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308大明軍隊爛成這個樣子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8章 308大明軍隊爛成這個樣子了?

  所以從一開始,不管你哱拜是真的謀劃者,還是被迫上船的,都逃脫不了干係。

  負責西北邊境的總督上呈萬曆皇帝的奏疏,就大肆渲染哱拜和他兒子的作用,而對黨馨的問題避而不談,誇大了哱拜與蒙古人之間的聯繫。

  這些叛亂士卒與周遭的明軍小規模的較量加劇,而且傳聞哱拜得到了蒙古人騎兵的幫助,蒙古人正在大批量的趕來支援。

  姓劉的一個先鋒士卒,指定跟蒙古人搭不上邊,一定是哱拜在暗中聯繫。

  只有這樣的說辭,才能把這件事定性為是蒙古人有預謀的發動戰爭,而不是有於巡撫的管理不當造成的一次內部叛亂。

  儘管寧夏土人出現叛亂事件,使得整個陝西大震,但是周遭的大明官軍,沒有一個輕舉妄動。

  朝廷又不是單獨的欠了寧夏一鎮的餉錢,其餘鎮的士卒都是在看熱鬧。

  在這個時候,朝廷的文臣們終於注意到了欠薪的問題。

  他們怕事情搞大了,蒙古騎兵會勾結哱拜大肆進犯境內,也害怕其餘鎮士卒跟著叛亂。

  於是戶部緊急從陝西、河南和四川運送銀子,給還沒有叛亂的明軍士卒發餉。

  以前一直沒有輕舉妄動的明軍收到錢後,立即就包圍了寧夏鎮的城池。

  朱元璋:???

  「想不到朕的九邊,竟然被他們搞成這個樣子了。」

  朱元璋為了安定人心,改善待遇,經常對邊遠地區服役和從事勞苦作業的士卒進行臨時性的賞賜。

  米糧、衣物、錢鈔、棉花等等,尤其是給寧夏、陝西、山西、四川等地的手邊士卒。

  為此還特地下令禁止將領暴虐、苛責邊關士卒,因為永城侯薛顯擅殺胥吏、獸醫、火者、馬軍及千戶,將他貶去海南,另外把他的俸祿的三分之二分給被虐殺的家屬,以作贍養費用。

  儘管不過一年就把薛顯從海南給調回來跟著徐達打仗去了,洪武五年戰事失利,留在北平屯田,但也算是朱元璋鞏固軍心做出的表率。

  現在的大明士卒是不見餉錢不打仗,可著實讓他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他又想起來了李自成的隊伍里多是陝西三邊大明士卒,因為沒有餉錢到手,也跟著一塊造反了。

  掰著手指頭算算,距今也不足五十年了。

  大明欠士卒餉錢多久了?

  朱元璋看如今的大明調兵令不是出自大都督府了。

  現在洪武年間大都督府的權力很大,掌管天下兵馬,現在直接是兵部下令。

  隨即新的寧夏總兵李如松帶著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

  浙兵朱元璋倒是知曉,出自戚繼光的手中,全都是礦工,這批人打起仗來還不錯。

  朱元璋沒有想到浙江這個地區還能有如此多的好手,按照他的理解這些地界的人可一丁點都不窮苦,如何會當兵咧?

  但是苗兵嘛,他還沒有遇到過。

  到底好不好用,待到進攻雲南的時候,試一試他們的身手。

  結局倒是讓朱元璋沒什麼看頭,大軍圍困孤城,最後能有什麼下場?

  全都是內訌,然後請求投降之類的,想要突圍出去都沒有勇氣。

  「這麼看來,西北地區會接連出現災禍,以至於屯田都無法滿足士卒的口糧。」

  朱標倒是看出了一些端倪,不光是朝廷不給錢,他們自己個屯田也得不到多少糧食。

  「目前而言,朝廷發出來的命令,還真是沒有錢財好使了。」

  朱元璋摸著鬍鬚,心想王布犁他要是活在大明末年,用錢財聚攏起一批人為他賣命之人,保不准就能跟著李自成爭天下。

  如此大勝,倒是讓萬曆皇帝從皇宮裡出來,開始瞧著這些被送入京師的戰俘之類的,然後還去太廟告訴了一下祖宗朱元璋。

  朱元璋:???

