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蔡氏的反應
第144章 蔡氏的反應
雒陽,步廣里。
蔡邕忽然收到了大將軍何苗的拜帖。
嚴格來說,蔡邕能夠得以入京,起因便在於何進的一封奏書。
而今何進閉門不出,何苗理所當然的代表了外戚何氏。
蔡邕蹉跎多年,雖初心不改,但做事時已不像年輕時那般莽撞,沒理由不重視。
然後,他就頭疼了。
拒絕也不是,可同意……
對於有些人來說,成為外戚是天大的好事,但蔡邕不這麼想,早年間經歷的政治打壓他至今仍心有餘悸,若不是為了便於修書,他連官都不想干。
蔡邕雖認為劉辯會是個賢明的君主,但自古以來後宮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何苗此行更多的是向蔡邕透露何皇后的態度,並沒有立刻就想要肯定答覆的意思。
何苗走後,蔡邕先鬆了一口氣。
轉頭卻見他的夫人知道消息後十分開心:「夫君是太子的老師,按照皇后的意思,豈不是親上加親?」
可蔡夫人說完後卻見蔡邕似是帶著愁容。
她一問,蔡邕便嘆息起來。
「此是好事不假……」
「可夫人啊,你不知宮中是什麼去處……縱觀先帝與今上,這中宮之位,何曾安穩過?若吾宗族能給昭姬臂助也就罷了,偏偏……」
不是蔡邕自吹自擂,他自認為自家女兒當個太子妃乃至於更進一步的皇后都是綽綽有餘的,但有個萬一,他蔡氏能提供多少庇護呢?
早些年的經歷讓他不免有些悲觀的想法。何苗來的突然,他還沒有什麼心理準備。
蔡夫人原先沒想那麼多,聽到自家夫君說得這般嚴重,十分震驚:「何以至此啊?如何就成了一樁壞事了?」
不多時,蔡琰聞訊過來了,還從母親口中得知了前因後果。
腹有詩書氣自華,將將十六歲的蔡琰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
時人普遍早熟,蔡琰一言一行比之一年多前更加閒適自如。
「阿父阿母不必憂心……」
蔡邕夫婦看了過去,他們知道小女兒向來聰慧,或許有什麼好主意也說不定。
「大將軍既然親自來了,說明此事便已成定局。阿父若是拒絕,一定會為家族惹禍上身。」
蔡邕原本關心則亂,如今聽了蔡琰一說,不得不承認女兒說的有道理。
蔡夫人猶疑道:「可你父親說……」
蔡琰道:「阿父往日不是常說太子殿下性格仁善嗎?怎麼如今又變了?」
蔡邕聞言也轉換了立場,說道:「正是此理,正是此理,原是我杞人憂天了。」
蔡夫人白了蔡邕一眼,說不行的是你,說行的也是伱。她卻不知,蔡邕在明白拒絕不得之後,已經決定去發揮發揮他的人脈,讓他的女兒能在將來擁有足夠的外朝助力。
蔡琰又道:「女兒想著,就算前路未知,只要能有書籍為伴,此生亦足矣。」
「我兒小小年紀,怎麼生出此念?」蔡夫人關切地問道,她還是第一次從蔡琰口中聽到如此消極的話,馬上拉著女兒的手,強調說,「我兒若是不願,不用擔心,阿母和你父親總能想到辦法的……」
說著,蔡夫人示意了一下蔡邕,蔡邕連連稱是。
蔡琰將這一切看到眼中,會心一笑,搖了搖頭:「女兒並無不願。」
她很明白,夫妻之間,如她父母這般恩愛的十分少見。
蔡琰忽然回想起一年多前的那次初見,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面容已經記不清了,但她依舊記得那句話——「昭姬可有曹大家之志?」
她,蔡琰,蔡昭姬,當然是有班昭之志的。
……
蔡琰離開之後,蔡夫人質問道:「方才昭姬都說出那樣的話了,你怎麼話都不說一句?」
