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赤眼蜂;酒嘉一體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9章 赤眼蜂;酒嘉一體化

  「老闆,第一批繁殖的赤眼蜂要進行首次投放,要去看看嗎?」

  徐學農問道,赤眼蜂國內研究多年,屬於較為成熟的天敵昆蟲,因此培育得比較成功。

  他早從鵬城回來十多天時間,就是在忙這事兒。

  郭陽有些訝然的抬起頭,吃驚於赤眼蜂的培育速度。

  將手中關於各地乾旱情況的資料放下,郭陽想著去看看也好,順道也看一下旱情情況。

  郭陽先來到了天敵工廠。

  就建在天禾科學院的大樓里,占了一整層樓,大約有3000㎡,年生產能力在10億頭以上。

  這個產能是比較低的。

  因為目前更多還是實驗性質。

  除了生產,還承擔了天敵昆蟲篩選培育的任務。

  赤眼蜂比蜂類較小,成蟲體長不到1mm。

  在害蟲爆發期時,投放赤眼蜂,赤眼蜂會將卵產於寄主害蟲卵內。

  幼蟲生長發育過程中消耗掉寄主卵內營養,從根源上解決害蟲繁殖速度過快的問題。

  其寄主範圍廣泛,在用於玉米螟、水稻螟蟲、甘蔗螟蟲等農業害蟲防治中效果顯著。

  國內有許多植保所都對其有所研究,繁殖選育工作持續了數十年。

  但仍局限於在現有蜂種中篩選出合適的蜂種。

  優勢品系篩選、抗性品系篩選、耐性品系篩選……這種基礎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

  比如稻螟赤眼蜂是控制水稻田二化螟的優勢蜂種。

  但更進一步的,將各種間的優勢基因進行雜交,培育出對不同害蟲針對性打擊的優勢蜂種,還是空白。

  藉助天禾這幾年的生物工程積累,天敵中心也將開展這方面的研究。

  「除了赤眼蜂外,捕食蟎蟲也可以投入生產,但草嶺、瓢蟲、黃蜻還在實驗室研究。」

  「做得很好。」

  郭陽對一眾科研人員鼓勵道。

  …

  每年7月,是玉米螟高發期。

  仲夏時節,在金塔的制種玉米田裡,玉米秸稈挺拔高聳。

  茂盛的玉米林下,翻開玉米田的土壤,發達的根系牢牢紮根於土壤,不斷的汲取養分。

  但今天的主角卻不是眾人熟知的肥沃土壤。

  市農科院植保所受邀而來的幾名技術專家,望著兩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投下一顆顆桌球大小的彈丸。

  心緒略顯複雜。

  小小彈丸裡面裝的才是今天的主角--赤眼蜂寄生卵。

  它們將快速孵化、出蜂,然後準確找到玉米螟卵,圍殲玉米螟。

  天禾的設備手段和技術手段都越來越先進了。

  「王主任,赤眼蜂真能消滅玉米螟嗎?」

  「沒問題的,再說了,這可是天禾的玉米制種田,這玉米,這長勢,今年只要水保住了,想不豐收都難。」

  「拿這麼大片制種田做試驗,也就天禾有這種底氣了。」

  另一邊,天禾的生產老總嚴群也充滿了擔心,連連追問著徐學農。

  「徐主任,這一連片有接近一萬多畝地,如果防不住玉米螟,今年可就損失慘重咯。」

  「防治效果應該不會差的。」

  徐學農胸有成竹的走進邊緣的玉米地找了會兒,隨後揮了揮手。

  眾人圍了上去。

  只見徐學農手指輕輕掰開玉米葉片,露出黑色的斑點物質。

  「這是一個新鮮玉米螟產的卵塊,產卵在兩天之內。」

  「赤眼蜂放蜂之後,兩天內出蜂找到新鮮的玉米螟卵塊,把卵產到玉米螟的卵塊之中,以卵治卵,進而達到生物防治效果。」

  「這只是第一次放蜂,間隔五天還會放一次,連續放三次。」

  「最近是玉米螟產卵高峰期,『淹沒式』釋放赤眼蜂,對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是最好的。」

