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西湖美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98章 西湖美景

  「老師,魏晉南北朝之時,虎父犬子者數不勝數,所以各種霸業都是轉瞬即逝,不獨劉宋如此。๑۞๑,¸¸,ø¤º°`°๑۩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๑°`°º¤ø,¸¸,๑۞๑」李之藻說道。

  「是啊,就像慕容垂英明一世,晚年的時候費盡心思復國成功。結果燕國五萬精銳就被自己的太子慕容寶給葬送了,雖然慕容垂強行支撐著病體把新興的北魏政權暴打了一番,也換不回來五萬精銳的性命。最後燕國的基業也是被拓跋氏奪去了,即位的慕容寶也是比自己的父親差的太遠了。」張曉也感慨道。

  「昔日能在金陵建都的都是割據政權,且國祚都不算長。能以金陵建都,又能一統華夏,開創盛世的,也就是國朝太祖了。」

  「是啊,由南往北統一全國者,也就是國朝太祖一人而已。魏晉南北朝這麼多國家的霸業轉瞬即逝,反而還是興起於代地的北魏拓跋氏最後一統中原,最後能夠一統華夏的隋朝,也是延續了北朝的帝統。我讀史書還是比較佩服北魏的皇帝的,雖然不乏猜忌好殺、陰險刻薄的暴君,但是都算是有為之主,開創帝業的道武帝拓跋珪和統一北方的太武帝拓跋燾就不必說了,就是到了末代的君主孝莊帝元子攸,還敢定下埋伏,剷除了當時的大權臣爾朱榮。爾朱榮可是比董卓、曹操專權多了,又在河陰之變殺了這麼多北魏的宗室和臣子,元子攸照樣設計把爾朱榮殺了。雖然之後不久孝莊帝就被反撲的爾朱家族給殺害了,不過這個勇氣我還是很欽佩的。」張曉分析道。

  「北魏皇帝更迭還是太過頻繁,武功有餘,文治也是一塌糊塗。孝文帝南遷洛陽也是想仿效中原正統,只可惜南遷以後不久就有六鎮之亂,從此北方又是血雨腥風的百年。」

  「北魏原先祖上建立的代國,不過是偏居一隅,名為國家,實際上還是一個部落。北魏道武帝雖然殘忍好殺,總也還是雄主。能把一個四分五裂的部落凝聚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本身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草原上有這樣本事的大汗也不多,如果出現了,對於中原的朝廷都是巨大威脅。」

  「老師覺得現在草原上是不是又會出現像成吉思汗那樣的雄主?」

  「有點困難,草原上自從達延汗一統蒙古以後,各部的首領基本都是達延汗的子孫,彼此之間誰也不服誰,順義王一直就不服東蒙古察哈爾部的蒙古汗王。而且草原雖然能產出足夠優良的騎兵,但是物產實在過於匱乏,生活條件也太過惡劣,要是趕上什麼風霜雨雪,草原上的牛羊和馬匹都不知道要死掉多少。能夠從草原起家,最終能建立帝業的,也就是蒙古一支罷了,但是國朝建立以來,對於蒙古一直是死死盯緊,蒙古部族的發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如今來看,反而是東北方向值得注意,如果東北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割據政權,那對於中原朝廷的威脅是巨大的。如果東北這個割據政權還能獲得草原霸權,那就很有可能是下一個北朝了。從東北入關的政權,至少也可以從慕容燕算起,後來還有高句麗,還有契丹國,還有金國,都是對於中原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這個威脅可不是能輕易化解的。」張曉詳細解答了李之藻的種種問題。

  「所以這就是東家一直緊盯著女真部族,特別是時刻注意那位建州部的努爾哈赤原因吧?」呂章問道。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要是有人奪得了東北的霸權,那就一定會和中原王朝起衝突,不管這個人是建州女真的首領,還是葉赫女真的首領,或者是朝鮮國王,或者是別的什麼人,都會是這個結果,這是形勢使然。如今國朝都城又是在河北之地,東北的戰略位置就更加重要了。如果形勝之地朝廷不能牢牢掌握,就會反為所害。就像劉裕為何能崛起,那就是因為桓玄從荊州起兵,篡奪了東晉的江山。東晉一朝,不管是王敦王大將軍,還是桓玄的祖父桓溫桓大司馬,那可都是差點奪了東晉的江山。東北之地,就是京城的形勝之地,占據東北就可以呈居高臨下之勢。」張曉分析道。