蔡邕卻不擔憂,道:「這回是夫人杞人憂天了,昭姬平日裡愛看書,與人交流少。她說出此話,不是因為她看得開,而是她見的少,經歷的也少。」
說到這,他才微嘆:「我倒希望她以後能少些煩惱……夫人,以後就得多帶帶昭姬同各家女眷相處了。」
他雖覺得以女兒的聰慧這些都是小事,可也要未雨綢繆。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幾天,蔡邕陸續拜訪了一眾至交好友,近的如親家廷尉羊續,遠的如編書時結交的好友太尉馬日磾。
……
雲台殿中。
劉辯正在召見歸來的關羽。
關羽在河內不負所望,成績斐然,還為國庫增加了不少收入。
劉辯拉著關羽的手,感慨道:「雲長此行甚是辛苦,若是天下多幾個像雲長這樣的人,何愁吏治不清啊!」
「若無殿下支持,何來今日的成果!」
關羽曾聽張溫說過,自從他出現在河內郡之後,朝中便有彈劾他為惡鄉里的奏書,但太子一直置之不理。
雖他處置的大都是上不了台面的豪強,然終歸讓某些心虛之人有了危機感。
互夸環節結束後,關羽開始向劉辯說起了他在河內的見聞。
河內與雒陽最大的不同在於縣中長吏可以光明正大的貪腐,而郡守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坐視不理。
而在鄉里基層的亂象,理所當然的比雒陽猶有過之。
「反而是豪族所在鄉里,秩序井然。如溫縣司馬氏,其宗族擁有土地雖廣,但周邊亦有別姓擁田畝數十者。臣曾特意查證,數十年來,司馬氏所有之田畝,實則越來越多。又查司馬氏近年所入之田畝,其賣主皆言以市價所賣,應當不假。」
關羽不是沒想過找個別出頭的豪族下手,但匆匆巡查時間上不夠他深挖的,而豪族本身普遍具有好名聲。在敵暗我明的情況下,關羽最終在此方面一無所獲。
劉辯當然明白,閥閱豪族十分在意名聲,而鄉里是其根基,他們絕不會明著干竭澤而漁的事情。
對於原本就掌握了大部分社會資源的閥閱豪族來說,只需等待天災人禍,他們就能自然地獲得更多,但凡吃相好看些,還能收穫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也不可否認,詩書真的培養了一些發自內心愿意從自身做起的士人。
道德尚未淪喪。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雒陽,步廣里。
蔡邕忽然收到了大將軍何苗的拜帖。
嚴格來說,蔡邕能夠得以入京,起因便在於何進的一封奏書。
而今何進閉門不出,何苗理所當然的代表了外戚何氏。
蔡邕蹉跎多年,雖初心不改,但做事時已不像年輕時那般莽撞,沒理由不重視。
然後,他就頭疼了。
拒絕也不是,可同意……
對於有些人來說,成為外戚是天大的好事,但蔡邕不這麼想,早年間經歷的政治打壓他至今仍心有餘悸,若不是為了便於修書,他連官都不想干。
蔡邕雖認為劉辯會是個賢明的君主,但自古以來後宮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何苗此行更多的是向蔡邕透露何皇后的態度,並沒有立刻就想要肯定答覆的意思。
何苗走後,蔡邕先鬆了一口氣。
轉頭卻見他的夫人知道消息後十分開心:「夫君是太子的老師,按照皇后的意思,豈不是親上加親?」
可蔡夫人說完後卻見蔡邕似是帶著愁容。
她一問,蔡邕便嘆息起來。
「此是好事不假……」
「可夫人啊,你不知宮中是什麼去處……縱觀先帝與今上,這中宮之位,何曾安穩過?若吾宗族能給昭姬臂助也就罷了,偏偏……」
不是蔡邕自吹自擂,他自認為自家女兒當個太子妃乃至於更進一步的皇后都是綽綽有餘的,但有個萬一,他蔡氏能提供多少庇護呢?
