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死訊
付建華不喜歡旅遊,退休前單位組織旅遊,作為職工福利,他也沒有參加。在簡逸看來,這也是付建華與另外幾名死者的不同之處。
張謨、吳洪澤、錢京淳住進養老院之前,都曾參加過旅行團。旅行的地點和時間,暫時還沒有完全摸清。李治剛在李娜出國之後,生活上非常勤儉,是否曾參加過旅行團,還有待調查。
簡逸把車開到磚瓦廠宿舍區,再次登上賴主席的家門。人家老兩口正要吃午飯,突然來了客人,只好邊吃邊談。
「警官,你們真的吃過了?」賴主席十分客氣,雖然沒準備多餘的飯菜,還是很禮貌地問了一下。
「吃過了賴主席,你們別客氣。」
賴主席夾了些菜,坐到沙發上陪客。他愛人隨便扒了幾口飯,就收拾碗筷進了廚房。
「警官,你們今天來,是想了解什麼情況?」
「賴主席,李治剛住進養老院之前喜歡旅遊嗎?」
「呃,怎麼說呢,剛退休那會,廠里組織退休職工在林城周邊玩玩,他倒是每次都參加,但是我沒聽說他自己出去旅遊。李娜出國後,老李忙著存錢買房子,可能也捨不得花錢出去旅遊吧!」
「李娜出國之前呢?」
「那他就更不會出去旅遊了,他一個人的工資,供李娜上大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怎麼會有閒錢出去旅遊呢!」
簡逸有些泄氣,賴主席的話很有道理。看來想用旅行團把李治剛跟張謨、吳洪澤、錢京淳聯繫起來,也不太現實。
「呃,賴主席,那我們就先走了。打擾你們吃飯,真是抱歉。」
「沒事,有需要隨時可以找我。」賴主席端著碗把兩人送到門外。
侯峰一到樓下,說什麼也不願上車,堅持要在附近吃了飯再走。其實簡逸也是飢腸轆轆,就在路邊隨便找了家麵館,先解決肚皮問題。
「老簡,剛才去找張靜,你問她茶葉的事,難道你懷疑,下毒的人不是吳洪澤?」
「我是這樣考慮的,張謨和吳洪澤之間,還隔著一個李治剛。如果張謨是吳洪澤毒死的,那李治剛的死,跟吳洪澤有沒有關係?」
「這誰說得清啊!」
侯峰話音剛落,簡逸的手機就響了。
「劉哥,你總算打電話來了。」
「誒,我也沒辦法,找不到線索,我怎麼跟你打電話啊!」
「那現在打電話過來,是不是找到線索了?」
「我和成山在長寨問了很多人,沒人知道1973年,哪家的姑娘生了孩子送給外鄉人。不過我們在周秦問到兩個老太太,據她們說,當年是有個姑娘還沒結婚就懷了孕。」
「是不是姓韋?」
「對,叫韋邦荷。沒人知道她肚子裡的孩子是誰的,也不知道那孩子後來生下來沒有。因為韋邦荷剛顯懷,就被她父親攆出了家門,從此沒有再露過面。我們查了當地的戶籍檔案,從1973年開始,就不再有關於韋邦荷的任何記錄。」
「她死了?」
「目前無法確定。我們調閱了三都縣1973至1978年的刑事案資料,也沒有發現有關無名女屍的案件。我請山都縣局向轄區所有鄉鎮發布協查通報,但是估計不會有什麼效果。韋邦荷的父母均已亡故,我們連一張她的照片都沒有。」
「李治剛、吳洪澤、錢京淳下鄉插隊的事,你找人問過了嗎?」
「問了,吳洪澤確實是在周秦鎮水洞鄉插的隊,錢京淳在玖仟鎮獨秀村。」
「李治剛呢?」
「他在杜江鎮楊福村。七十年代縣道還不發達,當年這三個地方相隔幾十公里,交通十分不便。我們懷疑,吳洪澤、李治剛、錢京淳三人當年下鄉插隊時,可能沒見過面。」
「沒見過面?」
「對,我們在這三個村,請村裡的老人辨認幾名死者的照片,楊福村的村民只認識李治剛,獨秀村和水洞村的老人,也只認識錢京淳和吳洪澤。這三個人當年的生活軌跡,應該沒有交叉。但奇怪的是……」
