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良品率飆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造價不好控制,就分成兩個車型,或者一個車型兩個配置,不帶自動駕駛功能的定位入門端,售價10萬左右,主要用於搶占市場。帶自動駕駛功能的定位中端,在電池、動力、以及其它輔助功能上,稍稍提升一下,售價20萬。」邵和平當了兩年的廠長,已經完成了從原來的工程師思維,到企業經營者思維的轉變,懂得如何為公司賺錢了。

  「這個想法不錯,還是分成兩個不同的車型吧,至少在汽車造型上做一些區分,這樣那些花20萬買了高配車型的,開車出去,也更有面子。」喬瑞達也幫著出謀畫策,一高一低兩款瑞達家用轎車,就在三人的商討下,逐漸成形。

  喬瑞達在試車場一直待到中午時分,在工廠食堂吃了午飯,而後驅車離開了瑞達汽車廠。既然出來了,喬瑞達也沒打算就此回家,而是一打方向盤,朝瑞芯晶圓廠的方向開了過去。

  喬瑞達的到來,有些突兀,以至於來迎接他的,只有總工程師林孟松和兩個部門經理。雙方握手,交流一番,喬瑞達才知道廠長羅元凱此時並不在晶圓廠內,而是帶著兩名收下,去了京城,參加一個由工信部組織的晶片產業研討會。喬瑞達表示,羅元凱不在就不在吧,反正他這次來瑞芯晶圓廠,也不是找他的。

  「林工,帶我去石墨烯晶片生產車間去看一看吧。聽說你們已經把晶片良品率提升到了50%以上,達到了商業量產的水準,這可是重大突破,值的嘉獎。」

  「這個我們可不敢居功,主要是石墨烯工廠那邊,改進生產工藝,大幅提升了石墨烯晶片的質量,減少了瑕疵點。我們的晶片生產線,更換這批全新的石墨烯晶片之後,稍稍調整生產工藝,良品率就直接提升了十幾個點。提升巨大,進入神速。」林孟松並沒有居功,而是實事求是的把事件的整個過程,說給喬瑞達聽。

  林孟松說的這家石墨烯工廠,就是去年冬天,喬瑞達帶隊前往東北漠河,進行新車冬季測試的時候,路過阜新,買下的那座石墨製品廠。自從買下石墨製品廠之後,喬瑞達重新派了一個管理團隊過去,清理廠區,整修廠房,招聘人才,引進國外石墨烯生產線(對外說法,其實是喬瑞達開啟金手指複製出來的),轉產石墨烯產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後生產出了石墨烯電池使用的石墨烯薄膜,和生產石墨烯晶片使用的石墨烯晶片產品。只靠集團內部採購,就扭虧為盈,對外出售高端石墨烯產品,更是價格高企,利潤豐厚。

  「林工你太謙虛了,石墨烯晶片從無到有,良品率從個位數,提升到現在的50%,你帶領的研發團隊功不可沒。當然石墨烯工廠的功勞,也不能忽視。這樣吧,石墨烯工廠和瑞芯晶圓廠的全體研發人員,這個月的獎金翻倍,到年底再給大家發一個大額年終獎,包你們滿意。」

  對於手下這些有功之臣,喬瑞達向來是不吝嗇獎勵的,大額獎金、年終獎都是應有之意。只要你對公司的貢獻,達到一定程度,配車配房,甚至送車送房,也是常規操作。

  林孟松招手叫來一輛無人電動觀光車,招呼喬瑞達和兩位部門經理上車,朝石墨烯晶片生產車間的方向開了過去。

  「這個主要是喬總給我們打下的基礎太好,如果沒有喬總你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全套生產設備,我們想要研發石墨烯晶片,也無從下手。」

