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意義就在於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87章 意義就在於此

  陳一鳴拿出來的兩個本子,是前世兩個經典的「一大帶一小」雙男主型故事,第一個是小日子的《菊次郎的夏天》,第二個是好萊塢的《心靈捕手》。

  正如陳一鳴所料,沈明慎重思考後還是更願意小步快跑,遊手好閒的菊次郎過於偏離沈大佬的舒適區,就算想給自己上難度,也要考慮到自身與觀眾的接受度。

  由睿智秒變憨批,這個決定本身就不夠嚴肅。

  相對而言,還是二道販子心理學家更契合沈明的氣質。

  《心靈捕手》上映於前世1997年,由馬特-達蒙和羅賓-威廉士主演,呆萌靠這部電影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在好萊塢就此嶄露頭角,而羅賓更是一舉摘下了最佳男配的小金人。

  片名《心靈捕手》屬於意譯,原名《Good Will Hunting》一語雙關,Will Hunting是男主角的名字,意思是找尋希望,前面加上一個好字,表達了電影救贖心靈的主題。

  電影講述了一個喪偶心理學教師開導一個叛逆天才少年的故事,呆萌扮演的主人公威爾是一個童年破碎的小年輕,獨自一人住在貧民窟里,終日跟幾個損友廝混,泡吧、喝酒、打架、惹是生非。

  他以打零工謀生,最近一份工作是在麻省理工大學當清潔工。

  就在威爾幹活的一牆之隔,數學教授傑拉德給學生出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抄寫在教室外的黑板上,藉此在學生中尋找好苗子,結果自然是沒人解得出。

  接下來的發展很符合電影邏輯,清潔工威爾輕鬆解開數學題並飄然離去,深藏功與名。

  傑拉德遍尋千里馬不得,於是在黑板上留下一道更難的題用來釣魚,威爾這次多花了點時間,睡前照鏡子的工夫。

  第二天威爾在黑板上寫解時被守株待兔的傑拉德逮個正著,一番追逐後威爾成功逃脫,隨後繼續跟損友泡吧、打架,這次更厲害,直接把自己打進了少管所。

  另一邊傑拉德多番查找也追進了少管所,為了這個未來的「好助手」,他和威爾達成協議,幫他做研究就可以被保釋出去,條件是老老實實接受心理輔導。

  身為天才叛逆少年,面對心理醫生照樣可以搞事。威爾雖然沒上過學,但他很擅長通過書本獲取知識和經驗,這次他通過研究那些醫生的論文和著述,不僅反客為主分析起了對方,還精準地揪出其隱私和瘡疤。這一招屢試不爽,一連氣跑了四個醫生。

  傑拉德無奈之下找上了自己的大學同學肖恩,後者屬於那種從不出席同學聚會的「失敗者」,專業能力很差勁,畢了業就去扛槍當兵了,目前在社區短大當心理學教師。

  嚴格意義上講肖恩並不是心理醫生,而且他本人就因為喪偶而受困於心理疾病,遲遲難以迎接新生活。

  威爾和肖恩的第一次見面理所當然不會愉快,威爾通過辦公室里的一幅畫直擊肖恩的痛處,嘴臭起了肖恩的亡妻,前大兵暴起之下,差點兒沒把小年輕給掐死。

  劇本到此該鋪墊的都鋪墊完了,正式進入主線,肖恩開始利用自身的學識、眼界和真誠,全方位地CPU涉世未深的懂哥威爾,一點點地掰正他的心理偏見與憤世嫉俗。

  其間還穿插著威爾的愛情故事,以及威爾與損友的兄弟之情。電影終究是電影,威爾雖然童年不幸窮困潦倒,但並不妨礙編劇給他安排幾個出身底層卻心地善良的好兄弟,也不耽誤清潔工與富二代女大學生墜入愛河。

  故事的結局很堅果,威爾掙脫了心靈上的束縛,拒絕了傑拉德安排的高薪工作,前往加州投奔前女友。而肖恩也在「治療」威爾的過程中找回了自我,打算以一次旅行來重啟人生。

  《心靈捕手》是個原汁原味的堅果故事,陳一鳴當然不能照搬到華國來,必須要經過大幅魔改。

  首先威爾的設定就是一個大問題,電影裡威爾被寄養多次,遭受過各種虐待,這構成了他心理問題的成因。這個背景顯然不符合華國國情,雖然硬要拗也不是不行,比如把男主角弄進起點孤兒院,但這樣就過於極端了,華國觀眾很難代入和共情。

  因此在陳一鳴的劇本里,男主角是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留守第三代,老爸老媽常年不在身邊,跟爺爺相依為命。

