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諸葛亮運籌帷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鹽引開中法的精髓就在於,朝廷只需要指定一個方向,給商戶們發鹽引,商戶們就會把糧食、財富送到邊境或者軍營里去。

  這近乎起到了紙幣和銀行的作用,使得宋室的效率遠超曹操。

  河北並非沒有財富,許多河北名臣都被評為族大兵強,部眾上萬人,財富無數。

  宋室只是因為剛剛統治河北不到一年,所以才徵收不到充足的賦稅,需要從江南千里迢迢的轉運糧草給河北駐軍。

  可隨著曹操威脅河北,大族們財富不再安全,而江東推行鹽引開中法,頓時如虹吸一般將河北的財富匯集到了諸葛亮營中。

  尤為讓河北豪傑放心的是,江東的鹽場都在淮南、江南,豪強們還是相信曹操難以威脅到江東腹地的。

  當然,也不是每個豪強都有如此眼界。部份庸碌之眾,根本難以看清天下大勢。

  尤其普通人,只見到曹軍十幾萬,摧枯拉朽的擊潰了宋軍,奪大河兩岸數郡,宋軍屢戰屢敗,曹軍數十日之間,進軍數百里,儼然是一副傾倒之勢。

  河南、河北再度人心惶惶,百姓紛紛棄土而逃,城邑復而空虛棄置。

  當此之時,作為宋軍統帥的諸葛亮,立即肩負起極大的重擔。

  由於他一力主戰,深合孫策之意,所以孫策把張遼、呂蒙、陸遜、趙雲、徐晃、黃忠、甘寧、朱桓、蔣欽、陳武、程普、張飛、于禁、魏延、文聘等二十七軍全部調集在了他帳下,由他都督宋軍在河北最精銳的三萬餘步騎,對抗曹操兵鋒。

  可以說除了戰敗在後方重整的部隊,以及在幽州布防的周瑜、田豫、鮮于輔等人,河北的全部主力都在諸葛亮手中了。

  若他再有閃失,宋軍只能轉入守勢,河北之地全憑將校自保,若沒有哪位將校在城中堅持兩百餘日,等到江東在江南的五萬餘眾來援,整個河北就將全部傾覆於曹操手中。

  所以諸葛亮將部隊駐兵廣宗之後,第一時間就是激勵軍心,穩固三軍士氣。

  而同時這麼多精兵強將,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必須將戰略告知諸將,才能凝聚人心,所有人傑戮力同心。

  四月中,已經是入夏時節,河北逐漸炎熱之際,宋軍終於全部匯聚於諸葛亮營中。

  諸葛亮乃第一次升帳聚將,匯聚軍中高層將校。

  人才濟濟,也有人才濟濟的壞處,那就是每個人都心高氣傲,比如張遼、呂蒙、程普等人都自恃勇武謀略,恥於位居諸葛亮之下。

  這三人可都是能文能武的大將之才,且各曾統兵一方,所向無敵。

  要不是宋公親自點將,只任命了諸葛亮一位都督,連副都督都沒有,此時軍營中僅爭權奪利,就能使得三軍混亂不已。

  而陸遜、趙雲、徐晃等人也並非自認才不足以孚重任,只是資歷尚不足統三萬之眾罷了。

  可以說,怎麼凝聚人心,以一個明確的戰略折服所有人,並貫徹執行於軍中,是諸葛亮眼下的當務之急。

  而諸將抵達之後,甘寧也是毫不遲疑的開口質疑,問道:「今曹操日征夜戰,用兵如神,我城池屢屢失陷,而司馬駐兵廣宗,三軍籍籍而不前,欲如何破敵?難不成待雷劈死曹操不成?」

  諸葛亮的位號與其他將校差不多,北伐之後,他就與周瑜、呂蒙、張遼等大將同時進封至四鎮將軍,其中張遼受封鎮北將軍,諸葛亮受封的是鎮西將軍。

  他們領兵一同迎敵,為了給諸葛亮以都督之權,所以諸葛亮又兼領了宋公府司馬。

  這個位置只在長史之下,因而其可以都督全軍。

  這無疑顯示了孫策對他的絕對信任。

  諸葛亮也是對得起孫策的這份重託,他以不世出之奇才,智珠在握,立即向諸將做出回答。

  「今曹操懸軍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驍將,皆在於此。漢室據雒陽,專倚曹操以為捍。士卒雖眾,內實空虛,意在速戰。我堅營蓄銳以挫其鋒,糧盡計窮,自當遁走。」

