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位高權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臣拜見陛下。」

  司徒董昭還是起身鄭重行了禮後,才緩聲作答。「回陛下,老臣竊以為,單以稚權現今功績論,可謂夏侯妙才不死也。」

  只是可繼故征西將軍夏侯淵之後?

  甫一聽聞,天子曹叡心中略有不滿,但也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夏侯惠現今才幾歲啊,就能被譽為可繼死前虎步關右的夏侯淵之後了,董昭這個評價已然很高了。

  況且還是「單以功績論」,其他方面還沒有提及呢。

  早就習慣了老人家說話喜歡大喘氣的曹叡,輕輕頷首,示意自己在傾聽著。

  果不其然,董昭舒了一口氣後,又繼續說道,「若以士家革制論,老臣竊以為,此舉裨益社稷不亞於任伯達也。」

  任伯達是任峻,武帝曹操的從妹夫。

  早年棗祗建議設置屯田以供軍糧,具體執行屯田事務之人就是任峻,在曹魏代漢後對武帝時期功臣的評論中,素有「軍國之饒,起於棗祗而成於峻」之說。

  董昭今聲稱士家變革新政對魏國的裨益猶如早年的屯田制,同樣是一個很高的評價。

  畢竟,魏武曹操創業時期,屯田制可謂厥功至偉。

  「董公之意,朕知矣。」

  笑意逐漸燦爛的曹叡,讚許的點了點頭,緊接著發問道,「只是,朝野不乏貶夏侯稚權之言。以他年歲尚輕、行事魯莽,難當大任,勸朕當遣他歷練多地,砥礪多事後方可擢拔於群。對此,董公意下如何?」

  「回陛下,《淮南子·泰族訓》『吠聲清於耳,兼味快於口』之言,今如是也。」

  不假思索,董昭直接便抨擊了朝中這種議論,且還毫不忌諱的說道,「再者,老臣竊以為,今宗室大將雕零與譙沛督率難繼,為社稷計,不可因噎廢食也!以我魏室國力,復有漢中與石亭之敗,猶可凌蜀吳之上;然若社稷無死忠督率,恐無需蜀吳來犯也!」

  竟是直言讓曹叡不要顧忌太多,一切以鞏固社稷為重!

  如此隱隱有勸誡如今外姓掌兵權太多的大膽言論,讓在旁的尚書左僕射徐宣聽了,都不由自主的抖了抖眉毛。

  只不過,這也是可以預見的事。

  董昭本就有敢言之名。

  如先前將廟堂重臣如劉放、孫資、司馬懿以及衛臻等人子嗣罷黜官職、禁錮仕途的浮華案,就是他表奏的。

  這也是曹叡特地召他來問話的緣由。

  故而曹叡聽罷了,也不由擊案而嘆,深以為然而道,「噫!董公之言,一矢中的,深得朕心也。」

  因為董昭的話語,說到他心坎之上了。

  試問,夏侯惠都出仕那麼些年了,都被他從牙門將擢拔到中堅將軍了,他難道還不知道彼年輕、好犯險、意氣重等弊端嗎?

  明明知道,猶不吝器重,不就是擔心兵權旁落、會導致魏室社稷不穩嘛!

  畢竟曹魏代漢也沒多少年,且還沒有滅蜀吞吳、轉變成為「畢天下、四海一」的天命所歸、人心所歸!

  敗仗魏國能經受得起,但兵權旁落屬實不敢迎來啊!

  但凡曹休、曹真、夏侯尚有一人今仍在世,曹叡都會依著朝臣之言,將夏侯惠放在地方好好砥礪、打磨成才。

  只是

  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夏侯惠雖年輕、有缺點,但總比暮氣沉沉的夏侯儒、庸庸碌碌的夏侯楙、唯唯諾諾的秦朗等人強。至少曹叡現今就可以篤定一點,以夏侯惠的性格與才幹,只要官職熬上來了,定是能壓製得住外姓掌兵權者的。

  也正是這點篤定,在聽罷董昭的作言後,天子曹叡心中也有了決策。

  二日後。

  廟堂對一些人的官職做出了調整。

  先是駐守在關中的大將軍司馬懿轉為太尉,這是妥妥的收兵權了。

  且不出意外的話,司馬懿不日將要被徵調歸朝。

  因為大將軍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如先前魏武曹操迎漢獻帝時,自任大將軍而以袁紹為太尉,就讓袁紹發怒、恥班在下之事。

  且太尉雖掌天下兵事,但大將軍主征伐,兩者實質權柄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則是毌丘儉徙為幽州刺史、加度遼將軍,使持節,護烏丸校尉;其空缺的荊州刺史職由東莞太守胡質接替。


  這是即將對遼東公孫淵用兵的信號。

  尤其是田豫經營并州有所成果,剛剛表奏廟堂復置了定襄、五原、雲中、朔方等河套諸郡,天子還將督領一千烏桓突騎的牽弘,轉去幽州任職了。

  不過,這些人的官職調動並沒有引發朝野的議論。

  公卿百官們真正注目的,是天子曹叡在中軍內新設了鎮護將軍職,秩品與中領軍同,以中堅將軍夏侯惠領之。

  更重要的是天子曹叡在詔書中,明確指出新設的鎮護將軍職,不從屬於中領軍!

