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千年儒學,不過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幕中視頻開始播放

  「一百多年前,如果你在報紙上刊登「儒家不死,華夏就無法進步」

  「那絕對就是時代的呼聲,」

  「無數的進步小青年肯定都會支持你,成為你忠實的小迷弟」

  「說從甲午戰爭開始,到後來的各種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再到後續的一系列的思想解放運動。(っ◔◡◔)っ ♥ 69shux.com ♥」

  「打到孔家店的口號一直持續了幾十年,」

  「在那個時代,儒家文化被罵的要多慘有多慘,地位簡直就如同是陰溝里的老鼠,人人喊打.」

  「作為華夏千年官方的正統思想,為何最終被指責它禁錮了思想束縛了靈魂才使得近代華夏的衰落?」

  春秋位面

  一米九幾的至聖先師孔夫子看著天幕中的評論一言不發,身旁的卻是氣的兩眼發紅,

  「真是豈有此理!怎可如此污衊老師!」

  「老師開私學,教授弟子,如何是禁錮思想了?」

  「那後世大宋卑顏奴膝,那大清軟弱無能,於老師何干?」

  「為何不能人人效仿漢唐?真是豈有此理。」

  大清位面

  慈禧面露喜色,豈不是又多了一個可以替哀家擋災的理由?

  就說大清滅亡和哀家沒有關係!

  天幕中視頻繼續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最開始時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支」

  「在先秦時期,只能算是眾多思想中的主流,而不是被統治者所追捧的那一個。」

  「這也說明了,諸子百家所關注的問題,其實是同一個。」

  「只不過每一家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同。」

  「作為以農耕為主要勞作方式的農業社會,」

  「華夏早在先秦時期就面臨著疆域遼闊,無法有效管理的問題。」

  「原因也很簡單」

  「農耕社會需要以家庭乃至家族為單位這種基本的小團體模式去維持。」

  「隨著國家疆域的擴大,信息傳遞有其上限,最高統治者並不能直接管理到身處各地的家族和家庭。」

  「因此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需要一個「中介管理者」的存在」

  「隨之而來的就是另一個問題,」

  「允許設立中介管理者就意味著,最高統治者需要讓渡一定的權力。」

  「而一旦中介管理者在其管理的領域內將這個權利無限放大的話」

  「中介管理者就成了這塊土地上真正的乃至唯一統治者。」

  「因此最高統治者必須在保證讓渡權力的同時,自己仍然是國內最大的權威。」

  「面對這一難題而周朝的統治者採取的方是,在分封領地以後」

  「制定了極其嚴格的道德準則和禮儀要求。」

  「這樣所有的中介管理者在等級和禮儀上都無法超越周朝的最高統治者的權威。」

  「所以周禮和分封這兩個措施的實行,實際上是周朝數百年安穩的重要措施!」

  「周朝末年,禮崩樂壞」

  「孔夫子的儒家學派希望通過重建嚴格的分封制度和禮儀規則來重建社會制度。」

  「但是由於周王朝本身力量的衰弱,以及各諸侯國的不斷壯大。」

  「儒家的這一想法,並不能真的解決問題。」

  春秋位面

  原本一言不發的至聖先師,抬眼看著天幕

  「看來克己復禮是真的對他們要求太高了,畢竟人都是自私的。」

  隨後看了自己的沙包大的拳頭嘆息道

  「終究還是要以德服人啊,這世道真是艱難。」

  天幕中視頻繼續

  「借著大秦一統天下的風,崇拜絕對權利的法家,來到了權利的中樞。」

  「法家的力量的確十分強大,但是誰也沒想到,橫空出世的大秦二世而亡。」

  「後續的統治者大漢便將所有大秦滅亡的過錯全部推給了法家,」


  「諸如,專制殘暴,苛政待民,不知變通的罪過不一而足。」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著天幕中再次被揭開的傷疤,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

  他緩緩的看向了李斯。

  李斯感受到了始皇帝的視線,心中感嘆:「這真的不能怪我啊。」

  天幕中視頻繼續

  「漢朝的統治者向百姓承諾不會採納這殘暴的思想。」

  「可藉由法家的思想帶來的皇權高度集中實在是太香了,香到沒有那個皇帝可以拒絕。」

  「為此漢朝的統治者想了一個精妙絕倫的主意——偷梁換柱」

  「將提倡仁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進行融合改造。」

  「自稱是儒家繼承人的董仲舒上來就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大範圍的改造」

  「改造的原則與漢朝的統治者治理理念基本一致」

  「那就是『外儒內法,濟之以道』」

  「在《春秋繁露》中,他先是將道家思想中的天任合一收錄進入儒學,」

  「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君權神授」的說法。」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董仲舒宣稱,儒家追求的是大一統,這種統一也包括思想上的統一。」

