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校際行動的展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9章 校際行動的展開

  實打實的效益放在眼前,高校圈子都開始蠢蠢欲動了,特別是帝都中關村和學院路附近的那一堆高校。

  這區區幾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能是整個華夏高校最密集的地區了,到了後世,這裡聚集的211,985,可能比大多數的省份都多。

  學院路最初本就是五十年代劃出來的高校區,一條路,起初是每公里一個學院,號稱八大學院。後來又挨著他們建了一堆,再加上之前本來就坐落在附近的一些。

  於是,眾所周知的,八大學院不止八個。

  從南往北,從東到西,依次排列著音樂學院,舞蹈學院,電影學院,政法學院,師範學院,郵電學院,醫學院,航空學院,鋼鐵學院,地質學院,石油學院,語言學院,礦業學院,林業學院,體育學院,農業學院等十來個比較大規模的學院。

  其中還夾雜著諸如城市學院,農機學院,遙感學院,金融學院之類的小學院,當然說他們小,其實有些偏頗,應該說只是這個年代小,比如城市學院後來成了城市大學,專業多得離譜。

  這些學院後世基本上都是一本,還有不少的211,985,如果再算上中關村以及外延區域,那就更誇張了。

  其中的絕大部分,早年間都有水木的支援在裡面。

  有的乾脆就是水木某些院系搬出來作為主體直接弄的,比如政法學院就是水木政治系,航空學院就是水木航空系,礦業學院則是水木的礦冶系。

  除了水木,帝大,人大,中科院之外,這裡還有帝都理工,政法學院,國關學院,教育學院,等等當然還有最高學府,華夏黨校。

  (不是水字數,純粹顯擺一下,順便解釋為啥帝都高考分數這麼低,我敢說百度百科都沒我知道的多。)

  這些大學,其實就是王旭敢這麼折騰的底氣,也是他堅定地要把自己的實驗室也建在這裡的原因。

  即便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出幾個有這樣規模的人才聚集地了,那幾乎是無論你想找什麼樣的專業人士,說步行有些誇張,但騎自行車就絕對能找到。

  如果說之前聽聞水木去年在科研領域的一枝獨秀,還只是可以流流口水的鏡花水月,但如今,水木幾乎是全面鋪開的科研研究就真的讓這周邊的各大院校都坐不住了。

  各種走訪,參觀,考察,座談可以說是絡繹不絕,紛至沓來。特別是當水木遞出一些橄欖枝的時候,那接到邀請的各個院校幾乎都是立刻上會討論,積極地給予回應。

  不過吧,王旭的兩個項目雖然大,放到這麼多院校來分也是沒啥汁水的。

  更何況,這些學院多半都是專業集中的學院,並不具備太多跨學科研究的能力,因此,也就不具備能夠獨立領導一個項目的能力。

  這一點,自然而然地引起了高層的重視,這兩個項目別看高層並沒有給多少資金上的支持,但從人力到政策可是一點都不少,至於關注度,那簡直就是國家工程的水準。

  不僅長期派駐人員進行進度和項目匯報,水木各項目的負責人也會被時不時叫過去進行諮詢,這是一個極好的試驗田,無論從產學研的角度,還是從教育學的角度都是頗為值得探討的一場大型社會實驗。

  國家高層已經開始重新審視之前仿照前蘇聯搞的院系調整所形成的格局的弊端,目前那些學院的專業化倒是夠了,但明顯缺乏跨學科的研究能力,這種能力已經逐漸成了科研發展的一種制約。

  這在這次水木的兩個大項目中顯得格外突出,那就是,即便水木這種級別的學校都在很多時候不得不跨校進行合作。

  再加上這會兒學西方的思潮已經徹底占了上風,那麼學習西方的大學體制也就提上了日程。

  211工程也就順理成章的比前世更早進入了高層視野。

  跟誰過不去,也不會跟錢過不去,哪怕是所謂的百年世仇院校。那些所謂的敵對,其實都只是些學生間的笑話,兩個大學之間的各種合作不要太多了,對對方大學道路比自己大學還熟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鑑於材料系物理領域其實非常薄弱的情況,材料系很早就和隔壁帝大的物理系,以及華科院的物理研究所建立了聯繫。

  從第一篇《科學》誕生之後,幾個單位之間的走動明顯頻繁了起來,在水木大學的內部,重建理學院的呼聲也開始逐漸高漲起來。

  至於其他院校,雖然科研的事情一時半會兒影響不到他們身上,但無形的壓力明顯已經傳導過來了,你水木吃香喝辣,枯叉枯叉地出論文。


  你說上面該怎麼看其他學院,特別是隔壁的帝大,那真叫一個壓力山大。

  了解內情的肯定會知道,這都是因為水木那裡出了個神仙,但這個內情可不是誰都能知道的,即便帝大也沒幾個人知道,而且也都被上面提點了不要亂說。

  所以,各大院校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他們一頭霧水地看著水木大張旗鼓地搞出一件件事情,折騰出一項項發明,卻完全不了解前因後果。

  項目都是公開的,但是王旭的名字都被逐漸地隱藏和替代了,子項目,分項目的承接單位都找出了各自的替代者。

  這真不是冒名頂替,而是一種有意識的保護,是高層直接給出的指導意見,保密部門參謀的解決方案,到了水木這裡其實只是執行而已,替代人都經過嚴格政審的。

  至於各個具體的執行單位,那自然是何樂而不為啊,這種秘密當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後自己知道盯著誰拿項目,其他學院都得轉到手,這信息差至少能差出一篇一區吧。

  所以嘛,能藏著掖著的,趕緊藏,不然自家神仙被別人拐跑了咋辦,都知道王旭有很多文藝類的愛好,這一片這種學院可多了去了。

  各大院校的行動力也是很強的,除了各種拉關係,論朋友的老手段之外,對於各種水木提出的建議也是格外重視,沒準就能因此拿到些別人不知道的內部資料呢。

  於是,收益最大的,自然就是《高校學生科技藝術節》了。

  ——

  (明天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