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貧富倒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2章 貧富倒置

  秣陵縣也就是建康的古稱,占地約數百里,面積廣闊。💜💜 ➅9s𝕙Ⓤ𝕏.Ⓒ𝔬m 👺🐳

  不過隨著孫策大力開發丹陽,這裡行政區劃就精密起來了,一個縣被一分為二,南秣陵、北建康。

  因此秣陵縣的人口大概只有三千餘戶,但是他的縣君倒是一位能臣,名為鄭禮。

  鄭禮是豫州沛國人,也就是劉備曾經駐軍的那一帶。這裡戰亂不斷,到如今也依舊有曹操、劉備在這裡激烈爭奪。

  所以沛、譙一帶皆有大量士人被迫遠離中原,避亂淮南、江東。

  比如鄭禮的老鄉劉馥,便是避難於袁術所在的淮南。孫策打下了淮南之後,聲望大震,劉馥便順利的投效到了孫策麾下。

  這可是曹魏最著名的六位精達事機、能肅清萬里的刺史之一,正是他單騎入空城合肥,安定了江淮,修繕起來合肥城,使這裡成為了張遼威震天下的根基。

  如今他以奇才,被委以重任,擔任守壽春令,也就是代理壽春縣令,負責安定地方,恢復生產。

  不過與劉馥這位老鄉不同,鄭禮很早就投到了孫策麾下。他早年避難江東,與孫邵、滕胤等齊名。在孫策打下曲阿之際,便順勢而降。

  魏蜀吳三國歷史上建國之後,都有人主持修訂了律法、禮制,比如曹魏主持這方面的是陳群,蜀國是諸葛亮、劉巴、法正等人,而吳國負責這方面的便是張昭、孫邵、滕胤以及鄭禮,此四人,采周、漢,撰定朝儀。

  以廟廊之才,而治三千戶人家,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待孫策跟顧雍抵達秣陵,他這位秣陵長就立即率數名身穿皂袍、頭戴幘斤的小吏在城邑前相迎了。

  鄭禮的足跡可謂是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所以口音並不特別明顯,說的是雅言。

  自公元前770年,平王定都洛邑建立東周,洛邑的語言就漸漸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也就是孔子正是用洛陽雅言來講學的。

  這個傳統要一直延續到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然後結合吳語,形成金陵雅音,然後為南朝歷代所傳承。後世常說的吳儂軟語,說的便是這種。不過軟並非秀氣,女子講來具有獨特的柔美靈秀之風,男子講來則頗具儒雅倜儻之氣。

  鄭禮說話便是儒雅從容,給人一種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感覺。與其交流,讓人如沐春風。

  孫策好奇的問道:「鄭縣君口音並非雒陽北方雅音,可是在南方居留許久?」

  鄭禮點頭,說的:「《荀子》有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我此前曾擔任烏傷縣長,故口音有受其影響。」

  烏傷縣長!這個地方孫策知道,畢竟這是他所領的會稽郡最南面一個縣了。

  再往南大概穿過一千里路,會抵達東冶,也就是新設的吳興郡。

  在吳興郡設立之前,烏傷縣以南,穿越一兩千里都沒有大漢任何縣邑、城池,要一直到交州,才會再見到從屬於大漢的州郡。

  往日裡這近兩千里的土地上,盡皆是山越、宗賊,雖名為漢臣,但完全不為漢室所管控。

  沒想到鄭禮此前竟然在烏傷縣擔任縣君,孫策立即來了興致,問道:「卿此前赴任烏傷縣,當地情況如何?」

  鄭禮沒有一味的誇讚,而是很公正的說道:「將軍曾遣會稽南部都尉賀齊,擊破山越北地,降宗賊之類,遂空其地。後又有王朗竄逆,東冶叛亂,以致會稽空虛,居民散逃。我進入烏傷之際,其縣已空,時惟空城。」

  顧雍此時開口稱讚道:「自將軍掃逐山越,選賢任能,安定郡縣,乃有華夏。始遷四方之人,以實其縣。初始習尚錯雜,靡有定趨,建安以前,耕無百畝,商多懸罄,婚喪僅足成禮,卒伍苦於版築。」

