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公主,藏寶城
凌天知道,大理國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武俠大師金庸先生的著作《天龍八部》,那「凌波微步、六脈神劍」的傳奇曾經不知讓多少金粉為之痴迷。
可惜,真正的大理國可沒那麼威風,其太祖段思平在雲南建立大理國後,一直以儒治國,以佛治心,關注於內政,在當時的世界上不顯山不露水的。
大理國的歷代國主無論宋朝同不同意,都奉宋皇為宗主,對內又被權臣制約,可說「南帝」做得都不怎麼舒服。
待傳到十二代上德帝段廉義時,出現權臣楊貞義之亂,上德帝被殺。而另一權臣高智濂又起兵殺楊貞義,扶立上德帝之侄段壽輝為帝,是為上明帝。
按說高家也算是霍光一類的人物,可忠臣沒做多久,高智濂之子高升泰便廢掉上明帝的兒子保定帝段正明,也就是《天龍八部》里段譽的伯父了,可惜他遠沒有小說里那麼厲害,自立為王后,改國號為「大中」。
可能真是天佑大理,高升泰只當了一年「大中王」便一命嗚呼。臨死前感到悖主篡位的行為於心有愧,於是恢復大理國,立保定帝之弟段正淳也就是段譽的父親,那個風流愛過很多美女的男人為帝,高家則做了「中國公」,掌握實權。
從段正淳起,大理國便被稱為「後理國」。
凌天簡單的將大理國的事情講了一遍,金花和阮小夕都讚嘆不已。
「想不到,你的歷史學的挺好,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你都知道。」
凌天一笑,一個智商超高的人,隨便翻幾下書,就能記住別人用幾天甚至幾個月苦記的東西。
金花眼尾有點濕潤,接過話茬:「到了忽必烈準備兵威相加的時候,後理國主已經傳到了第八代段興智,卻依然是傀儡,真正的當家人是高升泰的後人第十四代「中國公」高祥。」
「君臣二人都沒什麼才能,國家衰弱不振,內有麗江的割據勢力和建昌府段氏自立府主的不聽調遣,外患有雲南西部和緬甸臘戍一帶的金齒諸國,逐步蠶食國土。」
「就在風雨將傾的時候,蒙古大軍又壓境而來,國主段興智絕望了,便將金銀財寶埋於地下城。另外,最珍貴的,是十八具佛骨。」
「佛骨?」
阮小夕的眼眸瞬間瞪大,她好奇的不得了。
聽說,歷經幾百年,甚至千年的佛骨中,會有佛骨舍利誕生!
如果找到一顆,她就發財了!
跟她的欣喜雀躍成對比,金花臉上悲傷至極。
因為
因為眼前,仿佛出現了千千萬萬蒙古鐵騎飛奔而來,捲起漫天灰塵,如烏雲壓境一般。
金花一愣:「你不是要幫我嗎?怎麼走了?」
「你都不坦誠你的身份,我們幫的沒意思。」
「恩,其實你都猜到了,我就是大理段氏的後代,如果後理還存在的話,我就是金花公主。我現在真誠的請你幫我,找到地下藏寶城,以及十八具佛骨。」
凌天一副情理之中的模樣,而阮小夕卻驚訝極了。
金花前行幾步,「撲通」跪在凌天身前:
「前幾天,那浮屍出現的時候,我們段氏後人就發現,浮屍身上的衣服,是後理朝代的!天哥,你幫我們找到藏寶城後,所有的寶物,咱們平分!」
凌天默然。
金花認為他同意了,便起身,繼續講述。
「蒙哥汗下了大投資,分兵三路大軍共十萬之眾,浩浩蕩蕩南下大理。而忽必烈也將自己金蓮川幕府中的核心人物姚樞、趙秉忠、張文謙、廉希憲等人帶在身邊參贊軍務。」
「1253年10月,忽必烈的中路軍和兀良合台的西路軍進入大理國境,來到金沙江畔。」
「忽必烈駐馬江邊,看著滔滔江水,凝神良久,直到隨從提醒才回過神來。大理國主段興智聽聞蒙古軍殺到,便想投降,這也怨不得他沒骨氣,雖然大理國表面上姓「段」,可自己和祖先都是權臣的傀儡,國家早就不是自己的了,何必冒險打仗呢?」
可「中公」高祥卻堅決主戰,理由正好相反,雖然自己不是皇帝,卻是「太上皇」,大理國是自己的家業,怎能拱手讓人?
