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兵進交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0章 兵進交州

  只需斬殺一位諸侯,就能威服交州?

  孫策當即關切的問道:「長史此言何解?」

  張昭說道:「交州境內諸侯以士燮為雄,其兄弟並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鳴鐘磐,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胡人夾轂焚燒香者常有數十。妻妾乘輜軿,子弟從兵騎,當時貴重,震服百蠻,即便南越王尉佗亦不足以與其相比。」

  「若士燮兄弟臣服,則交州可數郡盡平。」

  「而蒼梧太守吳巨武夫輕悍,素來與士燮等人不和,其有野心而無雄才。故糧少兵微,不足以稱雄邊鄙。」

  「將軍奉天子詔令,督南方軍事,有徵撫蒼梧之權。因此可令吳巨輸賦納貢,若其不從,則可揮軍討之。」

  「吳巨以抗拒王師而身死,則士燮兄弟必震怖而臣服。」

  吳巨就是歷史上劉備在當陽戰敗後,欲投靠的諸侯。

  然後魯肅在亂軍中找到了劉備,跟他說:「吳巨糧少兵微,自不能保,焉能容人。孫將軍虎踞六郡,兵精糧足,又極敬賢禮士,江表英雄,多歸附之。今為君計。莫若遣心腹往結東吳,以共圖大事。」

  於是促成了孫劉聯軍的聯盟,打贏了赤壁之戰。

  作為交州的一位太守,他麾下不論人才、軍隊、還是府庫都無法與孫策相媲美。

  他麾下部隊可能只有數千人,即便擁眾萬餘,在交州那片貧瘠之地,其戰力、武備都不可能與孫策麾下王者之師相媲美。

  孫策只要遣一大將,聊舉偏師而攻之,即可趨馳數千里。

  畢竟自古中原平定之後,開拓交趾,都是只遣萬餘人,就能滅國罰罪,橫掃交南。

  步騎萬餘,那是普通封建王朝掃平整個交州需要動用的規模。

  孫策要是進攻蒼梧一郡的話,可能三千人,最多五千人就足夠了。

  畢竟趙雲、張飛等人攻荊南的桂陽、武陵等郡都是只用了三千人的規模。

  而蒼梧郡就在桂陽郡南面,從桂陽郡的郡治桂陽縣出發,只要跨過臨賀、封陽兩個縣,就能郁水支流而下,直抵蒼梧郡的郡治廣信縣。

  能順河谷而下,就說明這裡的地勢相對比較平坦,沒有可守的險阻,而且是北高南低,吳巨想要抵抗都沒辦法找到關隘。

  兩個縣的距離,再空曠又能空曠到哪裡去?

  況且還是沿河而下,是交州的文明區域,不用擔憂闖入瘴氣和沼澤當中。

  如果沒有敵軍阻撓,江東大軍出桂陽之後,大概五六日就能跨過這兩個縣,進圍蒼梧。

  兩縣之隔,吳巨連堅守都做不到。

  畢竟要從桂陽往這裡運糧,實在是距離太近了。

  就算是再拉胯的諸侯,也不至於連兩個縣的補給都維持不了。

  中原的山賊、匪寇,寇掠州郡,打劫的範圍都不止兩三個縣呢。

  因此吳巨不可能困守孤城,那是在自尋死路。

  他外無強援,坐守只是在待成擒而。

  攻城的江東軍將領恐怕巴不得他死守城池,到時候只要大軍將城池一圍,挖掘好溝塹,修好圍城營壘,不用攻城,不用將士死傷,就可以圍死吳巨了。

  兩個縣的補給線,有牛車、輛車輸送,只用一兩趟就能送來數萬石糧草,足夠數千攻城大軍將城池團團圍困一年有餘。

  這種情況下,對桂陽百姓幾乎無損,對江東將士也沒有任何傷亡。

  孫策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可,就按長史與諸葛亮所言,攻取蒼梧。不論士燮是否震怖而降,至少能拓地蒼梧,得一大郡。」