  林孟松其實一直有一個疑問想要當面向喬瑞達請教,那就是這些石墨烯晶片相關的技術資料和生產設備,到底是哪裡來的。根據林孟鬆了解到的情況,國內外研發石墨烯晶片的研究機構和廠商不少,但是普遍研發進度有限,成果寥寥。能夠提供全套石墨烯晶片技術資料和生產設備的,根本沒有。即使喬瑞達本人驚才絕艷,研發能力逆天,或許可以靠一己之力,開發出石墨烯晶片的全套生產流程,寫出那些技術資料。但是那條石墨烯生產線,上千台(套)設備,又如何解釋,這絕對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東西。

  林孟松見到喬瑞達的機會不少,幾次想要開口問出心底的疑問,都沒有付諸行動,因為這很可能涉及到喬瑞達的個人隱私。試問那些短時間內白手起家,闖下偌大家業,進入富豪榜的企業家,哪個沒有一些不方便對外明說的個人隱私呢。

  晶圓廠對環境噪音和空氣潔淨度的要求相當之高,廠區內是絕對禁止機動車輛通行的。所有人員、產品、原材料運輸,全部依靠電動車來完成。觀光車車行駛在廠區之內,喬瑞達先後見到了數量眾多、形態各異的電動車,載著貨物或者人員,再廠區內穿行,其中一大部分是無人駕駛的。

  「這些無人車輛,是從瑞達汽車廠採購的吧?」喬瑞達開口詢問道。

  「是的喬總,我們諮詢過國內的多家汽車廠,只有隔壁的瑞達汽車廠能夠做到真正的無人駕駛,於是向他們訂購了一大批的無人車輛,投放到了廠區之內。從目前的運行狀況來看,這些電動車的自動駕駛功能相當靠譜,運行至今,任務完成率幾乎是100%,沒出過一起車禍。」其中一位採購部門的經理回答道。


  「我就說這些車輛,看起來如此的眼熟,自動駕駛邏輯,也是如此的類似,果然是瑞達汽車廠的產品。」

  觀光車很快到達石墨烯晶片生產車間,眾人下車,穿上笨重的無塵服,進入到了車間內部。入目之處一片潔白,白色的自流平地面,白色的房頂,白色的牆壁,連生產設備的塗裝,也大多是白色的。到處一塵不染,整潔無可挑剔。潔白的牆壁反射著燈光,使整個空間明亮如白晝。工作人員穿著潔白無瑕的無塵服,站在各自的工作檯前,或記錄數據,或檢測產品,或設置設備參數,忙而不亂,井井有條。

  這裡是林孟松負責的地方,當然由他來帶領大家參觀和進行講解。在生產線起始處,林孟松用專用夾具,夾起一片近乎全透明的石墨烯晶片,說道:「這就是石墨烯工廠最新提供的石墨烯晶片,採用的是藍寶石襯底,這才讓整張晶片,呈現出淡藍色光澤。根據我們的檢測數據,最新批次的石墨烯晶片,瑕疵率極低,一張八英寸的晶片上,往往只存在一到兩個瑕疵點。甚至個別非常優質的產品,一個瑕疵點都不存在,屬於完美晶片。」

  單層石墨烯,是無色透明的,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的透光率達97.7%。不過單層石墨烯,只有一個原子的厚度,實在太薄了,非常的脆弱。工業生產中,為了增加石墨烯的強度,又不破壞石墨烯的結構,經常給石墨烯,加上一層襯底。而藍寶石,或者說氧化鋁,就是常見的襯底材質之一。

  喬瑞達從林孟松的手中,小心翼翼的接過夾具和石墨烯晶片,湊到眼前,仔細觀察了一番。儘管附加了一層藍寶石襯底,石墨烯晶片的厚度依然不高,看起來薄如蟬翼、晶瑩通透、觀感極佳。

  「這一片晶片的採購價格是多少?」喬瑞達好奇的詢問道。

  「一片8寸石墨烯晶片的採購價格,是八萬塊,6寸石墨烯晶片的售價稍低,大概在四萬塊左右。這還是集團內部採購價,如果是對外銷售,單位要從人民幣直接換成美金。」林孟松頗為感慨的說道。

