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初版尾聲(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9章 初版尾聲(下)

  唐鵬被執押送至閱是樓內,蕭繹並不看他,朗聲道:「玉照宮貴妃周氏系敬王餘孽,今日勾結羽林衛意圖不軌。周氏既已伏誅,此案不宜株連,交給李卿來辦。」

  李元貞領旨,蕭繹似乎在問李元貞,又似乎在問唐鵬,「皇后呢?」

  唐鵬始終沒有開口,李元貞還以為蕭繹擔心周貴妃謀逆會先對皇后不利,於是連忙道:「臣這就請內臣入內尋……」

  這時外面一陣慌亂,有人大呼起火,蕭繹衝出閱是樓,只見湖那邊島上瓊宇那邊燃燒起熊熊大火。

  有內臣稟報導:「啟稟陛下,瓊宇大火,還似有人墜樓!」

  蕭繹也不管李元貞,瘋了似的發足奔向瓊宇。瓊宇所在的小島只有一橋與陸地相連,火勢那樣大,蕭繹瘋了一樣要衝過拱橋上島,被李元貞等人死死攔住。

  烈火熊熊燃燒,瓊宇逐漸化作灰燼,蕭繹眼中瘋狂的火焰也逐漸熄滅,化為絕望。

  熙寧二十三年的初秋定藩初定,回京途中她從熊熊大火中縱身一躍,躍入他的懷中,他以為值得憧憬的未來才剛剛開始。沒想到那才其實是最值得留戀的時刻,一切一去不復返。

  有人說皇后已經被周貴妃設計燒死在瓊宇中,也有宮人說瓊宇起火前瓊宇殿頂有佳人凝妝而立,月下可見飄飄欲仙的衣袂,廣袖紗衫,衣帶迤邐。

  火起後那痕身影卻自瓊宇殿頂一躍而下,自此消失在茫茫火焰與太液池的水波中。有人說那身影已經羽化登仙,西苑兵亂後幾日,還有人在瓊宇邊聽到歌聲:

  涼飆霽雨。萬葉吟秋,團團翠深紅聚。芳桂月中來,應是染、仙禽頂砂勻注。晴光助絳色,更都潤、丹霄風露。連朝看、枝間粟粟,巧裁霞縷。

  煙姿照瓊宇。上苑移時,根連海山佳處。回看碧岩邊,薇露過,殘黃韻低塵污。詩人謾自許。道曾向、蟾宮折取。斜枝戴,惟稱瑤池伴侶。

  蕭繹對此謠言暴怒不已,決計不相信皇后會如此身故,反覆命人搜索西苑禁中。宮人搜尋西苑,除了閱是樓下自九王之亂後早已回填廢棄的密道,瓊宇下湖畔水下仍存出口,聯通外河,蕭繹卻並不知此事,亦不知思卿是如何發現。當夜有宮人看到有人從瓊宇殿頂一躍而下,那思卿大抵就是從此水道離開西苑的。

  蕭繹下令封閉帝京所有城門,遭到了范子冉為首的閣臣反對。但蕭繹一意孤行,仍然堅持封閉九城,出動京衛,全力尋找皇后的下落。

  府軍衛哨點由思卿與江楓一手組建,思卿最知道如何躲避京衛的追蹤,所以一連幾日京衛毫無進展。蕭繹私下找到杜嗣忠,讓他去城南武宅親口詢問留守武宅的呂叔思卿有沒有去過武宅。杜嗣忠到城南去無功而返,但是卻告訴蕭,因為他有銀杏巷顧衡宅邸的鑰匙,所以他順道去顧宅走了一趟。顧宅大門緊鎖,內中沒有人,但桌上卻放著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

  蕭繹接過信件,見用蠟封著,打開後熟悉的字跡映入眼帘,第一頁是「南山澹臺」,第二頁卻是「舉喪」。

  蕭繹大驚失色,不管不顧衝出懋德殿,也不知道在天街何處牽了一匹馬,飛馳出禁中。京衛連忙在後追趕,兵馬司、巡捕營、京兆府見京衛飛馳而出,也加入長長的隊伍。蕭繹的衣衫歪斜,瘋狂打馬穿過帝京城,至城南喝命守軍打開城門,而後從城南出城,一路馳至南山澹臺。

