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電視台來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0章 電視台來訪

  突如其來的升職,讓余小川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

  2002年進入苜禾,近3年的時間裡,從最開始面對外商時的卑微,到如今外商渴望從他手裡拿到訂單。

  尤其是日韓,前幾年國內出口的苜蓿產品不達標,讓其徹底的倒向了美洲和澳洲。

  能把市場搶回一絲。

  所經歷的辛酸只有他清楚。

  他也是農校畢業的,當時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選擇了進體制內。

  只有他,貪慕企業的高工資,沒想到,所經歷的幾家公司,不是倒閉破產,就是老闆跑路。

  工資倒是越漲越高,

  但他也曾一度感到迷茫。

  華夏農業路在何方?

  機緣巧合下,他被獵頭挖到了苜禾農牧。

  哪想到,只是三年。

  昔日鹽鹼戈壁,如今變身萬畝草海。

  從種植,到銷售,從經理到副總,從零到一,從國內到國外,余小川的心態在轉變。

  而對於郭陽來說,苜禾農牧銷售副總的位置一直是空缺的。

  余小川作出的工作成績值得這一個位置。

  郭陽說道:「苜禾今後也要注意發掘國內的苜蓿市場。」

  余小川不解,疑惑道:「現在國際市場上需求旺盛,苜蓿進口國不斷增加,進口國的需求也在增加。

  土地資源的約束性,決定了能提供苜蓿出口的只有少數幾個國家。

  並且隨著對生物質能源的強勁需求,這些國家能出口的苜蓿也是越來越少。

  如今,我們好不容易將失去的東亞市場拉回了一點,正是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時候!」

  郭陽對余小川越來越驚訝,能說出這番話,說明他是真下了功夫去研究國際市場的。

  「國際市場依然會是嘉禾苜蓿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市場。」

  「但農業關乎國計民生問題,國內養殖業發展迅速,對飼草的需求也在迅速擴大。

  賺大錢從來就不是農業的第一目的,嘉禾要想走得更長遠,就要始終有這種覺悟。」

  余小川瞭然,「農業部不是每年也要利用苜禾1號改良土地嗎?產出的牧草也不少吧。」

  「你都知道那是改良土地,那能有多少產量?而且改良好也是以種糧食為主。」

  余小川還是有點放不下。

  郭陽笑了笑,「別糾結了,想想怎麼搞好國內的市場吧。」

  「其實我已經有思路了。」

  「說說看。」

  余小川說:「我發現國內的苜蓿進口商既看不上國內的苜蓿乾草,但進口時又喜歡買最次的三級乾草。」

  「而且,只有高產奶牛才飼餵苜蓿,其它奶牛隻能吃粗飼料,養殖戶缺乏對苜蓿的基本認知。」

  「所以,我認為開發國內市場,最主要的是培養客戶,幫其分析飼用苜蓿等級和牧場收益的關係。」

  「最好能現身說法,比如苜禾農牧的奶牛,年產奶量就遠高於國內的平均水平。」

  「行,那就去做吧!」

  培養客戶的認知,雖然很緩慢,但郭陽知道余小川說到了點子上。

  沉吟了下,

  「再交給你個任務,暗地裡查一下國內劣質奶粉的情況。」

  余小川愣住了,劣質奶粉?

  「繼去年徽省之後,今年湘省倒是又出了兩起大頭娃娃事故。」

  郭陽自然是知道的,

  「不夠,遠遠不夠。」

  「你覺得這幾起案列引起了相關質檢和工商部門的重視了嗎?」

  余小川默然。

  國內的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瘦肉精,染色饅頭,蘇丹紅,以及最近又再現大頭娃娃。

  問題頻發,給人的感覺就是,總是查一個問題不查到底,總是留有『沉渣泛起』的可能。

  還好,他家的小孩吃的是苜禾自己生產的奶粉,也算是員工福利了吧。


  結束了和余小川的通話。

  郭陽的心情大起大落。

  營收大增的喜悅迅速被沖淡。

  三聚氰胺啊!

  猶如一把懸頂之劍,

  對整個奶業來說都是災難。

  ……

  草場上。

  鄧成翹首以盼的等來了記者。

  略有點失望,來人是省台記者。

  省里啊,逼格不夠

  翻來覆去的都是那些報導,有什麼意思。

  鄧成嫌棄上了。

  哪知,省台記者給了他個驚喜。

  「我是來打前站的,明天華夏科學報和陸台的記者會前來採訪。」

  鄧成頓時精神了,

  一旁的向天山也詫異了一瞬間。

  華夏科學報是華夏科學院主管,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的報紙。

  級別很高。

  至於陸台,華夏誰不懂啊!