早些年的經歷讓他不免有些悲觀的想法。何苗來的突然,他還沒有什麼心理準備。
蔡夫人原先沒想那麼多,聽到自家夫君說得這般嚴重,十分震驚:「何以至此啊?如何就成了一樁壞事了?」
不多時,蔡琰聞訊過來了,還從母親口中得知了前因後果。
腹有詩書氣自華,將將十六歲的蔡琰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
時人普遍早熟,蔡琰一言一行比之一年多前更加閒適自如。
「阿父阿母不必憂心……」
蔡邕夫婦看了過去,他們知道小女兒向來聰慧,或許有什麼好主意也說不定。
「大將軍既然親自來了,說明此事便已成定局。阿父若是拒絕,一定會為家族惹禍上身。」
蔡邕原本關心則亂,如今聽了蔡琰一說,不得不承認女兒說的有道理。
蔡夫人猶疑道:「可你父親說……」
蔡琰道:「阿父往日不是常說太子殿下性格仁善嗎?怎麼如今又變了?」
蔡邕聞言也轉換了立場,說道:「正是此理,正是此理,原是我杞人憂天了。」
蔡夫人白了蔡邕一眼,說不行的是你,說行的也是伱。她卻不知,蔡邕在明白拒絕不得之後,已經決定去發揮發揮他的人脈,讓他的女兒能在將來擁有足夠的外朝助力。
蔡琰又道:「女兒想著,就算前路未知,只要能有書籍為伴,此生亦足矣。」
「我兒小小年紀,怎麼生出此念?」蔡夫人關切地問道,她還是第一次從蔡琰口中聽到如此消極的話,馬上拉著女兒的手,強調說,「我兒若是不願,不用擔心,阿母和你父親總能想到辦法的……」
說著,蔡夫人示意了一下蔡邕,蔡邕連連稱是。
蔡琰將這一切看到眼中,會心一笑,搖了搖頭:「女兒並無不願。」
她很明白,夫妻之間,如她父母這般恩愛的十分少見。
蔡琰忽然回想起一年多前的那次初見,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面容已經記不清了,但她依舊記得那句話——「昭姬可有曹大家之志?」
她,蔡琰,蔡昭姬,當然是有班昭之志的。
……
蔡琰離開之後,蔡夫人質問道:「方才昭姬都說出那樣的話了,你怎麼話都不說一句?」
蔡邕卻不擔憂,道:「這回是夫人杞人憂天了,昭姬平日裡愛看書,與人交流少。她說出此話,不是因為她看得開,而是她見的少,經歷的也少。」
說到這,他才微嘆:「我倒希望她以後能少些煩惱……夫人,以後就得多帶帶昭姬同各家女眷相處了。」
他雖覺得以女兒的聰慧這些都是小事,可也要未雨綢繆。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幾天,蔡邕陸續拜訪了一眾至交好友,近的如親家廷尉羊續,遠的如編書時結交的好友太尉馬日磾。
……
雲台殿中。
劉辯正在召見歸來的關羽。
關羽在河內不負所望,成績斐然,還為國庫增加了不少收入。
劉辯拉著關羽的手,感慨道:「雲長此行甚是辛苦,若是天下多幾個像雲長這樣的人,何愁吏治不清啊!」
「若無殿下支持,何來今日的成果!」
關羽曾聽張溫說過,自從他出現在河內郡之後,朝中便有彈劾他為惡鄉里的奏書,但太子一直置之不理。
雖他處置的大都是上不了台面的豪強,然終歸讓某些心虛之人有了危機感。
互夸環節結束後,關羽開始向劉辯說起了他在河內的見聞。
河內與雒陽最大的不同在於縣中長吏可以光明正大的貪腐,而郡守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坐視不理。
而在鄉里基層的亂象,理所當然的比雒陽猶有過之。
「反而是豪族所在鄉里,秩序井然。如溫縣司馬氏,其宗族擁有土地雖廣,但周邊亦有別姓擁田畝數十者。臣曾特意查證,數十年來,司馬氏所有之田畝,實則越來越多。又查司馬氏近年所入之田畝,其賣主皆言以市價所賣,應當不假。」
關羽不是沒想過找個別出頭的豪族下手,但匆匆巡查時間上不夠他深挖的,而豪族本身普遍具有好名聲。在敵暗我明的情況下,關羽最終在此方面一無所獲。
劉辯當然明白,閥閱豪族十分在意名聲,而鄉里是其根基,他們絕不會明著干竭澤而漁的事情。
對於原本就掌握了大部分社會資源的閥閱豪族來說,只需等待天災人禍,他們就能自然地獲得更多,但凡吃相好看些,還能收穫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也不可否認,詩書真的培養了一些發自內心愿意從自身做起的士人。
道德尚未淪喪。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