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試槍進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非對錯必須拎得清,有些事不能藏著掖看,因為根本藏不住。

  尤其是火槍火藥如此敏感的東西,如果瞞著趙煦不報,後果很嚴重。

  趙孝騫沒打算隱瞞,眼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外患,在解決外患之前,趙孝騫根本沒心情內耗,更無意跟趙煦鬥心眼兒。

  一行人很快回城,直奔皇宮。

  皇宮內的一片空地上,趙煦手裡把玩看新造出來的燧發槍,一臉的疑惑不解。

  這支槍跟以前造出來的槍,從外表上看並無任何區別,趙煦又看了看填裝的鐵丸和火藥,也沒什麼不同。

  「子安,此物——-——」趙煦停頓沉吟,他在思考一句不怎麼傷人的措辭。

  趙孝騫上前,指了指前方的草靶,道:「官家開一槍試試?」

  趙煦露出不自然之色,雖說這玩意兒很犀利,但開槍時發出的巨響委實太驚人。

  再說,火藥這東西也不安全,這些日子趙煦已聽聞了好幾樁奏事,都是火器監造火藥時發生了事故,死了好幾個人,消息還一直壓制未宣。

  旁邊的內侍鄭春和看出趙煦不自然的神色,笑著上前解圍:「世子,奴婢見識淺薄,一輩子沒見過這新奇物事。奴婢斗膽請世子讓我來試試如何?」

  趙煦如蒙大赦,渣男甩痴情女似的,忙不迭將手裡的燧發槍遞給鄭春和。

  鄭春和其實也害怕,但此刻只能硬著頭皮為官家分憂。

  閉眼握住槍,按照趙孝騫的指示,食指微微扣動扳機---」·

  與此同時,趙煦飛快後退兩步,雙頭捂耳蹲下,動作非常嫻熟然而鄭春和扣動扳機後,周圍卻沒有任何動靜,反倒是鄭春和閉著眼,

  給自己壯膽似的哎哇亂叫。

  趙孝騫嘆了口氣,太監嘛,對槍這個東西想必是非常陌生的,可以理解。

  「鄭內侍,您食指扣動扳機------稍微用點力,不要把它當成嬌花般憐惜,有的槍就喜歡別人對它粗暴一點,站起來蹬都沒關係。」

  鄭春和深吸口氣,尖利地大叫一聲,食指猛地一扣。

  砰!

  一聲轟然巨響,周圍的人勃然變色。

  而遠處的草靶上.·...啥都沒有。

  趙孝騫搖搖頭,接過燧發槍,熟練地填藥,裝彈,瞄準。

  又是一聲巨響,草靶正中被打穿。

  宮人匆匆將草靶取來,雙手奉給趙煦,

  趙煦仔細觀察一番後,又眯眼打量了一下前方,終於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此地,距離草靶多遠?」趙煦問道。

  趙孝騫微笑道:「五百步。」

  趙煦震驚地看著他:「五百步?上次的燧發槍才二百多步—·

  趙孝騫將槍遞過來,道:「官家且看,臣在家中胡思亂想,給槍管內壁增刻了膛線,用物體激射旋轉的原理,增加了燧發槍的射程。」

  「如今的燧發槍,有效射程大約五百步左右,如果未來將子彈改成尖錐形狀,或許射程會更遠。」

  五百步甚至更遠的射程意味著什麼,趙煦很清楚。

  他的神情越來越激動:「也就是說,若大宋列裝此物,哪怕只有一萬支,咱們與遼人開戰——」

  趙孝騫肯定地點頭,笑道:「勝算大增,當然,也不能完全指望火槍,

  臣的意思是,若戰場對壘,我大宋可多兵種配合。

  17

  「比如火槍列前陣,中軍可列弓弩陣,槍陣,左右側翼置騎兵,投標兵等等,如何搭配,在於主帥的決斷,但火槍的出現,無疑會改變戰場的勝負結果。」

  趙煦興奮點頭:「子安奇思,竟能造出如此利器,朕現在底氣十足,迫切需要一場勝利!」

  「遼使入朝,依朕看,今年的歲賜就不給了吧,遼主若不滿意,派兵來打朕呀!」

  趙孝騫滿頭黑線,好傢夥,我直呼好傢夥。

  咱們拳頭都還沒硬呢,你就打算賴帳了,哪來的迷之自信。

  「官家冷靜!這東西雖然犀利,但目前世上僅此一支,而且,槍管刻膛線非常麻煩,需要官家下旨徵調工匠,一年內恐怕也只能造幾千支。」


  猶如一盆涼水淋在頭上,趙煦瞬間冷靜了。

  好像,確實有點急了。

  剛才那一剎那的激動,此刻仍有餘韻。

  趙煦突然發覺,大宋歷代官家已消磨的雄心壯志,隨著這支燧發槍的面世,對華夏統一的夙願,百年來幾乎已熄滅的火苗,好像在他心底里重新燃燒起來了。

  趙孝騫見趙煦神色證松,於是湊到他耳邊低聲道:「官家,想不想做統一華夏的千古一帝?」

  趙煦沒出聲,只是抿緊了唇,但趙孝騫看到了他眼中熾熱的光芒。

  良久,趙煦沉聲道:「靠這燧發槍,能統一華夏否?」

  「不能。」趙孝騫搖頭:「燧發槍只是工具,工具永遠無法凌駕於人的意志之上。」

  「但官家的雄心壯志,以及強大的意志,卻可統一華夏。官家若無此雄心,武器再厲害也是徒勞,不如將燧發槍深藏起來,留待下一代的官家去實現夙願。」

  「官家若有此雄心,則燧發槍便是官家手中無堅不摧的利器,可助官家掃清遼夏,江山一統。」

  趙煦的呼吸又變得急促起來。

  趙孝騫目光平靜地看著他。

  製造武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陌生慢慢變得成熟,雄心壯志也是如此。

  大宋的歷代帝王軟弱太久了,一代代下來,面對強大的遼國,他們的反抗心理似乎已消磨殆盡。

  而這種軟弱的心理,已漸漸傳染了朝堂和民間,

  趙孝騫需要的,是激發趙煦的雄心,否則若皇帝的態度仍然軟弱,再厲害的武器上了戰場,都只會是兵敗的下場。

  良久,趙煦扭頭看著他:「依子安之見,朕當如何著手?」

  趙孝騫猶豫了一下,還是道:「臣本不應妄議朝政,但臣只說說個人的想法,官家勿罪。」

  「朕早有意重用你,子安儘管直言。」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先造槍吧,大批量的造出來,官家才真正有了底氣。」

  「與此同時,朝堂推行新法早些落地,臣說句心裡話,大宋經不起內鬥了,無論如何,快點結束新舊之爭,甩掉包袱重新上路。」

  『還有就是軍隊,無論禁軍廂軍還是鄉軍團練,朝廷都該適當給行伍軍漢們提高些待遇,就算國庫拿不出錢來,多少給他們一點地位。」

  「畢竟將來官家若欲一統華夏,為官家衝鋒陷陣殺敵的是他們,讓他們賣命又把他們鄙視到塵埃里,世上沒這樣的道理。」

  趙煦沉吟,並未表態。

  趙孝騫的話涉及大宋的國策戰略,趙煦當然不可能腦子一熱啥都答應。

  見趙煦不說話,趙孝騫也不急。

  該說的話都說了,如果歷史的車輪非要按照原來的軌跡滾滾向前,趙孝騫也懶得再改變什麼。

  那時帶上爹娘,帶上老婆孩子,找個偏遠的山窩窩兒隱姓埋名,以趙孝騫的能力,一家子活得照樣滋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