  「尤其是對於取食位置隱蔽的鑽蛀性害蟲,赤眼蜂比噴灑農藥強多了。」


  「這樣也能提高玉米的品質。」

  有負責田間管理的技術人員說道:「這是制種田,對玉米品質的要求不高,如果是鮮食玉米就好了。」

  在一旁聽著的郭陽留意了下,鮮食玉米,有機會可以試一下。

  徐學農也愣了愣,這塊制種田本就是天禾用來支持天敵中心的。

  好在嚴群解了圍。

  「少用點農藥,減少對土地的污染也是一樁好事,這塊地可是難得的好土。」

  這塊地經過苜禾1號幾年的改善,肥沃程度已然超出了嚴群的想像。

  做了幾十年制種,就沒見過長勢這麼健壯的玉米。

  如果不是乾旱埋上了一層陰霾,今年的畝產量該能達到多少?

  嚴群又看向植保所的王主任,「王主任,這種生態防治技術可要大力推廣啊!」

  「技術是極好的。」王主任也如沐春風的笑了笑,問道:「不知一畝地要投入多少成本?」

  郭陽等人也好奇的看向徐學農。

  「成本應該是遠低於化學防治的。」

  徐學農沉吟了會兒,說道:「每畝放蜂一萬頭,每次兩個放蜂器,三次就是六個。」

  「如果實現了赤眼蜂規模化生產,每畝放蜂器的成本應該能控制在2.5~3元。」

  王主任驚訝的問道:「能有這麼低?」

  徐學農肯定的點了點頭。

  這下就連郭陽和嚴群等人也不禁訝然,用化學農藥的防治成本是多少來著?

  一畝至少得幾十元吧!

