其人?」

  劉璋口中應著,忍不住的就多嘴問了出來。糜竺一愣,想了想,搖搖頭表示不知。

  劉璋微微有些失望,想想確實,諸葛亮這會兒才多大啊?要是這么小就廣為人知,只怕不是妖孽,也是個穿越的了。

  只是轉念一想,又問道:「那……..可知有諸葛瑾這人?」諸葛亮他哥哥,歷史中,是跟了孫權那綠眼睛的。記得書中諸葛亮讀書時,這諸葛瑾就已經輔佐了孫權,想必應該比諸葛亮大不少,只要能找到他,諸葛亮也就不遠了。

  當然,找到諸葛亮這會兒也不可能有什麼用。只不過劉璋對於這個智近於妖的傢伙,總要掌握他的動態才感到安心。

  糜竺一呆,不明白主公咋就跟諸葛一家耗上了。只是既然劉璋問起,便又想了想,剛搖搖頭,隨即眼睛一亮,遲疑著道:「這個名字,嗯,好似諸葛珪的大兒子,便是單名一個瑾字。此子如今估計也只十一二歲吧,竺實在記不清了。」

  口中說著,自己卻又搖搖頭,顯然是覺得劉璋不可能去問一個孩子。天下同名同姓者多,卻不知主公口中的諸葛瑾,又是哪位大賢。

  他這裡搖頭,劉璋卻是不由的大喜。我擦的,怎麼,這個諸葛瑾原來是諸葛珪的大兒子嗎?那豈不是說,諸葛亮就是他的二兒子了?我勒個去的啊,這下發達了。奶奶的,一鍋給他諸葛家全端了!尼瑪的!毛都不給大耳朵留一根,我看丫還怎麼蹦躂。

  劉璋心裡這個美啊,忍不住面上就眉飛色舞起來。房內眾人看著這位主公,一時間不由的面面相覷,完全不明白怎麼回事兒。

  劉璋察覺到眾人目光,不由的省悟,咳咳兩聲,將興奮的心情壓制住,點頭道:「嗯嗯,好,我知道了。啊,除了諸葛兄弟,子仲可還有賢才推舉嗎?」

  糜竺微微一暈,合著你當我是賢才批發戶嗎?我推薦鹹菜成不?心中暗暗腹誹著,正要搖頭,卻猛然真的想起一人,眼睛不由的一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