  「然及將軍推廣教化,鄭縣君勸課農桑,比復三年,閒曠之地皆成沃壤,中產之家頗蓄六畜。伏處天末,亦與內郡同風。我經過烏傷縣時,入目所見良田阡陌,皆連綿沃野。」

  伏處天末,亦與內郡同風!也就是當地雖然偏遠,可語言、風俗、穿著都已經與華夏內部州郡相同。也難怪鄭禮的雅音已經有了南方的特點。

  而百姓更是開墾了大量的荒田,使沃土千里,已然中產之家。

  這誠然有孫策不立田制的制度優勢,不然百姓根本沒有這種積極開荒墾田的主動性。全等著平均授田,當地怕是到現在也不過耕田尚無百畝。


  尤其當地還有大量的山越人,能安撫山越,使其大量參與農桑,這可絕不是一件易事。

  最終能有如此盛景,鄭禮功不可沒!

  所以他三年之後,就能從最南面的偏僻縣邑,直接升到秣陵縣長。

  要知道秣陵這可是建康城邊上的最重要縣邑了,幾乎相當於長安城旁邊的五陵,要不了多久,裡面就會住滿了達官顯貴,五陵少年。

  張昭這也是想用鄭禮之政才,開墾丹陽,建設建康繁華。

  鄭禮三年前到烏傷縣時,時惟空城,郡縣空虛,而待其離開之際,縣內已然沃土千里,有了數千戶人家。

  若是能將這壯舉在秣陵復現,秣陵恐怕無需幾年就能從三千戶人家,漲到戶籍過萬,為天下贊。

  孫策也沒敢想治下每個縣的人口都有上萬戶,那一百一十九個縣,戶籍恐怕還要超過貞觀之治初期了。

  能有十幾個縣甚至幾十個縣戶籍過萬,江東就已然堪稱盛世!

  孫策認真的對鄭禮詢問道:「丹陽如今形勢與會稽相類,卿為秣陵縣君,可有何治縣良策?」

  鄭禮顯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立即答道:「自漢列亭障以來,丹陽居民雜處,所來從舊。百姓大都以織毛氈、勤耕殖為本業,民大率貧瘠。鎮夷山越,氣習剛勇,好勇鬥狠,歷代相沿,以至今日。」

  「我以為當改易其俗,四境之內,皆勸課農桑,以絲織錦緞,代其毛氈,以阡陌良田,代其耕殖山間。閱武暇日,則誘習詩書。習學者,免其稅賦,如此必使民慕習文教,夷俗喪變。如此阡陌之間或陋習難除,而富庶之家,必率尚廉潔。」

  免賦免稅這件事還有待考量。

  孫策寧肯像秦朝一樣,給勤耕尚學的孝悌力田發布帛、肉、油,也不期望免稅,導致國家最後像大明一樣征不上士大夫的稅來。

  不過鄭禮說的另一條,孫策非常贊同,他的想法倒是跟甘寧有些不謀而合。

  那就是在秣陵附近也廣開桑田,用生絲紡織取代其毛氈耕牧,吸引山越風俗、文化皆與華同。

  見孫策還在思考,鄭禮說道:「只要將軍麾下大軍未歿於戰事,丁補於伍,便不會如涼、並一般,番夷內附,近據郡縣。」

  孫策不禁莞爾一笑,你這還真是信任我啊。

  要我大軍屢戰屢勝,不能大規模的抽丁補充軍隊。

  這麼說來,募兵制的精兵軍隊,還真是比較適合同化異族。畢竟民間有大量的壯丁,不會出現民間空虛、被番夷反客為主的情況。

  不過既然鄭禮都已經有如此信念了,孫策自然也是雄心壯志,相信自己必能以精兵強將,掃平亂世。

  隨後孫策說道:「卿所言,與孤志向相合,隨後可致信一封與長史詳談此事。孤此來是為了查看一番秣陵縣的邸閣、倉廩情況,以建驛路。」

  理論上這個事情,其實應該找縣丞。畢竟縣丞負責一縣內的倉儲事宜。

  但如今制度下,縣君權力極大,能插手一縣內所有事情,從稅收、儲存、治安到人口、文教、甚至兵事都能干預。

  所以孫策已經有意廢除縣丞,把田曹跟市曹合兵,成立一個專門的度支,來專業化管理稅吏和徵稅。

  當然對應的,中樞也會設立三司制,負責度支、市舶、戶部三大財政。

  不過這個事完全急不來,至少要等驛站建起來,孫策能夠強力掌控各縣的時候才能推進。

  鄭禮也沒有多想,立即回道:「如今秣陵縣邸閣中有糧倉三座,義倉兩座,一共存有椹干兩千石、豆子一千五百石、麥麩五百石、粟米一千石、稻米五百石,共計五千五百石谷糧,以備荒年。」