高祥是實權派,他要抵抗,段智興無力反對,只能跟從。
蒙古軍的戰鬥力超強,大理軍雖然在金沙江周邊諸多城寨中英勇抵抗,卻無法阻擋蒙古軍前進的馬蹄。
十二月,忽必烈的中路軍抵達大理國都大理城下,而兀良合台西路軍也在攻破龍首關之後在城下與忽必烈匯合。
到了這個地步,要麼投降,要麼憑藉倚點蒼山靠洱海的大理城防,負隅頑抗。
可高祥卻選擇了最為愚蠢的方式,在斬殺了忽必烈派來招降的三個使者後,挾持著段興智與自己的弟弟高和率軍出城決戰。
這樣的作為可算是自尋死路,一戰下來,大理軍幾乎全軍覆沒,高祥、高和兄弟與段興智逃走,忽必烈趁機發動攻城,原本固若金湯的大理城一夜之間就被蒙古軍占領。
幕後統治大理國並主宰了段氏一百多年的高家滅亡了,大理國也就沒有了主要抵抗力量。
1254年春,忽必烈留兀良合台繼續追擊段興智和征討不願臣服的部落,並任命劉時中為宣撫使治理民政,自己率主力北返。
是年秋,兀良合台攻陷善閳俘虜段興智,並將之送回漠北草原面見蒙哥汗。
蒙哥汗表現的很大度,不但沒有殺他,還賜給金符讓他回雲南幫助招撫其他部落。
段興智回國後全力幫助蒙古軍平定雲南各地,蒙哥汗大喜,賜他「摩訶羅嵯」稱號,此為梵語,意思是「大王」,並讓他管理雲南各族。
段氏近兩百年被權臣架空,倒是在亡國之後有了實權,其太祖段思平要是地下有知,也該欣慰了。
「所以,蒙古憲宗三年,忽必烈征雲南滅了大理,世上再無段氏王朝,我們作為後代能夠僥倖生存,就心滿意足了。」
凌天和阮小夕一陣嘆息,自古王朝更替,如星辰者能有幾人?
可惜,真正的大理國可沒那麼威風,其太祖段思平在雲南建立大理國後,一直以儒治國,以佛治心,關注於內政,在當時的世界上不顯山不露水的。
大理國的歷代國主無論宋朝同不同意,都奉宋皇為宗主,對內又被權臣制約,可說「南帝」做得都不怎麼舒服。
待傳到十二代上德帝段廉義時,出現權臣楊貞義之亂,上德帝被殺。而另一權臣高智濂又起兵殺楊貞義,扶立上德帝之侄段壽輝為帝,是為上明帝。
按說高家也算是霍光一類的人物,可忠臣沒做多久,高智濂之子高升泰便廢掉上明帝的兒子保定帝段正明,也就是《天龍八部》里段譽的伯父了,可惜他遠沒有小說里那麼厲害,自立為王后,改國號為「大中」。
可能真是天佑大理,高升泰只當了一年「大中王」便一命嗚呼。臨死前感到悖主篡位的行為於心有愧,於是恢復大理國,立保定帝之弟段正淳也就是段譽的父親,那個風流愛過很多美女的男人為帝,高家則做了「中國公」,掌握實權。
從段正淳起,大理國便被稱為「後理國」。
凌天簡單的將大理國的事情講了一遍,金花和阮小夕都讚嘆不已。
「想不到,你的歷史學的挺好,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你都知道。」
凌天一笑,一個智商超高的人,隨便翻幾下書,就能記住別人用幾天甚至幾個月苦記的東西。
金花眼尾有點濕潤,接過話茬:「到了忽必烈準備兵威相加的時候,後理國主已經傳到了第八代段興智,卻依然是傀儡,真正的當家人是高升泰的後人第十四代「中國公」高祥。」
「君臣二人都沒什麼才能,國家衰弱不振,內有麗江的割據勢力和建昌府段氏自立府主的不聽調遣,外患有雲南西部和緬甸臘戍一帶的金齒諸國,逐步蠶食國土。」
「就在風雨將傾的時候,蒙古大軍又壓境而來,國主段興智絕望了,便將金銀財寶埋於地下城。另外,最珍貴的,是十八具佛骨。」
「佛骨?」
阮小夕的眼眸瞬間瞪大,她好奇的不得了。
聽說,歷經幾百年,甚至千年的佛骨中,會有佛骨舍利誕生!
