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孫策子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昌豨的叛亂,其實比所有人預估的形勢都要嚴重許多。💘☜ 6➈รђᑌ𝔁.ᑕⓞ𝐦 🐨🐤

  曹操之敗,泰山諸屯帥皆降於江東,獨昌豨反側於其間。蓋自恃其才略,過於臧霸之徒也。

  這不是一句虛言,臧霸後世知名,所以很多人以為泰山賊寇就是以臧霸為首。

  這是事實是個誤解,泰山賊寇是一群人的統稱,更像一個聯盟。

  從初平年間,昌豨、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人就各自聚眾。

  這些人的發展方向也各不相同,昌豨就曾率部南下,攻徐州彭城國,逼得彭城王劉和避難兗州東郡東阿縣。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里評價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這個昌霸就是昌豨,他別名即昌霸。

  曹操先後派張遼、于禁、夏侯淵等大將攻打昌豨五次,皆因為糧草不足,而不得不退兵。最後在昌豨請降後,于禁忽然開殺戒,把他斬殺,才終絕後患。

  曹操攻打五次都拿不下來的諸侯,便可見其才略和野心。

  他反叛之後,就率眾屯聚於青州齊國西南險阻之處,也就是後世著名的沂蒙山區。

  這片區域後世都開發不足,更別提當下了,他聚男女近兩萬人在裡面且耕且戰,苟上幾年也不會缺糧餓死。

  但江東大軍要進剿此地,補給就十分困難了。

  之前大軍進剿便是因為軍隊規模太龐大,而山路蜿蜒,補給供應不上,大軍不得不撤下去重新整頓。

  江東大軍主力一撤,他就率部衝下山,劫掠地方,影響深遠。

  孫策問及昌豨情況,張昭拱手答道:「昌豨聯絡了孫觀,通過孫觀傳信,言其欲降。只是要求保留其部眾。」

  孫策毫不猶豫的斷然拒絕,說道:「痴心妄想!若是他能保留軍隊,其他將領要不要保留軍隊?」

  軍權歸屬這件事,在江東是絕對不能碰的禁忌!

  威重如張昭,親信如周瑜,都不敢染指軍權,他一個小小的賊寇居然敢妄自從孫策手上索取軍權?

  孫策繼續說道:「且其叛逆而無威刑,其他泰山諸將觀之,豈能不蠢蠢欲動?責令奮武將軍諸葛亮都督各部,不惜代價誅殺此獠!」

  張昭拱手,答道:「泰山諸將臧霸、孫觀節已調至諸葛亮麾下受其節制,諸葛亮亦在挑選精兵,組建登山履險的山地精兵,準備再攻昌豨,不日必將克捷。✋👌 ➅➈รĤᑌ𝓧.¢ᗝм 🐟🎉」

  孫策滿意的點頭,這就是孫策最欣賞諸葛亮的地方,面對不同的敵軍,他總能因敵練兵,創建最合適的部隊。

  面對諸侯的正面會戰,他會訓練具裝突騎,以陷陣突陳,摧鋒破敵。

  面對聚守山林的賊寇,他又會組建山地精兵,孫策十分期待他練出一支類似無當飛軍一樣的職業山地步兵,不論是平泰山賊還是平山越叛逆、武陵蠻叛逆,都能建奇功。

  給諸葛亮以大量糧草、兵員,孫策相信他早晚能練出精兵,攻破昌豨。

  但諸葛亮在積穀練兵,孫策這裡也不能閒著,他轉而看向張昭,問道:「北方各州的人口、賦稅等是否梳理清楚?擴軍進度如何?」

  由於孫策施行的是募兵制,所以要擴軍,只有北方增加的人口還不足,還必須要有足夠的稅賦和財富,才能撐起這支部隊的良好運轉。

  不然有部隊,沒糧餉,那這就成明末的那支明軍了啊!

  張昭當即回道:「各部將校都已經在積穀練兵,訓練新兵,這前期費用由建康府庫所支撐,稅賦梳理則是由年終上計得知。幾天後就是十月,安律天下各郡國開始徵收稅賦,十二月各州、郡、縣開始上計。」

  「今歲稅賦關乎擴軍北伐,又是各州刺史履任首載,君侯不如提前通知各州刺史,年終匯聚建康,朝賀新年。」

  朝賀新年!