  張昭問道:「將軍欲以何人為將?進軍蒼梧?此次用兵規模雖小,但涉及我江東威震交州之大局,不可不慎也。」

  孫策點頭,他本來是想用諸葛亮的。

  畢竟諸葛亮提出的這個諫言。

  可是考慮到用數千之兵,並非諸葛亮強項。且他對荊南之地,並不熟悉。

  最終孫策說道:「還是繼續以討逆將軍呂蒙為將,都督甘寧、周泰、呂岱三部進軍,再調一部突騎到呂蒙帳下聽令。」

  呂蒙此前就坐鎮荊南,對當地形勢比較了解,這樣由他統帥三千五百步騎進軍蒼梧,基本上是萬無一失了。


  他能籌備出完善的補給和後勤,並招募足夠的荊南、交北豪傑效力。

  算上為其奔走的豪傑、賓客、巫醫、嚮導、說客等,此次他出兵的規模可能不會低於四千。

  他如果再以重金交好荊南的豪強大族,使大族的部曲、賓客為他轉運糧草,那他這近四千的部隊就完全無需為後勤補給而分散精力了。

  以千餘牛、馬驢車運送糧草,可以保證前線糧草無憂。

  他這數千部隊可以全力參與到戰事當中。

  而隨著孫策的的一道軍令傳出,荊南大軍隨即厲兵秣馬,在經過呂蒙長達三個月的準備後,在秋高氣爽之際,向南發起了進軍。

  呂蒙以大將甘寧為先鋒,從桂陽出兵,一舉就擊潰了吳巨在邊境守衛的千餘守軍,攻入蒼梧郡境內。

  蒼梧距離荊南實在是太近了,尤其桂陽郡治就在蒼梧郡邊上,荊州既下,交州根本沒有多少反抗的餘地。

  劉表都曾數次派軍進攻交州,他吳巨的這個蒼梧太守還是前任太守史璜病故後,由劉表任命的。

  要知道,劉表此前在荊南可是沒多少穩固的統治。

  長沙、桂陽、零陵等三郡長期並不怎麼服從劉表,而武陵境內的荊蠻更是連租賦都要抗拒。

  結果劉表這樣都能拿下蒼梧郡,就可想而知,交州的勢力比之中原相差究竟有多大。

  呂蒙可是能夠從關羽手中一舉奪下三郡的大將。

  在孫策攻擊劉表之戰中,他也是功勳卓著,在周瑜染疫,諸葛亮尚未出仕的情況下,以一己之力為孫策穩固了整個北方戰線,打得劉表困守江陵。

  可以說,劉表率荊州大軍都不是呂蒙的對手。

  更何況吳巨這個劉表手下的一郡太守。

  只是吳巨作為一介武夫,並沒有多少大局觀。聽聞孫策下令,讓他交出一萬軍隊及所用器械、甲冑,糧草十萬石、布帛五萬匹、黃金三千斤後,他就勃然大怒。

  本來他是有意外附內違的,即明面上向前將軍孫策臣服,尊其為南方之主。但實際上自己在蒼梧郡作威作福,不聽建康號令。

  但孫策這個命令下達,他直接怒而起兵,阻兵於郡界!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交出一萬軍隊及所用器械甲冑,那不就是要奪走他吳巨的全部軍權嗎?

  而所要的黃金三千斤、絹帛五萬匹及糧草十萬石,更是要將他吳巨多年積攢的府庫一舉抽空!

  那他還怎麼陽奉陰違?

  所以吳巨立即下令部下區景、衛毅、錢博等人並宿賊高涼等人一同興兵聚眾,欲拒呂蒙於境北。

  這裡面區景是他的嫡系,跟他是鄉黨,皆來自長沙郡、臨湘縣,是長沙大族。

  而衛毅則是蒼梧人,負勇力,與錢博皆吳巨所信用,其領的是蒼梧郡境內的豪傑部曲,人數眾多。

  最北吳巨所倚重的則是大盜高涼,其為宿賊,比山陰縣的宿賊黃龍羅勢力還要龐大,其部下有強弩之士三千餘人,部眾數萬,破略百姓,殘害吏民。在南海、蒼梧、鬱林、珠官四郡界流竄,依作寇盜,專為亡叛逋逃之藪,部下多亡命斗死之徒,勢力昌盛。