「奇怪什麼?」簡逸忍不住打斷劉勇。
「水洞村有位老人,可能見過付建華。」
「什麼叫可能?」
「老人叫林潔潭,已經七十五歲,吳洪澤當年下鄉插隊,就住在林潔潭家隔壁。我請他看付建華的照片時,他表示好像見過付建華,但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見的。林潔潭這輩子最遠只去過縣城,他如果見過付建華,肯定是在當地。而且時間應該最近幾年。」
「他不是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見的嗎?」
「林潔潭覺得有印象的是付建華近期的照片。」
「什麼?」
「付建華近幾年的變化應該不是很大吧?」
「呃,這個我不太清楚,等我回頭問問他女兒。林潔潭還提供了什麼線索?」
「就這麼多了,他只是感覺,可能見過付建華。至於何時何地見的,當時付建華在幹什麼,他一概想不起來。」
「他會不會認錯人?」
「很難說!不過我認為,認錯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水洞村位置偏遠,平時幾乎看不到外人。一旦有生面孔,會非常顯眼。我和成山繼續打聽,也許除了林潔潭,還有人見過付建華也說不定。」
「行,那就辛苦你們了。」
「嗬嗬,你別說,這幾個村的路是真不好走。雖說村村通了水泥路,但是彎多坡陡路面狹窄,我把車都停了,在鎮上借了兩輛摩托車。不然進走村竄寨都不方便。」
「我知道,儘量克服吧!劉哥,關於吳洪澤、李治剛、錢京淳下鄉插隊時的感情經歷,找到什麼線索了嗎?」
「吳洪澤是在水洞村跟同去插隊的知青結的婚,李治剛在感情方面一片空白,錢京淳是回林城結的婚,在插隊期間沒有與其他女性交往。」
「好吧,最好再查細一些!」
「嗯,有線索我再聯繫你!」
「好,你們注意安全。」
簡逸掛斷電話,隨便吃了幾口侯峰端過來的腸旺面,又撥通了杜晨的號碼。
「喂,杜哥,吃飯了嗎?」
「還沒呢,剛從村民家裡出來,正準備給你打電話。」
「怎麼樣,找到什麼線索了嗎?」
「沒有,我和鍾念在平朗鄉凱隆村,找到了張謨當年插隊時住的那戶村民家。當年與張謨年紀差不多大的老人已經去世,但是他們的兒女還記得張謨。」
「張謨的愛人是平朗鄉的,你們找到她家了嗎?」
「找到了,張謨的岳父岳母早就不在了。張謨還有個大舅子,前年也過世了。他兒子五十多歲,說張謨兩口子離開平朗後,很少回去。只有每年清明上墳的時候,張謨一家才回去一趟。自從張謨的愛人死後,張謨和張靜也不去上墳了。」
「張謨結婚之前,跟別的女性有交往嗎?」
「目前還沒找到這方面的信息,平朗這邊,也沒有人見過養老院的另外幾名死者。我們這趟過來,基本上是一無所獲。」
「那你們先回來吧!到林城不用來養老院,跟各大旅行社聯繫一下,重點放在專做老年旅行團的公司,查詢那幾名死者近幾年的旅行信息。」
「知道了。」
侯峰吃完麵條,美美地抽了一支飯後煙,又重新提起剛才的話題。
「老簡,茶葉的事,你還沒說清楚呢!」
「我問過老鄭,鈴蘭葉片曬乾後毒性不減。所以我想,如果在張謨的茶葉里摻進鈴蘭葉子,他不一定會發現。」
「把鈴蘭葉片加工成茶葉狀,恐怕工藝有點複雜!還是沒有用熬煮過鈴蘭的開水泡茶那麼方便。」
「哎,這案子已經把我弄得焦頭爛額了,到現在還是抓不住頭緒。」
「對了,你剛才說到張謨和吳洪澤之間還隔著一個李治剛,這話還沒說完呢!」
「我的意思是,假設吳洪澤毒殺張謨,那李治剛的死,又是怎麼回事呢?」
