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懂的都懂 愛不釋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6章 懂的都懂 愛不釋手

  當晚的火鍋宴按下不表,現場只提供了啤酒,某個酒量渣渣的陳姓導演總之是沒有出醜丟人。🐟✌ ❻❾ⓢнยא.𝓒𝕠m 👮🐤

  第二天,老天爺很給面子,微風多雲,正是《1951》最中意的天氣。

  劇組一大早集體開拔,攝影車、道具車、後勤車排出一條百米長龍,直奔山坳處的頭一個外景地。

  按照陳一鳴拍板、小美細化的製片表,開機的第一場戲就是大場面,也就是劇本第一幕搶救物資的大群戲。

  搖搖晃晃地坐在車子上,頭一回掌舵製片組的小美趁機向陳一鳴請教製片表里的玄機。

  「陳導,你確定的製片表,怎麼跟教材里完全不一樣啊,而且很多都是書里說的製片大忌。」

  陳一鳴忍不住樂了,「製片還有教材?你看得什麼書啊?」

  「《好萊塢商業電影製片指南》,說是南加州電影學院的指定用書呢,我特意找堅果留學的朋友幫我帶的。」

  「愛看書是好事,不過這本書以後別看了,在華國行不通的。回頭碰壁你可別埋怨作者,這鍋人家不背。」

  「為什麼啊?我覺得書里講得挺有道理的,多快好省,特別符合我對拍電影的認知。

  再說了,《魔都假日》不就是那麼拍的嗎?」

  「等這部電影拍完,讓大壯幫伱找個電視劇劇組,你去體驗體驗就知道了。

  我只能說懂得都懂,不懂的說了也不懂,你也別問,聽到不如悟到。」

  小美被他懂與不懂的瞬間繞暈,想了半天想不明白,乾脆直接問他今天的戲。

  「開機第一場戲,不該挑最簡單的一場戲來拍嗎,開機大吉討個頭彩。

  你倒好,哪場戲難拍哪場,劇組都沒有磨合過,今天一天都夠嗆能拍完吧?」

  陳一鳴搖了搖頭不再回答,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示意話題終結。

  小美的問題,如果敞開來講,能寫出一本厚厚的大部頭,如果簡而言之,一句話足矣。

  因為陳一鳴有錢有權又任性唄。

  這老實孩子入行太淺,還沒摸透混劇組的秘訣。你一個製片主任,頭上的製片人是導演鐵瓷兒,該聽誰的話還需要考慮?

  陳一鳴選大群戲開場當然是有理由的,只是不太方便廣而告之而已。

  整個劇組100來號人,來自五湖四海好幾個單位,一大半都是第一次跟他合作,他不抓住剛開機地位最穩固的時機驗驗貨,那他上輩子就白混了十來年劇組。

  至於製片表具體怎麼排合理,其實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全看實際情況。

  有充足話語權的導演大多會選擇順拍,也就是按照劇本的前後順序,從開頭一幕一幕地順著拍到結尾。

  前世陳一鳴看《大腕》的最大感受,就是對電影裡老泰勒的羨慕嫉妒恨。

  他老人家想不清楚怎麼拍的時候,可以把整座紫禁城空置著,一廣場的群演擱太陽地里曬著。

  大丈夫當如是啊!

  這裡就體現出順拍的好處了,導演的思考邏輯與電影的拍攝順序是一致的,拍攝過程中每一個的突發奇想和臨機一動,都可以即刻反映到後續的拍攝中。

  換個說法,就是導演對整部電影具有最大的掌控力,始終牢牢把控劇情的走向。

  更加任性的導演,甚至會拍到一半來了靈感,把已經拍完的廢掉重拍,姜麻匪和凱哥哥都是個中豪傑。

  與順拍相對的另外一個極端,則是先易後難結合分組拍攝,也是陳一鳴前世混圈兒的看家本領。

  目的只有一個,省錢。

  這種拍法導演的自由度最小,就是個喊咔工具人。

  因為劇本都被拆零碎了,外景地、演員檔期、道具和設備被製片人拼接的嚴絲合縫。

  導演第一不能過於嚴苛,因為工期比品質更重要,一旦延期不是經費超支的小問題,而是整個項目完蛋的大事件。

  第二是不能瞎雞兒亂改,因為拍攝是跳拍,你在A組也不知道B組是個什麼狀況,不死死扣著劇本拍的話,拍完之後素材大概率剪不到一起。

  這種拍法極大地保證了完片率和財務健康,對製片人和投資老闆是一大利好。


  陳一鳴前世經歷過的一個劇組,拍到一半撞上最大投資人斷供,製片人把後面的戲份咔咔咔一通砍,橫城租個景突擊補拍幾場戲,居然照樣完片上映了。

  原因很簡單,簡單的室內戲、夜戲、正反打對話戲已經全部拍完,片子的故事輪廓已經很完整,後面還沒拍的,都是費錢費時費力的外景戲、群戲、大場面動作戲。

  這部分其實就是錦上添花,豪有豪的拍法,省有省的拍法,伸縮度極大。

  好比某土豪拍出一百萬訂購一台車,工廠先拿十萬搭出一個能動的車殼子,這叫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

