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高手如雲
遠端之吳遙,顯是一怔,其豪邁之音旋即傳至:「夜色濃重,難辨來人。此音雖熟,真箇是誰,卻是想不起。此乃邊陲凶地,敢問兄台高姓大名?」
鄭懷遠知時非戲言,應之曰:「吳大哥,笑話可就免了。在下鄭懷遠,正是自武當山下之鄭懷遠。」
吳遙聞言,先是愣神,繼而心中喜悅如泉涌,大笑道:「鄭懷遠!是你這小子啊!」言罷,策馬飛奔而來。
鄭懷遠在李安點頭之後,亦驅馬前行,躍下馬來。吳遙不待至近,便縱身下馬,喜形於色,緊握鄭懷遠手臂,細視之後,笑得更為開懷:「鄭懷遠,真是你!一晃多年,兄長我思你如渴啊。」
兩人重逢,言談甚歡。李安淡然地馭馬,眼觀這位名震江湖的吳遙,此人身材魁梧,絡腮鬍子,英武之態,頗具威猛之勢。
「看你,越發英俊了。」交談過後,吳遙笑著拍打鄭懷遠胸膛,「你上次信中言欲從軍,這些年可曾得官封?」
鄭懷遠羞赧帶笑,回曰:「開什麼玩笑,如今在下已是正五品武官矣。」此言非虛,他確是御前侍衛統領,名副其實的正五品武官。
吳遙驚嘆不已,本以為此言不過玩笑,哪知竟是真章?他心中喜形於色,朗聲向隨行之百騎介紹:「諸位,記得鄭懷遠否?他今已是正五品武官矣!」
「大哥,乃武官也。」鄭懷遠面上微紅。
「一般一般。」吳遙心中怦然,喜道:「記得我們府尹也不過五品。」
鏢局眾人群聚,紛紛下馬,圍繞鄭懷遠,熱絡交談。片刻之後,吳遙整肅神色,問道:「秦兄,這都是你的兄弟吧?若便利,可否一一相介?」
鄭懷遠引吳遙前往李安,恭聲道:「公子,容我為吳大哥介紹。」
李安和顏悅色下馬,眾人亦紛紛效仿。李安步前,笑謂:「李安是也,乃鄭懷遠之上司。幸會吳兄,此乃吾之榮幸。」
雖然李安如今是用著梁青雲的身份。
但是對外,他自然不能暴露梁青雲的名頭。
普天下,誰人不知道當今皇帝梁青雲呢!
所以,他便直接用了自己的真名。
而此舉,卻也沒有人認為不妥。
吳遙微感拘束,對李安的威嚴感到敬畏,行禮道:「李兄真乃風華絕代,居高位者,令人欽佩。」
「吳大哥,此乃吾師馮敬堯道長。」鄭懷遠又道。
吳遙心中一震,未料隊中竟有鄭懷遠師傅。馮敬堯名雖低調,修為卻是出塵脫俗。吳遙正欲下拜,卻見馮道長輕拂袂,微笑擺手:「大俠免禮,無需多禮。」
吳遙微怔之際,自思自己的行鏢之路,雖常與朋友共餐,然其武藝亦非凡流。數載修煉,屢有高突,依照朝廷近半年頒布之武功品級,已臻二品之境,實堪稱一位武林好漢。然而,馮敬堯輕輕一觸,吳遙遽感渾身被柔力環繞,竟無力屈膝跪地。他性豪爽,不以為忤,反倒肅然起敬,頌曰:「道長威名,實如風聞,武藝深奧莫測。」
馮敬堯以謙虛回之:「吳大俠謬讚矣。既是鄭懷遠之摯友,皆為我輩中人,豈需分彼此。」
吳遙心頭暗思,馮敬堯即便修為深厚,能僅憑輕觸便令人僵持不動,實屬難得。難道他已是,已是登峰造極之宗師乎?此想一起,吳遙激情澎湃,聲音微顫:「難道道長已然,已然躋身宗師之境?」馮敬堯不置可否,只是搖首曰:「貧道浪費六旬歲月,方借外力突破至宗師。而鄧玉蟬,她僅三十餘年,靠己之力突破桎梏,已成就王品宗師之境。」
「何許?」吳遙全身僵直,當場目瞪口呆。那位身姿矯健,面紗遮顏的女子,使得平日滔滔不絕的他,瞠目結舌:「鄧,鄧仙子。莫非,莫非眼前此人即是昔年一劍挑戰三寨,為民除害,人稱『俏仙子』的鄧玉蟬仙子?」他機智轉換話語,將「俏羅剎」換為「俏仙子」。鄧玉蟬在江湖中乃是一位傳奇女俠,年少成名,名列百曉生公布之江湖榜單,尤其難能可貴地登上絕色榜前十。隨後年年高升,直至三年前躋身榜單六七十位。自此,她音信全無,如今卻意外現身,竟已是宗師之列。
