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賜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1章 賜金

  既然罵名已經背了,那麼錯就不可能認了。😡💚 ➅➈𝕤𝕙ᵘⓍ.ℂσⓜ 🐊☜

  以袁術的性格,就算他有九分的錯,那麼這些糧商想方設法地鑽漏洞賣高價谷糧,難道就沒有九十一分的錯嗎?

  於是乎,袁術將錯就錯,順勢採取了閻象的建議,在與名士們的歡宴之中,屢屢提起流民們被迫遠離家鄉,又因聞雒陽大治之名而來的現狀。

  最後再來一句剽竊自李儒的話——「罵名我袁術來背,只要那些聞名而來的流民們能有谷糧果腹,讓他們到了雒陽,便如歸鄉一般。若無歸處,皆可視為我的鄉人!」

  那些非利益相關的名士們本就看熱鬧不嫌事大,聽到袁術這樣正大光明的言語,樂得給袁術面子,替袁術宣傳起來。

  一時間,伴隨著「鄉人」之名,袁術愛民如子的名聲再度遠揚。

  故事的最高潮是宮中的賞賜,劉辯以袁術心繫民生為由,賜金五十斤。

  此處的金指的是銅,折成五銖錢的話不到四千錢,但其意義並非四千錢所能衡量的。

  此等反轉同樣出乎袁術的意料,由此,袁術對閻象的建議更加重視了,將閻象引為腹心,時常交談。

  倒讓閻象對於一手提拔了他的袁術感激莫名,對於袁術的重視,他一定要盡職盡責地報效!

  與名聲反轉了的袁術不同,雖然李儒後來沒再搞什么半賣半送的低價糧,但罵他的聲音沒有絲毫減少,這種情況一直到四月初,百姓們在去年年底種植的芥菜、冬葵、蕪菁等得以收穫,李儒才在一片罵聲之中將雒陽糧肆與糧倉交還回去。

  與之一同交還的還有條理清晰的帳冊。

  李儒敢這麼幹,當然有他的底氣,起碼拿到帳冊的糧商們在不造假的情況下找不出漏洞。

  什麼?李儒用賣糧的受益給大司農的官吏發錢?

  但人家李儒可是條理清晰的記載了,這些錢是對大司農的官吏在公務之餘,還要被迫接手糧肆,賣糧於百姓的補償!

  不然呢,想要讓官吏們無條件替商賈做事,你也配?

  所幸李儒的吃相不算難看,糧商們整理帳冊糧倉後發現,他們還是有得賺的,只不過相對於往年,收益要少個四五成。

  對於這個結果,糧商們背後之人反應不一。

  河南密縣侯氏、滎陽鄭氏、京兆長安宋氏等豪族之人齊聚一堂,商議著對策。

  今年他們未做準備,糧倉被李儒輕鬆的掌控,之後自是任李儒拿捏,但明年可就不一定了,他們計劃在先在別處儲糧。

  原本未曾參與這些的雒陽種氏此次也受邀參與了進來。

  對於種劭的出現,在場之人不無面露鄙夷之色者。

  鄭泰的弟弟鄭渾首先諷刺道:「昔日吾等衝鋒陷陣之時,汝退縮在後,今日來此,莫非是想要不勞而獲?」

  不過話雖如此,他們還是希望種氏加入他們,一則是種氏富有,二則是種氏的根基就在雒陽縣,有種氏相助,他們做事往往能事半功倍。

  不然,他們也不會時常邀請種劭和種輯了。

  有人唱白臉自然有人唱紅臉,曾在敦煌當過玉門長的宋恢說道:「申甫能來,本是喜事一件,何必劍拔弩張?申甫,來,坐我這邊……」

  種劭先是對宋恢拱手道:「多謝宋兄,不過劭來此,是有數句良言相告,就不必入席了。」

  這話一出,在場之人便意識到了什麼。

  「一則是劭本雒陽人士,富貴之後回饋鄉里本是應有之舉,若是失去之利能使鄉人受益,吾以為並無不可。」

  鄭渾冷笑道:「若是當初你家的糧肆沒跟著漲價,你今日的話我還能信上兩分。」

  種劭並不理他,繼續說:「二則,即便以平準之價,依然有利可圖,在場諸君可要想清楚,天下夠資格在雒陽販賣谷糧者,何止在場之人?」

  「三則,道不同不相與謀,日後再有此般事,不必聯繫!」

  說罷,望著在場之人不一的表情,種劭想到了前日他收到父親回信的那一幕。

  那時的種輯對於糧肆收入近乎減半非常不滿,誓要報復。

  但種拂的回信卻像一盆冷水澆在了種輯身上。

  種輯當時震驚的反應猶在種劭眼前——「置身事外?這本就是自家的產業,怎麼能置身事外呢?」


  與鄭渾一般無二。

  但兩人都沒有反對種拂的決定,哪怕種拂遠離雒陽,對現實情況及其變化的了解不如他們詳細。

  而且最關鍵的是,天子賜金袁術,近乎是公然表明了立場。

  種劭深刻的意識到,和眼前這些人同舟共濟,是沒有前途的。

  他可是前途似錦,何必因為一些眼前的錢財放棄以後?

  言盡於此後,種劭便轉身離開,剛出門沒多久,他便聽到了身後的呼喊聲,回頭一看,卻是在席間對他以禮相待的宋恢。

  「申甫所言,深得我心,不知申甫可有什麼門路?如能引薦,感激涕零。」

  種劭望著宋恢,沒想到在場還有聰明人,他倒是小瞧了。

  想了想,他問道:「宋兄出來追我,不怕屋內之人怪罪?」

  宋恢應道:「屋中人不足與謀。」

  「好,宋兄且等消息,劭先行告辭。」種劭回身踏上了馬車。

  他的馬車在城中繞了數圈,最終停在了一處宅院門口。

  敲門後,一個儒生打扮的年輕士人親自迎了上來,種劭知道,此人應該就是小黃門高望的養子了,亦是李儒為太學博士時收下的弟子。

  在這段時間,因為彈劾,李儒曾經的許多經歷都被人扒了出來,一點點地尋找著過錯,高延的存在已經近乎在雒陽人盡皆知了。

  這背後所隱藏的宮中與李儒的聯繫引人遐思。

  不過種劭只對高延點了點頭,並未怎麼示好,原因很簡單,要臉。

  很快,宅院的主人也來迎他了。

  李儒臉上帶著無比真誠的笑意,明明是第一次私下見面,但他很熟絡地拱手道:「種君何以來遲?」

  實際上,當發現種氏的糧肆是一眾糧肆中平價糧食賣的最多的之後,李儒就有了拉攏的打算。

  而且,在雒陽城中有執法權的執金吾,本身就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