  南山澹臺安靜如昔,守衛都說沒有人前來,更無人見過皇后。蕭繹茫然地看著身後追趕他的隊伍,忽然意識到城門封閉思卿便無法出城。她讓自己誤以為她去了南山澹臺,自己情急之下衝出帝京,後面混亂的隊伍一併從南城門衝出,這就給了思卿混在人群中離開帝京城的機會。

  蕭繹扼腕,揮手命人繼續在京畿搜尋。手中那頁薄薄的紙被南山上的風吹得沙沙作響,露出第二頁文字,是「舉喪」。

  蕭繹此時此刻才明白這兩個字的含義,一切榮華利祿,皆是空中樓閣,包括中宮尊位。前緣已盡,唯有死遁方可解脫。思卿仿佛是在說: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十三年前的初秋,他們在這裡相遇,十三年來平藩定邊,幾度攜手共克難關。一晃十三年過去,他內收兵政、外除強藩,她也正位長秋、入主中宮,但他們最終還是步入了相互猜忌的境地。江南江北舊家鄉,十三年來原是大夢一場。

  環視周匝,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蕭繹茫然地從澹臺向遠處眺望,初秋的南山枯色初現,翠色漸頹。隔著南山下的河向對岸那邊望去,那邊的群山輪廓隱約可見。山風拂過,遠處的林蔭發出沙沙響聲,天際兩蛾凝黛,黃葉翻卷清風中。他極力將目光收回至思卿所遺之信件上,翻過末頁紙箋,背面還留有一闕小詞:


  堪笑一場顛倒夢,元來恰似浮雲。塵勞何事最相親。今朝忙到夜,過臘又逢春。

  流水滔滔無住處,飛光忽忽西沉。世間誰是百年人。箇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

  ———

  寫完初版尾聲之後如釋重負,在腦子裡反反覆覆過了好過年的故事終於被我寫出來了。感謝每一位讀者的支持。這一版結局主要是為了填補之前埋的線索。

  美中不足是基調太沉,寫作時間線拉太長,導致前後文風差別有點大,不過我盡力把所有的線索都挖出來連接上了。

  寫文期間心境變化很大,最初思卿、蕭繹、沈沅西、江玄賓、顧梁分的人設都多多少少與成文之後有所出入。回顧全文最大的問題是我實在不會寫愛情線,他們好像都沒有愛情。

  這個框架在我心裡搭建了很多年,手邊記錄了很多故事片段,開始寫的時候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用順暢的邏輯把故事串聯起來。一開始寫大綱的時候希望出場的每一個人物都能發揮他的作用,而不是莫名其妙消失。這中間最糾結的點在於要不要把謝衍和杜嗣忠合二為一,嘗試了幾次把他們二合為一後故事很難連貫起來,因此作罷。

  開場不久的撫州案是讓所有主角都入局的線索,一開始撫州案一直圍繞撫州鎮守的遺折展開,蕭繹扣留撫州鎮守的遺折是為了保全何家、幫助皇太子積蓄力量,但蕭繹的行為間接傷害了嘉國府。撫州案的遺折這條線在何守之投敵後一度消失,我想了很多辦法讓它有始有終,最終通過寫第二版結局讓它重新出現,成為思卿挑撥沈江東和蕭繹失和的籌碼。

  副線中沈江東這個角色著墨很多,寫完這個角色的時候無意間翻開《小團圓》,有人夸九莉「忠厚」,但是蕊秋說「忠厚乃無用之別名」,這也是我心中對沈江東的評價。他也曾經意氣風發,卻兩次被狠狠拍在現實上摔打。從某種角度講,江玄賓比沈沅西更老練,最後她幫助沈江東看清了一切,他們選擇遠離朝局。幾年後如果思卿能重掌大權,「忠厚」的他會不會選擇為蕭繹報效,江玄賓究竟對此是什麼態度,我覺得延伸開可能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我很喜歡江楓這個角色,玄賓阿姊比思卿更純粹,她是全文最有俠氣的角色,她有男兒一樣的抱負,因為少年的情愫拒絕了沈江東很多次,又因為嫁給沈江東被迫捲入帝京城的亂局,但最終在生活中摸索出了最適合她自己的那條路。如果她不和沈江東定親,楊萬泉就不讓她去查撫州案,她就不會被帝京的明爭暗鬥迫害,所以一開始她很難真正接受嘉國公夫人這個稱謂。後來她與一切和解,得到了比較圓滿的結局。寫到最後我一直在糾結,要不要打破1V1加入一點點三角戀?可惜最後三角戀寫得並不好,一不小心就把仙居長公主塑造成了惡毒女配。