  這就讓朝野譁然了。

  因為依著武帝曹操設立、文帝曹丕完善的中軍建制,分別由五校尉(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驍騎、游擊、武衛、中堅、中壘諸營組成(其餘虎賁、羽林等營漸虛之,僅宮禁當值),皆隸屬中領軍。

  其中別設的中護軍職,最早是中領軍的輔官,協助中領軍選拔低級武職的。

  哪怕到了天子曹叡即位後、權柄日重的中護軍都沒有實際兵權。

  如今,曹叡倏然增設了一個與中領軍同秩品的將軍職,且還不歸中領軍所制,那不就是意味著中軍將要迎來拆分與改制了嗎?

  況且,中領軍的職權已然被削弱很多了。

  此些年洛陽中軍馳援地方,天子曹叡都是直接繞過中領軍下詔令給各營的,也讓中領軍的職權變得名不副實,僅是留著「總督各將」的名義。

  當然了,若是鎮護將軍也如同中領軍一樣,位高而權弱,公卿百官也不會注目。

  不過一個將軍號而已嘛。

  先前漢獻帝的皇后之父伏完,還出任過輔國將軍呢,但實權半點都無。

  爾今,夏侯惠所領的鎮護將軍,有著實實在在的兵權!

  其麾下所設有四營,分別為鶴翼營、先登營、鎮岳營、護岳營。

  其中,鶴翼營乃是騎兵,由討虜將軍樂良為將主,督千騎。

  先登營乃步卒,人人披堅執銳、斗械俱全,選拔軍中猛士當之,用於攻堅陷陣;同樣建制為千人,由從牙門將轉遷為裨將軍的許儀督領。

  而鎮岳營,則是循先前中堅營建制的步卒營。

  弓、弩、刀、矛、盾等各種兵種混合編制,是很正常的征伐部校,人數四千,以夏侯惠領之,是為鎮護將軍本部。

  至於護岳營,空的。

  只是有了建制名號,但還沒有任命將主、無有兵卒.

  也就是說,日後天子曹叡還有可能再增夏侯惠兵;也有可能是在夏侯惠外出征伐時,將其他外軍、郡兵等臨時徵調的兵馬暫歸入護岳營,以便管理與調度。

  再者,隸屬鎮護將軍的六千步騎,皆屬精銳、戰力很強,分別從越騎校尉部、游擊營以及自雍涼調回洛陽的步騎中甄選而出。

  嗯,天子仍留越騎部、游擊營從屬中領軍,只是將這兩部兵馬的精銳給挑出來、轉去歸屬鎮護將軍所督了。

  而從雍涼調回來洛陽的步騎,則是另有來頭。

  先前,蜀兵第一次出祁山,令隴右三郡皆叛;第三次兵出至歷城,奪武都陰平二郡後,魏國廟堂便有了「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的後知後覺,也有了亡羊補牢之舉。

  天子曹叡採納度支尚書司馬孚的建議。

  一者,是自冀州調遣五千農夫前往隴右上邽屯田積穀,以供軍用。

  另一,則是「宜預選步騎二萬,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的增兵駐守、不喪失軍機之舉。

  這兩萬步騎,大多從中軍選拔而出,加上近畿各郡與鄴城戍守兵馬組成,常年駐守在關中,擔任著防禦蜀兵的戰備職責。

  兵將皆能號為精銳,就是戰績不佳。

  鹵城之戰的「甲首三千」,大多是這支兵馬貢獻的。

  如今雍涼戰區壓力銳減,天子曹叡便將他們打散,留一部分駐守長安,一部分調歸來洛陽近畿值守;而其中有兩千餘人被選拔出來,歸入鎮護將軍本部了。

  可以說,如今夏侯惠在洛陽中軍之中,不管是官職還是實際權柄都已然是首屈一指了。

  已非夏侯獻、曹肇與曹爽等人可望其項背。

  哪怕有過數次督領洛陽中軍外出征伐、馳援的秦朗都無法媲美。

  畢竟,秦朗的兵權是臨時的,事了便罷的。

  而鎮護將軍是實實在在領營兵的。

  不過,公卿百官雖然對天子曹叡這個決策很震驚、對夏侯惠被授予如此大的權柄很羨慕,但沒有人對此作言。

  一來,是因為太敏感了。

  關乎中軍的兵權分配,沒有人想在這種事情上作言而惹一身騷。

  萬一引來曹叡反感、進而被猜忌了呢?

  另一,則是諸夏侯曹內部的事情,與他們何干!

  天子分中軍,給夏侯惠增權、削弱夏侯獻權柄,不過是將兵權左手轉右手而已,哪輪到他們置喙呢?(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