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諸葛武侯進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7章 諸葛武侯進軍

  漢天子劉協的勸和之舉根本不可能被接受。

  他曹操進攻淮南,攻城略地的時候,不見天子出來勸阻。

  孫策這邊剛取得了些許勝績,準備發起反擊的時候,天子就出來叫停。

  江東的文武都不可能答應。

  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義之。如今諸夏就是崇尚以直報怨,復仇雪恥。不然徐州民心也不會如此洶湧。

  當然天子倒也不是有意的偏袒曹操,而是得到消息派人前來勸和的時候,就正好卡在了孫策發起反擊的時間節點上。

  所以作為天使的趙彥也清楚,自己不可能立即就勸服了孫策。只是包括他在內,所有人都沒想過,吳侯會拒絕的如此直接!當面拒不受天子之命。

  趙彥幾乎憤懣至一口氣昏厥過去,他為人剛烈,有不可犯之節,當即持節杖地,怒喝道:「將軍若一意孤行,彥今日便自縊於將軍營中。世人必皆謂吳侯擅殺天使,其不臣之心露矣!」

  其剛烈如此,庭內江東文武皆紛紛一震,若是天使死在江東營中,江東不論名聲、大義上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到重創。張紘更是連連以目示意孫策,暫緩形勢。

  孫策也是沒想過,如今的漢室還有如此忠臣。

  於是孫策說道:「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蓋分定已故也。如今淮南未定,我子民血仇未報,故四方皆不能定,天使以為孤如何能休兵?」

  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乃是因為貪性乃人所具存,無可厚非。人去追兔,是因為兔子的歸屬仍未有定。

  但市肆商鋪當中,積兔滿市,無數行人過路,卻沒有一個人多往籠子裡看一眼。並非是人不想要兔子,而是因為兔子已經有主。

  蓋分定之後,雖鄙不爭。

  如今曹操敢南侵,顯然也是因為他對淮南還有貪念,對江東財富還有貪心。不打疼他,讓他不敢南顧,他的貪心就永不會停止。

  而這也是孫策此次堅定拒絕天子調停的一個原因,必須讓天下人都知道淮南已經有主,蓋已為孫氏所有。

  如此既能阻強敵之南侵,又能安江南之人心。這也是龐統給孫策定的戰略,宣綱紀,定人心。具體實施起來,自然就是芟除寇賊,扶育孤弱,遂令華夏復有綱紀,鳩集兆民於江南。使封鄙之內,雞鳴狗吠,達於四境;蒸庶欣欣,喜遇昇平。

  當然孫策更是使江南阡陌咸修,四民殷熾,復過於曩時,而富於平日。

  江南既定,那就可以安穩的北伐了,自己可以後顧無憂。

  孫策也不是聖人,他當然有自己的私心,不可能滿腦子都只想著怎麼掃平天下。與袁紹、曹操這種諸侯對壘,他也未敢說就一定能一統天下。所以當前就先保證自己能穩有江南,至少有孫氏百年基業,能在南朝稱帝為王。

  穩固了南方,使南方甚至整個天下都認可孫氏為南方之主,孫策地位穩固之後,才能進一步北伐中原。

  這一點孫策的想法跟劉裕是類似的。

  聞孫策之言,趙彥方才說道:「孫將軍之言,不無道理。朝廷亦並非不明是非,強求將軍立即退兵。若曹軍退兵,撤離淮南,將軍可願止戈?」

  孫策當然不可能給出承諾,只是淡然的說道:「戰事未定,孤尚且不知戰局走向,怎敢斷言曹軍敗退之後如何?天使不妨暫留在淮南,以觀戰事走向,再作定論。」

  話到如此,就已經事實上意味著天子的調停失敗了。

  孫策、曹操執意要在天子調停的天使面前,接著把戰事打下去,不可能就此劃疆止戰。必須一戰打出一個南北分定!

  趙彥調停不成,只能壓著怒火,說的:「孫將軍既不能領朝廷之德,則朝廷只能召將軍胞弟翊入職三台,為中宮謁者,以宣朝恩。」

  孫策詫異的看了一眼趙彥,召孫翊入三台?