  「嘖嘖嘖,這東西還真是昂貴,簡直價比黃金。幸好生產石墨烯晶片的工廠也是自家的,否則還不心疼死。」喬瑞達將石墨烯晶片放回原處,忍不住吐槽道。

  石墨烯晶片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很多設備都可以自動運行,不能自動運行的,也配備了工業機器人,不需要人類操作員手動操作。這樣做可以將人為因素降至最低,有利於排查問題,進一步提升晶片良品率。喬瑞達一行人,沿著生產線往前走了十幾米,才遇到第一名工程師。他的工作也不是直接操作設備,而是監控各種儀表讀數,如果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那名工作人員也發現了喬瑞達一行人的到來,不過他忙於工作,無法分心,並沒有開口和他們打招呼聊天,只是對了他們點了點頭,就轉回頭,繼續工作去了。對此喬瑞達也能理解,晶片可以說是人類工業的巔峰產物,其加工精度,已經達到了納米級別。在晶片的成產過程中,任何一個步驟,出現了失誤,造成的結果都是毀滅性的。輕則晶片良品率大幅下降,重則整批產品全部報廢。這些年輕的工程師在石墨烯晶片生產線上工作,承受的壓力是相當大的,生怕因為自己的小小失誤,影響了晶片的正常生產,給公司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一行人行走到車間的中部,喬瑞達看到石墨烯晶片上密密麻麻的沉積圖案,開口詢問道:「現在生產的是什麼晶片,看這尺寸,可真是不小?」

  「哦,這是給瑞達科技代工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M2,也就是喬總你主持設計的那一款處理器晶片。瑞達科技打算把這款晶片,使用在即將發布的下代筆記本電腦上,向我們訂購了五十萬枚M2晶片。現在剛剛完成了訂單的三分之一左右,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所有訂單。」

  眾人沿著生產線,一路往前走,經過一些關鍵設備、核心環節之時,還會停下,觀察交流一番。就這樣走走停停,直到一個小時後,他們才走到車間的盡頭,也是生產線的終點。

  喬瑞達站在傳送帶的盡頭,親眼看著一排排半成品石墨烯晶片,走下生產線,送入無塵包裝盒。而後幾十個裝滿晶片的無塵包裝盒打包放入無人貨運小車,通過貨運通道,送出車間,送往晶片檢測和封裝車間。石墨烯晶片的檢測和封裝過程,和矽基晶片基本一致。走完全部流程,最後生產出來的成品晶片,只看外表,和普通矽基晶片差別不大,都是黑乎乎的一個小方塊。

  離開石墨烯生產車間之後,喬瑞達一行人,又巡視了檢測和封裝車間,走完了石墨烯晶片的整個生產流程。

  在最後的晶片封裝生產線盡頭,喬瑞達從樣品盒裡,拿起一枚尚帶著餘溫的石墨烯晶片,看著晶片上雷射刻蝕出的「M2」字樣,頗為感慨的說道:「沒想到,石墨烯晶片這麼快就要和大眾見面了。當他們見到搭載M2晶片的瑞達二代筆記比電腦,嘗試過其堪比超算的強大算力之後,不知會作何感想?」

  「想必是震驚和驚喜吧,反正我第一次使用搭載M2處理器的電腦的時候,是相當震驚的。不管打開什麼軟體,都是秒開,即使使用EDA軟體,對一張超級複雜的電路圖,執行自動布線操作,也能在短短一秒時間內搞定。這樣的電腦,對我們這些電子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無上神器。」

  「是呀,我們財務部自從全部換裝了搭載石墨烯處理器的電腦,大家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很多。以前每到月初那幾天,為了整理帳目,做上個月的月度報表,經常需要財務部的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工作好幾年。自從換裝新電腦後,大家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往往每個月的前兩天,就能做出上個月的報表,而且不用大家加班。」

  「大眾的反應我不清楚,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的老闆和高管怕是會非常的震驚和恐懼吧。他們靠著壟斷X86架構,賺了大筆的資金,過了幾十年的舒服日子。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且是在軟硬體兩個方面碾壓他們,如何恐懼都不過分。」(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