  「真是好孩子啊,捨得從宮裡出來見祖宗了!」

  面對朱元璋陰陽怪氣的措辭,朱標只當是沒聽到。

  不過他看出來了,大明京師不再是南京,這幫人是在北京獻俘虜的。


  老四的地盤!

  難不成是後世子孫遷都了?

  那老四去哪裡了?

  遷都這件事朱標聽朱元璋念叨過。

  因為南京的位置,對於控制北方是有些薄弱的,也不利於針對北元的戰事,無法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一旦離開南京,對於江南富庶之地的控制就會更加孱弱。

  相比於控制貧窮之地,朱元璋還是優先選擇控制富庶的江南,死死的攥在手中。

  朱標倒是也沒有立即問出來。

  因為老五封為吳王這個事,老爹也跟他透露過。

  當初沒想太多,光顧著高興了,等他就藩之後再給他換個地方。

  緊接著便是從朝鮮發來求援信。

  朱元璋輕微頷首。

  王布犁的判斷不錯,高麗是沒幾年活頭了,新王朝叫做朝鮮啊!

  統一倭國的豐臣秀吉野心勃勃,想要先征服朝鮮,再征服大明,把琉球、菲律賓、日本、朝鮮、大明都要置於他的統治之下。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對著兒子用手指了指眼前的畫面:「他還猖狂起來了。」

  朱標也明白他爹的意思,以前覺得日本是個島,海戰有風險,有沒有什麼值得占領的意思。

  但現在不同了,王布犁說日本有銀礦,那朱元璋可就不覺得海戰有風險了。

  日本還會繼續存在嗎?

  可是畫面當中,朝鮮面對日軍的入侵,簡直是一潰千里,二十天就被攻破漢城,就這黨爭還在繼續,而且士卒也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

  朝鮮國王退入遼東之後,大明派出三千人出去支援。

  主將祖承訓輕舉冒進,關建這個時候還一直下雨,道路泥濘,他手下全都是騎兵,難以發揮威力。

  而且對於日軍的認知也是不足,拿著對付蒙古人的戰法對付這幫人,結果殺進漢城中伏而出。

  朱元璋看著日軍的火銃嗯了一聲,他覺得這火銃跟他見過的不一樣,感覺威力更大一些。

  再第一次援朝失利後,明廷再次拉來了剛剛平寧夏叛亂的主帥李如松。

  朱元璋瞧著大明排出來的陣型,連連搖頭。

  「朕了解高麗的地形是多山、多水田的,很少有平原,派出去的三萬多人馬,騎兵竟然占據一多半,剩下的是車兵,僅僅四分之一的是步卒。」

  「爹的意思是咱大明騎兵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朱標覺得目前的大明上下依舊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豐臣秀吉派了十五萬往上的日軍,結果大明就派這點人來對戰。

  對於兒子的話,朱元璋頷首。

  騎兵在平原曠野對付步兵很占便宜,但是在多水田、山地的朝鮮不能發揮兵種的威力,想要破倭,還得看那些步兵的。

  「李如松的口氣倒是不小。」

  朱元璋嘖嘖了幾聲,他對朝鮮使者說三個月就能收復全境。

  而且看模樣也是一個老兵油子,打小就在軍營里廝混,是一步一步拼殺上來的,朕喜歡。

  朱標瞧著李如松在戰場上的表現略微不滿意,因為在攻打平壤戰前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他沒有徹底的執行。

  不僅沒有用毒火箭、明火箭和火炮奇襲,而且改為登城強攻。

  雖說如此一來震懾到了敵人的膽氣,但傷亡較大,倭人手中的火器也頗為犀利,明軍沒占到便宜。

  就算他也是親身犯險在第一線指揮激勵士卒,若是能夠按照作戰計劃實行,大明士卒也會少損失一些人。

  「爹,李如松勇是勇,可過於勇了,不喜歡動腦子。」

  果然在接下來的碧蹄館一戰當中,李如松表現的更加輕敵冒進,被纏上之後親自殿後險些被日本人射殺,幸虧手下人與兄弟拼命營救,才得以全身而退。

  碧蹄一戰,李如松在大軍沒有完全渡江,南兵炮手沒有隨著軍隊前進的情況下,急於率領少數騎兵進攻日軍聚集的漢城,輕舉冒進,導致失敗。

  經此之後,李如松銳氣大減,一退再退。

  當然也有天氣的緣故,一直下雨道路泥濘,供給不足,戰馬容易折損。


  最讓朱元璋撓頭的是大明官軍內部的矛盾加劇,到國外打仗都不是一條心,這如何能贏?

