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皇帝賜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0章 皇帝賜宴

  被安排了這麼一出家訪,張曉索性就待在家裡,省的又有什麼安排自己趕不及回來。

  果然,沒過幾日,宮裡傳來消息,皇帝要召見自己。

  「你這本書朕看了,不過這個情節朕還是有些看不太明白,這阿泰爾千里迢迢,跑來蒙古搞行刺,是要做什麼?」皇帝問道。

  「按照小說所寫,是阿泰爾懷疑成吉思汗掌握了金蘋果。從現實角度來講,是擔心蒙古鐵騎入侵中東,影響到阿薩辛組織的利益。歷史上阿薩辛確實是派出了殺手,不過他們的目標是蒙哥汗,也沒有成功,還引來了蒙古人的大軍。」張曉回答說。

  「這金蘋果,看來也是不怎麼管用。阿泰爾的師傅拿著這個東西也沒能打贏自己的徒弟,成吉思汗能打下大片疆土,靠的是草原的數萬鐵騎,哪裡靠的是什麼鬼怪之道。就這麼個搞刺殺的組織,被滅了倒是也正常。當年公孫述面對光武帝的大軍,派遣刺客連殺兩員大將,最後還是被吳漢率軍滅國,還連累蜀地百姓遭了殃。花剌子模國殺了蒙古人的使者,國家都亡的徹徹底底。這阿薩辛組織,怕也是被蒙古大軍徹底平定了吧。」

  「確實是被徹底消滅了。雖然阿薩辛的堡壘築在山中,易守難攻,但是也難抵蒙古鐵騎的進攻,最後算是徹底陷落了。不過在小說裡面,阿薩辛組織只是轉入了地下,不再以政權的醒目形式出現。」

  「朕也看了,最後阿泰爾是讓手下撤走了,自己留了下來。你留這個伏筆,難不成還能再寫續書?」

  「微臣確實有此意。下一本續書,計劃背景是放在文藝復興的義大利。」張曉順帶把文藝復興的概念說了大概。

  「利瑪竇也是義大利人吧,你要是寫書的話,義大利的風土人情你可以問問他。」

  「臣也有此意。只是這本書怕是不太方便。」

  「你在續書裡面寫義大利,算是寫他的家鄉了,利瑪竇應該也會高興吧,畢竟這些洋和尚來大明,不就是想著傳教嘛。你能介紹一下他們的風土人情,他應該很高興才對。」

  「陛下,怕是這本書還是不好找利瑪竇參謀,因為續書裡面的大反派,就是十字教的教宗。」

  「哦?你現在就把故事構思好了?能不能現在講講,我也聽聽這個十字教教宗怎麼當反派的。」皇帝一下子來了興致。

  「陛下,我大概是這麼設定的,主角是出身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城的一個銀行世家裡,他的叔叔是一個城堡的城主。主角名叫艾吉奧,原本當著紈絝子弟,直到有一日,他的家族突然遭到了政敵陷害,父兄都被下獄被害,艾吉奧走向了復仇的道路,叔叔也告訴了艾吉奧,他們家族都是阿薩辛組織……」張曉大致把刺客信條第二部的劇情簡要說了一番,一直說到了艾吉奧潛入梵蒂岡,和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展開搏鬥,最後卻寬恕了教宗。

  皇帝認真聽著,若有所思。

  「那按照你故事的時間,這個故事也是發生在大明年間吧。」皇帝問道。

  「回稟陛下,大致是發生在孝宗皇帝和武宗皇帝的時候。」張曉說道。

  「那這個主角又跟大明有什麼關係嗎?」

  「回稟陛下,沒有什麼關係。」張曉趕緊說道。

  張曉心裡暗忖,要是把刺客信條中國女刺客的劇情拿出來,那是要犯上多大的罪,那可是眼前皇帝的親爺爺。

  「要是是這個劇情,那伱還是不要給利瑪竇看了。你這麼編排十字教教宗,怕是他要跟你翻臉了。」

  「回稟陛下,主角艾吉奧是虛構人物,這個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可是真有其人,西班牙國還有葡萄牙國兩國瓜分世界的分界線,也叫教皇子午線,就是這個教宗制定的,現在歐洲殖民地的格局,也算是他奠定的。只是這位教宗品行確實比較卑劣,教宗之位都是靠著賄賂等手段拿到的,而且還違反了教義,有情婦和私生子女,還把私生子推上了前台,試圖制霸義大利。」

