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關中屯田
第121章 關中屯田
右扶風。👺✊ ➅❾ŞHᑌ᙭.ᑕό𝓜 🎀👌
京兆尹皇甫嵩正領兵於此。
皇甫嵩因要隨時支援涼州戰事,他的這個京兆尹權力便稍大了些,在實際上超過了左馮翊和右扶風。
不久前,此地才在皇甫嵩面前上演了一場一邊倒的戰鬥。
他的左右分別是屯田校尉陶謙和右扶風趙融。
趙融明面上與皇甫嵩平級,但他自知資歷無法與皇甫嵩比,態度很謙和:「不過一個羌人部族,一司馬足矣,何勞皇甫公親至。」
陶謙性格粗疏,不等皇甫嵩說話,他便說道:「皇甫公做事,自有道理,稚長莫不是在這許久,肚子餓了?」
趙融肚子大脖子粗,胃口也很大。
他敬重皇甫嵩,卻不怕陶謙,反諷道:「恭祖莫不是又犯了痴病?」
顯然是在嘲諷陶謙當初與張溫鬧矛盾的事。
皇甫嵩皺了皺眉頭,這兩人針鋒相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沒耽誤過正事,一來二去,他也就懶得攙和了。
只對著趙融解釋道:「屯田是太子殿下監國時親自交託之事,不可不慎重。」
「三輔荒地如要重新耕種,水利之外尚需在五月、六月翻土,如此,待到八月下旬秋分後方能種麥。右扶風羌人以此部人口最多,當行雷霆手段,以警示其他部族。」
自從去年朝廷派來了他的老部下陶謙前來協助吸引散布在關中三輔的羌人、匈奴人屯田之後,三輔的屯田事宜便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皇甫嵩很明白,這些胡人是用不完三輔的土地的。
可如果不能處理好三輔的胡人,以及更進一步的遏制涼州和并州的胡人對三輔的襲擾,那麼即便三輔土地水利充足,也很難讓百姓在此安居樂業。
所以他全力支持起了陶謙的屯田事宜。
可屯田這事主打一個你情我願,真正被屯田政策吸引來的匈奴人和羌人才有屯田的動力。
但這些羌人匈奴人因為過去朝廷的政策往往會隨著長吏的離任而人走政息,雖然屯田看起來頗有吸引力,應該能讓他們過得更好,可他們本能的不信任。
只要他們能以原本的耕牧結合的方式在三輔活下去,他們就不會想著主動屯田。
對此,皇甫嵩的處理很簡單,只要你還在三輔,你不願意,他就打到伱願意。
要麼離開三輔,前往前路未明的未知之地,要麼老老實實地屯田,還能享受官府許諾的種種優質條件。
至於那些想要保持現狀的,就是皇甫嵩目前正在處理的。
只是,隨著屯田的規模越來越大,從漢陽調來的屯田吏早就不夠用了,而皇甫嵩又不願意大規模動用本地士人,他有些擔心涼州羌人為豪強所用的情況在三輔重演。
目前他採用的策略是三輔輪換,可右扶風與左馮翊的人口以兩地治所槐里和高陵居多,此二地離長安很近,其中大族互相聯姻,導致此舉效果有限。
正在皇甫嵩思索間,他的侄子皇甫酈就帶著一個明顯羌人打扮之人走了過來。
那人一見皇甫嵩,馬上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話下拜道:「羌人布迷拜見府君!」
之後又拜見了站在皇甫嵩身旁的人。
皇甫嵩見這布迷除了羌人打扮外,行事作風與漢人基本沒什麼區別,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除了已死的豪帥,你族中可還有不服你的?」
布迷答道:「多謝府君關心,賊眾都已經伏誅,剩下的部眾都是願意追隨將軍屯田定居的。」
沒錯,布迷是帶路黨。
羌人中既有食古不化,認為漢人不可信任的,但也有如布迷這般堅信像皇甫規、張奐這樣公正的漢人依舊存在之人。
別看羌人不用像漢人一般承受賦稅徭役,可他們落後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的低於漢人的生活質量。
漢人遇到天災尚且能等待官府的救濟。但羌人,熬不過去就是死。
還有部族間為了草場耕地的爭鬥,部族內為了爭權奪利的爭鬥。
