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預算分配 回本壓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3章 預算分配 回本壓力

  馬雲騰終於見到了念叨了好幾天的郜叔,見到了活著的一等功。🐝ൠ  😝🌷

  沒錯,郜叔也來了,還帶來一位戰友,帝都軍區直屬工兵單位一個姓范的團長。

  孫副主任這邊陪同的人更多,總政文藝中心下屬幾個實權單位,來了好幾位負責人。

  文藝中心影視製作部電影處處長,李晶。

  八一廠主管業務的副廠長,謝千里。

  軍隊文工團演員劇團副團長,李箭。

  金盾影視公司投資總監,王長峰。

  二大爺的魔影集團也不甘示弱,投資、發行、院線、魔影廠的頭頭各帶了一個。

  至於電影的真正製作方鉑爵傳媒,則是只來了董事長和CEO兩個光杆司令。

  三方五撥十多個人,光是握手介紹寒暄就足有半個小時。

  暮靄茶室最大的一個會客包房,中間擺了一張圓桌,圍坐著《1951》的3個主要出資方馬仲明、孫副主任和馬雲騰,以及郜叔和范團長兩位「客卿」。

  魔影和總政跟來的下屬,以及跟班和秘書,則散坐在包房四周的圈椅上。

  陳一鳴站在白板前,講解《1951》這部電影的投資構成。

  因為總政出面解決了取景這個大難題,因此合作方可以進一步精簡,也就是今天到場的3方。

  總投資1個億,製片表按照陳一鳴的好習慣,嚴格卡著好萊塢商業製作的各項比例來。

  首先是主創團隊支出2500萬,占比25%。

  總製片金盾、魔影、鉑爵三方各出一人,製片費不偏不倚每家1/3,合計450萬。

  導演、編劇陳一鳴,也按照150萬的基準領取片酬,導演費編劇費合計300萬。

  而且副導演伏瑞香的辛苦費,也從陳一鳴這300萬裡面出。

  沒錯,祥瑞好了傷疤忘了痛,一聽說鉑爵的新片搞一鏡到底,立刻扔下研究生的作業跑回國,哭著喊著要跟著一起玩耍。

  祥瑞自告奮勇自甘苦力,陳一鳴也就笑納了,這會兒她正跟著小美的選角組,在魔都戲劇學院當義務攝影師呢。

  其實按照電影製作的慣例,製片、導演、編劇三大主創的成本,一般都在總投資的5%以上,只要不高於15%,都被認為是「只賺該賺的錢」。

  按此計算,陳一鳴應該分給自己1000萬,畢竟他有一部大熱電影《魔都假日》傍身,已經不算是徹底的萌新,有資格拿雙5%。

  不過《1951》畢竟是一部主旋律電影,跟國家還扯什麼行業慣例,統統按成本價來!

  主創下來就是演員片酬,合計1750萬。

  由於演員表還沒有最終確定,因此片酬只是估算。

  這是個地板價,現在的市場行情,華國一線演員出演總投資上億的大製作,500-1000萬片酬是起碼的,如果是港城灣島的當紅影星,還得再翻個二到三倍。

  當然了陳一鳴也選不到一線大牌,因為有名號的都被韓三爺喊去拍新版開國大典了。

  主創之後,下一塊支出大頭兒就是製作費用,5000萬,占比50%。

  攝燈錄三件套,1000萬。

  最讓陳一鳴心臟抽搐的就是斯坦尼康攝影師的出場費,一主一助全得支付堅果幣,乘個8輕鬆突破200萬。

  但是沒辦法,誰讓咱們技不如人呢,這錢咬著牙也得花。

  此外,攝影車的租用改裝也是支出大頭兒,陳一鳴估摸著500萬還不一定夠用。

  多虧阿萊大筆一揮租賃費用全款贊助,否則攝影上面的支出還要高。

  《1951》是全實景拍攝,對燈光師的要求沒那麼高,而錄音師則必須頂級,還得一次性準備兩組便於輪換。

  接著是服化道三件套,800萬。

  最咬手的是電影裡的重型裝備,實在太燒錢。

  比如十幾門堅果制式105MM榴彈炮,不能用模型木頭殼子,必須得上能開火的真傢伙。

  整個華國也找不出這麼多老炮,就是找得出也八成打不響,只能從軍方租用口徑相近的華國火炮,然後做外形改造。


  租是一大筆錢,改是一大筆錢,炮彈又是一大筆錢。

  然後跑得起來的老解放,現在同樣難找了,也得改。

  我方放列的75MM山炮,這個不用真開火,可以做模型,但也是一筆大錢。

  與昂貴的道具相比,特效化妝師的薪酬,和置裝的支出,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再下來是美術、置景、特效三件套,2700萬。