  「張曉,不止一個人向朕說過,說你對佛郎機人還有十字教有好感,其實朕也這麼覺得,如今看來,是朕想錯了,你這本書要發出去,不知道利瑪竇要不要跟你鬧翻了。」

  「應該不至於,畢竟現在有所求的是佛郎機人還有耶穌會,利瑪竇要是因為這件事就離開大明,那他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傳教士了。如果真的要鬧翻了,也無妨,歐洲這麼多國家,太多國家想和大明打交道了。佛郎機國壟斷了前往東方的航路,這裡面的利潤誰不心動,會有其他歐洲國家爭著來大明朝貢的。」

  「先不聊了大事了,現在也到了用膳的時間,你也一起留下吧。」


  「微臣叩謝陛下洪恩。」跟皇帝聊了這麼多次天,張曉還是第一次見到皇帝管飯。

  皇帝的御膳端了上來,然後給張曉也端了幾個小碗的飯菜。

  所謂食不言寢不語,皇帝沒有發話,張曉也就小心翼翼、非常斯文地吃著飯菜。

  「怎麼樣,這飯菜還算可口吧。」皇帝問道。

  「自然是非常美味。」張曉答道。

  「張曉,你們在南洋那邊吃的什麼飯菜?」

  「臣的家族是從粵省移民的,所以日常吃的,也和粵菜大抵不差。不過南洋之地靠海吃海,就能多吃一些海鮮,南洋也有一些特產的蔬菜水果,有時候也拿來當成菜吃,其他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了。主食的話,還是以米飯為主。」

  「張曉,朕還有一事想問,如果說佛郎機國是想從大明這裡買到茶葉絲綢等物,去美洲是去挖金銀,那南洋之地到底是有什麼特產,能讓他們走了這麼遠來搶?莫不是他們真的發現了什麼大金礦?」

  「陛下,直接原因還是香料。原先的時候,香料在歐洲那邊價比黃金,歐洲的貴族不是比金銀多,而是比誰家的香料多,歐洲貴族在宴請客人的時候,總是喜歡放上許多的香料,以此表面自己家族的豪奢。就是到了現在,歐洲的香料多了,但是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夠用得起的,基本上還是那些貴族專享。那些歐洲人來到了南洋,就是先去搶香料群島,也就是盛產香料的島嶼,又在一路而來的沿海要害之地修築要塞,以此壟斷商路。」

  「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可是帶回來許多香料,後來朝廷拿香料抵官員的俸祿,滿朝文武可是不高興啊。南洋的香料,在御膳房裡面也用著,也沒有什麼稀奇的,這歐洲人傾了全國之力,就是為了搶這些香料?」皇帝還是有些疑惑。

  「陛下,所謂物以稀為貴。當年羅馬也是特別喜歡漢朝的絲綢,絲綢只有達官貴人能穿。包括瓷器,從宋代以來就是暢銷海外。眼下佛郎機人也就是用一箱箱的金銀,從大明這裡換來了無數的貨品。如今在歐洲,還是封建的樣子,靠著種地溫飽都有些艱難,所以才有如此多的人願意下海,就想著靠著貿易發家致富了。」

  「這歐洲人跑這麼遠,怕也是死傷不少吧。」

  「是啊,不說別人,開拓美洲航路的哥倫布,當時航行了數十日,一路上都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手下人都差點要譁變把他扔進海里返航了,好在後面還發現了陸地。征服美洲的科爾蒂斯,手下帶的人也是死傷了不知道多少,本人沒死已經算是萬幸了。至於征服印加的皮薩羅,直接就是死在了內鬥之中。環洋航行的麥哲倫,就是死在了呂宋島。在船上染病身亡的,饑渴而死的,迷路沉船的,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遠航的時候缺乏蔬果,許多水手也死於敗血之症。」