  「可是朝廷已經在遼東設鎮兩百年,怎麼會把東北搞丟了呢,那些女真部落別看平時飛揚跋扈,也就是窩裡橫罷了,光靠遼東鎮的兵丁,再佐之以各路順夷的幫忙,怎麼會把遼地,也就是老師你說的東北之地丟了呢。特別是前些年寧遠伯鎮守遼東的時候,都不知道給朝廷報了多少次捷,總不能這些都是假的吧。」呂章還是有些不解。

  「寧遠伯的戰功自然是經得住考驗的,縱然戰報寫起來多多少少有些誇張,但是斬首的數目還是實打實的。要不然他也不是什麼開國功勳的子子孫孫,憑什麼能在遼東總兵的任上這麼多年,那自然憑的是本事了,憑的是首級數了。」

  三人指點江山、高談闊論一番,張曉看著這滾滾長江,也不由得有些蕭索之情。

  下一站,按照規劃,張曉一行人往浙江出發,直奔杭州而去。畢竟明朝時期的杭州西湖,自己還是很想見識一下的。


  在西湖前,張曉在雷峰塔駐足了許久。

  雖然雷峰塔也算是西湖邊上的有名景點,可是張曉這麼一直盯著,李之藻也是有些納悶。

  「老師,這雷峰塔的雷峰夕照也算是西湖名景,不過現在時候尚早,要不先去西湖其他地方看看?在西湖遊玩,還是泛舟而行最為愜意。」李之藻推薦道。

  「沒事,第一次看雷峰塔,覺得這個塔實在是很有特色,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張曉解釋說。畢竟總不能說自己沒有見過沒有倒塌的雷峰塔,之後自己看的可都是複製品。雖然新塔蓋的也不錯,總是不如舊的。但是中國的名樓名寺,也不知道重建了幾回,連南京的大報恩寺也是重建的。」

  「約翰,你要好好看,好好體會,把雷峰塔給畫好了。」張曉對著義大利畫師吩咐道。

  「尊敬的張先生,我一定按照您的吩咐,把西湖的景色畫好,也把這個美麗的塔描繪好。」約翰滿口答應道。

  老實說,雖然相隔了幾百年,西湖的景色大抵沒有變化,大致轉了一圈,張曉還是來到了岳武穆的墓前。

  雖然間隔了數百年,秦檜等人的跪像還是如此醒目。

  幾人瞻仰完岳武穆的墓,臉上都是變成一種肅穆的表情,義大利畫師實在是有些不太習慣,終於忍不住開了口:「尊敬的張先生,請問你們剛才瞻仰的墓地,是貴國的英雄嗎?」

  「是一位大英雄,他是一位偉大的統帥,叫做岳飛。他是華夏人的民族英雄,敵人都對他又敬又怕,但是這位英雄沒有在戰爭中犧牲,反而是被自己的君主處死了。」張曉解釋說。

  「天吶,他的君主為什麼要這麼幹?這位統帥是犯了什麼罪嗎?」

  「他要是真的犯了罪,皇帝反而不敢動他了。事實上他並沒有犯罪,只是他的赫赫軍功引起了君主的不滿。剛才你看到的那幾個跪像,就是幾個陷害他的人。當時這位統帥正在攻城略地,但是當時的君主給他下了十三道令牌讓他班師回朝,他們看到了皇帝對這位統帥的疑心,給這位統帥犯了莫須有的罪,也就是也許有,也許沒有的罪名。說白了,就是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證據,但是又對這位統帥放心不下,於是就把他處死了。」

  「這是一位偉大的英雄,也是一位忠誠的臣子。如果他真的有意圖想要造反,恐怕也不會乖乖聽令接受他的君主的處置了,恐怕早就直接起兵了。可是這位君主就憑著自己的疑心,就這麼把忠誠於自己的將軍給殺害了,那這個王朝還有什麼指望呢。」約翰感嘆道。