  王主任說道:「如果效果好,投入產出比高,市里肯定會帶頭大力推廣。」

  「那王主任幾天後再來看看。」

  「肯定要來。」王主任想了想,說道:「下次放蜂,我帶上市裡的記者,徐主任可得麻煩你做個採訪。」

  「好。」

  …

  「每畝成本真不到3元?」

  「3元已經很高了,我還算上了利潤,實際成本不到一半,如果不用蜂球採用蜂卡,每畝成本可能就五六毛。」

  這一下就給郭陽干沉默了。

  看起來老實本分的徐學農,原來也這麼心機,知道當著植保所的面,把價格說高點。

  「那效果呢?」

  徐學農看了眼嚴群,說道:「見效慢,而且很講究放蜂條件,效果也肯定比不上化學農藥。」

  眼見嚴群有變臉的趨勢,徐學農補充道:「但投入產出比很高。」

  嚴群問道:「意思是還是會減產是吧?」

  「老嚴,別糾結這些。」郭陽看了看車窗外炙熱的陽光,說道:「今年天旱,減產是必然的了,能多提供點實驗價值也是好的。」

  「唉,已經快一個月沒下雨了。」

  徐學農說道:「後天就可以來看看投放效果,這種天氣,應該是沒問題的。」

  …

  又是連著兩天的大太陽。

  燥熱的溫度讓基層員工叫苦連天,郭陽下了兩天鄉,也感覺不好受。

  只要一下車,要不了十分鐘,就渾身濕漉漉的了。

  讓人著急的是農作物旱情也逐漸嚴重,農田早就保不住墒了,大地一片乾燥。

  農田淌水打架的事件層出不窮。

  離河流遠一些的地方,有的農民直接放棄了掙扎,打算聽天由命,減產是不可抗的了。

  郭陽擔心的是發展成絕收。

  澆足了冬眠水,防住了春旱,但沒防住夏旱,眼看著就要秋收,這種時候絕收,損失是最大的。

  嘉禾的土地也受到了影響,但大企業有一些優勢,能抽取地下水,也有滴灌等節水方式,還能撐住。

  農戶可就慘了。

  不管怎樣,郭陽又一次來到了金塔的制種地上。

  可能是土壤中的有機質增加,土壤結構得到改變,這二十萬地的土壤保水性明顯要強一些。

  偶爾滴灌一次就能管許久。


  旱情也沒那麼重。

  這次植保所的人沒來,就郭陽、徐學農、嚴群幾個人,徐學農率先找到了玉米螟的蟲卵。

  「玉米螟的蟲卵是黑色的,赤眼蜂寄生產卵後就變成了白色。」

  郭陽和嚴群都看到了蟲卵的變化,這代表著玉米螟還沒孵化出來,就被消滅掉了。

  徐學農笑道:「嚴總,這下該放心了吧?」

  嚴群也笑了笑,「還真不賴,就是對放蜂時間要求太高了,以後要大規模使用,還得天敵中心派人協助。」

  「天敵中心就是做這個的。」

  「管理人員培訓這塊也要抓一抓。」郭陽說道:「赤眼蜂的一生太短暫了。」

  赤眼蜂從蟲卵到死亡,一生只有15天時間,出殼後,更是只能存活3~4天。

  在這3~4天裡,它們要消滅玉米螟,還要繁衍後代,比社畜的996還要艱辛。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生產中,並不是直接使用赤眼蜂成蟲。

  而是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對赤眼蜂寄生卵進行調控,使它們在適當的時期達到即將出蜂的標準。

  所以,放蜂時間非常重要。

  放蜂時間又取決於蟲情預報、蟲情監測、氣候條件,根據蟲情調查情況,做出放蜂計劃,保證蜂卵相遇。

  蟲情監測一般是地方植保所的工作。

  不過嘉禾天敵中心都有了,又涉及到各個板塊實際的使用,蟲情發布這塊肯定要跟上。

  所以徐學農直接攬了過來,這本就是天敵中心的職責範圍。

  「有了天敵的中心的蟲情監測,以後打藥的時機就有更多信息可以參考,話說,以後打其它藥會不會把赤眼蜂打死?」嚴群問道。

  「最好還是過了這段時間再打。」

  郭陽則是想到了赤眼蜂的篩選,優勢、抗性和耐性品系雜交篩選。

  除了赤眼蜂,還有其它的一系列天敵昆蟲。

  能用到自然能量的地方還多啊!

  郭陽想了想說道:「儘快大規模生產吧,10億頭還是太少了,至少得年產500億頭吧。」

  按每畝投放1萬頭赤眼蜂,500億頭赤眼蜂也只能投放500萬畝土地。

  天禾能影響到土地面積遠不止這些。

  而且,除了玉米,赤眼蜂也能用來對付棉花、水稻、甘蔗、大豆等等作物的害蟲。

  「嗯,已經在規劃選址了。」

  郭陽想了想,說道:「再整理個育種的目標清單,也好有個研發方向。」

  「整理好也給我一份。」

  …

  又連著幾日下鄉。

  天公依然不作美,沒有絲毫降雨的跡象。

  甚至雲霧水汽都難得一見,連放炮人工降雨的機會都很難得。

  在北大河岸,各個河段的水資源也加強了管理,巡邏執法人員層出不窮。

  北大河除了下游的農業灌溉用水,上游酒鋼和電站也是耗水大戶。

  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衝突越發嚴峻。

  群眾反應激烈,區縣領導急的跳腳,農業局安排農機農技部門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做好防蟲抗旱準備。

  郭陽也問了幾次秦立軍。

  市里也在和嘉峪關協調討賴河的水源分配,不過嘉峪關不是很急。

  一是農業用水少,二是位於上游,對嘉峪關來說,保工業生產更為重要。

  嘉峪關二十多萬人口,約95%都是城裡人,群眾對於缺水的體會也沒那麼深刻。

  在得知酒泉農業發生了旱災,有些人甚至一臉懵逼。

  「乾旱?沒感覺到啊,除了不下雨在家什麼感覺都沒有。」

  「你又不種田,怎麼感覺到,這幾天農田淌水打架呢!」

  不過,看著廠里還在持續不斷地排放污染氣體,市民眼中才露出了擔憂。

  環境污染才是大問題。

  嘉北工業園區電石、鐵合金等企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引來群眾長期的投訴。


  聽聞嘉禾有意治理河流污染時,秦立軍組織了許久的座談會終於定了下來。

  兩座城市合併的說法流傳了很多年,但因為很多原因,一直沒有結果。

  然而,因為嘉禾拿下了兩城間幾十公里的戈壁。

  酒嘉一體化,或者說嘉酒一體化發展,一下子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對酒泉,嘉峪關沒有興趣。