  在大漢的確是有這個傳統,春節得當天,屬吏向長官朝賀新春之喜。

  但張昭此議,顯然不僅僅是為了朝賀新年,這就是江東首次舉行朝議啊!

  江東也是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代漢之事。

  孫策想了想,這無疑會增強己方的君臣之實,以及為取漢而代之造勢。

  所以他便點頭同意,說道:「卿此議甚佳,就由卿及魯肅操辦此事。」


  魯肅在交州任刺史,他做的也相當不錯,跟士燮相處融洽,此次孫策進位,為了籠絡士燮,孫策也一併封了士燮為安遠將軍,龍度亭侯。

  龍度亭就在鬱林郡,這裡是此前一直未臣服於孫策的郡國,孫策是什麼態度也很明顯。

  所以魯肅回稟,士家已經提供了數千部曲供魯肅調度,合州兵、郡兵五千餘人,由大將呂岱統帥,攻入了鬱林郡境內。

  不日便將將上奏捷報。💘☜ 6➈รђᑌ𝔁.ᑕⓞ𝐦 🐨🐤

  魯肅的這次出兵,調用的都是交州府庫糧草,交州的交趾、九真、日南、合浦、蒼梧、南海、朱崖七郡已經漸平,雖然境內仍有豪宗驍帥,部落酋長,但已經表示了賓服。

  此次出兵奪下鬱林郡,那就表示整個交州名義上皆已平定。

  之所以是名義上,是因為,江東對這裡的部落和異族態度還延用了漢室法度,諸羌胡不需要承擔租調稅賦。

  這也是為什麼漢室益州會成為天下第一人口大州!

  為什麼交州名義人口有兩百多萬,卻連養數千駐軍都困難。

  因為這裡的人口極為不實,地方官員為了政績,虛報人口數量。而越是胡夷眾多的郡縣,人口就越多,越不實。

  比如益州的永昌郡,地處最偏鄙的西南,涵蓋大量緬甸區域的土地,治下只有八個縣,人口卻高達二十三萬一千戶!一百八十九萬七千人。

  平均下來,每個縣都有三萬戶人家,二十多萬人!

  這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當地每個縣都堪比吳縣這種天府之國、魚米之鄉,每個城都堪比建康,一個縣的人口比弘農郡一個郡都多。

  弘農那可是長安、雒陽之間的京畿之地,一個郡比不上西南瘴氣叢林裡的一個縣,想想都不可能。

  西南大山里能養的人口,卻堪比吳縣這種風調雨順的東南平原。如果不是戶籍官員抄錯了數據,那就只有一個可能,當地官員在虛報人數。

  而在交州也是一樣,人口最多的郡就在異族最多的兩個郡,分別是交趾和鬱林。

  鬱林郡這裡在什麼地方?在壯族區內,後世以壯錦而聞名。

  先秦之時,這裡還是嶺南一帶,以西甌、駱越等國存在,在如今這裡存在著烏滸、俚、僚等諸多民族,亂世中,世居嶺南的俚僚大姓貴族,紛紛在各地稱雄,雄於鄉曲之間。他們地方數千里,奴婢萬餘人,珍寶充積。

  如士燮兄弟就是其中佼佼者,所以魯肅才不得不與他們結盟,名義上使之賓服。

  孫策早就想效仿西晉,統一法令,命治下各族,皆人民納租調,服力役,形成「服事供職,同於編戶」的局面。

  同時認認真真的徹查一下治下的人口數量,從胡族、山越中也徵募一批精壯、驍銳,以擴充兵力。

  總不能這些異族在孫策治下,就只享受太平和土地,卻不納稅、不服役、不貢賦,那究竟他們是貴族,還是王侯將相是貴族?

  孫策點名以魯肅為此次會議的副手,目的就是為了徹查東南、荊楚和交趾的胡越人口。

  但張昭卻若有所思,畢竟魯肅在江東是以喜出大言而聞名的。

  他跟孫策講北伐,說的是臣聞見利乘時,帝王之資也。

  講進攻荊州,說的是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然後講江東戰略,他又說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所以張昭非常厭惡他,說他年少粗疏,未可用也。