  援朝的隊伍主要是南北兩方,南兵多是受戚繼光的影響,這群人勇猛善戰,加上朝鮮地形還跟南方差不多,日軍的戰法又跟倭寇相同。

  他們很是適應對日作戰,所以在攻破平壤的時候功勞最大,率先攻破城頭。

  但是李如松帶領的北軍多是騎兵,對日軍戰法不熟,也不適應對日作戰。

  結果李如松在戰後並沒有實現他在戰時所言第一個攻上城頭賞五千兩的獎賞,而且對北軍大肆獎賞,對於出了大力的南軍獎賞甚少,引起南軍將士不滿。

  尤其是宣布獎賞的時候,頭功清一色全都是遼人,搞得浙兵將領當場就大罵李如松說話不算數,差點火併。

  經略宋應昌是浙江人,受到南兵的擁護。

  李如松剛剛取得寧夏大捷,自恃為有功之臣甚為驕傲,不服宋應昌的節制,將帥不合。

  朱元璋拍了拍沙發垛子,更是氣的說不出話來。

  如今戰事陷入僵局,花費只會越來越多,雙方開始議和。

  不過朱元璋覺得全都是權宜之計。

  勝負還沒有出來,誰都沒想要真的和談,尤其是日本人吞掉了朝鮮那麼多地盤,沒受到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怎麼可能會吐出到嘴的肉?

  朱元璋瞧著朝鮮的國王也是個憨人,三年多的議和時間裡竟然一丁點都沒想著要加強訓練,連防禦工事都不修,反倒內部又開始搞起了黨爭。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李舜臣因為捲入黨爭還被撤職,以至於水軍幾乎全軍覆沒。

  第二次日軍進攻更加猖狂,明廷派來的將領在朱元璋看來,還不如勇猛冒進的李如松呢,直接來一個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導致三千人戰死兩千七百人,主將負傷帶十幾個人突圍。

  好在是一個文臣楊鎬接連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此番日軍進犯,對於朝鮮境內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能走的全都擄走,不能走的直接殺死。

  送去日本種地,以此來代替耕作之人當兵,方便年年進犯朝鮮。

  朱元璋瞧著大明與朝鮮聯軍是大敗而小勝,朝鮮把國家生死存亡全都寄托在大明身上,更是撇嘴。

  大明進攻日本的構想,朱元璋還想帶著他們一起去,畢竟會更近,也算是帶小弟一把,現在看是爛泥扶不上牆。

  至於後面的戰役,朱元璋更是沒眼看。

  大明軍隊如何能淪落到這種地步?

  將帥不合是常事,士卒素質太差,指揮者也無能,放個火還能讓己方全亂,相反日軍的表現還可圈可點。

  「知己知彼是作戰的第一要務,這幫狗東西都不曉得?」

  作為從底層廝殺起來的朱元璋,實在是忍受不了這幫菜雞們作戰。

  不用說統帥了,就算是將領,在他手底下也全都是祭旗的下場!

  「輕敵冒進、懼敵自退、孤軍深入、軍無節制,賞罰不明。」朱標倒是顯得冷靜一些:「爹,軍隊爛成這個樣子,大明不完蛋,才不正常呢。」

  「咱知道。」

  朱元璋站起來溜達兩步:「可是咱想的是做了那麼多的準備,難不成什麼事都沒有改變嗎?」

  朱標覺得目前也並沒有做太多的準備啊!