「呃,首先,我認為,吳洪澤跟李治剛的死,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為什麼?」
「民間向來都比較忌諱上吊這種自殺方式!李治剛在305號房間上吊自殺,凡是知道這件事的人,絕對不會再住305號房。事實也的確如此,應該上吊自殺事件,短短几天整個三樓的人都搬空了。」
「照你的意思,如果李治剛上吊與吳洪澤有關,在李治剛死後,吳洪澤就應該搬離南山養老院?」
「對,李治剛上吊自殺,有兩條關鍵線索。一是他上吊用的尼龍繩,而是他自殺的原因。我們先從二說起,李治剛為什麼自殺?」
「李娜和李程已經三年沒有回國看過李治剛,他和李娜父女情深,如果突然間知悉李娜遇害的消息,很可能會做出極端的事。」
「那是誰把李娜遇害的消息告訴李治剛的呢?」
「廢話!我要知道,就不會焦頭爛額了。」
「我們不妨用排除法來推測一下,會不會是吳洪澤?」
「李娜遭劫遇害的新聞上過南洋早報,但這份在國內不容易看到,就算網絡上能找到,我估計吳洪澤也無法下載這則新聞。」
「那就先排除吳洪澤!你看錢京淳能夠接觸到這則新聞嗎?」
「李治剛2010年住進養老院,李娜2012年初在國外遭劫遇害。那時候吳洪澤、張謨、錢京淳還沒有入住養老院。他們都不可能看到南洋早報,三個人中,只有錢京淳會用電腦上網。但李治剛是2015年4月19號自殺,如果真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李治剛,此人應該是最近,才打聽到李娜的死訊。「
「對,錢京淳沒有手機,吳洪澤用的是老年機,沒有上網功能。要探知李娜的死訊,唯一的途經,只能是上網。而住在養老院的老人,不具備上網的條件。」
簡逸腦中猛然閃過一道靈光,「把李娜的死訊告訴李治剛的人,有條件用電腦上網!」
侯峰得意地點頭道:「沒錯,南洋早報不可能出現在養老院,但養老院有人在網上看到了這則新聞。」
張謨、吳洪澤、錢京淳住進養老院之前,都曾參加過旅行團。旅行的地點和時間,暫時還沒有完全摸清。李治剛在李娜出國之後,生活上非常勤儉,是否曾參加過旅行團,還有待調查。
簡逸把車開到磚瓦廠宿舍區,再次登上賴主席的家門。人家老兩口正要吃午飯,突然來了客人,只好邊吃邊談。
「警官,你們真的吃過了?」賴主席十分客氣,雖然沒準備多餘的飯菜,還是很禮貌地問了一下。
「吃過了賴主席,你們別客氣。」
賴主席夾了些菜,坐到沙發上陪客。他愛人隨便扒了幾口飯,就收拾碗筷進了廚房。
「警官,你們今天來,是想了解什麼情況?」
「賴主席,李治剛住進養老院之前喜歡旅遊嗎?」
「呃,怎麼說呢,剛退休那會,廠里組織退休職工在林城周邊玩玩,他倒是每次都參加,但是我沒聽說他自己出去旅遊。李娜出國後,老李忙著存錢買房子,可能也捨不得花錢出去旅遊吧!」
「李娜出國之前呢?」
「那他就更不會出去旅遊了,他一個人的工資,供李娜上大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怎麼會有閒錢出去旅遊呢!」
簡逸有些泄氣,賴主席的話很有道理。看來想用旅行團把李治剛跟張謨、吳洪澤、錢京淳聯繫起來,也不太現實。
「呃,賴主席,那我們就先走了。打擾你們吃飯,真是抱歉。」
「沒事,有需要隨時可以找我。」賴主席端著碗把兩人送到門外。
侯峰一到樓下,說什麼也不願上車,堅持要在附近吃了飯再走。其實簡逸也是飢腸轆轆,就在路邊隨便找了家麵館,先解決肚皮問題。
「老簡,剛才去找張靜,你問她茶葉的事,難道你懷疑,下毒的人不是吳洪澤?」
「我是這樣考慮的,張謨和吳洪澤之間,還隔著一個李治剛。如果張謨是吳洪澤毒死的,那李治剛的死,跟吳洪澤有沒有關係?」