  對嘉禾,嘉峪關十分感興趣。

  …

  市裡的大會議室。

  長方形的大桌子上已經坐了些人,郭陽進門後,就在打量桌上的銘牌。

  酒泉的一把手秦立軍,嘉峪關的三或者四把手唐學青,兩座城市的水務、農業、氣象、環保部門。

  除此之外,就是酒鋼、嘉禾、討賴河水利管理局、鴛鴦池等水庫、上游的水電站等。

  座談會的級別無疑是很高的,人員也多。

  郭陽的正對面恰好是酒鋼的代表席位,一名白淨斯文戴著眼鏡的男子目光看來。

  「郭總,你好,我是酒鋼的李興建。」

  「你好,郭陽。」

  兩人簡單的做了介紹。

  嘉峪關因酒鋼而生,酒鋼也占了全市GDP的90%,李興建是市里領導圈子的一員。

  酒泉有航空和農牧業兩個主導產業,嘉禾同樣舉足輕重。

  這時,坐在郭陽旁邊的農林局盧藝林搭話說到。

  「郭總,嘉禾的旱情怎麼樣?」

  「新播種的50萬畝大豆只能勉強再撐一撐。」郭陽賣起了慘。

  金塔的大豆主要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天豆1號,主攻鹽鹼程度高的地塊。

  另一個偏向耐旱,主要種在鹽鹼度低的土地上。

  但總歸改良時間短,又沒播種過苜禾1號,在面對長時間乾旱時也有點頂不住。

  盧藝林說道:「嗨,天禾的大豆那算什麼旱情啊,產量都不怎麼會減少。」

  「就現在大豆這價格,每畝減產50斤,總的下來,那也是六七千萬的損失。」

  「……」

  這話一下子吸引了會議室里的注意,對面的李興建頻頻側目。

  五十萬畝,

  六七千萬。

  無論哪一個數字,都極為龐大。

  這時,秦立軍和唐學青兩人也一起走了進來。

  座談會很快開始。

  由級別最高的秦立軍組織。

  「先說一下旱情吧。」

  「今年入春開始,全市有效降水少、氣溫偏高,各河道來水較往年相比明顯偏少。」

  「好在進入夏灌以來溫度高,祁連山區積雪融化速度加快,河流流量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旱情。」

  「但靠這點水是遠遠不夠的,下面區縣都在鬧,人畜飲水,農業灌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尤其是蔬菜、花卉和玉米制種,一旦受災,造成的損失是不可挽回的。」

  酒泉有討賴河,靠著祁連山融水,再怎麼樣也不至於一點水沒有。

  但水也只有那麼多。

  還涉及到上游工礦企業,怎麼協調,怎麼分配,永遠是一本糊塗帳。

  「水務精準調度,統籌調度現有水源,開展抗旱保灌,落實節水措施,」

  「氣象局開展聯合作業,密切監視天氣情況,把握有利時機,發射增雨火箭彈。」

  「農業局加強旱情監測,做好病蟲害監測預警,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病蟲害防治。」