  先帝的三位義女中,上陽郡主顏陌溦和安陽郡主沈浣畫都成為了鬥爭的犧牲品。沈江東幫助妹妹辭掉郡主的封號本來是想擺脫這一切,沒想到也沒成功。上陽郡主顏陌溦因為父親靖國公被殺、姑母仁康皇太后被逼死而出局後,太皇太后希望沈浣畫下嫁定南藩韓守忱、沈江東娶仙居長公主,以彌合異姓勛貴與宗王的裂痕,沈江東拒絕了。他不僅拒絕娶仙居長公主,還把妹妹沈浣畫迅速嫁給了葉蘭成。朝廷需要跟定藩聯姻,仙居長公主只能下嫁定藩韓守忱。她從小到大都是最被冷落和嫌棄的,太皇太后封她為公主,也不過是想利用她而已。

  仙居長公主在蕭家沒有得到的溫暖,在韓守忱身上得到了,因此她才會與韓守忱共謀,透過周貴妃,組建暗線,幫助韓守忱爭奪江山。蕭繹把她遠嫁韓守忱,又把她的丈夫殺掉,在她的眼裡她要為丈夫復仇本無可厚非。最後站在她的角度,她的父親老敬王逼死了顏陌溦全家,她恐懼顏陌溦向她復仇,因此才會殺了顏陌溦。顏陌溦之死則進一步激化了思卿和蕭繹之間的矛盾。

  寫到後半部分開始填坑的時候是最順暢的,但人物陸續離開時卻又不太順暢。陸淵(傅臨川)本被設定為全文的靈魂人物,奈何最後為了填坑沒有讓他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我想「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陸淵與成為皇后之後的思卿有了巨大的階級差別,因此陸淵也無法看清楚思卿的處境。出於對思卿的無限擔憂,在明白余允和案很可能使得自己變成威脅思卿的把柄時,陸淵一定會選擇離開。

  故事中小敬王蕭紆的胞姐仙居長公主下嫁定藩韓守忱時,因為小敬王年少,由小敬王的好堂兄、當時還是康王世子的蕭續送嫁,仙居長公主下嫁前在宮中與周貴妃交好,下嫁定藩後形成了定藩韓守忱-仙居長公主-康王府蕭續-小敬王蕭紆-周貴妃的造反預備役。

  回看熙寧十三年思卿進京時那場刺殺,何適之希望思卿死,但是又不敢用自己的人對思卿出手,於是花高價找中間人買兇刺殺思卿。

  小敬王蕭紆早就把何適之當成棋子,何適之的一舉一動他清清楚楚,得知何適之要買兇,他立刻冒充中間人,推出了定藩在帝京的殺手刺殺思卿,試圖讓蕭繹懷疑何適之家早就勾連定藩、意圖不軌,把帝京的水攪渾。蕭繹和思卿被小敬王等人的伎倆蒙蔽了視線,直到後期才發現與定藩勾結的始終是小敬王一行。

  中斷冗長的挖線索情節被我寫得很無趣,到初版尾聲這裡通過思卿和蕭繹的對話將這些線索全挖出來似乎沒有那麼「爽」。

  寫到初版結局這裡我想故事開始時蕭繹對思卿好,尊重她、包容她,兩人之間有衝破禮教約束距離的感情。但同時蕭繹也防備思卿,看似對思卿無微不至,卻堅決不為她掃清真正的障礙,只是在問題發生時一味和稀泥。

  在兩人感情看似最好、同盟最牢固的階段,蕭繹還暗中將京衛的調度權給了內閣李元貞以防備思卿。所以如果最後思卿只是想用蕭繹給她的京衛作為籌碼進行反抗,她根本沒有反抗餘地,她從一開始就是輸家。

  熙寧十三年思卿回到帝京後的每一步都是被迫的,導致她極度缺乏安全感。而她從小讀的典故以及傅、顧對她的教導都偏向於君恩不可靠,這也催生了她的權欲。

  當存在共同目標時這兩個人表面上山盟海誓同舟共濟,其實誰都沒有付出十足真心,每走一步都在互相防備。明處是愛侶,暗處一直在相互試探對方的底線。當他們相互侵犯到對方底線之下時,他們的感情也就「一去不回」了。

  思卿因為葉秀峰拋棄自己而生恨,十三年後思卿卻也選擇拋下自己的孩子一走了之。

  還有一版呼應文案的大結局。

  (本章完)

章節目錄