  「明天採訪的重點是苜禾1號,我想郭董事長參加採訪會更合適一點。」

  向天山眉頭一舒,「剛好,老闆今天到的九泉。」

  柳麗多解釋了句,「主要考慮到郭董是苜禾1號的智慧財產權人。」

  向天山表示理解。

  他對這些採訪也興趣不大,有這功夫,還不如多下兩把象棋來得更有趣。

  沒一會兒,郭陽就知道了這事兒。

  對於陸台的來訪,他不意外,從農業部參與苜禾1號推廣時,就有預料會有這麼一天。

  但華夏科學報,卻暫時想不透其來的目的。

  第二天。

  郭陽早早的到了草場上,趁時間還早,獨自溜達了起來。

  綠草茵茵,空氣里飄蕩著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香,直叫人感到心曠神怡。

  不一會兒,朝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為遼闊的草原渡上一層金色。

  美極了。

  一路上,郭陽碰到了早起忙碌的員工,晨起散步的村民。

  在劃定好的牛欄里,郭陽還看到了啃食青草的奶牛。

  奶牛的被毛短,細緻有光澤,成年母牛Ru房大而豐滿,一看就是產奶的牛。

  牛群大大小小的混雜散落在牛欄里,一時也數不清。

  「老闆,老闆!」

  興奮的聲音傳來,郭陽聞言看去,是個臉熟的青年。

  郭陽認出了來人,丁吉,苜禾種牛場的場長,負責新種奶牛的繁育。

  新種奶牛,指的是經過種子商店精品奶牛種質基因授種的奶牛,當初那份種質基因共授精了100頭奶牛。

  郭陽點點頭,「現在有多少頭牛了?」

  「403頭,其中兩百來頭牛犢。」

  兩年半時間,由100頭增加到400頭,這也算是比較快的速度了。

  牛是單胎動物,自然條件下一胎只產仔一隻,除非是用超速排卵和胚胎移植技術。

  但那樣的危害更大,首先是母牛大概率廢了,其次雙胞胎的牛基本上百分百是弱牛。

  所以,苜禾的種牛場並沒有引進超速排卵和胚胎移植的技術。

  和丁吉閒聊了兩句,郭陽感覺陸台的記者差不多快到了,就回了辦公區域。

  沒等一會兒,一輛白色的商務車便到了跟前。

  從車上下來六個人。

  有男有女。

  其中有個他熟悉的身影,徐小雪。

  郭陽楞了一下。

  此刻的徐小雪不復當初的英氣灑脫,反倒像名淑女,乖巧的陪同在一名面容樸素的中年婦女身旁。

  徐小雪悄摸著做了個調皮的表情。

  郭陽眼皮跳動了下。

  「伱好,我是華夏科學報的記者賴敏君。」賴敏君留一頭短髮,面容較為的樸素。


  她仿佛注意到了徐小雪的小動作,瞟了她一眼。

  「陸台,紀綱。」

  「你好,我是郭陽。」

  一一問好。

  賴敏君語氣不善:「郭總,我想問一下,苜禾1號是轉基因作物嗎?」

  陪同的余小川皺起了眉頭!

  一來就問轉基因,怎麼有點想挑事的感覺。

  長期從事國際貿易,讓余小川對轉基因很是敏感,這也是最常見的貿易壁壘,日韓都對此有所限制。

  華夏對轉基因作物也有嚴格的管理條例。

  郭陽也收斂了笑容,

  「嘉禾集團確實在轉基因領域取得了成果,但我可以很負責的說,苜禾1號不是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作物需要特殊的審定,嘉禾可沒這個膽子。」

  「哦,那苜禾1號『吃鹽』的特性是怎麼來的?」賴敏君的語氣里充滿了懷疑。

  「很複雜,我想你可能聽不懂。」郭陽絲毫不客氣,蘇國洲我都敢懟,還怕你!

  「說來聽聽。」賴敏君爭鋒相對。

  徐小雪感受著現場微妙的氣氛,不禁胡思亂想,君姨不會是因為我吧!不至於啊,我應該沒說啥吧?

  郭陽沉著張臉,估摸著又是學術界的爭端,還是蘇國洲嗎?

