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殺青戲難殺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7章 殺青戲難殺青

  按照商業電影的慣常節奏,大高潮之後銜接一個小高潮,接下來就該是危機登場了。👌💀 ❻9𝔰ℍU𝓍.Ⓒㄖм 🐣👊

  《木蘭》的橋段安排基本上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只不過轉換了一下危機的對象,不是唐軍整體,而是木蘭這個主角。

  秦芷蕾與鬱南,將上演一場女將對決。

  顯而易見,經過木蘭麾下唐騎在營壘東西兩側的連番衝擊,張毅指揮的西突厥圍攻部隊已經呈現敗勢。

  西側的步兵主力已經崩潰,東側的王帳精銳損失殆盡,張毅還能有效調度的,只剩下北側的炮灰牽制兵力與本部的少量人馬。

  而他們將要面對的,是騰出手來的唐軍步兵,與意猶未盡的唐軍騎兵,自東西兩側的夾擊。

  陳一鳴直接把擊潰張毅所部的戲份跳過了,丟盔卸甲的張毅狼狽逃至阿史那賀魯本陣,一個鏡頭已經足以說明戰場形勢的變化。

  勝利已是奢望,阿史那賀魯當前的緊要問題,是如何在當前戰場上全身而退。

  大場面的外景戲接近尾聲,陳一鳴索性不再跳拍,最後一場大群戲直接順拍。

  這樣拍有一個好處,就是全體群演都處於待命狀態,方便陳一鳴隨時補拍。

  也就是說,最後這三五天的戲份,不止是拍攝這場收尾戲,也是在給之前所有的外景鏡頭查漏補缺。

  今天要拍的,是余榮光、張毅的殺青戲。

  兩人在電影裡真正的謝幕戲,已經提前拍完,今天這場戲拍完,就可以殺青離組了。

  老余還好,進組時間不算長,又沒什麼武戲,唯一的苦頭就是吃了不少沙子。

  張毅才是真正的「苦出頭」來了,他從去年底就進組受訓,在這部電影裡耗了足足十個月。

  演的呢,也只是一個戲份不多的反派配角。

  但陳一鳴不得不承認,張毅通過自己的鑽研,還是給這個比較程式化的反派,注入了一些獨屬於自己的東西。

  他扮演的烏戈屬於功能性配角,主要作用是推動和串聯劇情。

  電影前半段的草原章節,他的戲份很少,是一個隱於幕後、搬弄口舌的陰謀家。

  這類角色,往往是氣質陰沉、面色陰冷的形象,不容易讓觀眾出戲,當然也不容易被觀眾記住。

  而張毅則用了一種相對另類的詮釋方式。

  其實拍攝《木蘭》之前,陳一鳴對張毅並不算十分熟悉。

  當初拍《1951》的時候,張毅出演的連長屬於救場性質,戲份其實跟那幾個三校學生差不了多少。

  限於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電影的主視角一直在兩個主角身上,張毅的出鏡若隱若現,走戲的意味更明顯一些,並沒有多少發揮空間。

  如今二度合作拍《木蘭》,陳一鳴才真正領教到張毅的「槓精精神」。

  論圈內地位,他剛剛因為《1951》有了點小名氣,但那部電影拍完之後,間隔沒多久就進組拍《木蘭》,不多的名氣還尚未變現,眼下連二線演員的邊兒都沒摸到。

  論業務能力,《木蘭》劇組裡但凡戲份比他多的,演技就絕對不比他差,單說跟他有對手戲的配角,張宇、雷佳聲、鬱南、余榮光都是個頂個的好演技。

  論人情往來,陳一鳴跟張毅私交寥寥,連私人手機號碼都沒交換過,撐死了也就比工作關係好上那麼一點點。

  然而,劇組裡,這小子還真就敢於開口叫重拍。

  之前在皇城鎮,張毅只有四場戲,三場內景對手戲,一場外景群戲。

  第一場內景戲,搭戲的是扮演處月部首領的張宇,是一場各懷鬼胎的暗戰交鋒。

  這場戲陳一鳴其實沒設置多少延伸性的內涵,只不過二張作為配角也有各自的野心,不甘於讓這次難得的出鏡淪為平庸過場。

  兩人都事先寫了詳盡的人物小傳,也與陳一鳴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因此從第一次試拍就讓片場充斥了「飆戲」的氛圍。

  張宇的擴充主要圍繞人物本身,對比原劇本進一步豐富了人設,在凸顯部落首領蠻橫、霸道的一面之餘,又添加了其在私下裡狡猾的側面。

  這個演繹沒有突破原有的劇本框架,陳一鳴樂見其成。

  而張毅的擴充就比較大膽突破了,烏戈的人物小傳不是幾千字,而是幾萬字,且不是從出生到死亡的水字數擴充,而是緊扣劇本的段落式擴充。


  在與張宇的這場對手戲裡,張毅給烏戈賦予了一層「戀愛腦」的偽裝,麻痹了張宇對其的警惕之心,也給他後續的一系列針對木蘭的陰謀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那場戲的拍攝,張宇與張毅一上場就進入了對飆狀態,旗鼓相當張力十足,顯然都是有備而來。