  原片中的威爾是個自學成才的高智商天才,放在華國這樣子不成,因為有《義務教育法》,就算混社會也要初中畢業。

  陳一鳴不得不給男主角的升級加特技,因此損友被他設定為一個拾荒小團伙,主業是為廢品收購站服務,副業兼職遊手好閒和小偷小摸。


  畢竟在華國,想靠閱讀自學成才,不進圖書館就只能當破爛王了,就數這兩個地方書最多。

  再往下推導,兩個國家關於法律處罰的規定也大相逕庭,陳一鳴不可能把男主角設定為少年犯,那純屬自找麻煩,但如果是二十上下的成年人,就更不可能出現大學教授來擔下保就能獄外服刑這種事。

  所以陳一鳴的劇本里,男主角只能是緩刑人員,需要定期報告並接受社區矯正。

  接下來BUG又來了,十八線小縣城哪來的名牌大學?清潔工打臉大學精英實在說不通。

  想來想去陳一鳴突然福至心靈,想到了華國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市,一個改開之後憑空興建起來的城市,一個雜糅天下可以解釋各種怪誕和詭異的城市,一個十八線和超一線比鄰而居的城市。

  這個城市就是深城。

  帝大清大在這裡都有分校,大學城又建在郊區,出門左拐就是城中村,齊活兒了。

  一號男主的補丁打完了,沈明扮演的二號男主也得進行相應調整。

  華國的社區矯正並不側重心理層面的治療,幹這個的社工也不需要心理師資格。

  因此陳一鳴把沈明直接安排到了大學城裡,做一個平日裡閒得蛋疼的業餘心理輔導員,被數學教授委託調教某個脾氣彆扭的校外天才。

  乍一看這個角色似乎根本談不上轉型,沈明過往演過無數類似的知識分子角色,婚姻不幸的人設也司空見慣,因為角色模版就那麼多,電影裡的中年男人,婚姻不幸是大概率事件,家庭美滿才是偶然現象,否則矛盾從哪裡來呢。

  但事實上陳一鳴給沈明的角色上了DEBUFF,在魔改的故事裡,他這個心理輔導員根本沒學過心理學,甚至能不能算知識分子都很難講,因為他根本就是體育老師兼職的。

  陳一鳴真沒有意抹黑,華國對心理問題就是如此忽視,患者本身就諱言心理病,不少人至今還把心理醫生等同於精神科大夫。

  陳一鳴把原片中威爾與前幾位心理醫生的鬥智鬥勇都挪給了沈明一個人,劇本里有一個橋段,男主角當著沈明的面,背誦後者為了應付差事拷貝黏貼的心理學論文,隨後根據文中某個腳註與沈明探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患者侃侃而談,醫生一臉懵逼,反差感爆表。

  在陳一鳴的故事裡,輔導員自始至終都沒有擺弄過理論武器,他的應對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真誠的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以自己過來人的人生經驗,告訴小年輕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會。

  即便輔導員在小年輕的影響下,得以擺脫對亡妻的思念邁向新生活,他在本性上也依然是得過且過的中年鹹魚一條。

  劇本結尾,大學城出台了規範心理輔導員崗位的規定,要求執業證必須有相關專業背景或資格,輔導員在面臨外快即將灰灰的情況下,也沒想過去進修一下讓兼職名正言順。

  陳一鳴這樣編排,自然是給電影裡反映的現實打補丁,但另一層用意,也是為了凸顯輔導員的處事態度,他內心壓根兒就不存在精英思維,對於形式主義不屑一顧。

  沈明需要在儒雅的外表下,把內心的混不吝呈現出來,在陳一鳴看來,這個角色並不比老混混菊次郎更容易一些。

  《心靈捕手》里羅賓扮演的肖恩在電影中段才出場,絕對戲份也不算多,因此報配角名正言順。

  呆萌的原版劇本里,威爾的救贖其實是多方力量的合力,除了肖恩的輔導,傑拉德的堅持、女友的撫慰、損友的鼓勵都有各自的高光時刻,至於為什麼是肖恩拿下配角小金人,只能說羅賓大大演技碾壓,一己之力把齊頭並進演成了鶴立雞群。

  如今陳一鳴給沈大佬量身定製劇本,自然不會把他的角色弄成配角,一老一少的雙男主配置是起碼的。

  這不等於一味給輔導員堆戲份,故事的底層框架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變動,數學教授、大學女友、熱心死黨全都在,陳一鳴甚至還額外增加了男主爺爺、矯正社工等新人物。

  但這些人實際起到的作用,要麼是「我是為了你好」的單向關心,要麼是恨鐵不成鋼的反向刺激,都不曾設身處地地深入男主角的內心世界,找到他叛逆、乖戾的癥結所在。

  唯有一貫鹹魚的輔導員,從未多看重男主角的所謂天才,一直與他坦誠相處。

  故事的內核其實並沒有變,探討的是人類畏懼改變的心理病,小年輕如此,輔導員也是如此,甚至教授、女友、損友也或多或少帶著那麼一點。

  在堅果這需要心理干預,在華國沒人認為這是心理疾病,陳一鳴覺得,拍這部電影的意義,也許就在於此。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