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兩桀不能相亡(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1章 兩桀不能相亡(求月票)

  「那他手下其他人呢。」讓娜公主問。

  「汪良臣那樣的?那更說不清了。」郭康說:「嚴格說來,他是被金國從文化上同化的汪古部落的人。」

  「這個部落我倒是聽說過,他們有什麼特點麼?」小讓娜說:「不就是蒙古人麼?」

  「不一樣。」郭康說:「蒙古草原上,就算按最粗略的劃分,也有至少兩伙人:東邊的說韃靼語的部落,和西邊的說突厥語的部落。像乃蠻、汪古、可能還包括一部分克烈人,都可以歸入此類。這些人到底是不是蒙古人,誰也說不清。」

  「元朝自己怎麼說的?」讓娜公主又問:「誰是漢人,誰是突厥人,他們沒有分類麼?」

  「元朝哪裡搞得懂這個。」郭康吐槽道:「從頭到尾,他們連誰是蒙古人都搞不清楚,其他的還是算了吧。」

  「像乃蠻、汪古這些部落,金國認為他們是蒙古部落,但因為他們說突厥語,所以又專門有個『白韃靼』的稱呼,和後來蒙古核心的『黑韃』區分開。」他對比道:「我們都知道,語言是區分民族的一種主要方式,但他們的語言確實不同,不知道到底怎麼算。」

  「那文化上呢?」讓娜公主問。

  「文化上更麻煩。這些部落,受金國影響很深。比如乃蠻的首領『太陽汗』,其實這個稱號和太陽沒什麼關係,就是『大王』的訛音。」郭康回答。

  「金國給這些接受詔安的草原首領,都封王以示拉攏。可能是覺得比較高端吧,所以他們很喜歡這種封號。包括克烈部的王汗,頭銜也是這麼來的。」

  「汪古部落甚至比他們還接近金國。他們是位置最靠南的部落,幫金國守邊牆的。所以文化上受金人影響非常大。」

  「那他們就是半蒙半金的性質了?」公主問道。

  「但是『金文化』和民族對不上。」郭康再次指出問題:「金國是女真人國家,但這會兒金國的主流文化是漢文化。他們對蒙古人的文化影響,也是漢文化影響,不是女真文化。」

  「所以,細究起來,就是女真統治者用中原王朝的常用手段,把半蒙古半突厥的人漢化了——你數數這裡頭多少個要素吧。」

  「金國的情況,我還是聽人說過的。」朱文奎也插嘴道:「他們後來也定都汴梁了,而且這會兒,朝廷風貌也和北宋差不多。連皇帝都喜歡寫瘦金體了。」

  「這是故意的,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小讓娜好奇地問。

  「藝術方面,我是真不懂了。」郭康搖搖頭:「不過我聽說,他們的造詣確實不錯。」

  「據說,傳世的《女史箴圖》上,有一段用瘦金體寫出的題跋,長時間以來都被認為是宋徽宗題寫的。後來有人仔細考證,發現實為金章宗模仿。」

  「而且,他不僅模仿了宋徽宗的書法,還仿製了他的印章。《女史箴圖》上的宋徽宗「政和」、「宣和」兩個印章,就是他仿製然後蓋上去的,並不是宋徽宗本人的真跡。但這麼長時間都沒被認出來,也可以看出他的技術確實高超了。」

  「其實我搞不懂的,是為什麼仿製這個。」朱文奎搖搖頭:「宣和之後不就是靖康麼,他不覺得晦氣麼?」

  「誰知道,可能他也喜歡豐亨豫大的景象吧。」郭康當然也不知道。

  「其實這也不奇怪。多看下歷史,就不難發現,女真人一貫的特點,似乎就是腐化極其迅速。」他想了想,評價說:

  「金國第一代的阿骨打,堅持不願意和北宋敵對,甚至留下的遺令,都是不要發動和北宋的戰爭。所以,南下是從第二代開始的。但也就是這一代人,開始了各種內亂——這才半代人,比蒙古人腐化的都快。」

  「我們知道南宋的『北人歸北』政策,其實金國也做過『南人歸南』。因為當時金國上層,撻懶和粘罕兩個巨頭彼此敵對。撻懶比較精明,一直在有計劃地招降納叛,劉豫就是被他招攬來的。他還聯繫上了宋廷內部主張投降的人,試圖通過兵不血刃的方式逼迫對方投降。」

  「但這些功績,引起了粘罕等人的不滿。當時粘罕掌握著新占領的中原地區,兵威最盛,宋高宗給他寫信時不敢自稱皇帝,只敢署名「宋康王構」。他認為,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功勞。結果,這些來投降的宋人,卻跑到撻懶的麾下,加強了他的力量。」

  「所以,粘罕一方乾脆借著和約,把撻懶手下,投降過來的南宋官員、將領,強行給遣送回去了一批,導致撻懶的經營受到了破壞。」


  「而且粘罕這人跟秦檜有仇。秦檜本來是投靠他的,結果因為撻懶開的條件更好,半路反水,投人家去了。他倆的關係好到……有傳言說,這倆共享秦檜的妻子王氏。」郭康組織了下語言:「總之就到了這種程度。」

  「粘罕為此忌恨秦檜。可惜,他們這一派沒幾年就失勢了。粘罕本人氣急身亡,親信大多被誅殺。否則,按這些人的德行,早晚得把秦檜也給整死。」

  「這麼看來,這兩邊真是一言難盡……」朱文奎搖頭道。

  「《韓非子》說,『兩堯不能相王,兩桀不能相亡』。」郭康說:「如果兩個政權體量差不多,彼此有根本上的衝突,卻一直只能共存,沒法消滅對方,那只能說,他倆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層次。」

  「金國比南宋國,在軍事上強大一些,但也沒什麼質變。粘罕覆滅之後,撻懶一派也失去了進取精神。他們形成了路徑依賴,為了保持議和的主題不動搖,以此把持朝政,甚至背著皇帝和朝廷,許諾割讓河南、陝西之地給南宋。」

  「這種行為在金國內部引起很大反感,最後兀朮發動政變,殺死撻懶等人,清洗了這些『議和槽工』。」

  「然而,雖然看起來是政策改弦更張,讓大金又精神了起來,但輪到他們自己上,他們又不行了——這些主戰派最大的名聲,就是配合岳飛等人,打出了一系列知名戰役……」

  「這之後,金國又折騰了幾回,終於失去動力了。朝廷也安於享受汴梁繁華,和南宋陷入了長期比爛的狀態。我感覺,他倆就是『兩桀不能相亡』的典型。」

  「所以說,中後期的金國,甚至都不是漢化的問題——他是個『宋化』國家。」郭康攤攤手:「細究他的文化屬性,就是這樣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