  整部影片最大頭的支出就是置景,大冬天在荒山野嶺交通不便的山頭兒挖地球,還只有2個月的工期,成本直接炸上月球表面。

  陳一鳴諮詢了魔影廠最有經驗的置景師,還通過騰少爺找來建築行業最懂野外施工的朋友打聽,才做出這個預算,實在是不能再低了。

  整體工程包括N條戰壕,以及相應的掩體、射擊窗和防炮洞。

  兩個山洞式坑道入口,板材搭建的坑道1個。

  與戰壕平行的攝影車通道,要挖的比戰壕再深半米。

  一段野外戰備標準的土路。

  我方一個、堅果兩個火炮陣地。

  此外,還要提前修築用於施工車輛進出的便道。

  還需要一支跟組的施工隊,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統計出來的挖掘土方量和原木用量嚇了陳一鳴一大跳,再加上施工設備租賃和人力成本,2200萬真不一定夠用。

  但這已經是總投資不變的前提下,陳一鳴能夠分配的最高額度了。

  就算這部電影對美術和特效的要求不高,但也要留出起碼的費用,500萬真心不寬裕。

  陳一鳴做預算的時候,分外羨慕前世的吟詩小達人。

  別管凱哥哥電影拍得怎麼樣,人家一部電影一個景點的生意經,是個導演都得服氣。

  電影順順利利拍了,成本都由地方上背了,票房再拉跨都不耽誤人家大把賺錢。

  招數是真好,可惜《1951》學不得。

  誰讓他非得裝逼裝上天,搞什麼一鏡到底呢。

  想落真炮彈,就必須選軍方掌控下的演習場,否則沒人能保證絕對的安全。

  那是真格的荒郊僻壤人跡罕至,誰腦抽去那種地方旅遊啊,再說戰壕和坑道又沒啥好看的。

  最後是預留的製作備用金,500萬。

  陳一鳴比較小氣,只預留了製作費的10%做備用金。

  別以為500萬很多,對於這部《1951》來說一點兒都不多,因為太多支出無法預料。

  比如保險,普通電影人員和設備保險大概只需要製作費的1-2%,但《1951》風險大、設備多,保險費5%都不一定打得住。

  比如拍攝延期,由於設備、車輛的租金是按周計算的,而《1951》全外景一鏡到底,為了避免陽光照射下影子位置導致的穿幫,就必須選擇陰天拍攝。

  那麼問題來了,晴天、雨天或是陰有時有雨這種天氣怎麼辦?

  能怎麼辦?涼拌!不開機排練,或是開機就當拍花絮唄。

  所以陳一鳴一早就跟二大爺有言在先,他最多保證國慶前把這部電影搞出來,至於6月能不能上映他就不知道了,只有去問老天爺。

  等待天公作美的時候,租賃費可是一刻不停地嘩嘩在流,因此必須要預留備用金。

  主創、製作占掉了7500萬,接下來就是第三大塊,劇組的吃喝拉撒,1000萬。

  只要是商業大製作,這一塊基本上就是總投資的10%,屬於大差不差的固定支出。

  然後是第四塊後期製作,主要是剪輯、音樂、音效三件套,500萬。

  這裡不包括特效,因為大片的特效都是隨拍隨做,甚至是演員進組開拍之前就已經開始做,不像前述剪輯和雙音,基本都在封鏡之後才啟動。

  越是大製作,後期三兄弟的支出就越不便宜,占到10%屬於正常比例,陳一鳴分配5%是因為他腦子裡有現成的配樂可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下剪輯的占比也可以壓低。

  這500萬里的大部分費用,都是用在音效上的。

  戰爭片音效的支出都不會低,《1951》的爆炸戲又多,這錢不花不行。


  最後第五塊預留的1000萬,就是宣傳推廣費用了。

  10%的比例很低,甚至遠遠低於《魔都假日》的30%。

  但陳一鳴也沒辦法,1億已經是他所能掌控的最高預算,提到1.5的話回本壓力實在太大。

  《1951》是一部戰鬥場景近乎於零的另類「戰爭片」,唯一看點也就是所謂的「一鏡到底」。

  時下華國觀眾還是熱衷於大片、大場面,能不能接受看起來有些悶的《1951》,陳一鳴也犯嘀咕。

  1億投資需要4億票房才能小賺,國內票房收3億,海外版權賣上1000萬堅果幣,陳一鳴還是比較有把握的,這樣參與投資的三方都能吃到肉。

  如果是1.5億投資,總票房5億才能越過成本線,這是大幅打破國內票房紀錄的水平,陳一鳴可不敢肖想。

  把贏利可能都壓在海外版權運作上,等於風險管理超預期,這是電影立項階段必須要避免的。

  畢竟《1951》再怎麼在技術上玩兒花樣,也無法掩蓋其底子裡的華國立場。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