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三幕結構 開放結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01章 三幕結構 開放結尾

  這次魔改是給祥瑞捉刀,因此只需要搭出框架,其他的細節完全可以扔給祥瑞去填充。✋♣ ❻9𝓢ʰυˣ.¢Ⓞ𝔪 🐠👣

  於是陳一鳴按照以往的習慣,攤開一大張白紙,在上面畫出一根90分鐘的長軸。

  還是經典的三幕式結構。

  前15到20分鐘是開頭,交待主角,觸發事件A鋪墊性格,引出意難平的事件B和關鍵道具情書,然後再編一個合適的理由,把視角由當下踹到過去。

  接下來45到55分鐘,是事件B的發展,同時也是青春片的懷舊部分,直至事件B完結。

  最後15到20分鐘,主角回歸現實,反轉並與自己達成和解,電影結局。

  首先要確定,選誰做主角。

  小日子的《情書》選擇的是女主視角。

  中山美惠大美女一人分飾兩角,在男女主同名梗之上,又設計了一層前後女主撞臉梗的俗套。

  實話實說,也就是這部電影比較古早,但凡往後推個10年,這個套路肯定要被長了見識的觀眾噴不真誠。

  而且這個設定嚴重給男主角招黑,成年女主角的一腔深情盡數餵給了替身戀愛的渣男,好好的純愛莫名多了一絲三角戀的惡俗味道。

  因此,魔改版的華國《情書》,還是選擇男主視角更為合適。

  倒不是因為《木蘭》而刻意避讓女性題材,陳一鳴的考慮在於,華國的年輕人,更習慣情竇初開少年與兒時白月光的設定。

  陳一鳴沒有做過詳細的統計,印象里華國的青春片,絕大多數都從男主視角來展開敘事,女主視角的少之又少。

  同時基於國內校園的常態,劇情發揮空間更大的必定是男生,廁所抽個煙啦,操場約個架啦,諸如此類的較為出格的行為,都相對容易安排。

  同樣的行為換成女生,陳一鳴自己都覺得瞎編亂造。

  原版《情書》的回憶部分設定為國中,因此男女主角都要安排一個學生版演員,魔改版《情書》直接從高中開始,這樣就可以一套陣容從頭演到尾。

  男主的性格嘛,可以初步設定為木訥和善的老好人,外表卻是人高馬大長相粗獷,突出一個反差萌。

  強調身高還有一層寓意,就是可以名正言順地獨享最後一排緊靠教室後門的「差生」專座,再額外營造一層學習不好的刻板印象。

  回憶部分的主線,就是學渣癩蛤蟆肖想學神白天鵝。

  這個男女主設定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但是在青春片尚未爛大街的當下,還是頗具新鮮感的,要知道主流的女頻小說網站裡,寫文的大大們還在耍天才基本法呢。

  有道是小時學渣大時學霸,玩兒反差就要貫徹到底。

  電影開頭男主角出場時,是一派專業精英范兒,暫且定為主業同傳兼職翻譯,比較冷門方便裝逼。

  接下來就是鋪墊性格的事件A,引出劇情線索情書,以及帶出後續的記憶回溯。

  陳一鳴基本照搬了原版《情書》的寄信設定,在白紙上畫了一大團關係線之後,他決定拉出一個男配一個女配,由男配的婚訊引出關鍵道具情書。

  男配的結婚儀式上,男主作為伴郎團的一員跑前跑後,被伴娘們支使得團團轉。

  到了接親環節,又不得不接受伴娘團的百般刁難。

  節目之一,是給初戀對象寫一封絕交信,然後封口敲章貼上郵票,寄回到當初相識的地點。

  顯然這只是一個儀式性的搞笑之舉,新郎官與眾伴郎包括男主都乖乖寫了信,男配的怨種妹妹女配跳出來,興高采烈地把一摞信都給寄了出去。

  令人意外的是,兩個星期之後,男主居然接到了回信。

  原版《情書》在這裡帶了些搞笑的懸疑,因此用的是列印信件,陳一鳴不打算節外生枝,直接安排女主手寫。

  男主從筆跡中很容易就辨別出來,寫信的正是女主,她怎麼會在當初的高中呢?

  至此開頭15到20分鐘的鋪墊部分結束,正式進入記憶回溯部分。

  人物關係上,男配與女主是初中同學,男配考入市里最好的一高,女主中考發揮失常進了較差的二高,女配則是男配的親妹妹。

  高二那年,男主跟隨調動工作的父母轉入二高,因為身高和成績被安排坐在「差生專座」。


  置身於陌生環境的男主,唯獨對同名的女主有著一份額外的在意,日積月累之下,這份在意慢慢轉化為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情愫。

  重頭戲的回憶部分,陳一鳴只列了幾個關鍵詞,畢竟這個段落怎麼拍,直接關係到導演的主題思想,而且需要進行細緻的實地採風,所以依舊留空交給祥瑞。

  主線的學外語是陳一鳴特意保留的,靈感來自於原版的《情書》,不過陳一鳴做了本地化改編。

  女主是外語學霸,男主是外語學渣,因此卷子發錯這種烏龍,只發生過一次。

  一直沒什麼目標的男主由此有了奮鬥的方向,他廢寢忘食地苦學外語,只為了讓外語考試的卷面成績追上女主,讓自己多幾次與她交換卷子的機會。

  這也是多年以後男主事業有成的緣起。

  朦朧的情感牽扯之下,回憶部分進入高三。

  男配鼓足勇氣寫了情書,托在二高讀高一的女配妹妹帶給女主,然後陰差陽錯之下,女配把信交給了同名的男主。

  此時男主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心意,當然不願意幫一個素不相識的男生傳遞情書,對象還是自己的白月光,那不成了我綠我自己麼?

  於是男配一周一封的鴻雁傳書,全被自家妹妹交給了潛在情敵,結果自然是杳無音信。

  這種情況不可能長久,一次校際籃球比賽,男配來到二高得知了真相。

  男人的互動就此展開,先打籃球再打人,打完說開鐵哥們。

  再往後就是司空見慣的幫兄弟追女友的橋段,荒唐、熱血、搞笑,然後在高朝之前因為一樁意外戛然而止。

  回憶部分陳一鳴只拉出了情感主線,內容的拆分與填充則通過男主與女主的往來通信。

  男主知道女主的身份,因此一直在旁敲側擊地確認一件事,那就是高中時的女主,對他究竟抱以何種印象。

  女主以為與自己通信的是男主的女朋友,想通過自己更多地了解男友的少年時代,於是就搜腸刮肚地在記憶里定位兩人數量不多的交集。

  這樣懷舊部分就呈現為兩個視角的並行展開,同一場景男女主各有各的記憶,情感張力一下子就豐富起來,那種微妙的心靈觸動,也更容易為觀眾所理解。

  通信到最後,男主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在他決定表達心意的那一天,女主再也沒有來學校。

  積壓在記憶深處經年累月的那股意難平,終於一朝盡釋。

  而女主也在多次通信與回憶之後,對本已淡忘的那個同名男生有了更為清晰的心理拓印,在最後一封信里,她知道了一個隱藏在校園角落裡的秘密,得知了一個男生真摯的心意。

  電影的結尾,陳一鳴當然不會像原版《情書》那樣煞風景,偏要把男主搞死來玩兒物哀。

  他的傾向是來一個開放式結尾。

  某次活動中,有人高聲叫出男主的名字,然而卻得到了一男一女兩聲回應。

  男主聞聲扭頭,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電影在兩人相視一笑中結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