  「說到呂宋島,我記得你剛才說過的那個教皇子午線,如果這麼畫的話,那呂宋島應該算是那個什麼葡萄牙的地盤吧。怎麼又是那個西班牙占領了?」皇帝一邊看著看著地圖問道。

  「那條子午線確實是這麼畫的,但是真正要搶地盤的時候,也就顧不上這些了。畢竟西班牙派遣哥倫布的本意也不是想著去開拓美洲,還是想著到大明還有身毒國貿易,後面看葡萄牙國壟斷了商路,哪裡會服氣,所以能搶一塊地盤就是一塊地盤,還趁著葡萄牙國王兵敗身死的機會,直接把葡萄牙國吞併了。」

  「那如今兩國合併,偌大的土地都歸了這個西班牙國,其他的歐洲國家再想要新的地盤,就比較難了吧。」皇帝看著地圖說道。

  「其實還是有地盤的,比如美洲,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只是占據了中部和南部,北部的大片疆域還沒有人去占領。還有非洲這裡,葡萄牙人只是在沿海建立據點,未曾深入,非洲內陸裡面也是有許多礦藏的。還有南邊的所謂南方大陸,歐洲人也沒有真正抵達。南北的極寒之地,也沒有人能夠去深入探索。就算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先占了地盤,其他國家照樣可以直接過來搶奪。當然現在歐洲其他國家,可能更為迫切地還不是去搶奪海外的殖民地,而是要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的霸權。畢竟歐洲就這麼大,一個國家太過強大,必然會遭到其他國家的聯手針對,就像是戰國時代的五國伐齊一般。所以大規模的戰爭,就會在歐洲爆發。」

  「張曉,你屢次提到這個歐洲大戰,歐洲大戰的話,跟大明有什麼關係呢?畢竟歐洲離的這麼遠。」

  「陛下,如果戰爭真的爆發,總也是一個機會,澳門、馬六甲原先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現在這兩地的殖民者更多的是葡萄牙人,他們大多數人未必願意服從西班牙國王的統治,所以也不是不能爭取。還有呂宋島,如果西班牙在歐洲也陷入苦戰,他們的水師主力肯定也要留在歐洲,所以大明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把呂宋島的歐洲殖民者驅除出去,省得歐洲人得隴望蜀,威脅到琉球,甚至威脅到東南沿海。」


  「這是朝廷大事,朝中大臣自有主張,眼下佛郎機人還算恭順,朝廷還是要先對付北邊的邊患,還有南邊的楊應龍,此事容後再議吧。」

  「微臣遵旨。」

  「朕看你前些日子遞上來了圖紙,是什麼火車還有鐵路的,聽你的意思,是想著先在京城到天津修一條路?」

  「陛下,這火車和鐵路乃是國之利器,只要修建起來,運兵運糧都方便快速多了。」

  「這個火車也是需要蒸汽機吧,你之前所畫的那個蒸汽機,工部那邊照貓畫虎,不知道費了多大事情,也沒有弄出個所以然,要朝廷撥銀子的奏章都不知道打上來多少道了。這樣吧,如果你有心的話,可以先和工部那邊商量一下,造一個小的出來,讓朕看看是個什麼樣子。」

  「臣領旨。」

  張曉告辭而出。

  皇后從旁邊走了出來。

  「皇后,這次你可是一直看著了。張曉其人如何,你也算是看的清楚了吧。」皇帝問道。

  「臣妾是沒想到,張曉此人居然也是如此直率,臣妾看了他的書,還以為他對西夷之人有什麼好感呢,沒想到就是天天想著怎麼對付歐洲之人。」皇后說道。

  「想想他家在南洋經營多年,一朝家業盪盡,家族四散,這也是大仇了。」

  「是啊,臣妾剛才也仔細聽了,要是沒有到過南洋之人,也說不出這一番話,有這麼一番見識。只是臣妾看張曉此人,似乎也是想借著朝廷的兵馬報私仇啊。」

  「其實朕也想過去南洋開礦,不過當時群臣勸諫,張曉也和朕說了,說如果在南洋開礦的消息傳出去,怕西班牙的呂宋總督會對當地的華人不利。這一番話,要不是南洋旅居的華夏之民,是說不出來的。此人還是有些心機的,皇后你可要想好了,媖兒嫁過去會不會吃虧。」

  「雖然如此,這樣的青年才俊,大明也是沒有的,臣妾已經挺滿意的了。不過張曉所學甚雜,還是請陛下盯緊他。」皇后說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