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不想我為名聲所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0章 不想我為名聲所累

  不提周忠在私下裡思索荀爽的態度,同樣是當代的偏僻之地,益州與揚州不同,自秦以來,便加深了蜀地的開發,包括漢中和巴蜀的益州北部,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豪族豪強林立。😲♖ ➅❾ˢ𝕙Ǘ𝐗.cό爪 🎁🔥

  其中原本的蜀郡在西漢之時又被分為廣漢、犍為、蜀三郡,被稱為三蜀,而巴郡被分為三巴要等到劉焉入主益州之後了。

  益州州治便坐落在廣漢郡的雒縣。

  與巴蜀相比,揚州的豪族豪強完全不夠看的,前者在巴蜀稱得上根深蒂固。

  兼併土地,私募賓客部曲,隱沒人口……凡是能想到的手段,沒有益州大族不敢幹的。

  譬如當初協助種拂平定馬相叛亂的賈龍,其平亂兵馬的一部分便是其家中的私兵。

  也因為本地大族勢力之盛,所以即便種拂是屢有政績不屈權威的幹吏,桓典是教過數百弟子門生的名士,兩人的德行都沒有問題,但在益州,兩人合力仍覺得舉步維艱。

  在巴蜀,最好的政策是維持現狀。

  相比於巴蜀,漢中的情況稍好一些,除了因為漢中更靠近三輔之外,此地還有豪族豪強之外的另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由張道陵之孫的張魯為系師的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與太平道有幾分相通之處,皆是以有出身的大族子弟為首,聯結貧民。

  漢家宗族之內本就有守望相助的傳統,五斗米教倚靠宗教組織,將這種傳統擴大到信教之人中,相較於更小的宗族,人多力量大,無疑更能抵禦風險。

  這種類似於太平道的組織,能夠公然在漢中出現,自然少不了官吏的默許。

  當初馬相藉助黃巾餘孽造反後,種拂在益州搜查黃巾賊的蹤跡,張魯藉此機會獻上了投名狀——即在五斗米教中同他相爭的張脩,後者曾起兵響應張角攻打郡縣,張角死後張脩也消失了。

  五斗米教在漢中可謂是根深蒂固,又與本地豪族豪強關係不佳,種拂見其不似太平道那般有反心,也就聽之任之了。

  其中也有不想承擔逼反百姓的罵名的緣故——萬一禁止五斗米教,信教的百姓不滿意造反了怎麼辦?

  總而言之,在桓典來之前,種拂一直抱著這樣維持現狀的心態,當個裱糊匠。

  太守縣令犯罪,他會盡職盡責的彈劾,但真要主動做些職責之外的事?種拂與當代許多官吏一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這不是桓典來了嘛,種拂的職責又多了配合桓典的一項。

  然而桓典在益州同樣坐蠟。

  居於益州治下的蠻夷很有特點,越往北,受漢人的影響越深。

  相較於現在才開始任用羌胡為官的涼州,許久之前,便有蠻夷大姓學習經典,參與到益州地方治理之中。

  當然啦,慣常的歧視還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差別導致了巴蜀比涼州更早的出現漢胡合流的情況,這是桓典需要面對的首個難題。

  桓典面對難題倒沒有擺爛,他的解決方案是分化瓦解慢慢來。

  這一分化就分化到了現在,至於益州屯田的成效——不能說沒有,只能說不多。

  無論是桓典還是種拂,都不想承擔逼反百姓的罪名,在他們心中,無論是和他們同樣出身的大族還是貧民,都是百姓的一員。

  這天,頗有共同語言的兩人再度齊聚,桓典見種拂一臉愁容,忙問其原因。

  種拂嘆道:「家中產業為平準令李儒所侵占,吾子申甫寫信與我,不知該如何應對。」

  又將種劭靈機一動上書請罪的事也說給了桓典聽。

  桓典卻很樂觀,說道:「產業事小,家族傳承事大。李儒侵占產業固然令人憤懣,然申甫之才能卻足以告慰。有子如此,穎伯何必嘆息呢?」

  正是在誇讚種劭在雒陽的作為,相比於那些為利上書彈劾的,上書請罪之舉直接讓他立於不敗之地。

  種拂本是當局者迷,乍聽桓典一說,立馬反應過來,說道:「公雅所言極是!」

  與糧食相比,無疑是種劭的前途更重要。

  做出了決定,種拂當即給種劭回信……

  然而此時,雒陽城中又發生了種拂不知道的變化。

  正如南門外的糧肆是種氏的產業,糧商本身不足為懼,有音量的是他們背後的人。


  河南尹獲取低價糧的消息不是秘密,李儒也沒有替袁術保密的打算,他巴不得袁術替他吸引火力呢!

  糧商們一面派人向李儒示好,好歹之前還說要把販糧後的錢財留給他們呢,要是再賣幾次低價糧,就算李儒不貪不搶,他們的本錢也收不回來了。

  另一面,在彈劾李儒的奏書之上又加了袁術的名字,兩人一個敢賣一個敢買,袁術難道不知道李儒賣的是侵占的民財嗎?

  朗朗乾坤之下,身為重臣,竟然為利支持這般惡行!

  李儒信守諾言,承擔了罵名,但袁術也討不了好。

  苛待百姓啊,掠奪民財啊,以權謀私啊——哪怕以袁術的出身和近些年積累的聲望,面對實打實的利益,朝野內外不乏有攻訐他的人。

  這顯然有些出乎袁術的預料,尤其是通過某些渠道得到尚書台中有彈劾他的奏書之後。

  當夜,袁術沒有休息好。

  次日直到日上三竿,袁術方起。起床後愛美的袁術照著銅鏡,上面將他的模樣映照的清清楚楚,因為睡眠不足而突然出現的黑眼圈在他白皙的臉上分外明顯。

  他忽生感慨:「不曾想我為名聲所累,竟止於此?」

  聲音剛落,便有人來報:「府君,下邳國陳瑀陳公瑋遣人奉上拜帖,小人不敢怠慢,特來稟告府君。」

  袁術接過拜帖,才想起陳瑀是誰,已故三公陳球之子。陳瑀今日才到雒陽,便迫不及待地向他奉上拜帖,讓袁術瞬間心滿意足。

  他也不感慨了,吩咐道:「立刻派人去送信,說是旅途勞頓,請陳君暫先歇息,我袁術的府門一直為陳君大開,無需拜帖,陳君隨時可來!」

  至於方才的感慨……起床氣罷了。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