「這誰說得清啊!」
侯峰話音剛落,簡逸的手機就響了。
「劉哥,你總算打電話來了。」
「誒,我也沒辦法,找不到線索,我怎麼跟你打電話啊!」
「那現在打電話過來,是不是找到線索了?」
「我和成山在長寨問了很多人,沒人知道1973年,哪家的姑娘生了孩子送給外鄉人。不過我們在周秦問到兩個老太太,據她們說,當年是有個姑娘還沒結婚就懷了孕。」
「是不是姓韋?」
「對,叫韋邦荷。沒人知道她肚子裡的孩子是誰的,也不知道那孩子後來生下來沒有。因為韋邦荷剛顯懷,就被她父親攆出了家門,從此沒有再露過面。我們查了當地的戶籍檔案,從1973年開始,就不再有關於韋邦荷的任何記錄。」
「她死了?」
「目前無法確定。我們調閱了三都縣1973至1978年的刑事案資料,也沒有發現有關無名女屍的案件。我請山都縣局向轄區所有鄉鎮發布協查通報,但是估計不會有什麼效果。韋邦荷的父母均已亡故,我們連一張她的照片都沒有。」
「李治剛、吳洪澤、錢京淳下鄉插隊的事,你找人問過了嗎?」
「問了,吳洪澤確實是在周秦鎮水洞鄉插的隊,錢京淳在玖仟鎮獨秀村。」
「李治剛呢?」
「他在杜江鎮楊福村。七十年代縣道還不發達,當年這三個地方相隔幾十公里,交通十分不便。我們懷疑,吳洪澤、李治剛、錢京淳三人當年下鄉插隊時,可能沒見過面。」
「沒見過面?」
「對,我們在這三個村,請村裡的老人辨認幾名死者的照片,楊福村的村民只認識李治剛,獨秀村和水洞村的老人,也只認識錢京淳和吳洪澤。這三個人當年的生活軌跡,應該沒有交叉。但奇怪的是……」
「奇怪什麼?」簡逸忍不住打斷劉勇。
「水洞村有位老人,可能見過付建華。」
「什麼叫可能?」
「老人叫林潔潭,已經七十五歲,吳洪澤當年下鄉插隊,就住在林潔潭家隔壁。我請他看付建華的照片時,他表示好像見過付建華,但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見的。林潔潭這輩子最遠只去過縣城,他如果見過付建華,肯定是在當地。而且時間應該最近幾年。」
「他不是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見的嗎?」
「林潔潭覺得有印象的是付建華近期的照片。」
「什麼?」
「付建華近幾年的變化應該不是很大吧?」
「呃,這個我不太清楚,等我回頭問問他女兒。林潔潭還提供了什麼線索?」
「就這麼多了,他只是感覺,可能見過付建華。至於何時何地見的,當時付建華在幹什麼,他一概想不起來。」
「他會不會認錯人?」
「很難說!不過我認為,認錯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水洞村位置偏遠,平時幾乎看不到外人。一旦有生面孔,會非常顯眼。我和成山繼續打聽,也許除了林潔潭,還有人見過付建華也說不定。」
「行,那就辛苦你們了。」
「嗬嗬,你別說,這幾個村的路是真不好走。雖說村村通了水泥路,但是彎多坡陡路面狹窄,我把車都停了,在鎮上借了兩輛摩托車。不然進走村竄寨都不方便。」
「我知道,儘量克服吧!劉哥,關於吳洪澤、李治剛、錢京淳下鄉插隊時的感情經歷,找到什麼線索了嗎?」
「吳洪澤是在水洞村跟同去插隊的知青結的婚,李治剛在感情方面一片空白,錢京淳是回林城結的婚,在插隊期間沒有與其他女性交往。」
「好吧,最好再查細一些!」
「嗯,有線索我再聯繫你!」
「好,你們注意安全。」
簡逸掛斷電話,隨便吃了幾口侯峰端過來的腸旺面,又撥通了杜晨的號碼。
「喂,杜哥,吃飯了嗎?」