  「全力開展抗旱減災工作,保障群眾飲水安全放在首位,靠實抗旱保灌屬地責任……」

  秦立軍組織座談會的效果嘛,『抗旱減災』就說明了一切。

  但郭陽清楚,地方上能拿出的措施都拿出來了。

  這些日子下鄉的時候,他也沒少碰到運水車輛,農業局的技術人員也確實走進了田間地頭。

  對於他們,郭陽沒什麼好苛責的。


  在他對面,酒鋼李興建對旱情也不是很關注,反而還在琢磨著環境污染的治理。

  議程也很快到了討賴河流域治理上。

  「酒泉會在污水排放、絲路公園等公園上大力整治。」秦立軍朗聲道:「而嘉禾會承擔水質污染的治理。」

  「在北大河上游,還需要嘉峪關和酒鋼的同志大力配合,無論是礦山電站,還是工廠,在排污上都需要再進一步。」

  唐學青輕笑道:「嘉峪關連續七年都是環保模範城市。」

  酒泉眾人臉色變了變。

  自家情況自己清楚,城市環境治理上,酒泉確實落了下風。

  李興建也笑道:「從兩千年以來,酒鋼累計投入約2.5億元,用於公司超標排污問題。」

  「另外,耗水量等指標也逐年下降。」

  嘉峪關環保魯紅蓮也說道:「經過檢測,水源地水質達到了Ⅱ類水質標準。」

  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環境標準,嘉峪關都是領先的。

  酒泉無人吭聲。

  「這有什麼好自豪的?」

  雖然不至於嗤笑,但郭陽話里的輕視是擺明了。

  「嘉峪關的水質就很好嗎?」

  「不夠好嗎?」魯紅蓮話語裡不自覺的就帶有了些火氣,「你知道什麼是Ⅱ類水質嗎?」

  「水質輕度污染,常規處理後就可以用作集中式生活飲用水。」

  輕描淡寫的回答完,郭陽也問道:「嘉禾也做了一份檢測,結果可和你們的不一樣。」

  魯紅蓮說道:「酒泉的水,關我嘉峪關什麼事?」

  「檢測數據里可是氨氮嚴重超標。」郭陽針鋒相對。

  「知道氨氮超標意味著什麼嗎?」

  「高濃度的氨氮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

  「氨氮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亞硝酸鹽,和蛋白質結合又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

  魯紅蓮:「空口無憑……」

  「好了。」李興建出聲打斷,說道:「郭總,問題我們都清楚,氨氮含量也沒你說的那麼高。」

  「去年酒鋼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又投資六千多萬元,對公司無組織排放的污染源進行了全面治理。」

  郭陽說道:「但超標也是事實,說明治理力度還不夠,效果還沒達到。」

  一旁。

  唐學青從郭陽說出氨氮含量時,就知道對方是有備而來。

  嘉峪關的地表水檢測部分河道確實能達到Ⅱ類水質,但飲用水檢測只是Ⅲ類水質。

  其中還有一些操作空間。

  沉吟了片刻,唐學青說道:「郭總,既然今天大家來了,肯定就是奔著解決問題來的。」

  「酒鋼資金緊張,嘉峪關兩岸新城區的建設,未來幾年的投資同樣不少。」

  「總不能酒泉只修繕幾個公園,關停一些無關緊要的企業,然後讓酒鋼和嘉峪關再拿出真金白銀吧?」

  郭陽挑了挑眉。

  酒鋼資金緊張?

  他是不太信的。

  近幾年全國鋼材都漲得厲害,其中西北鋼材市場的漲勢也極為兇猛。

  酒鋼這幾年應該是大賺才對。

  「你們倒是說個方案啊?」

  唐學青看了眼李興建,只見對方微微點了點頭。

  唐學青說道:「郭總可不能厚此薄彼,嘉酒一體化發展,嘉禾光顧著酒泉了。」

  這…

  伱有需求早說啊!

  但嘉峪關有啥可以發展農業的呢?

  郭陽絞盡腦汁的想了想,才想起酒鋼也有農產品生產基地。

  一萬多名在職員工的飯菜都是自供的,還可以對外銷售一部分。

  涉獵這麼廣,難怪酒鋼資金緊張哦!

  「我知道嘉峪關有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嘉禾可以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合作。」

  「不。」唐學青說道:「嘉峪關需要豐凱農機。」


  「不行,不能搬。」秦立軍臉色突變。豐凱在西北只一有座農機具工廠,屬地是酒泉。

  唐學青搖了搖頭,「不是農機具廠和農機組裝。」

  「而是大型農機裝備製造廠,最好還具備無人機生產能力。」

  「嘉峪關在礦山採選、冶金設備、全線自動化、高低壓配電、民用核技術等裝備製造領域都有領先優勢。」

  「豐凱過來,該有的優惠、免稅政策、土地、員工子女教育等等都會有。」

  郭陽皺起了眉頭,就是因為西北鋼價太高,而濰坊有當地的農機部門牽頭,聯合企業從泰鋼低價批發採購。

  最終豐凱的大型農機生產全部轉移到了濰坊。

  西北工廠只保留了配套的農機具生產。

  如今豐凱的發展勢頭太快,名氣越來越大,各種大型農機設備都在國內獨領風騷。

  嘉禾又近在咫尺。

  嘉峪關很難不心動。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