  但孫策一直對他信任有加,這一次點名用魯肅一併負責此次朝議。張昭不得不思索,是不是君侯要為稱帝造勢。

  畢竟魯肅是江東鼓譟稱帝最積極活躍的一批人。

  張昭離去,孫策就如約前往了陳月的宮中休寢。

  陳月雖然是正妻,但正是如水一樣的年紀,二十多歲風華正茂,又成熟豐腴,孫策本來是找她商談家產的事情的。

  但兩個人膩在一起,很快就衣衫凌亂,最後衣裳紛飛,昏天暗地。

  一番魚水之歡後,孫策摟著她細膩溫潤的嬌軀,問道:「夫人,孤正在清查治下財富,但治國者先治家,孤也想了解一下府中財產情況如何。」

  陳月是正妻,而且一直默默支持孫策起兵征戰,所以孫策理所當然的把府中的財政大權都交給了她。


  孫策就算再寵愛周澄,甚至周澄的腿比孫策的命還長,為了給天下做表率,也得穩固陳月的地位。

  在和諧內庭方面,陳月做的也非常不錯,她可不是清宮劇里那些爭寵的皇后,相反一直鼓勵孫策雨露均沾,廣開子嗣。

  所以到如今孫策已經有兩子一女。

  其中嫡長子是陳月生的孫紹,次女是大橋生的孫琳,幼子是呂靈所生名為孫璞,反倒是最受寵愛的周澄一直未懷有子嗣,使得她患得患失,僅為她治不孕之症,織造署消耗的金錢以千萬計!

  殺其父而納其女這種事,在漢末諸侯之間也算是常見了。

  除了呂布之女呂靈,孫策為了拉攏淮南系諸文武,還納了袁術之女袁氏。再加上謝靈毓、和麋筠,孫策現在的夫人也已經高達六人,且多是千古聞名的美女。

  要不是孫策常年征戰在外,子女數量怕是不止翻三倍。

  而要談及府中產業,其實最珍貴的就是孫策的子嗣了。

  所以陳月說道:「從夫君返回以來,府中終於多了一份喜慶。我今日聞給周夫人問診的醫者言,周夫人似已有喜脈,只是時日尚短,仍需觀察。」

  聞言,孫策一喜,他倒不是吝惜錢財,而是周澄跟他的時間最久,他也最寵愛,如今經過調理,周澄如果順利懷上一胎,不論男女都足以讓其精神愈佳。

  孫策說道:「此的確是喜事,也只有令儀向來注重這方面,所以能早早確診。讓醫者年終之前給所有夫人都診斷一番,免得不小心出了差池。」

  陳月笑著說道:「諸位夫人都已經在請醫者了。若是周夫人亦能喜誕一子,則府中基業將愈發穩固。」

  現在陳月無疑是跟所有夫人同心的,這些夫人生的男丁皆由正妻養育,喊陳月為母親,喊自己生母為夫人。

  不過孫策比較寬容,允許這些孩子私下見到生母的時候也喊母親。

  在當今的形勢下,江東對天下已經是碾壓之勢,即便孫策身死,也不會將位置傳給孫權,而是會由孫策長子繼位。

  大不了江東保持守勢十幾年,休養生息,以待主君親政,然後可以快速掃平北方。

  孫策給孫紹留下的這些輔政大臣張昭、張紘、諸葛亮、周瑜、魯肅、呂蒙等人都足以幫他穩住形勢,怎麼也比劉禪的基業更加穩固。

  所以府內現在是上下一心,就怕孫策這些子嗣夭折,被兄弟叔父們吃絕戶。

  孫策也露出笑容,攬著陳月纖細的腰肢,說道:「孤這一兩年應該都不會離開建康,一定會在府內開枝散葉,力爭讓諸位夫人都誕下一二子嗣。但也得家財充裕才行,不然將來怎麼供養這麼多的子嗣?」

  對自己子嗣的封王問題,孫策打算是學唐宋以後了,即只給其封號,沒有實爵,其俸祿皆由朝廷發放,不取自封邑。這樣能避免諸王亂政。

  但為了避免財政壓力過大,孫氏諸宗室則會分封向外。所謂宗子維城,詩人所稱。鎮據邊陲,亦忝其榮。

  孫策打算把諸孫宗室,比如他的這些弟弟、叔父、堂兄們都封到邊陲之地,傳播諸夏文化去。

  比如交趾之南,永昌之西,這些地方總要有人去開發,去鎮撫。大明雖然丟了西北,可是在西南,那發展的就很好,大明遠征軍的後代,直到幾百年後還保持著漢語和漢俗。

  大明能做到,諸孫宗室為什麼不行?他們也可以學習周室宗子,向外開拓諸夏文明圈。(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