  「這就是歷史上的『獨尊儒術』之說」

  春秋位面

  至聖先師此刻已經轉頭不看天幕,開始繼續給眾弟子講課,

  一旁的子路按捺不住,忍不住問夫子:

  「夫子何曾說過獨尊儒術,夫子平日裡還讓我等多學習其他學派的知識」

  「這董仲舒如此污衊先生,如何敢自稱儒學傳人!」

  「先生之學問被人如此曲解,難道先生不憤怒嗎?」

  孔子回答:「儒學只要流傳下去,總會有人能明白我的真意,他在一個時代的曲解又有什麼關係呢?」

  天幕中視頻繼續

  「儒家之前嚴格的等級制度被董仲舒加以改造,成為了更加嚴格的『三綱五常』」

  「從外在的規格禮儀發展成為內在的等級體制,與先秦的儒家思想此時已經相去甚遠,」

  「甚至可以說是董仲舒為了迎合統治者而特意編造的。」

  「而這一套的思想的確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漢朝的統治,而後世的統治者在看到了這改造的儒家思想如此的好用。」

  「自然也就不會放過這塊香餑餑。」

  「東漢時期,漢章帝直接召開了著名的『白虎觀會議』」

  「會議之上漢章帝要求與會一批大儒將儒家經典的註解全部統一起來,不允許出現有分歧的說法。」

  「於是一部將儒家經典重頭到位都闡釋了一遍的《白虎通義》就此現世。」

  「自此以後,關於儒家思想的任何主張,都有了統一的標準。漢代官方解釋的儒家經典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思想。」

  「自此開始,皇帝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開始紛紛自行創造儒家思想,在創造完以後,還要利用孔孟的名義來提高熱度。」

  大漢位面

  漢武帝故意不看天幕,手裡不斷地的翻閱著奏章

  心中暗想「這些事兒可以做,可就算是真的也不能拿出來說啊。」

  天幕中視頻繼續

  「到了宋朝,漢朝註解的儒家思想已經不能滿足統治者的需要。」

  「於是宋朝人就開始重新理解儒家思想,」

  「理學和心學就是其中兩個重要流派。」

  「理學講究格物致知,心學則主張從自己出發去解答萬事萬物。」

  「兩個學派都強調人對於現實情況的感知和體驗。」

  「進而其提升人們對於社會發展的參與感。」

  「而其中的理學直接被宋理宗推崇為正統學說。」

  「理學說人不應該有過分的欲望,應當安於本分的去做事,顧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可到了宋理宗的註解里就變成了,人不應該有欲望,最基本的吃喝拉撒也是多餘的。」


  「要存天理,滅人慾!」

  「這一改造,延續到明朝以後就更加離譜。」

  春秋位面

  此時的子路已經對天幕中的種種「儒家學說」免疫了。

  這哪裡還是先生教授的知識?

  此時的儒家學說分明成為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夫子為什麼不生氣?

  天幕中視頻繼續

  「歷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

  「看見了《孟子》中關於君臣關係的論述」

  「頓時大怒,指責孟子怎麼可以教臣子反抗君主。」

  「於是下令刪光了《孟子》中類似的說法。」

  「又怒氣沖沖的把孟子移出了孔廟。」

  戰國位面

  孟夫子看著天幕中略微思考

  「君臣?」

  「莫不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我儒學,雖等級森嚴,亦是講求對等」

  「君仁則臣忠,父慈則子孝,如若不然,其不說我儒家不講道理?」

  天幕中視頻繼續

  「如此一來,原本完整的《孟子》就變得支離破碎」

  「到了清代,統治者直接將大部分儒家經典直接束之高閣,阻斷了流通。」

  「就這樣儒學思想,從『為民』的仁政一直變成『為君』的暴政」

  「數千年來被人一路篡改,一路注釋,最終面目全非,被統治者利用了千年。」

  「最後被冠上了『封建思想』的稱號為人所唾棄」

  「如今,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儒家思想終於得到了正名,隨著更多的古籍現世,」

  「我們得以一窺先祖給我留下的傳世智慧的原貌。」

  「最初的儒家思想未必就是最完美的,但是它可以帶我們領略先秦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眾多先賢思想閃耀的火花。」

  ——我覺得還是《掄語》好看些,以德服人(孔子佩劍名為德)

  ——打到孔家店沒問題,孔夫子需要分開看。

  ——儒學真的有用怎麼還會世修降表?

  天幕中划過新的視頻《拿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