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營壘攻防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4章 營壘攻防戰

  營壘攻防戰是《木蘭》里最重的武戲,西側堂堂陣戰,北側慘烈爬城,東側近戰換命,三個方向三種風格。69ᔕᕼᑌ᙭.ᑕOᗰ

  電影裡三個戰場是同時開戰,拍的時候卻是逐個拍攝,這也是2000多群演就夠用的主要原因。

  這種戰爭大場面,需要在真實性與邏輯性之間謀求一種均衡,讓觀眾既能感受到古代戰場的混亂與殘酷,又能一目了然地知曉交戰雙方的組織與秩序。

  後者,也正是戰爭與群架的最大區別。

  古代受限於科技和生產力,武器的破壞性和攻擊範圍都很局限,因此陣型的作用被極大地凸顯。

  陣而後戰,一直是華國古代兵法的第一要義。

  反映到古裝電影裡,就是開戰前鏡頭下排列整齊的「閱兵方隊」,以及鋪天蓋地的「箭陣」。

  不過到了雙方實際接戰之後,森嚴的軍陣立刻土崩瓦解,雙方的組織性也蕩然無存,飛速退化為港城的古惑仔大戰。

  背後原因簡單歸納一下,不外乎以下三點。

  其一,真實的古代戰爭,衝殺在一線的猛將不是沒有,但肯定不多。

  將者,將兵者也。

  身為一部將領,首要職責不是砍殺多少敵軍,而是統御麾下士卒,有效維持旗下軍伍的組織度。

  將為兵之膽,古代軍史中多得是將領被殺之後所部瞬間潰散的案例。

  因此,古代將領身邊往往會配備親衛部隊,專門負責保衛主將的安全。

  然而到了電影裡,扮演將領的主角卻堪稱項羽復生呂布再世,個個都是衝殺在前的萬人敵。

  無他,角色和演員都需要高光。

  而武戲裡的高光,很容易被簡單定義為砍人。

  想要加戲?那就翻倍砍人!

  主將不再坐鎮後方指揮,而是親臨一線衝殺,底下士兵自然就會放羊。

  其二,列陣而戰,鏡頭下的主角就變成了普通群演,那樣一來戲份會不夠分。

  一部電影時長就那麼多,分配給武戲的部分充其量二分之一,幾大段特寫鏡頭七減八扣,留給群戲的時長非常有限。

  而有組織下的陣列交戰,想要在鏡頭下交待清楚是非常耗費時間的。

  因為軍隊的組織,特別是接戰後的組織,最關鍵的因素其實是通訊。

  拿千人規模的交戰來說,從最高層的校尉,往下一級旅帥,再往下隊正、伙長、什長,已經是5級指揮體系。

  軍隊的組織度,就體現在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上,先理解後決斷再貫徹至手下軍官或士兵,反應越快,軍隊的組織度就越高。

  理解和決斷的水平,體現了軍官的水準,命令貫徹到位的速度,體現士兵的訓練度。

  正是因為古代信息傳遞的困難,兩軍交戰往往曠日持久,接戰之後打上個半天一天的都不是什麼稀罕事。

  但是拍電影顯然是無法完全寫實的,如果每個層級的信息傳遞和命令響應都備細無遺,電影節奏會非常拖沓。

  而如果通過快切或蒙太奇剪輯的手法加快節奏,要麼會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要麼會極大地削減真實性。

  本來排陣型拍起來就麻煩,效果往往又費力不討好,那麼還不如直接拍成打群架,把精力投入到更加刺激的特寫和近景鏡頭上。

  第三點,則是拍攝方式的局限。

  陣列交戰秩序井然,如果真的能夠還原到位,其實觀賞性並不差。

  比如前裝槍時代的「排隊槍斃」場景,相關的電影往往都在影迷中有很高的評價。

  制服迥異的兩支部隊橫排對轟,槍響人倒陣型不亂,戰場上兩方涇渭分明,觀眾很容易看懂並代入。

  這類電影對攝影組也很友好,兩邊都是又長又薄的橫隊,間隔距離也不過幾十上百米,交戰方式又是簡單的站立開槍,取景非常便利。

  可是冷兵器戰爭就不行了,人又多,陣型既厚且密,多個步騎大陣自多個方向綿延開來,往往長達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

