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華佗的請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0章 華佗的請求

  王粲不願就此分開,他馬上就想到了一個主意——「我觀賢兄弟入太學如探囊取物,不若我等為賢兄弟介紹一下太學各處?」

  諸葛瑾趕緊推辭道:「勞三位帶舍弟來此已經是叨擾了,不敢再麻煩……」

  「子瑜何出此言。🍭💘 ❻9ѕнⓊ᙭.𝐜ᵒм 🐒🍩」孫策爽朗的笑道,短暫接觸之下,王粲看上了諸葛亮,他也覺得諸葛瑾人不錯,起了結交的心思,「日後君兄弟二人在太學,少不得與我等見面,說不定到時候我等還有要麻煩賢兄弟的地方呢!」

  至此,考慮到從弟弟諸葛亮口中得知三人是得了太常公蔡邕的囑託,諸葛瑾這才沒有再推辭。

  之後,五人同游太學。

  在實際表現中,諸葛瑾、孫策、馬超在前,王粲、諸葛亮在後。

  但在巫醫不分家的時代,醫屬於百工之列,並不受人尊敬。

  鴻都門學是先帝為了打壓太學而設立的,在設立之初,先帝任命了不少鴻都門學走出的官員。

  華佗乃是有備而來,又道:「陛下,而今州郡都有庸醫謀財害命,若是他日能將鴻都門學培養的醫學弟子送往郡國,想必能有些成效。」

  此外,還有鄭玄時而去太學講經,有蔡邕監管,不愁在太學學不到東西。

  不過華佗的到來卻提醒了劉辯。他不在乎書法和辭賦,有人喜歡那就在民間自由發展好了。但包括醫學在內的百工,卻很適合放在鴻都門學。

  華佗知道自己想要像以前那樣四處行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和張仲景願意編醫書,都非敝帚自珍之人,是以,在編書之餘,華佗將不少心思放到了教導弟子方面。

  而今太學擴展了名額,鴻都門學則因為劉辯的忽視而愈發沒落,有條件的自然要去太學試上一試。

  ……

  想要進入鴻都門學也不是沒有門檻的,鴻都門學雖比不過太學,卻也不是掃盲班。最典型的便是鴻都門學最出名的兩項——書法和辭賦,一般人是學不起的。

  這天,華佗主動求見劉辯。

  劉辯忽視鴻都門學的一大原因便是他不覺得書法和辭賦對治國有什麼益處,而且朝臣們也不願意讓鴻都門學復起。

  「這也是樂祭酒告訴臣的。」

  ……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如此了。

  太學博士們的講經內容隨著時間的發展早已經固化,這固然有壞處,但也有穩定的好處。

  當初先帝以鴻都門學出身之人外任縣長縣令、乃至於刺史,那時劉辯的岳父蔡邕罵的可難聽了。

  不過話雖如此,劉辯已經準備找個時間出宮見一見年幼的諸葛亮,想必會很有意思。

  劉辯問道:「那卿此來所求者是何?」

  因為身高的緣故,倒像是三個兄長在帶兩個弟弟遊玩。

  許久沒聽到這麼直白誠懇的話,劉辯一時啞然。在劉弘死後,始作俑者都沒了,在馬市人頭的威懾下,雒陽的謠言問題很快就被平息了,但劉辯能注意到,一些朝臣在同他說話時多了一絲拘謹。

  在華佗離開後,劉辯笑著搖了搖頭,整日給人畫餅,他也有被畫餅的一日,這個樂松看起來還是有些能力的。

  有著此前同劉辯的接觸,華佗得到召見後,說話非常直接:「陛下,門學祭酒樂松見太學外門庭若市,而鴻都門學卻門可羅雀,託付臣來向陛下訴苦。」

  他們在出身上比不過三人,但他們坦然自若,並未因此而自慚形穢。

  劉辯在發展技術這一層面上並不擅長,讓他說一聲類似於蒸汽機的原理他能說出個一二三,什麼熱能轉換為動能之類的,但要他親手做一個……旁的不說,密封就是個大問題。

  但不論怎麼說,他喜歡這樣直接的人。

  等到劉辯掌權,鴻都門學在劉辯身邊最大的存在感除了貢獻了啟蒙師梁鵠之外,就是留華佗張仲景在鴻都門學鑽研編修醫書、教導弟子了。

  但事實證明,無論是師資還是生源,鴻都門學都比不過完備的太學,所以鴻都門學逐漸走向了沒落。

  「卿所言甚是,此是良言。」

  但很遺憾,是年幼版。

  也不知華佗是缺乏政治敏感度還是埋頭醫學對外不聞不問。


  言談間,五人之間也有了名字與籍貫之外的了解。

  而且相較於華佗和張仲景這樣選擇放棄遠大前程而從醫之人,民間更多的醫者不學無術,治病救人的本事是沒有的,坑人騙錢的技能是拉滿的,這種現象一多,又進一步拉低了醫的地位。

  劉辯也明白樂松為何不親自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樂松是誰。

  早從曲轅犁開始,劉辯就在用各種方式鼓勵民間搞發明創造,再到竹紙、彈棉花……那些相應的封賞都是劉辯做出的千金馬骨的示範。

  劉辯知道諸葛亮的到來,已經是次日了。

  華佗與張仲景在劉辯的支持下編撰醫書,都有官職在身,生活順遂,家族也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在州郡得到了優待。

  張仲景前往荊南研究傷寒至今未歸,華佗一直留守雒陽,更是在雒陽安了家。

  他沒想到,自己沒有主動干涉諸葛亮的生活軌跡,但由他引發的蝴蝶效應仍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後者,直接將諸葛亮送到了他面前。

  他覺得或許可以嘗試把鴻都門學變成一個百工科學院,這樣,鴻都門學也不至於因為同太學競爭而遭到士大夫們的集體打壓。

  想要成為太學博士也是要通過專門的考試的。

  華佗道:「臣近年來,藉助鴻都門學招收弟子從醫,但今歲,願意來鴻都門學從醫者不足五指之數。」

  「好,此事朕應下了,元化還有別的事嗎?」

  太學在蔡邕的幫助下繁花似錦,但有一處卻愁雲慘澹。

  這時諸葛兄弟才知道孫策三人都不是太學生。

  時人慣用虛歲,諸葛瑾二十,王粲也十七了。但劉辯去年才收攏了一批人才,並不著急讓他們踏上仕途。

  只可惜收效甚微。

  起碼直到現在,劉辯都沒聽說過地方推舉上來的新發明。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