  大漢以尚書、御史、謁者為三台,其中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

  謁者屬大長秋,主殿上時節威儀,並傳凡引見臣下,傳達使命等事。

  說白了,這就是皇帝身邊的親隨官。

  對這個事情,孫策想了想沒有拒絕,孫翊豪勇最似先父,其勇武過人,但謀略不足,去漢天子身邊漲漲眼界也沒什麼不好。還能方便他將來出鎮為王。

  況且,孫策也的確需要一個能給自己傳遞朝廷消息的親信之人。


  所以對遣宗族子弟入朝這件事,孫策並不是太在意。

  況且這還是個謁者,以後出使江東,宣傳天子恩義,他都能參與其中。

  孫策便對趙彥回復道:「可。待孤擊敗曹賊,將遣三弟翊入朝天子,輸送貢賦。」

  趙彥隨即拱手告辭,說道:「今朝廷動盪,宗廟殘毀,觀諸州郡,雖外拖義兵,內實相圖也。當下天子施恩,將軍宜早迎朝廷之意,於義為得,於時為宜。望將軍再思之。」

  送走趙彥,孫策留下了張紘和諸葛亮,其實他們倆都是文武精通的謀臣,有點類似於沮授,威震內外,又能出謀劃策。

  等天使離開,張紘便起身,說道:「漢室凌遲,為日久矣,四方豪傑並起,連徒聚眾,動有萬計,此方乃真正萬人逐兔,先得者方能定人心。將軍如今南方初定,兵強士眾,必須擊破曹操,才能外絕強虜覬覦,內安豪傑人心。況天子來使,和解關東,淮南之戰,已不宜再遷延,宜早日進軍馳援。」

  張紘說的是戰略上的考慮,擊敗了曹操,使這個南方政權保證自己不被外敵所威脅,能斷境內野心勃勃的豪傑,內外勾連的企圖。

  事實上,戰術上,孫策也不得不進軍去與曹軍打一仗了。

  不然徐琨那裡怕是要支撐不住了!

  徐琨和徐盛兩人守城戰事都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但兩人雖然都有難題,可具體情況卻又完全相反。

  徐盛那裡是人手太少,下蔡縣雖然是軍事重鎮,城池堅固,兵精糧足,可面對曹仁的猛攻,他那五百精兵和千餘青壯,損失慘重,各處防線都捉襟見肘。

  而徐琨這裡,則完全相反。東山之戰已經打了兩個多月,等到九月結束,這場守城戰事就足足打了上百天!

  他徐琨有淮陰的大量精兵援助,又徵募了大量青壯,軍隊是能夠守下去的,可是城中糧草卻已經早已見底。

  高山並非什麼軍事重鎮,他只是一處郡治,倚靠著郡府的府庫支撐,要不是有義倉裡面的兩萬多石糧食,城中早就支撐不住了。

  可是兩萬石糧食,足夠五千精壯所需,卻完全不足城中數萬百姓之糧。

  當初孫策圍壽春的慘狀,在高山也再一次上演。

  高山城中,谷糧斷絕,疫死者幾半,道上橫屍,率取以食,其中有尚未氣絕身亡的,也同樣剃肉取之,雜在豬肉、馬肉中間出售給百姓。

  斗糧更是從戰前的三錢,飆升到如今了三千餘錢。買一石糧食,需要耗錢三萬餘!

  軍隊中戰馬全部被宰殺,士卒被迫掘鼠煮筋角為食。

  但好在城中守軍的士氣還比較高昂,守城者數千人哪怕饑饉困厄,相枕而死,亦莫有離叛者。

  除了曹操的凶名,導致的守城男女不敢開城投降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江東的援軍就在城外不遠處。

  只要城中堅守下來,戰後論功策勛,所有人都必將大獲封賞。

  而孫策進軍,也正是要擊破曹營東圍,解高山之圍。

  只要能從東方源源不斷的輸送糧草、軍兵進入高山,那高山縣就將成為一座事實上的關隘險阻,前抗曹軍,後有強援。

  而諸葛亮則說道:「我以為徐府君為將軍宗室大將,必死守高山,哪怕將軍援軍未至,其亦將奮死而戰,更況乎今援軍齊至。我以為此戰勝勢可期,敗則唯驕。若恃眾憑強,冒然進軍,是唯一可能招致戰敗之由。故而我等當謹慎攻之,逆戰破敵。」

  聞言,孫策不禁露出笑意,果然是諸葛亮一生唯謹慎啊。

  不過他這次的提議,倒是與孫策不謀而合。

  在淮陰這裡,已經集結了上萬人的精兵銳卒,江東可以調動的四萬軍隊,除了在壽春、鍾離一線準備進攻曹仁的周瑜所部,以及魏延進攻徐州的三千餘眾,剩下的大半都在高山縣附近,屯兵駐守,準備馳援。