  開戰前的大遠景倒是氣勢十足,接戰後的取景角度卻很受局限。

  加上冷兵器對戰距離很近,鏡頭一拉遠演員的動作細節全都糊掉了。


  而一旦把機位放近,對背景演員表演和走位的要求立馬大幅度拔高,換句話說就是拍群演要跟拍主配角一樣精細,這是大部分劇組根本無法做到的。

  陳一鳴如今的地位,允許他稍微「任性」一點,對資方和主創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說,陳一鳴可以適當「欺負」一下主配角,把他們的部分戲份和時長挪給群像戲。

  同時,他也有足夠的預算和時間,分配給群戲拍攝。

  但是,這場戲的拍攝同樣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所有主創群策群力一一解決。

  開拍之後,照例還是先把靜態鏡頭一次性全部拍完。

  現在陳一鳴對這部分鏡頭已經完全放手,崔放領著三個副導演,輕車熟路地將分鏡稿上的場景一一拍攝完成。

  營壘內的唐軍甲冑鮮明器械精良,以主將古越河為視角,逐一巡視走過三面寨牆,最後帶領觀眾直面山下黑壓壓的敵軍。

  當然,遠眺的鏡頭全是擺拍,山下其實一個人也沒有,電影裡的西突厥軍陣還都在巨石工坊的電腦上。

  唐軍的部分拍完之後,群演們棄甲著袍開赴山下,搖身一變成為西突厥軍。

  先行軍,再分兵,敵軍部分陳一鳴加快了節奏,時長和鏡頭數都只有唐軍的三分之一。

  而且張毅統帥的西突厥攻擊部隊,隊列參差不齊,服裝與武器也不統一,屬下各部落頭領還各懷心思。

  這也從側面告訴觀眾,賀魯大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內部並不團結。

  花了兩天時間,接戰前的戲份順利搞定。

  隨後劇組轉至營壘東側,首先拍攝段落最後也是最慘烈的破寨部分。

  按照劇情設定,張毅是在西、北兩側打成焦灼狀態,充分吸引唐軍注意力之後,才突然發力猛攻東側,試圖畢其功於一役。

  因此此處上陣的部隊,是西突厥最精銳的王帳軍。

  他們的奮力一擊威力十足,當即突破東側寨牆外的壕溝與矮牆,進而在寨牆上打開一個十幾米的缺口。

  唐軍這邊的反應也很快,蕭嗣業親帥親衛預備隊迎頭頂上。

  雙方戰力最強的兩個單位在缺口處兇悍對撞,頃刻間刀砍槍刺屍積如山。

  這個段落在劇本里只有半頁紙,起於張毅本陣的一聲令下,結束於古越河在屍山血海間的拄劍而立,時長不到五分鐘。

  然而落在分鏡稿里,卻是厚厚一大迭七十多頁畫紙,不亞於一本漫畫。

  陳一鳴把每一個運鏡和每一個特寫都單獨畫了一幅圖,可以說是細之又細。

  以分鏡稿為基礎,崔放和他的攝影組起草了厚度跟分鏡稿差相仿佛的運鏡圖。

  這還沒完,因為這場戲絕大部分都是中景和近景,因此機位相當於「埋」在群演里,運鏡軌跡與群演走位,配合上必須做到天衣無縫。

  想要達成這個效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大量的排練,一直練到熟極而流條件反射為止。

  準備階段已經極為耗時耗力,實拍之後更是困難重重。

  既然是戰爭戲,自然會有很多血漿四濺的鏡頭。

  於是每一次NG,都意味著海量人造血漿和服裝道具的耗費,成本只是小問題,復位才是大/麻煩。

  以至於陳一鳴想出了一個替代方案,那就是動用超量群演,直接進行四班倒拍攝。

  第一組NG了,整組拉下去復位換裝,換乾乾淨淨的第二組上,如此循環往復。

  反正缺口處只是幾百人規模的戰鬥,專業群演加上本地臨時群演,人力方面完全夠用。

  在陳一鳴花錢如流水的助攻下,東側的「換命」戲用了五天時間終於得以完成,營壘場景最大的一塊硬骨頭,總算是啃了下來。

  在外單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