在江湖高手如雲的今日,已久未有同時登上絕色與宗師榜的人物。七大宗師中,唯一女性尚是峨眉派的一位年邁尼姑。江湖中若傳出此事,必將掀起波瀾壯闊之變動。而吳遙今日之幸,遇宗師不僅一位,實為幸運至極,內心喜悅無比。
鄧玉蟬毫無傲氣,向吳遙招呼,道:「吳大俠的俠名,久已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吳遙回以謙遜之禮,與之寒暄數語。
馮敬堯繼續介紹,原來在場諸人皆是江湖中聲名顯赫的一流高手,均排在百名之內。吳遙心中自感幸福如同天降餡餅,猝不及防地見到這些前輩高手。
至於那十位未經詳細介紹的,乃是軍中高手,鄭懷遠之屬下。
吳遙行走江湖多年,對高手辨識有獨到眼光。他觀那十位,氣宇軒昂,呼吸沉穩,自知難以匹敵。
稍作打探,鄭懷遠並未隱瞞,只說後金國屢侵大梁,暴行無道,今次雖然敗逃,但野心不死。
因此,他率群屬受調至遼邊,預備再戰。為增強實力,更邀師門長輩及其友人,共御外患。
據傳,在廣袤的疆土中,後金雖人口稀少,不及大梁之眾,然而那裡的士民生性剛猛,好勇鬥狠,武學盛行。
儘管國土不廣,卻英傑雲集,其中尚有六位聞名的宗師級高手。
於是,吳遙心中既激動又帶些許羞愧。激動在於,本次隨金鼎閣深入遼東之腹地進行貿易,原本是險象環生的任務,卻因得鄭懷遠老弟遼東赴任之便,得伴隨其人馬,其中高手雲集。
倘若挑出其中一半,足以覆滅他和金鼎閣所有護衛。
然而羞愧也隨之而來,他深知後金屢次侵擾大梁,使得遼東平民遭受苦難,然而自己作為堂堂男子,卻未能如鄭老弟般奮勇殺敵。
鄭懷遠知時非戲言,應之曰:「吳大哥,笑話可就免了。在下鄭懷遠,正是自武當山下之鄭懷遠。」
吳遙聞言,先是愣神,繼而心中喜悅如泉涌,大笑道:「鄭懷遠!是你這小子啊!」言罷,策馬飛奔而來。
鄭懷遠在李安點頭之後,亦驅馬前行,躍下馬來。吳遙不待至近,便縱身下馬,喜形於色,緊握鄭懷遠手臂,細視之後,笑得更為開懷:「鄭懷遠,真是你!一晃多年,兄長我思你如渴啊。」
兩人重逢,言談甚歡。李安淡然地馭馬,眼觀這位名震江湖的吳遙,此人身材魁梧,絡腮鬍子,英武之態,頗具威猛之勢。
「看你,越發英俊了。」交談過後,吳遙笑著拍打鄭懷遠胸膛,「你上次信中言欲從軍,這些年可曾得官封?」
鄭懷遠羞赧帶笑,回曰:「開什麼玩笑,如今在下已是正五品武官矣。」此言非虛,他確是御前侍衛統領,名副其實的正五品武官。
吳遙驚嘆不已,本以為此言不過玩笑,哪知竟是真章?他心中喜形於色,朗聲向隨行之百騎介紹:「諸位,記得鄭懷遠否?他今已是正五品武官矣!」
「大哥,乃武官也。」鄭懷遠面上微紅。
「一般一般。」吳遙心中怦然,喜道:「記得我們府尹也不過五品。」
鏢局眾人群聚,紛紛下馬,圍繞鄭懷遠,熱絡交談。片刻之後,吳遙整肅神色,問道:「秦兄,這都是你的兄弟吧?若便利,可否一一相介?」
鄭懷遠引吳遙前往李安,恭聲道:「公子,容我為吳大哥介紹。」
李安和顏悅色下馬,眾人亦紛紛效仿。李安步前,笑謂:「李安是也,乃鄭懷遠之上司。幸會吳兄,此乃吾之榮幸。」
雖然李安如今是用著梁青雲的身份。
但是對外,他自然不能暴露梁青雲的名頭。
普天下,誰人不知道當今皇帝梁青雲呢!
