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交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9章 交州

  正所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這便是諸葛瑾的憂慮所在了。

  諸葛瑾知道自己的弟弟讀過劉向的文章,弟弟向來聰慧,必然不會忽視這句話。可看著態度堅定的諸葛亮,他沒有再多言。

  總歸現在天子在他們面前一切都好,阿亮雖顯得天真卻有赤誠之心,又非不知進退的紈絝。

  今日這話,倒顯得他有些小人之心了。

  另一邊,劉辯還不知道他已經得到了來自諸葛亮的一張好人卡。

  回宮後的他在將推廣各類水車的重任結合他的要求託付給尚書台籌劃後,一份奏書擺在了他的面前。

  朱儁在交趾部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他找出了以士氏為首的多個本地大族豪強與去年蒼梧民變千絲萬縷的關聯。

  這些人受到了朱儁毫不留情的打壓。

  隨著朱儁高舉的屠刀,事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交趾部漢蠻混居,朱符聽聞了傅燮在涼州的作為,後來又知道了劉辯專門派去南方三州的三位將軍負責吸引蠻族參與屯田、編戶齊民,朱儁戰功赫赫,作為長子的朱符不願被人言稱虎父犬子,便也在交趾部效仿起來。

  可朱符終究不夠老成持重,政策施行的有些急了。

  他起初上任交趾刺史時,帶了幾位鄉人同去,後來這些鄉人都成了他麾下屬吏。這些人明面上與朱符一條心,背後未嘗沒有自己的私心。

  即便如此,朱符的鄉人們擔心惹來朱符懷疑,不敢做的太過,不至於激起民變。

  但奈何朱符無論是組織人手開墾荒地,還是將不服王化的蠻族引下山來嘗試編戶齊民,都會損害一部分當地人的利益。

  交趾部與揚州有些相像,豪族少而人口大族多,本地的大族們本能地不願意讓原本被他們逼到了山林之間的蠻夷們來與他們爭奪生存空間——就算下山,也該成為他們的佃戶奴僕才對!

  朱符有想做事的心,但卻缺乏了掌控全局的手段。不但本地大族不念他的好,就連被吸引出山的蠻族,因為屯田第一年必然的辛苦,朱符又拿不出錢糧,人心同樣不安,更別說其中還有些被強制趕出山林的,心中自然有怨懟。

  所以最終才有了去年朱符的逃亡入海,讓朱儁白髮人送黑髮人。

  在將這一切說明清楚後,朱儁的奏書並未結束——交趾部地處偏遠,在中原人眼中乃是蠻荒的不毛之地,也是官員貶謫、流亡的去處。

  但朱儁認為交趾部雖然還能稱得上「卑濕」,北人入交趾部依然要冒著風險,可如今的情況比數十上百年前好上太多了,又有在治療傷寒上已經很有建樹的張仲景相助,交趾刺史部其實大有所為。

  朱儁認為朱符在蒼梧郡做的事是可以繼續下去的,尤其是在他帶兵在蒼梧郡立過威之後,當地未被波及到的大族大都誠惶誠恐,趁著大兵壓境,正是最容易轄制的時候。

  實際上,朱儁已經在這麼做了,他希望朝廷能夠選派一位足以主持此間事宜的人擔任新的交州刺史。

  沒錯,交州刺史,將交趾刺史部改名交州刺史部,從而使之成為貨真價實的大漢十三州之一,這也是朱儁的請求。

  自漢武帝設立交趾部以來,漢家對交趾部的觀感一直是複雜的,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但要說多重視,那也沒有。

  不然交趾部也不會一直稱不了州了,朱儁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

  劉辯從這份奏書中看出了朱儁的希望——朱儁希望能夠留在交趾部繼續朱符未完成的事業。

  這也是朱儁相信劉辯不會猜忌他有私心,又不知道劉辯究竟需不需要他回京坐鎮,所以才不在奏書之中明說。

  劉辯想了想,吩咐道:「去將太傅、尚書僕射、還有幾位在官署的侍中都請來。」

  ……

  次日的朝會之上,劉辯談起交趾部之事。

  現在倒沒有朝臣為士氏喊冤了。

  「朕欲改交趾部為交州,使後將軍效右將軍之事,領交州刺史,眾卿以為何如?」劉辯主動開團,擺出一副誠心納諫的架勢。

  如果有人反對,反對的理由也有道理,劉辯也會考慮一下。

  畢竟這樣一來朱儁就會和劉虞一樣,兩種官職相加,雖然沒有州牧之名,但天高皇帝遠,已然有州牧之實了。


  可朝堂之中卻很安靜,一時之間,根本沒人反對。

  明明孔融早就回來了啊,邊讓更是根本沒出去,怎麼都不說話啊?

  劉辯有些疑惑,難道因為他前段時間殺了些人,朝臣們被嚇住了?

  但不至於啊,且不說劉弘等人罪有應得。桓帝和先帝時可沒少殺大臣,死個九卿跟鬧著玩似的,根本掀不起多少浪花,那時的朝臣們可敢於直言的不在少數。

  總不至於現在朝臣們突然變膽小了吧……

  劉辯來不及多想,很快,隨著廷尉卿董卓出言贊同,附和之聲不絕於耳。

  此事順利的在朝堂之上定下了。

  不過,當太常蔡邕代為提出推廣水車一事時,劉辯就馬上明白他想岔了,朝臣們並不會因為一個劉弘之死就噤若寒蟬。

  之所以如此,只不過是因為交趾部在漢家本來就缺乏存在感,除非再有叛亂,不然沒有多少人會在意。

  朝堂又變成了個菜市場。

  「陛下,近兩年歲收雖有好轉,但過去所欠下的疏漏之處太多。單只論匈奴一方,今歲恢復了舊日的賞賜,往日欠下的錢糧還在帳目之上……」司農卿袁滂翻來覆去地說著,主旨就一句話——推廣水車他是絕對贊同的,但要國庫出錢是決計沒有的。

  平心而論,南匈奴單于羌渠對大漢確實忠心耿耿,尤其是在應對鮮卑入寇時的作用,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劉辯說不出什麼憑本事欠的帳憑什麼要還這樣的無賴話。

  況且,劉辯本身還饞南匈奴的人口呢!

  少府陰脩則建議道:「陛下,臣以為只需將如何建造水車的方法教給百姓,這樣,等到需用之時,百姓們會主動建造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