  老師要和他爭奪草業的院士名額,也只和他有利益衝突了。

  陸台的紀綱出來做了和事佬。

  「呵呵,上面領導很看好嘉禾,特意提醒我們來做專訪。」

  這話似乎是點醒了賴敏君,徐小雪也上前拉著賴敏君。

  郭陽看著恢復了正常神態的賴敏君,心情也平復了些。

  「嘉禾目前對轉基因的研究主要是在退化草地的改良牧草品種上,荒漠裡存在著一些抗逆性極強的植物,

  嘉禾正試著把植物中的抗旱基因克隆出來,轉入到鄉土草種之中,這就好比給鄉土種換了個心臟,讓其更好的適應乾旱、鹽鹼化和貧瘠的土壤。

  但苜禾1號卻是有它獨特的抗鹽機理,和人一樣,植物有不愛吃鹽的,也有『嗜鹽如命』者。」

  郭陽有條不紊的回答著。

  之所以耐心的解釋,主要還是為育種研發實驗室做準備,後續可要拿出一大批特性各異的牧草種子呢。

  也只有掌握了轉基因技術才能說得過去。

  聽了郭陽的解釋,幾人不置可否,你是育種者,你說了算。

  「苜禾1號口味挺重的。」徐小雪感慨著。

  郭陽嘴角微微上翹,「確實,喜鹽也是一種生理需要嘛。」

  一上午的時間,郭陽帶著幾人從草場,到實驗室,加工廠,奶牛場,乃至於原種擴繁田,都挨個的看了遍。

  期間,賴敏君還在旁敲側擊的打聽著嘉禾轉基因技術研究的事。

  郭陽不耐煩了,反手甩了份早準備好的資料給她。

  「用於宣傳的技術資料我們也準備了一份,有需要的話直接複製粘貼就行。」

  隨後,郭陽又拿出一張光碟遞給紀綱。

  「這裡面有20萬畝鹽鹼地改良前的影像資料,改良過程中的工程記錄,改良後紫花苜蓿種植一年、兩年的成效對比,以及今年的航拍資料。」

  紀綱驚詫的接過光碟,「現在能看嗎?」

  徐小雪也露出了像貓一樣好奇的表情,鹽鹼地改良項目早就如雷貫耳。

  「當然可以。」

  十幾分鐘後,

  良久的沉默。

  這份資料,很多苜禾的員工也是頭一次看到,老員工的回憶湧上心頭,和新來的人不斷吹噓著過往。

  紀綱深吸了口氣,「郭董,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寫這篇報導了。」

  徐小雪眼睛裡也冒著小星星,天玉1號帶來的震撼還未消散,苜禾1號又來了。

  郭陽年輕的身影突然就變得偉岸了。

  走之前,她忍不住翹起了大拇指:「真棒!華夏需要你這樣的企業家!」

  郭陽有點懵,


  「這是多了個小迷妹嗎?」

  ……

  幾天後。

  京城,某座大院裡。

  傍晚6點58分,徐廷像往常樣,泡了杯枸杞大棗水,便坐在沙發上等著看陸台新聞。

  讓他意外的是,女兒和媳婦寧彩娟也在客廳,一邊吃著水果,一邊候著電視。

  難得啊!

  「小雪,你要看啥?我給你換。」

  「那可別,我就跟著看看新聞。」

  徐挺打趣著,「喲,今兒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你明天倒著看,我保准太陽是從西邊出來的。」

  「呵呵。」

  「說不準等會兒我還能上鏡呢!」

  閒聊了一會兒,新聞便開始了。

  前面十分鐘,依然是領導們很忙,不是出國就是下鄉。

  徐廷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徐小雪則是心不在焉的看著電視,寧彩娟則是觀察著女兒。

  很快過了前十分鐘,

  中間十分鐘的劇情通常都是全國人民很幸福,不是致富就是豐收。

  徐小雪對這老熟了,目光轉移到電視上。

  不一會兒,就到了那熟悉的一幕,她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看看老父親,竟莫名的有點激動。

  主持人說著字正圓腔的開場白,

  「滿園春色關不住,鹽鹼地變『聚寶盆』,從曾經的戈壁荒涼,到如今的滿目青綠。

  嘉禾集團在隴省九泉探索出了一條牧草『吃鹽』的道路,在幾乎所有作物都無法正常生長的重度鹽鹼地上,每畝收穫2.5噸乾草,並帶走四百多斤鹽。」

  徐小雪看到她的老父親坐直了身體,一扭頭,便看到審視著她的寧彩娟。

  得!嘴角翹太高了。

  陸台的鏡頭從一片遼闊的鹽鹼灘開始,遠遠的望去,地裏白花花的一片,像下雪了一樣。

  但隨著鏡頭的拉近,才看清,那是鹽。

  隨後某一天,地里突然多出了幾百台工程機械和眾多工人勞作的身影。

  田塊成方,溝壑縱橫的灌排水渠,像是血管一樣匍匐在大地上。

  鏡頭的進度很快。

  不知何時,

  初夏的鹽鹼灘上就被鋪上了一層綠色,翠綠的苜禾1號從厚實的土壤破土而出。

  數台大型收割機正繁忙而有序的穿梭於牧草基地進行收割作業。

  倉儲區,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各類飼草產品打捆裝車,發往世界各地。

  規劃整齊的牧草基地綿延數十里,如巨龍般俯臥的指針式噴灌機遊走于田間地頭,返青的苜蓿草翠綠旺盛。

  主持人的聲音不斷傳來,

  「深耕荒漠,勵精圖治,砥礪奮進,短短几年間,嘉禾集團硬是將茫茫戈壁變成了二十萬畝人工草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