所以,他便直接用了自己的真名。
而此舉,卻也沒有人認為不妥。
吳遙微感拘束,對李安的威嚴感到敬畏,行禮道:「李兄真乃風華絕代,居高位者,令人欽佩。」
「吳大哥,此乃吾師馮敬堯道長。」鄭懷遠又道。
吳遙心中一震,未料隊中竟有鄭懷遠師傅。馮敬堯名雖低調,修為卻是出塵脫俗。吳遙正欲下拜,卻見馮道長輕拂袂,微笑擺手:「大俠免禮,無需多禮。」
吳遙微怔之際,自思自己的行鏢之路,雖常與朋友共餐,然其武藝亦非凡流。數載修煉,屢有高突,依照朝廷近半年頒布之武功品級,已臻二品之境,實堪稱一位武林好漢。然而,馮敬堯輕輕一觸,吳遙遽感渾身被柔力環繞,竟無力屈膝跪地。他性豪爽,不以為忤,反倒肅然起敬,頌曰:「道長威名,實如風聞,武藝深奧莫測。」
馮敬堯以謙虛回之:「吳大俠謬讚矣。既是鄭懷遠之摯友,皆為我輩中人,豈需分彼此。」
吳遙心頭暗思,馮敬堯即便修為深厚,能僅憑輕觸便令人僵持不動,實屬難得。難道他已是,已是登峰造極之宗師乎?此想一起,吳遙激情澎湃,聲音微顫:「難道道長已然,已然躋身宗師之境?」馮敬堯不置可否,只是搖首曰:「貧道浪費六旬歲月,方借外力突破至宗師。而鄧玉蟬,她僅三十餘年,靠己之力突破桎梏,已成就王品宗師之境。」
「何許?」吳遙全身僵直,當場目瞪口呆。那位身姿矯健,面紗遮顏的女子,使得平日滔滔不絕的他,瞠目結舌:「鄧,鄧仙子。莫非,莫非眼前此人即是昔年一劍挑戰三寨,為民除害,人稱『俏仙子』的鄧玉蟬仙子?」他機智轉換話語,將「俏羅剎」換為「俏仙子」。鄧玉蟬在江湖中乃是一位傳奇女俠,年少成名,名列百曉生公布之江湖榜單,尤其難能可貴地登上絕色榜前十。隨後年年高升,直至三年前躋身榜單六七十位。自此,她音信全無,如今卻意外現身,竟已是宗師之列。
在江湖高手如雲的今日,已久未有同時登上絕色與宗師榜的人物。七大宗師中,唯一女性尚是峨眉派的一位年邁尼姑。江湖中若傳出此事,必將掀起波瀾壯闊之變動。而吳遙今日之幸,遇宗師不僅一位,實為幸運至極,內心喜悅無比。
鄧玉蟬毫無傲氣,向吳遙招呼,道:「吳大俠的俠名,久已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吳遙回以謙遜之禮,與之寒暄數語。
馮敬堯繼續介紹,原來在場諸人皆是江湖中聲名顯赫的一流高手,均排在百名之內。吳遙心中自感幸福如同天降餡餅,猝不及防地見到這些前輩高手。
至於那十位未經詳細介紹的,乃是軍中高手,鄭懷遠之屬下。
吳遙行走江湖多年,對高手辨識有獨到眼光。他觀那十位,氣宇軒昂,呼吸沉穩,自知難以匹敵。
稍作打探,鄭懷遠並未隱瞞,只說後金國屢侵大梁,暴行無道,今次雖然敗逃,但野心不死。
因此,他率群屬受調至遼邊,預備再戰。為增強實力,更邀師門長輩及其友人,共御外患。
據傳,在廣袤的疆土中,後金雖人口稀少,不及大梁之眾,然而那裡的士民生性剛猛,好勇鬥狠,武學盛行。
儘管國土不廣,卻英傑雲集,其中尚有六位聞名的宗師級高手。
於是,吳遙心中既激動又帶些許羞愧。激動在於,本次隨金鼎閣深入遼東之腹地進行貿易,原本是險象環生的任務,卻因得鄭懷遠老弟遼東赴任之便,得伴隨其人馬,其中高手雲集。
倘若挑出其中一半,足以覆滅他和金鼎閣所有護衛。
然而羞愧也隨之而來,他深知後金屢次侵擾大梁,使得遼東平民遭受苦難,然而自己作為堂堂男子,卻未能如鄭老弟般奮勇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