  至於後續交車的時候,給的是五菱神車還是奔馳大G,全看工廠的良心了。

  人家TVB拍《射鵰英雄傳》,拿塑料布當瀑布,也沒妨礙成為一代經典不是。

  ……

  小美不理解的是,陳一鳴以上兩種拍法都沒選,定下來的是既吃力又浪費的先難後易拍法。

  也就是郜叔聯繫的K-18教練機尚需等待排期,否則陳一鳴還會進一步加大難度,跳到天上從飛機戲開始拍。

  陳一鳴當然也是有理由的。

  《1951》的外景地是自己搭的,隨便用沒有時間限制。

  主要演員簽的都是長檔期,半年內隨時待命。只有侯永、李箭簽的是1個月,因為兩人戲份少而且是內景戲,不挑天氣。

  加上設備、道具也都是自己攢的,不存在到期歸還的問題。

  因此陳一鳴有極大的自由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拍攝方式。

  相對而言,只有軍方提供的重武器不由陳一鳴控制,所以飛機、大炮、坦克這些大殺器出鏡的戲份,要儘量往前安排,給後續拍攝預留冗餘。

  雖然說先易後難的拍法更有利於磨合劇組,但也只能說大體上如此,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至少陳一鳴覺得,《1951》就不適用。

  劇組的幕後都是來自華國幾大製片廠的業內精英,陳一鳴不擔心他們的能力和素質,擔心的是他們的配合度和對自己理念的認同。

  誰讓他連三十歲都沒到,嘴上沒毛呢。

  陳一鳴很清醒,拍攝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矛盾,而且還不會少。

  越是有能力的精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就越是固執。

  對於遲遲無法認同、難以合作的成員,陳一鳴只有一個辦法,不換腦子就換人。

  所以他寧願把矛盾暴露在最初期,換人要趁早不是嗎?

  ……

  上午8點半,車隊抵達外景地,各部門開始按照事先的安排,投入緊張的前期準備。

  陳一鳴還是很「仁慈」的,一般這種複雜的大場景,劇組都是半夜就出發,摸黑完成化妝、置景、鋪軌等準備工作,天一亮就開拍。

  膠片時代這樣做是為了抓天亮那一刻的魔術光線,數字時代則純粹是為了趕進度省錢。

  不過陳一鳴已經做好了第一天素材全是廢片的心理準備,索性寬鬆一些就當排練了。

  李明亮客串陳一鳴的導演助理,領著學生兵們搬運、架設監視設備。

  這小子混老了劇組很會來事,親自動手先把導演椅給陳一鳴支好了。

  陳一鳴一屁股坐下,拿起保溫杯喝上一口熱茶,舒坦!

  「丞相,我車上最後一排座位有個大提包,你去給我拎過來。」

  這外號是陳一鳴起的,又明又亮,豈不就是諸葛丞相麼?

  李明亮麻利地把包包拿過來,陳一鳴拉開拉鏈,從裡頭拿出一個八九寸大小的迷你小電視。

  學生們搞好監視設備之後,開始動手搭遮風擋雨的棚子,一邊搭一看伸頭看稀奇。

  陳一鳴在提包里又掏出兩個工字型的把手,直接卡進小電視兩側的插孔里。

  雙手握住把手往起一舉,還行,不算很沉。

  然後他又掏出一大卷手指粗細的纜線,一頭接在小電視背後,另一頭接上一個分插,讓李明亮連到攝影組正在調試的F35上。

  連上電源,開機,小電視一陣閃爍之後,畫面逐漸穩定,圖像與試機中的攝影機完全同步。

  李明亮拿過來試了試手感,口中感嘆不已,「陳導,這是監視器?怎麼這么小這麼輕,清晰度還挺高!」


  陳一鳴笑著回答,「這是我特別訂製的高科技,咱們也喝一回好萊塢的頭湯。」

  這東西也是陳一鳴在《1917》的花絮里看到的,可攜式監視器。

  薩導拿著它就可以全程跟隨斯坦尼康攝影機,把拍攝中的問題第一時間告知攝影師和演員,並作出指示。

  原理其實很簡單,跟分體式F25B如出一轍,把監視器的幾大組件分開,顯示單元獨立出來連接攝影機。

  無處理的原始圖像顯示在小電視上,用於導演隨時指出穿幫、走位失誤等物理問題。

  預處理的原片依舊顯示在監視器上,用於分辨色彩、濾鏡、表演等魔法問題,並決定是重拍還是通過。

  陳一鳴捅破那層窗戶紙,阿萊很快就做出了樣品,跟機員過來時一起捎給了陳一鳴,算是實踐驗證。

  過來跟陳一鳴匯報煙火準備工作的伏瑞香一眼看到小電視,立馬愛不釋手地拿過去玩兒起來。

  實話實說,這玩意兒像是個機器人腦袋,一個方腦殼支著兩個大耳朵,看上去還挺萌的,難怪祥瑞喜歡。

  陳一鳴也不阻止,後面祥瑞跟它打交道的機會不會少,現在培養培養感情也好。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