  尤其是即使你這個開國皇帝制定下了政策,後世子孫可不一定會照本去做。

  「朕覺得自己的臉太疼了。」朱元璋臉色十分難看:「難不成咱們做什麼都沒有用?」

  朱標輕微搖搖頭,他覺得是有用的,但是未來也不是那麼好改變的。

  「爹,是不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興許大明的未來會更爛呢?」

  朱元璋一愣。

  大兒子說的很有道理啊!

  「嗯。」

  朱元璋瞧著接下來的播州之亂並沒有太大的波瀾,那楊家像是聯姻被打破,內部結構力量被打破平衡。

  再加上朝廷忙於援朝戰事,沒有太多精力理會,以至於楊應龍叛亂都投降了兩次,延續了十年才徹底消除。

  播州這塊土地再也不姓楊了,他們本就是唐末占據此地的。


  洪武年間的播州宣慰使叫楊師鑒,朱元璋對他觀感還行,倒戈臣服的極快。

  這也是歷朝歷代楊家人能夠占據播州的主要方式,無論誰在中原王朝當皇帝,我楊家一定臣服,就貓在這個地界當我的土皇帝就行。

  大家相互不打擾。

  「雲南之戰,還得讓播州出兵,打土司朕覺得他還是挺擅長的,要不然如何能震懾周遭的大小土司?」

  楊家占據的地盤並不小,按照萬曆年間劃分,一個是遵義府、一個是平越府。

  張居正搞來的十年收入,全都在這三次大戰當中花的七七八八了。

  不等他們多想,朱元璋父子兩個就瞧見了王布犁坐在仙器旁,手裡捏著東西,大呼小叫的不知道做什麼。

  隱約猜出來是玩樂的東西。

  朱標接受的新鮮玩意快。

  他發現王布犁用手裡握著的法器去控制那個會發光的法器,裡面有小人受到王布犁的控制,當真是稀奇的很。

  「不對。」

  朱元璋突然想起來:「朕可沒有下令用人頭來記錄軍功的。」

  朱標仔細一想,許多明軍將士都在割人頭,很少去追擊日本人,以至於讓他們給跑了。

  朱元璋賞罰的基本原則是凡作戰勇敢、戰功卓著、訓練有素、治軍有方的官兵,都能受到獎賞。

  範圍雖然很是寬泛,但是程序上有著嚴格的要求,對於戰勝凱旋的高級將領。

  先由中書省報大都督府,兵部、吏部搞勳爵職位,戶部禮部搞賞格,中書省最後定功賞等次,奏報天子批准,舉行隆重的受賞儀式,以示榮耀。

  對於職位較低的武官和士卒,各部隊在戰後舉行儀式,不必拖著。

  「爹,厚賞士卒是需要大量錢財的,他們把錢都貪進自己的口袋裡,怎麼肯發給士卒呢?」

  朱標眼睛瞧著王布犁在那裡遊戲:「所以為了減少損失,就用人頭來記錄,簡單方便,就算影響了作戰效率,可又不是那幫文臣上戰場。

  他們只管戰後用人頭核對功勞就行了,甚至還能用人頭來挑錯,說你殺人冒功之類的。」

  聽到兒子的話,朱元璋也是悶悶不樂的坐在柔軟的沙發上。

  不得不說,這個可比他每日要坐的黃花梨的硬椅子舒服多了。

  「哈哈哈。」

  朱元璋聽到笑聲,看見兒子哈哈大笑,大抵是王布犁在那裡垂頭喪氣的模樣。

  「爹,王布犁他控制的那個小人死了好幾次,都過不去那個坎。」

  朱標嘖嘖稱奇道:「縱然他有仙緣,可對於能觸碰到的仙家法器也不會完全驅使,當真是可惜啊!」

  朱元璋想的可是比他兒子要多。

  「倭人的火器較為先進,咱大明的火銃竟然不如他們,那是不行的。」朱元璋靠在沙發上:

  「此次你去找王布犁,叫他來主抓火器之事,朕記得他在仙境當中使用過仙家火銃,當真是霸道無比。」

  朱標眼睛盯著那屏幕,搖搖頭:

  「爹,王布犁他雖然用過,但是你讓他造出來,顯然不現實。

  你沒看他用這個用的如此菜,他如何能造先進的火器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