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馬革裹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6章 馬革裹屍

  真實戰史中,蘇定方擊破阿史那賀魯這一戰,頗具傳奇色彩。

  唐軍以不到兩萬步騎對抗西突厥十萬之眾,除開南側上山紮營的蕭嗣業部,沖陣的騎兵滿打滿算不到1萬騎。

  這八九千騎兵,先是在北山一舉衝破阿史那賀魯列陣監視的兩萬步兵,隨後馬不停蹄地連續奔襲唐軍營壘下三個方向的敵軍,每一戰都是以寡敵眾,盡顯騎兵攻擊的機動性優勢。

  最後唐軍步騎兵三面圍擊,驅趕西突厥敗兵將阿史那賀魯本陣擊潰,徹底鎖定勝局。

  戰史中蘇定方親自統帥唐騎,至於他是如何用兵的,則沒有詳細記載。

  這也就是陳一鳴可以「自由發揮」的地方。

  鋪墊已就位,主角登場的戲份自然要濃墨重彩。

  三個分戰場,陳一鳴都相應安排了不同的攻擊方式,而且是翻倍篇幅地詳盡描述。

  最先入場的西側戰場,唐軍騎隊面對的是西突厥刺蝟一般的步兵陣列。

  陳一鳴沒有給敵人降智,開戰之初設定的戰場態勢自有其合理性。

  西側分戰場,西突厥主力選擇將兵力展開,是因為其背靠一條小河,沒有被驟然突襲的風險。

  而唐軍選擇涉渡後整隊出擊,也有其合理性。

  一方面當天氣候晴朗,騎兵奔襲的揚塵會早早暴露自己,本身就不具備進攻的突然性。

  另一方面西突厥主將不是弱智,雖然限於戰場地形只能逐次投入兵力,但是本陣依然預留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兵力看守後路,有能力守到援兵趕到。

  一般來說,騎兵很難依靠正面突擊擊潰有準備的步兵方陣,以騎對步,後者的損失主要發生在陣型崩潰之後被尾隨追擊的過程中。

  因此,真正的破陣一擊需要合理的鋪墊,至少在普通觀眾眼裡,是合理的。

  首先要拍攝的,是放大版本的「曼古歹」戰術。

  說白了,就是騎兵突至騎弓射程之內時撥馬轉向,沿著敵陣側面邊射邊走,擾亂陣型,製造混亂,削減士氣。

  待到敵陣被迫多次轉向,直至暴露出陣型弱點之後,騎兵再大舉突擊。

  這其實是對陣雙方訓練度的較量,古代騎兵自帶「精銳」屬性,本身訓練時長就不是步兵炮灰可比,因此除非是精銳甲兵組成的陣列,「曼古歹」戰術多半都會發揮作用。

  這場戲的高光,在鬱南和聶元身上。

  開拍之後,兩人一馬當先沖在騎隊最前方。

  要的就是一個真實性。

  眾所周知,騎兵跑起來之後陣型就很難保持了,戰場上人喊馬嘶塵土飛揚,不管是號角還是旗幟,都很難有效傳遞指令。

  因此,騎兵的指揮,只能依靠主將的身先士卒。

  騎槍所指,就是騎隊所向。

  幾百名自皇城鎮起就跟組的專業群演,直到今天才真正顯露出一身的騎術本領。

  鬱南和聶元各帶一隊騎兵,正面沖至敵陣百米外分隊而走,高視角的跟拍鏡頭下,與敵陣構成一條漂亮的平行線。

  高速奔馳之下,群演們嫻熟地操縱坐騎,外側的騎兵早一步提速,內側的騎兵默契地減速,行進間將一字橫陣變為雙騎並排的縱隊。

  伏下身體拉弓上箭,撐鐙挺身擰腰擊發,一整套動作兼具效率與美感。

  不過,射出去的都是些樣子貨,飛出去不到二十米就無力墜地了。

  對群演們的要求很簡單,動作好看就行。

  至於箭矢最終的效果,後續自然有敵軍中箭的特寫鏡頭補上。

  單是一個橫隊前沖再分隊繞陣的鏡頭,不算特寫就拍了足有十五遍。

  拍拍停停耗時三天。

  因為除了意外性NG,每一遍的需求都不一樣。

  比如第一條是斜向45度高機位大遠景,45秒的長鏡頭一氣呵成。

  動用了全部2000多名群演和大幾百匹馬。

  第二條是低機位中近景鏡頭,5秒時長,攝影車高速「檢閱」行進中的騎兵橫隊。

  第三條是分隊鏡頭,展現唐軍騎兵的熟練度。

  再往後就更加複雜了,因為打仗不是閱兵,唐騎繞陣騎射,同樣要面對敵方的箭雨反擊,同樣要承受損失。


  人仰馬翻的鏡頭不會少,而前騎失控之後後騎需要應變合理,這樣才能讓觀眾感受到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負責掉馬的武行在完善的保護措施下上陣,後騎也是騎術精湛的騎師,儘可能避免意外傷害。