  「確實沒有指望了,所以這個王朝百年之後,也被蒙古人消滅了。直到大明的洪武皇帝起兵,把蒙古的大汗趕回了草原。不過你們歐洲的消息確實是夠閉塞的,怕不是好些人還以為華夏之地還是蒙古大汗統治吧。」張曉問道。

  「尊敬的張先生,這是您的刻板印象了。在經歷了新航路的開闢以後,我們歐洲人對於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還是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我們也很早就知道了大明的存在,只是沒有搞明白蒙古的大汗到底還占據了多少地盤。不過我對於大明的了解確實不夠,也是去年到了華夏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大明現在的都城,就是蒙古皇帝的大都,也就是馬可波羅記載的那一座美妙絕倫的大城市。」

  「其實元朝的大都的城址和大明的北京城,在位置上還是有一些偏離的,不過離得確實也是很近,認為是一個地方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張曉解釋說。

  「老師,今天大家都走累了,我知道杭州城有一個館子,我和店裡的掌柜算是故交了,這個館子離西湖也不算遠,要不要就去那一家館子?」李之藻看到大家遊玩了大半天,有些倦了,主動提議道。

  「振之,你可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好不好吃我們也就聽你的推薦了。」張曉說道。

  到了飯館,張曉一看李之藻果然沒有亂吹牛,老闆確實和他比較熟悉,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張曉一行人的身份。不管怎麼樣,掌柜的很快就把張曉一行人迎到了包廂的尊位,這裡的位置也正好可以欣賞到西湖的景色。

  「振之,你之前是不是常常來西湖這裡逛著。」張曉問道。

  「是的,我家的家宅離西湖也是比較近的,所以當時讀書比較煩悶的時候,就喜歡來到西湖,一邊看書一邊觀景。」

  「能在西湖邊上長住,也算是神仙日子了。振之,伱知道西湖邊上的宅子大概是一個什麼市價嗎?」

  「老師想在杭州長住嗎?不回京城了?」李之藻有些驚訝。

  「我確實有此意。陛下並沒有說讓我什麼時候回京,我就在杭州這坐下,京城如今水實在太深,一直待著也沒有什麼意思,不如在杭州待上一陣子算了。在這西湖邊上寫些書看看書,也是極好的。」

  「老師想要寫什麼書?」

  「還是想寫一本武俠的故事,這本書我在京城那裡的時候已經有構思,不過一直沒有時間來寫,如今看這西湖的景色,腦子一下子就開闊了,也有靈感了。」

  「老師可否告知書名,我猜猜大致寫的什麼內容。」

  「名叫《笑傲江湖》。光憑這個書名,你能猜得出這本書寫的是什麼嗎?」

  「這個書名倒是真的好聽,不過老師你要寫的什麼,學生實在是猜不出來了。我大膽猜一下,應該還是江湖俠客報仇雪恨,浪跡天涯的故事吧。」

  「其實也差不多,不過差距還是有些大。無妨,到時候我寫出來稿子,也會請你們參詳的。除了這本,其實我還想寫另一本小說,不過寫出來又怕被說話有刺的某人說我在諷喻什麼,到時候我想好怎麼寫的好一些再說吧。接下來恐怕就是先寫《笑傲江湖》了。」

  「老師現在不寫那個大國崛起系列,還有編纂元史了嗎?」

  「暫時不寫了,大國崛起佛郎機篇實在是有些難寫,主要是如今佛郎機國正處在由盛轉衰的階段,很多事情並沒有蓋棺定論。奧斯曼國雖然也是還在不斷崛起,不過奧斯曼國如今根基已穩,擴張也已經到了極限,所以還好寫一些。佛郎機國就不一樣,雖然眼下還算是歐洲海上霸主,但是這個霸業已經搖搖欲墜了。不過所謂爛船上還有三斤釘,佛郎機國的船雖然如今破了一些,還是非常豪華的,總不能就胡亂下定論,就說人家佛郎機國就要敗了,這可是設計朝廷對外大政方針的制定。所以我要想辦法對佛郎機的現狀有一個更深的了解才好動筆。至於元史的修訂,自然有專人負責,我也只是給了一些思路罷了。」張曉解釋說。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