  曹軍主力此時兵鋒極銳,宋軍屢戰屢敗,堅營蓄銳以挫其鋒,乃是將校們都能看出來的形勢。

  能夠在宋軍中脫穎而出,站在這座營帳內的將校無一是庸才,沒有人會叫囂著擊敵於兵鋒正銳之時。

  相反,避其主力,而掩敵之虛,才是良將此時應該做出的部署。

  且此時,曹操已經是絕望的拼死一搏,百戰百勝不足以扭乾坤,一敗則致禍不復。


  諸葛亮因而接著說道:「曹軍先鋒關羽,勇冠三軍,又多權略,東進以來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以亮所料,其必欲推鋒而進,兵圍廣宗。」

  其他將領紛紛頷首,曹軍的進攻路線是可以確定的,即向北進攻河北,向東進攻豫州這兩條路。

  而其中重點,一定是河北方向。

  因為兗州是什麼情況,曹操比所有人都清楚。

  那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雖說曹操一邊親手造成了這一切,一邊又潸然淚下,寫下了這首悲天憫人的詩句,有些衝突且嘲諷。

  但曹操對這一切的認知是絕對清晰的,他往兗州方向進軍的部隊一定不會很多。

  最多兩三萬人,不然他哪怕一路勝利,攻必克、戰必勝,也會最終走著走著全軍崩潰,被困死在一座孤城當中。

  到時候從南方趕來的宋軍主力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將這兩三萬精銳,一舉擊破。

  帳內的將校們都思索過如果自己與曹操換位而處,該如何進軍?

  怕是連三萬軍隊都不會派向兗州派遣,只會派遣一支偏師牽制東南方向,以免其斷自己後路,同時趁兵鋒正銳,全力向河北進攻!

  只要能一舉覆滅廣宗城內這三萬餘宋軍,宋軍在河北的統治就一朝土崩了。

  這三萬人再戰敗,宋軍前前後後在河北就折損近五萬人了。

  五萬精兵銳卒的損失,那是足以影響天下大勢的,即便是宋室短時間內亦無法抽調出更多的部隊反攻。

  尤其是關羽為曹軍大將,攻勢極其凌厲,已經擊破宋軍多位將校,陣斬數名猛將,若不趁此而進,是有負於這氣勢如虹的兵鋒。

  而呂蒙卻皺著眉頭,問道:「縱如此,也不能對兗州形勢不管不顧吧?」

  諸葛亮當即點頭,說道:「然也,曹操所部驕狂得勢,必須先遏其勢,然後可敗也。兗州之地,必為曹軍偏師,如今卻已經突破東阿。所謂驕兵必敗,此時擊之,可以一擊而破。」

  話畢,諸葛亮聲音一凜:「張遼、趙雲、陸遜、陳武。」

  四人當即精神一振,紛紛出列,迎著諸葛亮目光,高呼一聲:「末將在。」

  <center>

  </center>

  「汝等引鐵騎急趨東平,務必一擊而破曹軍偏師,然後還屯廣宗。」

  四人皆摩拳擦掌,高呼應諾。

  東平距離廣宗其實不遠,南下過了陽平縣,南渡黃河之後,即是東平境內。

  名義上這是黃河南北,事實上這比曹操追擊劉備於當陽時的距離可是近太多了。

  宋軍鐵騎在有水師相助的情況下,在渡口迅速渡河,哪怕不用強行軍,三日亦可疾擊其於東平境內。

  曹軍這支偏師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會如此冒進。

  但這種戰機,宋軍是絕對不會錯過。

  因而張遼、趙雲、陸遜、陳武等人立即領宋軍最精銳的鐵騎萬餘,一人雙馬,疾速南下。

  在倉亭渡過黃河,疾赴曹軍之後。

  此時曹軍的這支部隊的主將許褚尚不清楚他的身後已經出現了萬餘鐵騎,他正率軍繼續向東進軍。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甚至很得意。