  要知道黃龍羅僅數千人,且僅在會稽郡郡治山陰縣境內,太守王邑以郡兵就不能討之。

  高涼在在南海、蒼梧、鬱林、珠官四郡界流竄,勢力更是強盛到整個交州,沒有諸侯能討平他。

  只是他偏據於交南之地,聲名不聞於中原。

  事實上,這就是相當於交州境內的黑山賊、青州賊等強大勢力。

  而且高涼極有野心,他很清楚,吳巨武人輕悍,士燮一介儒人,由他們占居交州,不會威脅到他高涼的利益。

  眾人皆可割據一方,不會互相攻滅。高涼等宿賊還能到處破略百姓,殘害吏民。

  但若是孫策大軍進入交州,他氣吞強虜,怕是容不得任何人盤踞山林。

  所以吳巨僅派人向他陳說利害之後,他僅收了一份薄禮,便當即興兵三萬,前往蒼梧,助吳巨抵禦呂蒙。

  當然,他這三萬人裡面,大部分都是烏合之眾,沒什麼鎧甲器械,更別提軍紀之類。

  他部下真正能戰的就那三千強弩之士和數千精悍盜匪。

  不過他為人狡詐,更聽聞過北方豪雄故事,便將吳巨比為公孫瓚,自己則是張燕,號稱引兵十萬解蒼梧之圍。


  聲勢倒是十分浩蕩,很快就傳到了極速進兵的呂蒙耳中。

  此次呂蒙出兵畢竟只寥寥三千餘人,驟聞對手有十萬大軍,軍中免不了有將士心懷不安。

  於是呂蒙召集眾將,說道:「高涼此賊,不過是一群草寇,既無城柵,唯以寇抄為資,安則蟻聚,窮則鳥散,取之在速,不在眾也.若星馳電發,出其不虞,精騎五百,自足平殄。」

  隨即呂蒙高喝一聲:「甘寧!」

  「末將在!」甘寧當即挺胸抱拳而出。

  作為江東有名的斗將,他身軀雄壯,又好勇鬥狠,十分壯勇善戰。

  對於賊寇所謂的眾十萬餘人,他非但沒有畏懼,反而頗感興奮,若自己率五百鐵騎破之,那必更壯自己聲威。

  反正一舉破敵之後,建康城內的諸位公卿又不知道敵軍究竟人數多少。

  對方號稱的人數越多,對他越是一件喜事。

  而呂蒙亦是與其看法相合,說道:「若吳巨憑險拒戰,我還憂之,不能速勝。如今其引高涼宿賊而至,實乃助我威震交州也!此一戰擊破高涼,梟其首,則蒼梧守軍必驚駭遁逃,蒼梧可立克也!」

  「君率五百鐵騎,沿郁水向東南進兵,攻高涼等本屯。高涼聞之,必棄蒼梧而還。我等伏兵於險隘,要擊之,必一戰擊大破其眾!」

  「末將領命!」甘寧當即意氣奮發的抱拳而出。

  其領了五百突騎,一人三馬,只帶十日糧草,便緣河而下,直趨蒼梧郡和南海郡邊界的高涼本屯。

  蒼梧郡郡治廣信縣在郁水支流西岸,而甘寧在郁水東岸,鐵騎疾馳,甚至沒有多少阻礙,就在嚮導的引領下直撲到蒼梧郡郡界,高涼的本屯附近。

  消息傳到廣信縣,高涼果然大驚失色,他營中將士的父母、妻小、家財都在本屯,若本屯有失,則人心必定大散。

  不用等孫策大軍來攻,他的部下就將自行瓦解流離。

  如今這亂世,諸軍瓦解流離,無敵自散者不可勝數。

  他高涼能夠成為宿賊,關鍵的緣由就是他在本屯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物資,又聚賊寇六親產業。使賊寇,有恆產者故而有恆心。

  這才使得他能屢戰屢勝,不被任何諸侯所兼併。

  可若本屯有失,就算他為吳巨守住了蒼梧郡,他本人首級亦難免被擺在其他諸侯的案前。

  所以高涼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便下令三軍立即返程!

  這驚得吳巨連忙帶人前來勸阻,吳巨親自牽著高涼馬韁,勸道:「高將軍,此敵軍之計也!當初中原大將曹操為東郡太守,正是以此計而大破黑山軍。君欲蹈其後乎?」

  高涼怒道:「我若將士妻小皆被呂蒙所奪,又如何能夠繼續堅持?吳府君難道以為,我部下將士皆死士不成?」

  關羽這種名將,失了江陵,尚且全軍崩潰,敗走麥城。他高涼這種賊寇,絕不可能在失了本屯的情況下,還維持三萬大軍的人心!

  所以哪怕前方可能有伏兵,他也必須回援本屯。

  這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而高涼更是對吳巨遊說道:「吳府君何不聚兵跟我同行?若我有失,則蒼梧郡必然無法堅守。你我合兵,即便賊將設伏,亦難獲勝。」

  吳巨當即面色大變,讓他捨棄郡府,跟高涼一介宿賊同行?

  那他名士的聲望豈不徹底掃地?

  吳巨當即毫不客氣的拒絕高涼之言,斥其荒唐至極。

  若是他吳巨果真能與高涼合兵,說不定還真如高涼所言,趁機大破呂蒙三軍。

  可惜吳巨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只率軍死守在了廣信縣,任由高涼獨自疾馳回援。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