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度田的準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31章 度田的準備

  崔琰先揚後抑,在對劉辯的吹捧中順便將諫言的事情給幹了。♞👣 ➅➈ş𝔥𝕌x.ⒸỖ爪 ♔🐺

  軍中有人懷疑蹇碩會借著公事謀私利,其中有沒有蹇碩是宦官的原因呢?畢竟蹇碩在當小黃門時名聲可不咋地。

  崔琰離開之後,劉辯思索起來,現在宦官的名聲依舊很差,他在考慮將來改革稅制之時要不要動用宦官。

  此事沒法與盧植或是荀彧他們商量,因為他們必然是不會願意的。

  現在的漢室就像一輛在走下坡路的車,早些年的天災人禍為這輛車加了多次油門。先帝執政的最後幾年終於對於漢室的現狀有了警醒,從一路踩油門狂飆變成了踩剎車,又有劉辯和以盧植為首的一眾賢臣們發揮作用,而今下坡的速度終於慢了下來。

  不管怎麼說,想要重回上坡路,重新度田是必須要做的,與之相比,改革稅制更像是順帶手的事——反正兩件事都阻力重重,反對的是同一批人。

  把這事做成了,不敢說能解決漢室現有的所有問題,但漢家的大部分矛盾都能得到緩解。

  當初光武帝面對天下叛亂有足夠的威望或是派使者、或是直接調兵平亂,最終戡亂。

  雖然而今的郡國兵和中央營兵的戰鬥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但架不住郡國眾多而營兵少,劉辯登基三年多,雖也幹了不少事,卻遠沒有開國之君的威望。

  不過崔琰的話同樣提醒了劉辯,他再度找來盧植。

  相比於宦官,兵權毫無疑問是重中之重。這是光武帝重新度田的憑仗,也是劉辯將來重新度田的憑仗。

  劉辯雖然安排了崔琰這些人進了北軍和西園軍,但總體上營兵們還是延續了以往的風格,只是劉辯對於將官剋扣士卒錢糧之事看管的更嚴罷了。

  現在各地都很平靜,唯一還有亂子的盧水胡漢室早有準備,鬧不出多少么蛾子。

  在封建時代,指望士卒們在大軍之中有自己的想法是很難的一件事,實際上,以嚴苛的軍法來論,尤其是在戰時,更是力圖把士卒們變成只知道執行軍令的人偶,什麼主觀能動性,那不是底層士卒該思考的事情。

  在這種現狀之下,想要讓士卒們知道他們吃的是劉辯的飯很簡單,漢家這麼多年的威嚴不是假的。

  可問題在於,士卒們只知道執行軍令,對於軍令會造成何種後果是一概不知的。

  譬如大名鼎鼎的「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當時的北軍進攻守衛皇宮的南軍,北軍的士卒哪個敢有殺掉少帝的想法?可最後,少帝還是無了。

  又如唐時的李多祚,在李治武則天時鎮守宮門二十餘年,後率禁軍參與「神龍革命」,成功逼迫武則天退位。李多祚又在數年之後故技重施發動「景龍政變」,逼迫唐中宗讓位給太子,可這一回,隨著唐中宗登上玄武門振臂一呼,禁軍們紛紛臨陣倒戈。

  士卒之心當然有用,但在很多時候,卻發揮不出作用。

  因為此時的軍中士卒在上官面前既完全沒有話語權,同時在信息的獲取和眼界上也有難以彌補的差距。

  所以,對於劉辯來說,他最有效的著力點還是中高級將官。

  待到盧植來到雲台殿,劉辯開口道:「盧師,我思來想去,為重新度田、更改稅制所需要做的準備不能只等到文若他們任職二千石之時。昔日孝武皇帝以羽林郎為侍從,擢選良將……」

  劉辯一說,盧植便明白了劉辯的意思,以前的羽林郎發展到現在變成了三署郎官。

  而今雖說文武尚不分家,郡守國相都是兼任軍政一把手,但實際上,文武雙全終究沒那麼多,如今選官的三署更重文。

  而羽林郎則幾乎失去了原本外任為官的職能。

  這不是劉辯第一次考慮這件事了,其實他原本就屬意在日後將孫策馬超召入羽林郎中,畢竟羽林郎戍衛東宮,可不像在城外的三署。如果劉辯願意,他們時時都能見面。

  毫無疑問,這更有利於培養君臣感情。外放的羽林郎也更能貫徹君主的意志。

  桓帝就曾效仿過武帝,以身邊的羽林郎出任二、三百石的縣長,只不過這一舉措和先帝的鴻都門學一樣,受到了士人們或明或暗的抵制,實際成效甚微。

  其實目前朝中當過羽林郎並且身居高位的,還真有一人,這人很有名,姓董。

  劉辯不求羽林郎們外任縣長,他的目標很明確,軍隊。士人們再怎麼詩書傳家,軍中總是不同的。


  不管是世代從軍還是有才能的良家子,都是劉辯的目標。

  盧植很明白劉辯的意圖,在用各種手段止住了漢室的傾頹之勢後,接下來的一切作為,都為了重新度田更改稅制這二合一的大目標進發。

  他建議道:「此事雖大有可為,然畢竟涉及到陛下安危,不可不慎重,絕不可操之過急……」

  「盧師放心,我明白。」劉辯當然不會急於一時,羽林郎終究是劉辯在東宮以及外出時的近身宿衛,保證家世清白以及最關鍵的忠誠,都是必須要考慮到的事,他還是很惜命的,可不想當被奴僕砍死的高澄。

  具體怎麼選出這些人,劉辯需要有人為他把關,而最受劉辯信任的盧植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此事可以一步一步來,等到數個月後皇甫嵩率軍歸來再做處置也不是不行。

  劉辯遇到問題能夠從朝臣處尋到建議,但遠在敦煌郡的太守趙岐就不能這麼辦了。

  敦煌郡是河西四郡中最特殊的,本郡的漢人是四郡中最多的,豪族也多。

  也因此,敦煌郡雖然是河西四郡中距離雒陽最遠的,卻也是最忠誠的!

  趙岐上任後,首先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敦煌郡各縣的各類案件,留任的縣長不能決,俱積累了下來,其中最早的甚至能追溯到上上任太守趙咨離任的時候。

  但敦煌的大族們並不是在所有層面都這麼忠誠,太守空缺的這幾年,也是大族們田畝暴增的幾年。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