  這是他第一次統領這麼多部隊,足足一萬五千餘人。

  曹操敗退雒陽之後,實在是無人可用了。

  許褚或許並非將才,但他是曹軍中少有的同時滿足忠誠前提下,又能統兵的將領之一。

  在這種危機之時,曹操實在也不敢把部隊交給其他人。

  他在與袁、孫聯軍決戰時,吃夠了外姓將領臨陣叛逃的苦頭。

  如今是愈發不相信外人,寧可用許褚統軍,也不用朝廷的將領。

  畢竟戰敗,他還能咽下苦果。

  可其他將領要是見到戰事不順,就臨陣而降,那這一萬五千人的部隊,可就全成了宋軍的附庸,反而壯大敵勢。

  可用許褚的代價就是,許褚實在是沒什麼雄韜偉略。

  他對自己的進兵也沒什麼規劃,眼下他攻必克、戰必勝的局面下,他根本沒有想過該如何進退。


  相反此刻他策馬在兗州大地之上,嘴角咧起,不自覺的就泛起了笑意。

  此刻他只感覺自己是一個絕世之將才,只恨未能及早大顯身手。

  這一路進兵以來,他攻勢之凌厲,破城之順利,遠超此前曹營的任何其他將領。

  所謂的宋國精兵猛將,在他面前無不望風遁逃。

  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就將兵鋒推過了三個郡。

  就算宋國那些最頂級的名帥,號稱天下之名將的周瑜、諸葛亮、呂蒙等人恐怕也未有他許褚這般顯赫戰績啊。

  想著他便駐馬在路旁的高坡上,俯視從坡下經過的上萬部眾,揚聲大吼:「都加快腳步,迅速行軍!十日之內,我要趕至濟北,斷敵後路!」

  以許褚的規劃,打下濟北國國都盧縣大軍就可稍微休整一下了。

  畢竟再往前的泰山郡實在是太廣闊了,打下泰山東面還有青州,要一舉切斷河北駐軍與淮南、江南的聯繫,委實有些困難。

  此時他軍中的騎將文稷策馬遞進許褚身旁,諫言道:「將軍,我等孤軍深入,懸軍千里,四面險境,這般急促行軍是否不妥?就算倉促打下濟北,身後無軍駐守,前方敵境疆域廣闊,又何益於戰事?若一旦為敵所趁,則三軍恐有傾覆之危啊。」

  許褚頓時勃然大怒,虎目圓瞪,爆烈凜然的俯視著文稷,怒吼道:「汝敢咒我大軍不利?」

  許褚作為將軍,是否有將才尚難斷言,然其虎烈之氣,的確是攝人心魄,其暴怒之下,如猛虎咆哮,令人膽寒不已。

  此刻他雙眼滿是怒火,面目猙獰,鬚髮皆張,簡直欲暴起而殺人。

  若非文稷也沛譙武人集團一員,許褚與其利益一致,許褚現在就恨不得一劍將其斬殺。

  沛譙武人與潁川士人共同構成了曹操麾下的文武兩大集團。

  曹操對於沛譙人士大多予以厚待,比如許褚就負責護衛曹氏父子的生命安全,史渙在曹魏中軍擔任中領軍,劉岱曾任司空長史,這些都屬於要職,沛譙武人在曹操麾下有著絕非一般的影響力。

  甚至歷史上在曹操逝世後,朝臣中就有人提及將各地城守換成沛譙人士,雖然被徐宣厲聲阻止,但也說明沛譙人士在曹操乃至群臣眼中是有著不一樣地位的。

  甚至在魏國有名的魏諷謀反案中,文欽坐與魏諷辭語相連,及下獄,掠笞數百,當死。

  但曹操以文欽乃文稷後人之故,乃赦之。

  文稷受曹操如此恩重,故而其後人文欽、文鴦皆叛司馬家而心向曹氏。

  後人如此,文稷更是絕對與曹操利益一致,他實在不願大軍一朝傾覆在此,所以面對許褚的暴怒呵斥,他雖然心驚膽顫,還是據理力爭。

  「某自不敢咒我大軍,相反某以為,當今之勢,應格外慎重,保全三軍。當以能戰為上,急奔濟北,於戰局恐並無多少益處。」

  只可惜,文稷只是一名騎將,雖然感覺到了不妥,可受限於資歷和眼光,都遠遠不及諸葛亮、呂蒙、張遼等人。

  他能想到這般進軍不妥已經是極限,至於具體應該如何進退,如何搶占兵家必爭之地,以進行攻守,他根本沒有全局謀劃。

  所以當他感覺到不妥之時,宋軍鐵騎已經疾速逼近!

  當許褚還在暴怒中欲呵斥文稷之時,忽然大地開始輕微的顫動起來,哪怕站在土坡之上,他們也能看到地面上的沙石正不斷的顫動。

  震動越來越激烈,很快整個地面都地動山搖起來。

  下一刻,曹軍士卒悽厲的慘叫聲響起:「是宋軍鐵騎!」(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