  而這樣的鏡頭,跟拍遠景,近身特寫,後騎近景,起碼要跑起來拍攝三個鏡頭,才算是最終完成。

  大遠景的落馬鏡頭,涉及到幾匹十幾匹奔馬的翻倒,拍攝時就更要慎之又慎。

  每天都有人有馬受傷,每天也都有意想不到的么蛾子發生,整個劇組都熬得心力交瘁。

  之所以要對繞陣騎射的部分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就是為了先抑後揚,把騎兵破陣的那一刻翹得高高的。

  隨著鬱南和聶元的騎隊在戰場西北方第三次交匯整隊,西突厥步兵方陣已經一團混亂,被搓揉成了一個大圓球,勉強並肩對外湊成一個陣勢。

  當然,他們的全力防禦也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山坡上的西突厥步兵已經分出一半人,正在整隊準備回援。

  而相鄰的北側戰場本來就是佯攻,張毅派出的早有準備的援兵也在路上,視野內已經遙遙在望。

  這也是西側戰場上西突厥本陣勉力支撐的動力所在。

  鬱南把騎搶一招,唐騎再次緩緩提速,她與聶元一馬當先,身後的騎兵漸次展開,像一把蒲扇第四次向西突厥的圓陣罩去。

  就在西突厥本陣步兵兩股戰戰地準備迎接新一輪箭雨時,唐騎突然變陣。

  聶元的騎隊繼續繞陣奔射,鬱南的騎隊卻沒有撥馬拐彎,而是直線向東,在行進中前騎緩速後騎提速,組成一個大體上的四排騎陣。

  鬱南騎搶斜指,唐軍騎隊拐了個大彎再度轉北,兜到了西突厥北側援兵的側面。

  漫天的揚塵給了唐騎最大限度的掩護,西突厥本陣與援軍的主將都沒能第一時間意識到唐騎的動向。

  高速行進的攝影車上,崔放穩穩地駕馭著攝影機,對準身後縱馬奔馳的騎兵。

  此時模擬的正是西突厥援兵眼中的「地獄景象」,一匹匹唐軍黑騎如惡魔般自沖天沙暴中破陣而出,放平的騎槍閃爍著不詳的寒光,在驚恐的眼眸中越來越近。

  行進間的步兵突然遭到騎兵結陣突襲,結果不言而喻。

  高朝戲與之前相對漫長的墊場戲相比,拍攝難度反而不大。

  因為不是近景就是特寫。

  出鏡的除了鬱南和聶元,不是專業群演就是資深武行,而且都是過去幾個月里拍慣了的場景。

  陳一鳴也沒有對唐騎破陣的戲份過度渲染,高朝與否取決於觀眾的情緒,鏡頭數量反倒並不是決定因素。

  十五秒鏡頭,二十幾個特寫,木蘭統領唐騎一舉擊潰西突厥援軍,並驅趕著敗兵向西突厥本陣繼續衝擊。

  本就在聶元騎隊第四次奔射襲擾下搖搖欲墜的西突厥本陣,在見到潰敗友軍的那一刻徹底崩潰。在聶元與鬱南一南一北雙向夾擊之下,慌不擇路地向唯一的生路,東側奔逃。

  於是剛剛完成整隊的西突厥山上回援部隊,也遭遇了同一厄運,被合兵一處的唐騎輕鬆擊潰。

  相對寬闊的西側分戰場,是展現木蘭騎戰水平的主舞台,也是《木蘭》全片中騎兵戰鬥的高朝。

  這裡有全片數量最多的全景鏡頭,需要動用最多的群演和馬匹,運鏡與銜接也最複雜。

  這個場景拍完,相當於武戲拍攝爬過了最高的一個山頭。

  再往後就是展現木蘭戰術素養的段落了,戰鬥場面本身反而不是重點。

  擊破西側分戰場敵軍之後,唐騎將戰場交給山坡上的唐軍步兵,整隊向南再次渡過之前的那條小河。

  這條河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在唐軍營壘所在的山頭東側流向東南,也正是因為這條小河的阻擋,讓唐軍營壘不需要面對敵軍的四面圍攻。

  木蘭指揮唐騎過河之後,東進十餘里繞過山頭再次渡河北上,一直繞到東側分戰場西突厥本陣側後。

  張毅在這個方向投入了最精銳的王帳軍,已經攻破唐軍當面營壘的寨牆,正在與蕭嗣業的親衛進行決戰。

  木蘭此時繞後突襲本陣,結果自然是一鼓而破。

  這一段算是大爽之後接一個小爽,潛在爽點是木蘭在唐軍營壘即將被攻破時扭轉乾坤,沒有讓山頭上的古越河馬革裹屍。

  在外一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