布迷不是傳統的羌人,他與漢人有過接觸,對部族的現狀很是不滿,尤其是當他看到部族即將在頑固不化的豪帥的帶領下走向死路。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漢。
皇甫嵩道:「屯田是王命所指,朝廷的恩典,你們該忠於的是朝廷。」
布迷立馬道:「府君說的是,迷定會攜部眾忠於朝廷!」
皇甫嵩見布迷言行與他往日所見的羌人有所不同,問道:「你讀過書?」
布迷語氣中滿是遺憾地答道:「迷是羌人,沒有讀書的機會。只以前曾救過一位士人,才從他口中知道了些聖賢道理。」
皇甫嵩聞言,心神一動,問道:「你可願讀書?」
布迷瞪大了眼睛,一臉地震驚,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能塞下一個雞子。
饒是沉穩如皇甫嵩,見此也不免莞爾一笑。
還是皇甫酈輕咳了兩聲,讓布迷回過神來。
布迷立馬伏地拜道:「多謝府君,多謝府君……」
皇甫嵩示意他起身,說道:「現在讀書,為時不晚,不讀書,你只能做個豪帥,若你能識得一部經典,了解其中的道理,我的京兆府中便有你的一席之地。」
布迷如何不明白這個機會有多難得,再度稱謝不已,隨後才在皇甫酈的提醒下去作為新的豪帥去安排部眾了。
趙融不解,他在布迷走後問道:「皇甫公,許他為豪帥便足矣了,為何還要允他去讀書?還要選他入府中為官?」
陶謙又再一次搶先答道:「不讀書,如何教化?難道靠臨陣抄一篇孝經嗎?」
搶白了兩句後,陶謙才正經說話:「我來時曾得太子殿下囑託,若要收羌人和匈奴人之心,不能區別對待,唯有我等先一視同仁,方能有成效。漢中郡當初也有羌人遷入,就是因為部分彼此,這些年的亂子才會較涼州并州少。」
趙融不是庸人,很快就反應過來,若有所思地道:「以豪帥為官,不用我等催促,其便能自行安撫部眾了。」
「不止於此,還要移風易俗!」皇甫嵩補充道。
唯有消除隱患,三輔才有機會恢復當年的繁榮,他的家鄉安定郡也能因此受益。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右扶風。👺✊ ➅❾ŞHᑌ᙭.ᑕό𝓜 🎀👌
京兆尹皇甫嵩正領兵於此。
皇甫嵩因要隨時支援涼州戰事,他的這個京兆尹權力便稍大了些,在實際上超過了左馮翊和右扶風。
不久前,此地才在皇甫嵩面前上演了一場一邊倒的戰鬥。
他的左右分別是屯田校尉陶謙和右扶風趙融。
趙融明面上與皇甫嵩平級,但他自知資歷無法與皇甫嵩比,態度很謙和:「不過一個羌人部族,一司馬足矣,何勞皇甫公親至。」
陶謙性格粗疏,不等皇甫嵩說話,他便說道:「皇甫公做事,自有道理,稚長莫不是在這許久,肚子餓了?」
趙融肚子大脖子粗,胃口也很大。
他敬重皇甫嵩,卻不怕陶謙,反諷道:「恭祖莫不是又犯了痴病?」
顯然是在嘲諷陶謙當初與張溫鬧矛盾的事。
皇甫嵩皺了皺眉頭,這兩人針鋒相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沒耽誤過正事,一來二去,他也就懶得攙和了。
只對著趙融解釋道:「屯田是太子殿下監國時親自交託之事,不可不慎重。」
「三輔荒地如要重新耕種,水利之外尚需在五月、六月翻土,如此,待到八月下旬秋分後方能種麥。右扶風羌人以此部人口最多,當行雷霆手段,以警示其他部族。」
自從去年朝廷派來了他的老部下陶謙前來協助吸引散布在關中三輔的羌人、匈奴人屯田之後,三輔的屯田事宜便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皇甫嵩很明白,這些胡人是用不完三輔的土地的。
可如果不能處理好三輔的胡人,以及更進一步的遏制涼州和并州的胡人對三輔的襲擾,那麼即便三輔土地水利充足,也很難讓百姓在此安居樂業。
所以他全力支持起了陶謙的屯田事宜。
可屯田這事主打一個你情我願,真正被屯田政策吸引來的匈奴人和羌人才有屯田的動力。
但這些羌人匈奴人因為過去朝廷的政策往往會隨著長吏的離任而人走政息,雖然屯田看起來頗有吸引力,應該能讓他們過得更好,可他們本能的不信任。