如果找到一顆,她就發財了!
跟她的欣喜雀躍成對比,金花臉上悲傷至極。
因為
因為眼前,仿佛出現了千千萬萬蒙古鐵騎飛奔而來,捲起漫天灰塵,如烏雲壓境一般。
金花一愣:「你不是要幫我嗎?怎麼走了?」
「你都不坦誠你的身份,我們幫的沒意思。」
「恩,其實你都猜到了,我就是大理段氏的後代,如果後理還存在的話,我就是金花公主。我現在真誠的請你幫我,找到地下藏寶城,以及十八具佛骨。」
凌天一副情理之中的模樣,而阮小夕卻驚訝極了。
金花前行幾步,「撲通」跪在凌天身前:
「前幾天,那浮屍出現的時候,我們段氏後人就發現,浮屍身上的衣服,是後理朝代的!天哥,你幫我們找到藏寶城後,所有的寶物,咱們平分!」
凌天默然。
金花認為他同意了,便起身,繼續講述。
「蒙哥汗下了大投資,分兵三路大軍共十萬之眾,浩浩蕩蕩南下大理。而忽必烈也將自己金蓮川幕府中的核心人物姚樞、趙秉忠、張文謙、廉希憲等人帶在身邊參贊軍務。」
「1253年10月,忽必烈的中路軍和兀良合台的西路軍進入大理國境,來到金沙江畔。」
「忽必烈駐馬江邊,看著滔滔江水,凝神良久,直到隨從提醒才回過神來。大理國主段興智聽聞蒙古軍殺到,便想投降,這也怨不得他沒骨氣,雖然大理國表面上姓「段」,可自己和祖先都是權臣的傀儡,國家早就不是自己的了,何必冒險打仗呢?」
可「中公」高祥卻堅決主戰,理由正好相反,雖然自己不是皇帝,卻是「太上皇」,大理國是自己的家業,怎能拱手讓人?
高祥是實權派,他要抵抗,段智興無力反對,只能跟從。
蒙古軍的戰鬥力超強,大理軍雖然在金沙江周邊諸多城寨中英勇抵抗,卻無法阻擋蒙古軍前進的馬蹄。
十二月,忽必烈的中路軍抵達大理國都大理城下,而兀良合台西路軍也在攻破龍首關之後在城下與忽必烈匯合。
到了這個地步,要麼投降,要麼憑藉倚點蒼山靠洱海的大理城防,負隅頑抗。
可高祥卻選擇了最為愚蠢的方式,在斬殺了忽必烈派來招降的三個使者後,挾持著段興智與自己的弟弟高和率軍出城決戰。
這樣的作為可算是自尋死路,一戰下來,大理軍幾乎全軍覆沒,高祥、高和兄弟與段興智逃走,忽必烈趁機發動攻城,原本固若金湯的大理城一夜之間就被蒙古軍占領。
幕後統治大理國並主宰了段氏一百多年的高家滅亡了,大理國也就沒有了主要抵抗力量。
1254年春,忽必烈留兀良合台繼續追擊段興智和征討不願臣服的部落,並任命劉時中為宣撫使治理民政,自己率主力北返。
是年秋,兀良合台攻陷善閳俘虜段興智,並將之送回漠北草原面見蒙哥汗。
蒙哥汗表現的很大度,不但沒有殺他,還賜給金符讓他回雲南幫助招撫其他部落。
段興智回國後全力幫助蒙古軍平定雲南各地,蒙哥汗大喜,賜他「摩訶羅嵯」稱號,此為梵語,意思是「大王」,並讓他管理雲南各族。
段氏近兩百年被權臣架空,倒是在亡國之後有了實權,其太祖段思平要是地下有知,也該欣慰了。
「所以,蒙古憲宗三年,忽必烈征雲南滅了大理,世上再無段氏王朝,我們作為後代能夠僥倖生存,就心滿意足了。」
凌天和阮小夕一陣嘆息,自古王朝更替,如星辰者能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