  淮陰這裡有孫策麾下最精銳的萬餘步騎,更包括諸葛亮、張遼、黃忠、徐晃、趙雲等諸多名將,解煩軍、具裝龍雀突騎皆雲集於此。

  人數過萬的軍隊規模,很少有一戰即定勝負的決戰。往往都要經過各種試探,互有勝負之後,才發起決戰。

  只是跟曹操在這裡決戰,顯然並不符合孫策的利益。

  自己能勢勝,完全無需冒險。

  只要周瑜擊破了曹仁,那曹軍後路就受到極大的威脅,他數萬主力大軍被包圍在臨淮這一片狹小區域內,不留下萬餘具屍骸,根本無法突圍而走。


  那這一戰可就是曹操的慘敗了,前前後後要損失兩萬多人,其軍勢必然受創。

  不過戰略上雖然如此,在東山這裡還是要打上幾仗的,嘗試能否用精銳擊退曹軍的外圍防線,打通與徐琨的聯繫。

  於是孫策便說道:「卿所言頗合兵法,孤亦正有此意。便以卿為守軍師中郎將,督解煩軍、具裝龍雀突騎、並張飛所部等五軍,進解東山之圍。」

  孫策話音落下,諸葛亮瞬間瞳孔一震,張紘更是不可思議的看向眼下這個年輕人!

  軍師中郎將!

  這個職位在江東可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此前就是張紘擔任的這個軍職,他現在擔任昭義將軍,監統內外,威震三軍。基本上就是張昭掌政務,他掌軍務。

  可即便如此,張紘此前擔任軍師中郎將時,也沒有如今這個年輕人這麼大的權柄,只是督廬江、九江、臨淮、廣陵四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而諸葛亮如今竟然直接統帥江東最精銳的五軍,無論解煩軍還是具裝龍雀突騎、以及諸葛亮此前所統帥的精銳具裝突騎,都是江東選募勁勇所組建的絕對精銳,隊伍鞍勒兵甲一切更新更良將將之,嚴肅軍紀,各部皆軍士精銳、器仗堅整,遠超尋常。

  被歸為諸葛亮所統御的些部隊,將領從黃忠、徐晃、陳武、張飛,無一不是驍勇善戰、軍功赫赫的中郎將!

  諸葛亮一介年輕人,以守軍師中郎將之任,何德何能,可以指揮這些戎馬沙場,久經戰事的老卒啊?

  所以諸葛亮也是全身一震,連忙拱手勸道:「將軍,如此怕是不妥吧?亮之軍功,升中郎將尚且不足以服人心。更何況以守中郎將之份,都督眾將?亮年少淺薄,怕是不足以孚眾望。」

  孫策笑著:「正是因為年輕,所以要多歷練一番嘛。孤信任卿,故以佩劍賜卿,凡違抗軍令者,皆可先斬後奏。」

  至於年輕不年輕的,這都不是事。

  司馬懿還沒出仕的時候,張郃都已經是偏將軍了。夏侯尚還是個孺口小兒的時候,張遼都已經威震天下。但這些資歷大將,還不是要屈居於這些曹丕四友之下?

  他曹丕能破格提拔司馬懿,那孫策有什麼不敢提拔諸葛亮的?

  衛青領軍出征的時候,李廣一樣憑資歷和隴右將門出身的背景,瞧不起奴隸出身的衛青,可結果衛青能統軍大獲全勝,霍去病能弱冠之齡驃揚大漠。

  所以孫策親手將佩劍遞到了躬身拜迎的諸葛亮雙手中,撫其背說道:「霍去病以弱冠之齡,已為驃騎將軍,為武帝所倚重。卿同樣是弱冠之齡,統帥數千之軍,在孤眼前舉一偏師破敵而,孤信卿必能克捷,為孤之武侯!望卿莫妄自菲薄,不負孤之厚望。」

  諸葛武侯,這可是武廟十哲之一啊!

  其兵法成就,被稱為漢末唯二的軍事家。

  孫策相信這個年輕人早點統帥數千軍隊歷練一下,將來必定能成長為自己的肱骨助力。

  就算是現在,他也必能斬甲首數千,為自己擊破曹軍外圍這些偏將。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