  荒年能吃麥麩,那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了。

  秣陵縣能存儲五千五百石糧食,大概能夠五百戶人家渡過荒年,比十室九空還是要強上不少的。

  只是孫策眉頭微蹙,問道:「今年梗稻豐收,為何不多儲存一批稻米?只積儲了五百石。」

  鄭禮不慌不忙的回道:「義倉兩面儲存的便主要是稻米。稻米規模有限,主要原因有二。」

  「一則義倉數量不足,縣裡正招募百姓,新建三座義倉,力爭明年春耕之前,能建完三座義倉,儲米兩千石。」

  「二則就算義倉建起,官府、百姓亦不敢大量儲存稻米。稻米積儲之後,只兩三年便會發霉。而粟米若儲存完善,能積儲五六年,聽聞建康城新建糧倉,以地窖儲藏,設數層草木灰防潮,更是能儲糧長達七年有餘。」


  顧雍認可的點頭,說道:「據我所知,民間一般是豪強之家種稻米,貧寒之家種粟米。稻米豐產,豪強可以大量售出,賺取財富。粟米耐旱易儲,百姓則備之以應荒年。」

  孫策感嘆道:「民生不易啊。如今國家雖有小安,但百姓仍憂饑饉。如此可見民心依然不安。」

  百姓顯然就是不相信如果再出現旱情、兵災的情況下,官府會從吳郡、會稽等地運送來幾百萬石糧草,賑濟災民。

  當然絕大部分百姓可能也不相信,如今江東一個郡產出的糧食,就足以使江東數個郡不至於餓殍遍野了。

  所以,大部分百姓淳樸的想法都是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孫策說道:「越是如此,越要興修道路,便利工商。讓官路、驛站聯通各郡縣!」

  哪怕是商人要運糧,那也得有人通知他們什麼地方出現了旱情。

  信使在路上一日數百里,和信使一日數十里的差距,那足夠影響無數人的生死了。

  百姓不能只盯著自己那十幾畝地的產出,一直過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不然一場旱災過來,就會導致他們紛紛家破人亡,出售土地。

  對孫策要修道路,興驛站,修渡口這件事情,鄭禮十分贊同。

  他說道:「我在雒陽之際,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大族百姓,皆喜食胡餅。將軍可知胡餅?」

  孫策點了點頭,建康城內也挺流行這種食物的。

  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精細白麵攤成的烙餅,這東西在當下還是個稀罕玩意,是漢靈帝帶起來的美食。

  不過這東西,到了隋唐之際,就是司空見慣了,軍中士卒就以餅為軍糧。

  到了大宋,就更進一步。軍中都吃稻米,以雪白的稻米為主食。

  大宋繳獲了金軍的糧食,士卒根本無法下咽,全部吐了出去。

  而金軍的糧食,正是以粟米為主。也是如今大漢軍中和民間百姓的主食。只是軍中要比窮苦百姓多了一點醃製的鹹菜,但距離中產之家的魚乾、肉脯則遠遠不如了。

  只有孫策的軍中,才供應肉脯、果脯。甚至如果後勤充裕的情況下,會殺豬宰羊,讓士卒嘴上有油腥,頓頓有肉。

  鄭禮說道:「如今民間情況顯然倒置。百姓饑饉,卻種產量不足的粟米。豪強田聯阡陌,卻種產量豐盛的稻米。以至於貧者越貧,只能食糠麩。而富者越富,食有肉、富米麵。」

  「且富者以稻米降低糧價,貧者粟米賣出無門,家中愈發貧寒,妻子大率難以蔽體。」

  「我以為當務之急,應是建邸閣,而穩人心。興道路,而便工商。難道我堂堂中原,還不如西方雜胡?」

  聽聞鄭禮最後擲地有聲之言,孫策不禁連連重重的點頭。

  西方粟特人如今都吃上精面製作的胡餅了,江東百姓還在吃粟米。

  難道坐擁魚米之鄉的江東三吳之地,產出還不如西域胡人?

  顯然是民心未安,百姓對戰亂、旱災等真的是怕了,寧肯吃粗糧,也要有個安穩的將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