  兩者都演出了人物的明暗兩面,把西突厥陣營的內鬥背景清晰地傳達給了觀眾。

  其實演到這個程度已經足夠了。

  整部《木蘭》電影,對立的大唐與西突厥,都處於激烈的內部爭鬥中。

  只不過唐軍的內鬥在木蘭長安之行後告一段落,而西突厥卻是愈演愈烈,以至於直接影響到了最終決戰的勝負。

  就在陳一鳴喊過之後,在劇組裡一直寡言少語的張毅,突然舉手說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話。

  「導演,這場戲能不能再拍一條,我有一些新想法。」

  儘管只是一場內景戲,但張毅的行為也足以令現場眾人齊齊側目了。

  要知道在場的都是混久了劇組的老油條,太知道「演員叫重拍」意味著什麼。

  這可是一線大腕獨有的特權,而且還要看劇組的話事人是誰。

  以陳一鳴當下國際雙金大導演的圈內地位,放眼華國恐怕不會有太多演員可以當著他的面叫重拍,這其中肯定不包括張毅。

  陳一鳴沒有理會眾人異樣的視線與低沉嘈雜的私語,因為他想到的,是張毅那本手寫的人物小傳。

  前世他不是沒有遇到過張毅這種肯鑽研的演員,但他們十之八九都沒能出頭,蹉跎在流量劇組裡扮演著各種臉譜化的龍套,能夠與真人出鏡的鮮肉小花們對上戲已經是一種幸運。

  以前的他無能為力,那麼如今何妨一試呢。

  於是陳一鳴在徵求張宇同意之後,叫停轉場並吩咐王威復位,給了張毅一個表現的機會。

  隨後就是多達十幾次的重拍。

  張毅突然改弦更張「戀愛腦」附體,直接讓對戲的張宇閃了老腰。

  那場戲之後,張毅像是受到了鼓勵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每有出鏡總會主動申請重拍。

  哪怕是場景複雜、對手戲是鬱南的外景大群戲。

  陳一鳴這才確定,張毅創作那本厚厚的小傳不是交作業,他還真準備在實拍中「貫徹」到底。

  要知道在小傳里,張毅可是將全片有他出鏡的每一場戲,都仔細推敲並補充了背後的人物動機和人物心理。

  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因為在陳一鳴這個編劇心目中,烏戈這個人物其實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工具人合二為一的結果。

  換句話說,烏戈本身是一個割裂的人物,根本就不存在貫穿始終的人物性格。

  第一版劇本里,烏戈屬於回紇陣營,是小王子杭曉明的下屬,小公主萬芊的愛慕者。

  萬芊對男裝木蘭的情有獨鍾,是烏戈黑化叛變的引子。

  這條線略顯狗血,而且背離了《木蘭》家國天下的主線,因此陳一鳴把它跟聶元對木蘭的單戀線一起隱藏到了幕後,單獨的戲份全部砍掉了,只留下幾個暗示性的鏡頭。

  不過這樣一來烏戈的戲份就太單薄了,於是陳一鳴在後續修改中把他與用來串聯前後篇章的王庭使者合併,這就是最終劇本里張毅扮演的烏戈。

  砍掉愛情線之後,張毅要塑造的,已經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正治生物。

  前半段他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武藝粗淺的奸詐使者,草原決戰的末尾突然爆發暴露了出眾的身手,藉以逃脫了木蘭的清算,也引出了後半段阿史那賀魯引軍東進的情節。

  戈壁決戰中烏戈已然是西突厥大軍的副帥,統管圍攻唐軍營壘的三路大軍。

  計謀、武功、指揮,短短十幾場戲,先後展現出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在西突厥陣營內部都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張毅需要讓自己的表演撐得起人物地位的轉換,否則呈現給觀眾的,就只是一個串聯作用的工具人,分量不會比聶元身邊的王川均多多少。

  當然了,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陳一鳴本來也沒打算讓烏戈這個反派配角有多少高光,演得中規中矩就行。

  但張毅顯然不打算止步於此,他的二度創作,令烏戈這個人物「壞得頗有性格」。

  至少讓陳一鳴眼前一亮。


  今天要拍的殺青戲,他的戲搭子換成了老戲骨余榮光。

  外景,群戲,老前輩。

  張毅「槓精」依舊。

  也許是因為即將殺青的原因,他的槓勁兒還變本加厲了,只是一個滾鞍落馬通告敗報的出場,他就自己叫停了三次。

  而且不止是調整自己的演法,還主動跟余榮光交流,「指點」對方的演法。

  老餘一開始是他習慣的「黑幫大佬」套路,不動聲色眸光內斂,舉手投足信心十足,看那架勢似乎形勢不利的是唐軍。

  張毅則希望老余帶出點兒色厲內荏的味道,把張毅外表鎮定內里驚惶的一面托住。

  好傢夥,一眾幕後直接好傢夥。

  這算不算最後的瘋狂啊,臨殺青把導演的活兒都給搶了。

  無奈陳一鳴這個正牌導演不聲不響,余榮光這個暴脾氣同樣非常配合,其他人實在沒有反對的立場。

  在略顯詭異的氣氛下,這場戲拍拍停停,進展的異常緩慢。

  殺青戲,遲遲難以殺青。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