「還沒呢,剛從村民家裡出來,正準備給你打電話。」
「怎麼樣,找到什麼線索了嗎?」
「沒有,我和鍾念在平朗鄉凱隆村,找到了張謨當年插隊時住的那戶村民家。當年與張謨年紀差不多大的老人已經去世,但是他們的兒女還記得張謨。」
「張謨的愛人是平朗鄉的,你們找到她家了嗎?」
「找到了,張謨的岳父岳母早就不在了。張謨還有個大舅子,前年也過世了。他兒子五十多歲,說張謨兩口子離開平朗後,很少回去。只有每年清明上墳的時候,張謨一家才回去一趟。自從張謨的愛人死後,張謨和張靜也不去上墳了。」
「張謨結婚之前,跟別的女性有交往嗎?」
「目前還沒找到這方面的信息,平朗這邊,也沒有人見過養老院的另外幾名死者。我們這趟過來,基本上是一無所獲。」
「那你們先回來吧!到林城不用來養老院,跟各大旅行社聯繫一下,重點放在專做老年旅行團的公司,查詢那幾名死者近幾年的旅行信息。」
「知道了。」
侯峰吃完麵條,美美地抽了一支飯後煙,又重新提起剛才的話題。
「老簡,茶葉的事,你還沒說清楚呢!」
「我問過老鄭,鈴蘭葉片曬乾後毒性不減。所以我想,如果在張謨的茶葉里摻進鈴蘭葉子,他不一定會發現。」
「把鈴蘭葉片加工成茶葉狀,恐怕工藝有點複雜!還是沒有用熬煮過鈴蘭的開水泡茶那麼方便。」
「哎,這案子已經把我弄得焦頭爛額了,到現在還是抓不住頭緒。」
「對了,你剛才說到張謨和吳洪澤之間還隔著一個李治剛,這話還沒說完呢!」
「我的意思是,假設吳洪澤毒殺張謨,那李治剛的死,又是怎麼回事呢?」
「呃,首先,我認為,吳洪澤跟李治剛的死,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為什麼?」
「民間向來都比較忌諱上吊這種自殺方式!李治剛在305號房間上吊自殺,凡是知道這件事的人,絕對不會再住305號房。事實也的確如此,應該上吊自殺事件,短短几天整個三樓的人都搬空了。」
「照你的意思,如果李治剛上吊與吳洪澤有關,在李治剛死後,吳洪澤就應該搬離南山養老院?」
「對,李治剛上吊自殺,有兩條關鍵線索。一是他上吊用的尼龍繩,而是他自殺的原因。我們先從二說起,李治剛為什麼自殺?」
「李娜和李程已經三年沒有回國看過李治剛,他和李娜父女情深,如果突然間知悉李娜遇害的消息,很可能會做出極端的事。」
「那是誰把李娜遇害的消息告訴李治剛的呢?」
「廢話!我要知道,就不會焦頭爛額了。」
「我們不妨用排除法來推測一下,會不會是吳洪澤?」
「李娜遭劫遇害的新聞上過南洋早報,但這份在國內不容易看到,就算網絡上能找到,我估計吳洪澤也無法下載這則新聞。」
「那就先排除吳洪澤!你看錢京淳能夠接觸到這則新聞嗎?」
「李治剛2010年住進養老院,李娜2012年初在國外遭劫遇害。那時候吳洪澤、張謨、錢京淳還沒有入住養老院。他們都不可能看到南洋早報,三個人中,只有錢京淳會用電腦上網。但李治剛是2015年4月19號自殺,如果真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李治剛,此人應該是最近,才打聽到李娜的死訊。「
「對,錢京淳沒有手機,吳洪澤用的是老年機,沒有上網功能。要探知李娜的死訊,唯一的途經,只能是上網。而住在養老院的老人,不具備上網的條件。」
簡逸腦中猛然閃過一道靈光,「把李娜的死訊告訴李治剛的人,有條件用電腦上網!」
侯峰得意地點頭道:「沒錯,南洋早報不可能出現在養老院,但養老院有人在網上看到了這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