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郡國學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6章 郡國學校

  初夏不是殺人的季節。

  奈何天子想殺人。

  劉弘是好歹是九卿之一,要給些體面,但他的那些參與了其中的弟子就不同了,包括一些在宣揚「馬日磾、羊續貪戀權位受到天譴」最歡的士人,一股腦地被拉到了雒陽東邊的馬市。

  當然不是遊街示眾,只是讓他們再也說不出這樣的話罷了。

  一些從犯或是徙邊,或是勞役。

  一時間,整個雒陽都安靜了許多。

  人們終於意識到,即便不動用宦官,天子之怒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雖不至於人人自危,但一些慣於口嗨之人,在說話前總要思量一番,摸一摸脖子。

  王朗是東海國人,見此情況也是覺得無甚顏面。

  但他卻沒意識到,這一開始,便是巔峰。

  盧植對外的解釋是他忙於收拾著太尉府和司徒府的兩處亂攤子。

  倒也能說得過去。

  何進考察恢復地方郡國學校的第一站是潁川。

  汝南太守徐璆素有賢名,郡學生人數比不上潁川,但貧寒子弟的占比還是可觀的,讓何進對接下來的行程滿是樂觀。

  整體民生不佳,這四個郡國的郡國學校情況不好也就不出意料了。

  劉弘毀壞國家大略,還直接導致了馬日磾再度躺在病榻上,盧植沒主動下狠手就已經是他高風亮節了。

  在朝臣們看來唯一夠資格夠能力阻止天子的太傅盧植,整個過程匯總都對此事避而不談。

  有問題,但可以接受。

  至於太尉之職,若是馬日磾久病不愈,太尉要為車騎將軍皇甫嵩留著。開府將軍終究是臨時之舉,沒必要多設。

  從私心來說,馬日磾是盧植的好友,儘管這兩年在政治見解上有些分歧,然君子和而不同,兩人至多為了避嫌減少了私下來往,友誼並未因此而動搖。

  梁國相是曾經的青州刺史趙琰,他當初因為先帝東巡時治下鬧黃巾而被罷免,後又被起復,他為人清廉,外加梁國人口不多,昔日遭水災時處在上方,受災情況算是偏輕的。

  不過郡國學校之事涉及二千石,嚴格來說和刺史沒啥關係,巴袛所言,頂多算是為東海相鄐熙辯解罷了。

  同隸屬於豫州刺史部的沛國情況差不多,只是土地、人口都多了些,沛相陳珪頗有才能。兩處的郡國學校跟潁川沒得比,但都稱得上是有模有樣。

  可國事繁重,豈能放任?

  次日,雲台殿中,劉辯對著盧植和何苗說道:「依照華佗之言,司徒羊公的身體短時間內是難以好轉,需要靜養。」

  雖然三公府有屬官,某些時候三公的職權也能互通,但三公因病去其二,剩下一個樊陵因為勾結宦官的過往缺乏威望。而三公府向上配合尚書台,向下配合正處在關鍵時候的五州官吏任免治罪。

  對此決定,盧植和何苗都沒有異議。

  緊接著,他便來到了徐州。

  鄭玄能注意到的事情,劉辯也注意到了。

  唯一的問題是郡學負責教學的文學等學識不如本地大儒,郡學的學生多嚮往私學,乃至於有身為郡學生卻常在私學聽課者。

  可其他人盧植想不見就不見了,但面對鄭玄的拜訪,盧植便不好推辭。

  可是出了潁川郡,何進便感覺一地不如一地了。

  在之後的決議中,劉弘死後空下的光祿勛議定由光祿大夫、王粲之父王謙接任,其實劉辯更屬意的人選是太僕黃琬,但光祿勛涉及到篩選官吏,尤其是最常見的考察孝廉成為縣長,黃琬現在已經到了徐州,鞭長莫及。

  他在整個過程中除了警告一下陳國國相外,在王朗和邴原的勸說下,沒有胡亂指揮,什麼都沒做。

  「朕有意遷羊公為侍中,不必履職,先安心養病。遷執金吾崔烈為司徒,崔公曾為司徒,重掌公府,不至於生亂。」

  而空缺下來的執金吾和光祿大夫人選,則可以用來任命給在接下來立下功勳的內外大臣,二者不像光祿勛一樣涉及到吏治,需要著急定下。

  尤其是對於剛從豫州過來的何進來說,兩處情況對比,差距過於明顯了。

  面對眼前已經塌了一半的學舍,巴袛同樣振振有詞:「以前我求學時,條件更加艱苦,最後不也學有所成?」


  實際上就是默許了。

  盧植輕嘆一聲,他的身體他自己清楚。

  陳國學校雖然不太好,但因為曾經陳國相駱俊底子打得不錯,也沒到太離譜的地步。

  因為曾經四郡國遭災的緣故,徐州近些年來一直在恢復生產的階段,還有些當初逃難的人口在周邊郡國有了生計後乾脆不回來了。

  這話讓王朗忍不住扶額,他和他的好友趙昱和張昭不喜巴袛,正是這個原因。

  盧植明明比鄭玄大不了幾歲,但相對於鄭玄,卻老態分明。

  從公心來說,與太傅、帝師的身份相比,盧植的家族對他來說完全稱不上負擔,談不上既得利益者,頂多稱得上潛在的一員。

  鄭玄原本還想就這雒陽這段時間的亂象說些什麼,但望著難掩疲憊和蒼老姿態的盧植,卻將話咽了回去,關心地問道:「太尉與司徒皆病重,子干務必留意……」

  汝南郡是人口大郡,但郡學生的人數只和潁川郡相差無幾,可實際上,汝南郡的人口比潁川要多上六七十萬,這代表著每年多三個孝廉名額。

  ……

  徐州,不僅黃琬到了這裡,何進也到了。

  節儉不是壞事,但並非什麼時候都該一味地節儉。

  徐州刺史巴袛忙壞了,他前腳招待完持節的黃琬,後腳就忙不迭地招待前將軍何進。

  直到這時,何進都有些覺得劉辯派他來做此事是大材小用了。

  潁川私學最盛,但他的郡學卻辦得很好,受益的多為貧寒子弟。潁川太守李旻還會邀請潁川的大儒名士來郡學講學,看起來分外美好。

  可而今已然初夏,草木開始瘋長,蚊蟲開始滋生。這些早幾年就因為大水而傾覆的學舍一直在這裡,與巴袛的話相襯,竟有種諷刺感。

  也不知巴袛是否真心為東海相開脫。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