只要他們能以原本的耕牧結合的方式在三輔活下去,他們就不會想著主動屯田。
對此,皇甫嵩的處理很簡單,只要你還在三輔,你不願意,他就打到伱願意。
要麼離開三輔,前往前路未明的未知之地,要麼老老實實地屯田,還能享受官府許諾的種種優質條件。
至於那些想要保持現狀的,就是皇甫嵩目前正在處理的。
只是,隨著屯田的規模越來越大,從漢陽調來的屯田吏早就不夠用了,而皇甫嵩又不願意大規模動用本地士人,他有些擔心涼州羌人為豪強所用的情況在三輔重演。
目前他採用的策略是三輔輪換,可右扶風與左馮翊的人口以兩地治所槐里和高陵居多,此二地離長安很近,其中大族互相聯姻,導致此舉效果有限。
正在皇甫嵩思索間,他的侄子皇甫酈就帶著一個明顯羌人打扮之人走了過來。
那人一見皇甫嵩,馬上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話下拜道:「羌人布迷拜見府君!」
之後又拜見了站在皇甫嵩身旁的人。
皇甫嵩見這布迷除了羌人打扮外,行事作風與漢人基本沒什麼區別,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除了已死的豪帥,你族中可還有不服你的?」
布迷答道:「多謝府君關心,賊眾都已經伏誅,剩下的部眾都是願意追隨將軍屯田定居的。」
沒錯,布迷是帶路黨。
羌人中既有食古不化,認為漢人不可信任的,但也有如布迷這般堅信像皇甫規、張奐這樣公正的漢人依舊存在之人。
別看羌人不用像漢人一般承受賦稅徭役,可他們落後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的低於漢人的生活質量。
漢人遇到天災尚且能等待官府的救濟。但羌人,熬不過去就是死。
還有部族間為了草場耕地的爭鬥,部族內為了爭權奪利的爭鬥。
布迷不是傳統的羌人,他與漢人有過接觸,對部族的現狀很是不滿,尤其是當他看到部族即將在頑固不化的豪帥的帶領下走向死路。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漢。
皇甫嵩道:「屯田是王命所指,朝廷的恩典,你們該忠於的是朝廷。」
布迷立馬道:「府君說的是,迷定會攜部眾忠於朝廷!」
皇甫嵩見布迷言行與他往日所見的羌人有所不同,問道:「你讀過書?」
布迷語氣中滿是遺憾地答道:「迷是羌人,沒有讀書的機會。只以前曾救過一位士人,才從他口中知道了些聖賢道理。」
皇甫嵩聞言,心神一動,問道:「你可願讀書?」
布迷瞪大了眼睛,一臉地震驚,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能塞下一個雞子。
饒是沉穩如皇甫嵩,見此也不免莞爾一笑。
還是皇甫酈輕咳了兩聲,讓布迷回過神來。
布迷立馬伏地拜道:「多謝府君,多謝府君……」
皇甫嵩示意他起身,說道:「現在讀書,為時不晚,不讀書,你只能做個豪帥,若你能識得一部經典,了解其中的道理,我的京兆府中便有你的一席之地。」
布迷如何不明白這個機會有多難得,再度稱謝不已,隨後才在皇甫酈的提醒下去作為新的豪帥去安排部眾了。
趙融不解,他在布迷走後問道:「皇甫公,許他為豪帥便足矣了,為何還要允他去讀書?還要選他入府中為官?」
陶謙又再一次搶先答道:「不讀書,如何教化?難道靠臨陣抄一篇孝經嗎?」
搶白了兩句後,陶謙才正經說話:「我來時曾得太子殿下囑託,若要收羌人和匈奴人之心,不能區別對待,唯有我等先一視同仁,方能有成效。漢中郡當初也有羌人遷入,就是因為部分彼此,這些年的亂子才會較涼州并州少。」
趙融不是庸人,很快就反應過來,若有所思地道:「以豪帥為官,不用我等催促,其便能自行安撫部眾了。」
「不止於此,還要移風易俗!」皇甫嵩補充道。
唯有消除隱患,三輔才有機會恢復當年的繁榮,他的家鄉安定郡也能因此受益。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